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展示设计中符号应用与文脉传承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雅铭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立足展示设计,解释了什么是文脉,为什么要表现文脉以及如何通过符号设计来表现文脉。在展示设计中及描述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图形符号以其自身的长期积累和不断提炼,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含义,在作为装饰符号运用到展示设计中时,能够充分体现... 立足展示设计,解释了什么是文脉,为什么要表现文脉以及如何通过符号设计来表现文脉。在展示设计中及描述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图形符号以其自身的长期积累和不断提炼,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含义,在作为装饰符号运用到展示设计中时,能够充分体现出悠久的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特色,近而明晰文化的本质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的传承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图形符号 空间展示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生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隋少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9,共5页
传统美学抽象、封闭、单一论域的研究范式已无法对消费文化形态中艺术多样化生存选择做出阐释。当代文化的审美转型要求我们从传播的视角思考审视人类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建构一种超越自律与他律、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的新的“艺术—社会... 传统美学抽象、封闭、单一论域的研究范式已无法对消费文化形态中艺术多样化生存选择做出阐释。当代文化的审美转型要求我们从传播的视角思考审视人类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建构一种超越自律与他律、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的新的“艺术—社会”研究方法。于是我们必然要把艺术也视作由主体人所参与的文化交往活动,将传统美学中抽象的“艺术”概念还原为审美信息在特定具体的文化情景中的传递与持存,研究“艺术惯例”基于不同时代的生成过程,从而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描述中凸显艺术在文化中的生存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美学 文化情景 信息传播 艺术惯例
下载PDF
生态语境下的文化与文学传播——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与中国生态文学的发生 被引量:3
3
作者 龙其林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3-48,共6页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境 文化传播 生态思潮 生态文学 发生学研究
下载PDF
多馆式城市文化建筑群空间演绎研究——以大连市科技文化中心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辉 鞠瑞馨 +1 位作者 王天尧 刘子宁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5期6-10,共5页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文化类建筑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城市环境,承载着城市职能。基于大连市科技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实践,在文化建筑“精神性”与“市民性”的空间场所中表达地域性文化的精神与内涵,立足建筑数字化设计浪潮下与城市类馆群...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文化类建筑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城市环境,承载着城市职能。基于大连市科技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实践,在文化建筑“精神性”与“市民性”的空间场所中表达地域性文化的精神与内涵,立足建筑数字化设计浪潮下与城市类馆群的迭代,结合场馆主题回溯生命起源,研究建筑群城市文化脉络的空间营建与可持续的空间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文化建筑 组群式建筑 文脉传承 可持续设计
下载PDF
环境感知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与安全 被引量:2
5
作者 乔琪 郑佳佳 +1 位作者 许艳萍 何道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环境感知应用系统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环境感知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收集、安全传输和安全管理等技术,提出了环境感知应用系统架构图,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网络及云数据中心,从数据的收集、传输、存... 环境感知应用系统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环境感知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收集、安全传输和安全管理等技术,提出了环境感知应用系统架构图,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网络及云数据中心,从数据的收集、传输、存储、应用、管理等多个方面保护环境数据的安全性.首先,本文阐述了数据在环境感知应用系统中的收集和传输流程,然后,分析数据从环境数据源传输到现场控制单元,再接入互联网传输到云数据中心采用的安全传输方式.最后,研究了可应用于云数据中心的多种安全防护方法以保护数据安全,包括敏感数据加密、数据隔离、访问控制、权限管理、审计日志、备份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 安全传输 云数据安全防护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在内地影视化传播中的语境适应——以《北京人在纽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颜敏 王莉娜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1993年,美国华裔作家曹桂林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在内地上映,引发轰动效应。电视剧在情节安排,人物设计和主题探讨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都与中国内地1990年代初期的文化氛围与时代需求密切有关。可见,海外华文文学在... 1993年,美国华裔作家曹桂林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在内地上映,引发轰动效应。电视剧在情节安排,人物设计和主题探讨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都与中国内地1990年代初期的文化氛围与时代需求密切有关。可见,海外华文文学在内地的影视化传播,除了遵循不同艺术媒介转换的基本规律外,语境适应也是至关重要的。某种意义上来看,所谓海外华文文学,正是语境适应原则的催生之物,它的存在及其意义,无不处在中心与边缘的张力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接受语境 影视化传播 《北京人在纽约》
下载PDF
行云流水 诗趣盎然——《荷花淀》戴乃迭译本的美学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红雷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孙犁的《荷花淀》以清新明快、通俗质朴的语言广为流传,戴乃迭英译的《荷花淀》,通过精心细致的选词、简洁地道的句法结构和通顺流畅的语篇衔接,使得该译本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风格上都十分接近原文,不失为一篇翻译佳作。
关键词 《荷花淀》 词法 句法 篇章 内容再现 风格传递
下载PDF
场景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运用探赜
8
作者 敖成兵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5-100,104,共7页
传统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已经较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形势与要求,将新媒体传播的一些方法、技巧和手段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能和水平。场景传播作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一种,具有在高校思政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可行... 传统思政教育的传播方式已经较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形势与要求,将新媒体传播的一些方法、技巧和手段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效能和水平。场景传播作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一种,具有在高校思政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可资借鉴的价值与意义。研习和采借场景传播的需向性、叙事性、连接性、沉浸性和精准性,通过思政教育传播的价值彰显、场景叙事、大数据分析、沉浸式氛围构建及精准化施策,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传播 思政教育 精准 沉浸
下载PDF
教学即参与——兼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8
9
作者 毛齐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需要课堂情境的社会化和充分的课堂互动,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学必然是一个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并帮助他们理解情境和作出适当回应的过程。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并行者”、“先行者”和“调控者”的角色促进学... 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需要课堂情境的社会化和充分的课堂互动,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学必然是一个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并帮助他们理解情境和作出适当回应的过程。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主要以“并行者”、“先行者”和“调控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长。这种教学的开展要求我们树立课程即发展资源的课程观和将班级学生视为整体的学生观,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智源型”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参与 实践能力 课堂情境社会化 传递式教学 智源型教师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巍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社会逐步进入到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时代,新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音乐文化传播途径。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不断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进而使得新媒体语境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社会逐步进入到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时代,新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音乐文化传播途径。新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不断影响并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进而使得新媒体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观念、抛弃传统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新的传播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有效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活态传承和动态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民族音乐文化 活态传承 传播策略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传播路径转变及成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拥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3-117,共5页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和传受关系格局均已发生变化,如何调适和改进单调性路径的传播模式成为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从传播主体结构框架的适应性转变、传播形态方式的针对性改进、传播中介桥梁的精准性借用等...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和传受关系格局均已发生变化,如何调适和改进单调性路径的传播模式成为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问题。从传播主体结构框架的适应性转变、传播形态方式的针对性改进、传播中介桥梁的精准性借用等作为层面,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作为国家传播主体的官方机构应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超强联接能量,为国家形象传播提供平台,吸引非政府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并承担正向的积极引导职责;国家形象传播方式应将精英文本与表述转化为大众文本与符号,利用易读有趣的绘画、影视等低语境符号传播,吸引不同国家、阶层、文化人群对国家整体形象产生认同,这是提高国家形象传播成效的优选策略;国家形象传播还需要依据不同社交网络的属性特征,有技巧地植入国内外的各种新媒体社群圈层,加大有质量的利我形象信息植入数量,并利用网络中介团体等的实地经历来让国外民众切身感悟中国风貌,鼓励支持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与国外民众共同生活的虚拟体验活动,增加相互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国家形象传播的认同成效和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 低语境 国家形象 传播中介 传播形态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潜艇目标检测算法
12
作者 梅礼坤 陈智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979,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潜艇目标检测缺乏对复杂背景和噪声的鲁棒性、对光照变化和视角变化敏感、难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潜艇目标检测器。通过C3_Transformer结构,有效提升了特征的全局上下文建模能力和长距离依赖... 为了解决传统潜艇目标检测缺乏对复杂背景和噪声的鲁棒性、对光照变化和视角变化敏感、难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潜艇目标检测器。通过C3_Transformer结构,有效提升了特征的全局上下文建模能力和长距离依赖性捕捉能力;通过simOTA解决anchorbased算法中正负样本不平衡问题,增强模型对小目标和困难样本的学习能力;利用decoupledhead的思想解决分类和位置预测任务的互斥性问题,提高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YOLOv5,改进后的模型Precision、Recall、mAP0.5、mAP0.5:0.95分别提高了2.8%、10.9%、3.8%、14.7%,这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潜艇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召回率以及在不同置信度阈值下的平均准确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在实际检测任务中改进后的模型有效解决了“漏检”、“误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 样本不平衡 互斥性 最优传输问题
下载PDF
《三国演义》邓罗英译本:情景语境改写的功能与大众接受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焰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7-104,共8页
《三国演义》的邓罗英译本偏向于诗性翻译,在译本的多个层面上进行改写,尤其是情景语境的改写。这些情景语境的改写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生动、易读、突显和入景,旨在顺应译语环境,易于大众读者接受。这种改写实践告诉我们:中华典籍外译传... 《三国演义》的邓罗英译本偏向于诗性翻译,在译本的多个层面上进行改写,尤其是情景语境的改写。这些情景语境的改写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生动、易读、突显和入景,旨在顺应译语环境,易于大众读者接受。这种改写实践告诉我们:中华典籍外译传播应改变单一方式而采用多元方式,在这些外译方式中,情景语境的改写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邓罗译本 情景语境 改写功能 大众接受 典籍外译
下载PDF
新媒介语境下动态图形的信息传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钰程 《丝网印刷》 2022年第16期71-74,共4页
数字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传达方式的变化,动态图形信息传达的清晰度和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动态图形的信息传达方式,阐述数字新媒介技术推动信息传达的应用价值和进步空间。
关键词 新媒介语境 动态图形 信息传达
下载PDF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连锦 《电视技术》 2019年第15期60-61,共2页
基于新媒体势潮的不断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十分严峻,也改变了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以往所占据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受众需要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应该进行相应的革新,深入研究电视新闻传播... 基于新媒体势潮的不断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十分严峻,也改变了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以往所占据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受众需要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应该进行相应的革新,深入研究电视新闻传播路径。本文分析媒介融合对信息传播造成的影响,提出电视新闻传播的具体路径,将新闻传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为电视新闻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语境 电视新闻 传播路径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媒体传播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家生 何一川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33-136,共4页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通信与传播空前发展的时代,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呈现的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提出了新要求。相较于以传统媒体为主要介质的传播形式,以短、轻、碎片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赢...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通信与传播空前发展的时代,当代青年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呈现的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途径提出了新要求。相较于以传统媒体为主要介质的传播形式,以短、轻、碎片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形式赢得了青年学生的欢迎和追捧。基于互联网语境下高校青年学生理论接受的惯性审视,探讨简洁而不失厚重的理论精华、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新媒体传播范式,对于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有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校 新媒体传播
下载PDF
协作上下文感知下无线传屏数据不一致性消除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宏吉 解志刚 +3 位作者 王雷涛 王建 杨华中 庄文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8-734,共7页
为了提高无线传屏的链路稳定性和数据传输可靠性,增强无线传屏的视觉效果,研究建立了一种感知环境下多媒体数据共享的节点协作感知模式,确定了基于协作上下文感知的无线传屏模型及其工作方法,并针对传屏中出现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提出... 为了提高无线传屏的链路稳定性和数据传输可靠性,增强无线传屏的视觉效果,研究建立了一种感知环境下多媒体数据共享的节点协作感知模式,确定了基于协作上下文感知的无线传屏模型及其工作方法,并针对传屏中出现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突发错误的数据不一致性消除算法.该算法通过反馈和加窗处理,提升了算法的抗突发错误能力,并提高了无线传屏中传屏数据不一致性消除的正确率,使无线传屏数据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获得可靠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数据包含突发错误时该算法的正确率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上下文感知 无线传屏 用户反馈 加窗 不一致性消除
下载PDF
评《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雪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3-98,共6页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最基本特征是口传性,要想从根本上理解蒙古族音乐,就必须先从它的口传性入手。"口传音乐"是指口头编创、口头表演、口头传播、口头传承的音乐,从此意义上讲,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都属于口传音乐范畴,即蒙古族...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最基本特征是口传性,要想从根本上理解蒙古族音乐,就必须先从它的口传性入手。"口传音乐"是指口头编创、口头表演、口头传播、口头传承的音乐,从此意义上讲,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都属于口传音乐范畴,即蒙古族传统音乐便是口传音乐。《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一书恰是从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特点切入,通过对表演、文本、语境、传承四个着眼点展开论述,从而对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进行分析与阐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文本 语境 传承 蒙古族传统音乐 口传性研究
下载PDF
语境分类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元刚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6-60,共5页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和翻译。本文分析了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种构成对词语义项的选择和翻译的限制作用。笔者认为,英汉翻译教学中必须把词语的翻译和语义等值、语境再造、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从而获...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和翻译。本文分析了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种构成对词语义项的选择和翻译的限制作用。笔者认为,英汉翻译教学中必须把词语的翻译和语义等值、语境再造、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理想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语义等值 语境再造 文化传播 翻译
下载PDF
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帧刷新
20
作者 艾育华 叶梧 +2 位作者 冯穗力 胡兵 谢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了阻止无线网络视频传输中由于丢包和误码而引发的差错扩散,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帧刷新的抗差错策略.通过对视频序列的分割,对场景内需要同步刷新的视频帧进行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编码,获得相应预测帧,在编解码端同步场... 为了阻止无线网络视频传输中由于丢包和误码而引发的差错扩散,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帧刷新的抗差错策略.通过对视频序列的分割,对场景内需要同步刷新的视频帧进行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编码,获得相应预测帧,在编解码端同步场景标志和刷新标志,从而实现预测帧刷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I帧刷新策略相比,在需要高I帧刷新率的不可靠无线网络中,文中策略能够在保持相似重建视频质量的前提下,使帧比特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差错 预测帧刷新 场景参考帧 视频传输 无线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