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被引量:79
1
作者 郑功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7,160,共10页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构成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的时代背景,它决定了社会保障不仅关乎基本民生的保障,更是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维系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制度安排。我国...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构成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的时代背景,它决定了社会保障不仅关乎基本民生的保障,更是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维系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制度安排。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一制度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格局仍未改变,亟待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除地区利益、群体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制度分割、公平不足、权责不清、多层次缺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路径和方法研究——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2
作者 吴征敏 庄宇婵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为了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路径和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法]通过对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进行专项调研,系统分析学风建设相关数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探... [目的]为了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路径和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法]通过对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进行专项调研,系统分析学风建设相关数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风建设路径和方法。[结果]从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和学生现实诉求3个方面找到了高职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良学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结论]通过查摆不良学风的表现形式、内在诱因等根本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及方法,能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高职院校 “五育”并举 学风建设
下载PDF
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素养教学模式改革
3
作者 邹强 尹肖云 +2 位作者 朱四华 李育芳 吴青坡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136-139,共4页
为了提高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素养,按照深入推进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瞄准新时代军士队伍的建设定位,在院校教育、训练实践、在线资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的指引下,从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素质培养的... 为了提高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素养,按照深入推进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瞄准新时代军士队伍的建设定位,在院校教育、训练实践、在线资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的指引下,从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素质培养的维度,提出“固本强基、聚力育能、督训管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指导下军士学生的实践理论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演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等都有明显进步,体现了学生实践素质基础能力的综合提升,反映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能够为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层次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高等教育院校 职业教育 综合实践素质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通用彝文字典》述评——兼论新时代语境下古彝文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作者 禄玉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通用彝文字典》是一部为传承、整理和研究古彝文字提供释读的工具书。对古彝文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通用彝文字典》大型超方言通用彝语文工具书的特色... 《通用彝文字典》是一部为传承、整理和研究古彝文字提供释读的工具书。对古彝文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通用彝文字典》大型超方言通用彝语文工具书的特色和创新点的分析,以及探讨时代语境下国家文化资源古彝文传承与创新,发现深入推动彝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使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文字典 述评 古彝文 新时代语境 两创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的流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晋黔 《中国商论》 2022年第13期15-17,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流通经济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商贸流通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规模不断扩张,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商贸流通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期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流通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 新时代背景下,流通经济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商贸流通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规模不断扩张,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商贸流通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期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流通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分析流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探析发展战略,以期促进流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流通经济 发展战略 大数据技术 限制
下载PDF
新时代语境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边界:以有限行动谋有效协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 刘伟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新时代语境下已经得到了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框架的建构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政府治理与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基于新时代语境进行考量,社会主...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新时代语境下已经得到了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框架的建构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政府治理与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基于新时代语境进行考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一种具有行动边界的、有限度的民主形式,这个限度包括:以《宪法》为协商行为准则;以角色认知为协商前提;以议题场域为协商范围;以政治文化为协商环境等四个维度,从而使民主且广泛的协商对话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可能性。新时代语境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边界的确定是一种以有限行动谋求有效协商的必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语境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有限性 有效协商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语境变迁与新时代话语重构
7
作者 覃世艳 董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59-70,共12页
随着自然科学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唯物主义也不例外。历史唯物主义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当时发达的西欧经验而做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论述,是基于西欧语境的理论话语。随着时空变迁,历史唯... 随着自然科学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唯物主义也不例外。历史唯物主义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当时发达的西欧经验而做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论述,是基于西欧语境的理论话语。随着时空变迁,历史唯物主义自创立以来先后经历了经济学出场语境的实践危机、人本学出场语境的内核危机和后现代主义出场语境的叙事危机,经过一次次话语重构,这些危机都被一一化解,并坚守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核。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面对新时代中国的新实践、新大众和新叙事,历史唯物主义需要从西方话语转向中国话语,通过话语范式转换和重构实现新时代中国语境的出场和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出场语境变迁 新时代语境 话语重构
下载PDF
新时代语境下青春怀旧电影的历史文化构造
8
作者 崔永锋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68-169,185,共3页
青春怀旧电影是展现青年一代的风貌和对青春往事的追忆与反思。在青春电影中不断出现怀旧的类型,这种怀旧现象是一种跨时代间的对话,是基于现在的时代语境下反思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从过去时光中寻找自我的文化定位,从历史中寻找奋兴的... 青春怀旧电影是展现青年一代的风貌和对青春往事的追忆与反思。在青春电影中不断出现怀旧的类型,这种怀旧现象是一种跨时代间的对话,是基于现在的时代语境下反思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从过去时光中寻找自我的文化定位,从历史中寻找奋兴的动力。从青春电影怀旧情节的发生机理、青春怀旧电影中怀旧元素与时代语境的关系、青春怀旧电影的历史原型意义探析等方面探索新时代语境下青春怀旧电影的历史文化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语境 青春怀旧电影 历史文化构造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9
作者 俞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2,共8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为深刻的理论根基、文化基因和话语叙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为深刻的理论根基、文化基因和话语叙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础。“第二个结合”是相互契合中的双向互动、互相成就。实现“第二个结合”关键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以“六个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推动“第二个结合”,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坚持把握历史主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坚持讲好和合共生的中国叙事,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新形态共建人类美好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启蒙"的思路在当下学界的中国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一思路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着疏离。"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语境的浓缩性体现,为新时代的美育话语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德性&... "启蒙"的思路在当下学界的中国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一思路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着疏离。"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语境的浓缩性体现,为新时代的美育话语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德性"与"民族"这两个理论生长点。新时代的美育话语首先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要利用好"大众文化"这一中介,强化大众审美文化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渗透作用;同时,新时代的美育话语还应该在新的"民族"观念的烛照之下,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开拓民族精神生存空间,为人们树立起富有时代气息的信仰标杆。这是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美育话语现代性营构所能探寻到的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中国美育话语 新时代文化语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文化转型语境中的儒学——论儒学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向东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本文在文化转型与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与评价儒家在构建21世纪中国民族精神中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作用,探寻儒学原典与新的人文精神的契合点,从而使传统儒学与现代文化的对话成为一种可能,进而指出,儒学因其深邃博大,在当今,不仅... 本文在文化转型与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与评价儒家在构建21世纪中国民族精神中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作用,探寻儒学原典与新的人文精神的契合点,从而使传统儒学与现代文化的对话成为一种可能,进而指出,儒学因其深邃博大,在当今,不仅不缺现代意义,且可补西方文化与现代文化之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语境 儒学 民族精神 价值原则 人文精神 世纪语境 民族情感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
12
作者 佘明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89,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思想的创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和“十三个方面的成就”。这一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路径及其成果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浪潮:张暖忻电影的实验美学、历史纪实和社会参与
13
作者 王玲珍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72,共27页
张暖忻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实验电影的先驱,在理论上率先提倡法国新浪潮和纪实长镜头,在实践中开创了主观纪实风格电影,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时期电影走向世界和多元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可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女性电影人,张暖忻同以绝... 张暖忻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实验电影的先驱,在理论上率先提倡法国新浪潮和纪实长镜头,在实践中开创了主观纪实风格电影,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时期电影走向世界和多元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可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女性电影人,张暖忻同以绝对男性为创作主体、提倡自由主义的法国新浪潮电影批评和实践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作为中国新浪潮电影的前卫,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新兴的现代性主流话语的形成、性别差异的自然化以及中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第五代男性导演的崛起,她的立场和电影实践有着怎样的变化?在商业大潮席卷中国电影制作的20世纪90年代,她的挣扎和反思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和电影风格表现出来?本文通过重新梳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历史、政治和艺术生成,通过分析中国新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多元异质场景,深入探讨张暖忻怎样批判借鉴世界电影艺术,坚持唯物历史观念和性别平等,将法国新浪潮美学社会主义化,在新的历史转折和世界化时期深刻反思并创新社会主义大众电影的不朽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时期多元异质历史场景 社会主义性别平等和思想解放 法国电影新浪潮 中国电影新浪潮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女性电影 张暖忻
原文传递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精神与美育研究
14
作者 赵普天 李满园 李俊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以中原学框架下的新时代中原美学精神与基础美育为研究切入点。从中原美学艺术内容整理入手,剖析质朴厚重的中原美学精神,讨论新时代中原美学的发展,探究将抽象的美学精神及中原美学艺术元素与新时代大众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并使... 以中原学框架下的新时代中原美学精神与基础美育为研究切入点。从中原美学艺术内容整理入手,剖析质朴厚重的中原美学精神,讨论新时代中原美学的发展,探究将抽象的美学精神及中原美学艺术元素与新时代大众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并使其与基础美学教育相契合。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研究和基础美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从中原美学角度丰富和完善中原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原美学 中原美学精神 大众艺术 基础美育
下载PDF
论新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亮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2-99,共8页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正确的办学方向、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却面临着众多挑战:思政教育与教育思政的...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正确的办学方向、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却面临着众多挑战:思政教育与教育思政的内涵之拷问、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之迷惑、教学实践与评价机制建构之迷途。研究结合新时代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多元文化等语境,从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工程,从而突破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出现的诸多困境,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语境 高校 思政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詹姆逊的技术寓言观及其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宗喜 朱宝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2,共4页
詹姆逊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象征,更创造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模式。它在"颠覆主体性"的同时却又拥有"重塑主体性"的力量。詹姆逊之所以认为技术... 詹姆逊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象征,更创造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模式。它在"颠覆主体性"的同时却又拥有"重塑主体性"的力量。詹姆逊之所以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一方面在于他以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为标志划分资本主义各阶段,凸显了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后现代文化与新技术的不可再现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寓言的形式凸显技术在后现代社会关系中的隐秘性。詹姆逊避免对技术做出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这也使得他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在新时代语境下,反思詹姆逊的技术寓言观,有助于促使我们思考当下中国如何使用好和控制好技术这把"双刃剑"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语境 詹姆逊 技术寓言观 反思
下载PDF
新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化的多维解读——评陈彦小说创作及《装台》
17
作者 钱坤 左丽霞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在新时代语境下,新时代文学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在“重写文学史”观下,陈彦以戏剧家的身份进行小说创作实验并取得巨大成功,以独特的平民叙事视角观照当下,其作品写尽世道人心、人间道义,不失为陕西乃至中国新时代文学现实主义写作的重... 在新时代语境下,新时代文学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在“重写文学史”观下,陈彦以戏剧家的身份进行小说创作实验并取得巨大成功,以独特的平民叙事视角观照当下,其作品写尽世道人心、人间道义,不失为陕西乃至中国新时代文学现实主义写作的重大收获,是陕西文学继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之后对“现实主义”的又一次继承、发展、创新。陈彦正努力探索,以更具普遍性、概括性的审美情感,以鲜明的时代新鲜感和悠远的历史沧桑感重新构建当代文学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语境 陈彦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