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云南沟谷雨林建群种绒毛番龙眼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少瑜
李江
陈伟
冯弦
-
机构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0-858,共9页
-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云2021-TG02号)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团队建设项目(LKYTD-2020-003)。
-
文摘
【目的】了解云南特有的沟谷雨林主要建群种绒毛番龙眼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特征,为雨林植被恢复的采种规划和恢复效果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思茅区的绒毛番龙眼3个天然居群和1个人工居群共82个样本的SSR多态性,采用POPGENE v.1.32、GenAlEx 6.501和STRUCTURE 2.3.3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1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4.632个,19个位点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为0.264~1.687,平均为0.879;多态信息指数(PIC)变化范围为0.128~0.729,平均为0.422,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138~0.765,平均为0.473;4个居群I和He的均值分别为0.785,0.437。19个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均值为0.069,基因流(Nm)的均值为3.363。STRUCTURE分析将绒毛番龙眼4个居群82个样本分为4个类群,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显示4个居群聚为2个分支,菜阳河天然林居群、普文人工林居群和普文天然林居群聚为一支,勐养镇天然林居群单独为另一支。【结论】绒毛番龙眼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建议特别关注居群内个体的选择和保护,在沟谷雨林植被恢复中设定天然居群多样性水平的恢复目标,并通过科学的采种规划实现这一目标。
-
关键词
绒毛番龙眼
SSR分子标记
珍稀濒危树种
沟谷雨林建群种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Pometia tomentosa
SSR molecular markers
rare and precious species
constructive species for valley rainforest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