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建设——民族主义的反思与中华主义的弘扬
1
作者 李龙强 《商洛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95-100,共6页
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中华民族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向一元一体格局转型。在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 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大战略。中华民族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向一元一体格局转型。在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民族观,并探讨了建设中华民族,弘扬中华主义的基本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民族观 中华民族建设 民族主义 中华主义 一元一体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延中 宁亚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特征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重大关系的命题,为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动力、建设路径、命运远景提供了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对重大关系的系统阐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论性、思辨性和人民性,是我们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何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也是理解中华民族何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智慧,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原文传递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碧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共9页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文明社会矢志不移的政治追求。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历史节点,我国迫切需要借助民主的赋能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主理念的主权在民和权利保障,确证中华民族共同...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文明社会矢志不移的政治追求。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历史节点,我国迫切需要借助民主的赋能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主理念的主权在民和权利保障,确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民立场和人权追求;民主理念的公共理性和规则意识,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伦理律令和法治诉求;民主理念的宽容精神,又不断催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求同存异。不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虽然需要民主的赋能,但这种赋能的民主决不能是西方竞争式民主。西方竞争式民主遮翳主权在民的初心,而使民主蜕变为一种政治竞争的技术,以致其民主之核心已然是追求竞争而非以人民为中心。这种竞争式民主与西方族裔身份政治的联动更是诱发了西方多族裔社会普遍的撕裂。因此,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建共治只能依托中国特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立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合作底蕴,不断拓展民主参与的渠道,激活各民族大我优先的道德信条,并借助全国一体化公共教育,广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合作式民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共建共治
原文传递
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时代目标和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而激发和凝聚起各族人民共同致力现代化建设的源动力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发展逻辑内在规定着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取向...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而激发和凝聚起各族人民共同致力现代化建设的源动力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发展逻辑内在规定着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取向。中华民族历经古代自在的发展进程和近代的民族自觉进程,现当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启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为发展道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来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为此,新时代民族工作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住重点工作探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历史逻辑 时代目标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旨向
5
作者 闫昭宁 王振杰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的价值旨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的“连续性”赋予深厚根基,“创新性”赋予不竭动力,“统一性”赋予重要保障,“包容性”赋予精神特质...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的价值旨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的“连续性”赋予深厚根基,“创新性”赋予不竭动力,“统一性”赋予重要保障,“包容性”赋予精神特质,“和平性”赋予基本底色。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中华民族为载体,中华民族的建设与发展亦需要中华文明的内化和引导。在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滋养下,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创造历史、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好发展打牢文明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价值旨向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刀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4,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再整合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再整合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部署,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东风,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打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使56个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文章着眼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在更高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政治基础 经济基础 文化基础 社会基础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4,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和内容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演变。从农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进程中,技术进步使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增强,信息可以独立于其载体存在。这一方面导致传统亲缘关系可能变成“选择性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促使语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和内容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演变。从农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进程中,技术进步使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增强,信息可以独立于其载体存在。这一方面导致传统亲缘关系可能变成“选择性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促使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的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也能形成共同体。那么,共同体建设除了要重视传统共同体理论强调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更要重视现代化进程中基于经济联系和业缘关系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心理认同。数字经济以其广覆盖性、高渗透性、高互动性与强黏性、高度智能化特性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新契机。数字经济通过采用“超级平台+海量用户+海量商家、服务商”的“云端制”组织方式,促进共同生产与利益共享、心理认同、文化共生和语言相通,使得参与者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同体。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及时掌握数据信息资源的内在需求,促进个体参与者突破已有的社会网络,拓宽关系网络,为破解数字技术导致的信息茧房、缓解“现代个体主义”提供了可能性。未来,应从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全覆盖、推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联结纽带,发挥数字经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优势,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体 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原文传递
“国家—民族”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成功实践——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8
作者 谢圣庚 张继焦 张嘉熙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51,158,共10页
“国家—民族”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来的。基于“国家—民族”理论视域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典型案例,从国体与政体、执政党、社会道路、民... “国家—民族”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来的。基于“国家—民族”理论视域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典型案例,从国体与政体、执政党、社会道路、民族与公民身份、共同文化五个维度阐释“五个认同”,有助于理解当前中国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国家通过“伞式”社会结构自上而下地发挥主导力量,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有效地将各民族和诸多阶级进行整合。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认同和拥戴“国家—民族”体制,理解与支持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体现了“国家—民族”自上而下主导体制与“五个认同”自下而上机制的双向互动。这有利于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构建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国家—民族”理论 “伞式”社会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以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9
作者 杨小容 李良品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6,141,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以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有四: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运用,二是以政党为核心定位的稳固与突破,...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以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有四: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运用,二是以政党为核心定位的稳固与突破,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四是对“互构-共生”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以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体现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各民族共同富裕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各民族共同富裕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时期对各民族共同富裕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新时代对各民族共同富裕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化。以各民族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有几个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中华民族”一词宪法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制度化、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切实支持,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可以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地区现代化
下载PDF
西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四维路径——基于民族互嵌式社区营造的视角
10
作者 银兴 冯旭 王寅 《西藏发展论坛》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文章系统回顾了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政策进路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状况,并基于民族互嵌式社区营造的视角,提出通过空间社会、民生经济、关系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文章系统回顾了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政策进路和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状况,并基于民族互嵌式社区营造的视角,提出通过空间社会、民生经济、关系制度、文化心理等路径,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生活环境、发展环境、治理环境和精神环境,实现各民族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维路径 民族互嵌 社区营造
下载PDF
民族团结抒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话剧《文成公主》演出考察
11
作者 毛夫国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93-101,共9页
1962年3月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在北京用藏语演出了话剧《文成公主》,采用田汉剧本,演出本经过了压缩和调整。《文成公主》的演出对西藏话剧团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抒写的话剧《文成公主》对于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具有重要意... 1962年3月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在北京用藏语演出了话剧《文成公主》,采用田汉剧本,演出本经过了压缩和调整。《文成公主》的演出对西藏话剧团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团结抒写的话剧《文成公主》对于当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成公主》演出的相关史料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表演班 《文成公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探析——以民族工作经验内容的结构体系为基础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贽 金炳镐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开创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民族政治保障。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就要全面...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开创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民族政治保障。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就要全面系统地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经验、对民族纲领的把握经验及对民族工作的探索经验等三个方面来总结及把握党的民族工作经验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为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增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工作经验 结构体系
下载PDF
国家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黎丽 于洁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国家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和建设的基础。从历时性角度来说,春秋战国为秦汉统一王朝、三国两晋南北朝为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夏为元朝、明清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疆域,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是各区域各民族在长期交往... 国家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和建设的基础。从历时性角度来说,春秋战国为秦汉统一王朝、三国两晋南北朝为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夏为元朝、明清民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疆域,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是各区域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拓的国家疆域;从共时性角度来说,边疆中心行政区划一体化、边境管理深入边境村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边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等,表明国家疆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在兴边、通边、固边、强边过程中共建的疆域;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角度来说,边境管理从关注传统陆疆到陆海空并重、从被动管控到开放与管控相结合、国界从相对模糊到日益清晰等,表明国家疆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共促边境管理现代化的疆域。这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有成员营造了家与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国土资源,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物质基础,因而国家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疆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边境管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鹏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2,共5页
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不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系统地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价值基础、方法要求、制度保障、途径抓手、基本内容与关键环节等不同角度研究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和经验,可深刻领悟中... 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不断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系统地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价值基础、方法要求、制度保障、途径抓手、基本内容与关键环节等不同角度研究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和经验,可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觉性,提升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历程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民族自觉、民族自为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贽 孟凡东 金炳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30-40,共11页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现代国族——中华民族的建设。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族情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设目标的实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现代国族——中华民族的建设。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族情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设目标的实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的内在逻辑呈现出从“站起来”民族自觉向自为的过渡,到“富起来”初步实现民族自为与民族复兴,再到“强起来”全面实现民族自为与民族复兴的阶段性变化与演进过程。以史为鉴,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规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纲领,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强起来”进程中全面实现民族自为、民族复兴,努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为全面实现民族自为和民族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逻辑演进 民族自觉 民族自为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喜梅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7,146,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是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深化“四个共同”教育为着力点,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目标,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当中。通过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增补修订、乡村社区文化的重新营造和乡村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提升,切实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春娥 赵君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8,145,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从政策设计、实践引领、舆论引导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实践举措。营造新中国和平统一的环境,建立家国安全共同体;重点帮助少数民族,构建多元一体结构共同体;维护各民族政治权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从政策设计、实践引领、舆论引导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实践举措。营造新中国和平统一的环境,建立家国安全共同体;重点帮助少数民族,构建多元一体结构共同体;维护各民族政治权利与地位,建设政治共同体;注重各民族经济利益,建设经济共同体;发展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建设文化共同体。这一阶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增强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经验启示
下载PDF
关于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庆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系统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层级赋权和区域横向协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行动中的主动定位与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互促进。贵州省率先提出建... 省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系统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层级赋权和区域横向协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行动中的主动定位与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互促进。贵州省率先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目标并积极付诸行动,为实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的目标,贵州可立足省情选择“三色+多彩”的特色路径与实践,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创新路、开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省域
原文传递
生成与建设:发展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9
作者 于欣蕾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4,共7页
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群体性与社会性,是人们结成共同体的本能性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各种主客观条件,也离不开社会主导力量的引导与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改革... 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群体性与社会性,是人们结成共同体的本能性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各种主客观条件,也离不开社会主导力量的引导与建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不断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呈现出了新面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方式提供了新理念、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144,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五位一体”发展战略 现实挑战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