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权入宪对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莫于川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文就行政法民主化发展与宪政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关系作了简要分析 ,指出行政民主是宪政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涵 ,人权入宪是 2 0 0 4年修宪的最大亮点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人权入宪对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
关键词 宪政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 人权入宪 行政民主 行政法的民主化
下载PDF
论知情权的宪法基础——从“非典”事件引申的话题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小林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7-71,共5页
透视“非典”现象,引发出公众的知情权问题。知情权即了解权,具体表现为信息主张权和信息接受权,其宪法基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我国知情权的宪法基础主要体现在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及部分法... 透视“非典”现象,引发出公众的知情权问题。知情权即了解权,具体表现为信息主张权和信息接受权,其宪法基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我国知情权的宪法基础主要体现在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及部分法律法规中,其宪政建设还存有不少问题,应将其直接写入我国宪法典,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及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大众传媒信息传输渠道的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知情权 宪法 宪政建设 “非典”现象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主义”与“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喜荣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面临不同层面的理论分歧,其中分权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理论冲突,集中反映了中国宪政建设中不同制度发展方向的理论选择。然而,宪政建设中的实践问题既不可能等待理论上的冲突尘埃落定,也无法完全涵盖于上述理论冲突中。... 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面临不同层面的理论分歧,其中分权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理论冲突,集中反映了中国宪政建设中不同制度发展方向的理论选择。然而,宪政建设中的实践问题既不可能等待理论上的冲突尘埃落定,也无法完全涵盖于上述理论冲突中。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面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下的控权机制问题、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化问题、新媒体时代的"权利-权力"关系问题、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度化问题以及宽容的宪政文化的养成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超出了纯粹的理论选择问题。不应以理论上的所谓"冲突"取代对宪政制度具体问题的关注,应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宪政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建设 分权主义 民主主义 控权机制
原文传递
论预算监督与财政立宪——基于中国省级人大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董佰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5-113,共9页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完善中同属一体两面的关系。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理论深度亟需拓展。在对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实践的... 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是深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制度。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省级人大预算监督的完善中同属一体两面的关系。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理论深度亟需拓展。在对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实践的分析基础上,预算监督与财政立宪的关系需要重新思考,尤其是人民主权、权力配置与预算监督主体间的关系成为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监督 财政立宪 省级人大 依宪治国 法治建设
原文传递
论中国宪政应有的宽容架构 被引量:3
5
作者 保潓 尹华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9,共6页
体现政治宽容理念的宪政制度应当做如下努力:首先,宪法文本的淡意识形态化,以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现行宪法的可接受度;其次,进一步完善体现宽容理念的选举、政党与议会制度等常规宪政机制,以培养政治认同、瓦解社会离心力,消解政治冲突;再... 体现政治宽容理念的宪政制度应当做如下努力:首先,宪法文本的淡意识形态化,以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现行宪法的可接受度;其次,进一步完善体现宽容理念的选举、政党与议会制度等常规宪政机制,以培养政治认同、瓦解社会离心力,消解政治冲突;再次,完善财税制度。全国人大应控制税收立法权,各级人大应切实监督同级政府的预算决算;此外,创设宪法诉讼制度。强化宪法的实践品格与自治品格,为宪法进入实际政治生活领域打开方便之门、提供宽容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政治宽容 制度构建
下载PDF
宪政视野下民生型政府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先伦 张子礼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研究了民生型政府的构建开始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及宪政建设对民生型政府构建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当前条件下,应该通过多种措施来推动民生型政府的构建。
关键词 宪政 民生型政府 构建
下载PDF
关于人权宪法保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玉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9-73,共5页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该文从宪法和人权的一般理论出发,在比较分析国外有关宪法对人权保障的基础上,回顾了新中国人权宪法保障的历史,并提出了推进人权保障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人权 保障 法治 宪法 宪政建设
下载PDF
论宪政之下的国家权力
8
作者 林大勇 赫正芬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宪政的含义引申出宪政之下的国家权力的几个特点,并结合我国实践,论述了我国进行宪政建设须处理好几者关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
关键词 宪政 国家权力 宪政建设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五十年的成就和不足分析
9
作者 顾土东 《襄樊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我国的宪政建设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颁布和实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宪政原则、依法治国方略等七大方面的成就。但由于种...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我国的宪政建设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颁布和实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宪政原则、依法治国方略等七大方面的成就。但由于种种人为和客观的因素,中国的社会主义宪政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出现了忽视宪政文化建设、没有树立宪法至上权威等几方面的不足。这些都给我国今后的宪政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宪政建设 依法治国
下载PDF
宽容:宪政的内在精神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芳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4期52-53,共2页
宪政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它承认人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多元化,主张兼容并蓄。而宽容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凝结着人类祖先世代相继的生活知识和政治艺术,它经过历史的蒸馏而沉淀于宪政中的共同内在精神。宽容存在一个从宗... 宪政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它承认人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多元化,主张兼容并蓄。而宽容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凝结着人类祖先世代相继的生活知识和政治艺术,它经过历史的蒸馏而沉淀于宪政中的共同内在精神。宽容存在一个从宗教宽容到宪政宽容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制宪运动使得宗教宽容精神上升到宪政层面,宪政蕴涵着宽容精神,当今社会应构建体现宽容精神的中国宪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宽容 建构
下载PDF
中国宪政建设的政党力量
11
作者 张明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宪政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模式,它是一种有秩序的统治,其本身是一个有领导的秩序过程,宪政建设需要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宪政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她的领导是中国宪政建设的重要牵引力。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宪法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的理... 宪政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模式,它是一种有秩序的统治,其本身是一个有领导的秩序过程,宪政建设需要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宪政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她的领导是中国宪政建设的重要牵引力。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宪法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进步和创新牵引中国宪政建设向前发展,为了发挥这种牵引力量必须注重政党力量的培育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政建设 政党力量 牵引力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民主宪政建设评析
12
作者 李先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抗战时期,由于全面抗战的需要、共产国际的影响和中共政权建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以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宪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宪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独立性,能正确处理权威与民主的关系等重要特... 抗战时期,由于全面抗战的需要、共产国际的影响和中共政权建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以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宪政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宪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独立性,能正确处理权威与民主的关系等重要特点,它对当前的政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 宪政建设
下载PDF
从制度层面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宪政建设
13
作者 毛艳 甘钧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7-69,共3页
宪政是保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就我国而言,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制度层面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我国宪政... 宪政是保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设计。就我国而言,加强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利于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从制度层面概括建国以来我国宪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宪政建设 成就 问题 发展趋向
下载PDF
宪政视角下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立法评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立兵 《北方法学》 2011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在宪政体制下,物权立法应以宪法为最高评价标准。根据宪法委托理论与法律保留原理,作为关涉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权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法律后果应由法律尽快明确规定,既不能等待几十年后,也不能在此间默示或明示行政立法,... 在宪政体制下,物权立法应以宪法为最高评价标准。根据宪法委托理论与法律保留原理,作为关涉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权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法律后果应由法律尽快明确规定,既不能等待几十年后,也不能在此间默示或明示行政立法,以防部门利益合法化。就此而言,《物权法》的立法安排失之妥当,而目前相关立法思路也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 宪法委托 法律保留 行政立法
下载PDF
中国宪政发展历程之再审视——以《钦定宪法大纲》为切入点的分析
15
作者 刘向文 王圭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自晚清末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以来,中国宪政建设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对其研究却遭到有意无意的"冷落"。反思和总结... 自晚清末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以来,中国宪政建设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对其研究却遭到有意无意的"冷落"。反思和总结《钦定宪法大纲》酝酿、产生直至最后夭折的诱因和教训,无疑对中国当下法治事业和宪政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主要包括:认真对待宪法移植,实现宪法学的中国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营造宪政实施的社会环境条件,注意宪政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弘扬宪政主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意蕴,密切关注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宪政建设 启示
下载PDF
晚清立宪派整体构建状况和群体特征分析——以1905-1911年江苏立宪派为中心的探讨
16
作者 江轶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4-79,共6页
晚清立宪派作为改革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江苏立宪派则是立宪派的中坚力量,以其自身优势意图引领和把握立宪运动的走向和动态。文章通过考察江苏立宪派的地域特征、人员构成和来源背景可以看出,江苏立宪派群体得以构建主... 晚清立宪派作为改革力量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江苏立宪派则是立宪派的中坚力量,以其自身优势意图引领和把握立宪运动的走向和动态。文章通过考察江苏立宪派的地域特征、人员构成和来源背景可以看出,江苏立宪派群体得以构建主要源于地缘因素与经济基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经济条件及开明并保守的政治性格等三个主要特征也决定了其在晚清立宪运动中的政治心理与行为方式,从而使其作为一支重要的基层改革力量对晚清立宪运动的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江苏立宪派 群体构建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杨洪刚 宁玉文 +1 位作者 高东怀 沈霞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网上协作知识构建的学习型组织。文章分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和SNS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NS的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模型与构成要素,并从成员角色变化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 SNS WEB2.0 学习共同体 基本模型 构成要素 构建过程 成员角色
下载PDF
民法典中环境权的规范构造——以宪法、民法以及环境法的协同为视角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共13页
我国《民法总则》独创性地规定了绿色原则并作为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民法中的环境条款以宪法环境条款为依据,具有独特的规范内涵和功能,并蕴含着环境权的要素。这意味着在民法典的其他部分的构造中,应该直接或间接规定环境权。人的尊严... 我国《民法总则》独创性地规定了绿色原则并作为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民法中的环境条款以宪法环境条款为依据,具有独特的规范内涵和功能,并蕴含着环境权的要素。这意味着在民法典的其他部分的构造中,应该直接或间接规定环境权。人的尊严及对人的权利的保障是宪法和民法最大的通约性。从人性尊严、法律体系的内在关系及不同法律部门的特殊功能上看,宪法、民法以及环境法中的环境条款应该协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权 宪法规范 构造 协同
下载PDF
桥梁结构的典型病害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海军 陈艾荣 陆萍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9-23,共5页
桥梁结构面临着严重的病害,文章对几种主要桥梁型式的严重病害情况进行了阐述,对桥梁结构,特别是桥梁上部结构的一些典型病害及其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最后,对桥梁病害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桥梁结构 病害 耐久性 构造 施工
下载PDF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与“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连泰 周雨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7,155,共7页
宪法宣誓制度之"实"在于"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仪式",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域外宪法宣誓制度与已有的地方... 宪法宣誓制度之"实"在于"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仪式",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域外宪法宣誓制度与已有的地方宣誓实践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规范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智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仪式 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