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专利法院 被引量:9
1
作者 金珉徹 《科技与法律》 2015年第6期1154-1169,共16页
韩国专利法院是在亚洲成立较早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其目的是确保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专利法、外观设计专利法和商标法解释的统一性和可预测性,忠实地执行其任务。而技术审理官制度的成功运作,也确保了法官对技术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专... 韩国专利法院是在亚洲成立较早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其目的是确保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专利法、外观设计专利法和商标法解释的统一性和可预测性,忠实地执行其任务。而技术审理官制度的成功运作,也确保了法官对技术案件审理的专业性。专利法院过去虽具有高级法院的地位,但只管辖专利和商标的授权确权上诉案件,不管辖专利权和商标权侵权案件;因此,其无法一次性解决专利纠纷,并导致了没有效率的诉讼、判决矛盾或相互抵触等许多问题。现在韩国政府不断地促进专利法院的改革,其中有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专利法院从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始管辖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侵权二审案件,此举值得中国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专利法院 知识产权法院 集中管辖 诉讼代理
下载PDF
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竞合的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张伊静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7-41,84,共6页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纠纷案件发生后的法律救济复杂化,特别是由于不同患者面对专业诉讼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时的不同诉讼选择,造成了在现实中部分患者法律救济的不充分、不及时。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利用判...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纠纷案件发生后的法律救济复杂化,特别是由于不同患者面对专业诉讼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时的不同诉讼选择,造成了在现实中部分患者法律救济的不充分、不及时。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利用判决书统计分析法,厘清当今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竞合的真实现状与不同诉讼选择的区别,针对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竞合所引发的法律困境,创新性地通过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视角,重新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6条,并主张该条为诉的合并理论在实体法上的体现,提出以诉的客观预备合并作为医疗纠纷案件中的责任竞合问题处理模式,为解决我国医疗纠纷案件中责任竞合这一医学界和法学界的共同困境提供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责任竞合 诉的合并 诉的客观预备合并
下载PDF
论请求权基础思维在民事裁判中的规范适用--以《民法典》与《民诉法》的融通为视角
3
作者 刘谢慈 党婷婷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24,32,共11页
随着德国法学方法论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和《民法典》的实施,请求权基础思维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纵观其推广历程,重点仍处于民法教育的案例教学课堂上,未广泛应用于具体的审判程序中,大部分关于请求权基础的应用只体现于其作为法律规范的作用... 随着德国法学方法论在我国的深入推广和《民法典》的实施,请求权基础思维得到了广泛研究,但纵观其推广历程,重点仍处于民法教育的案例教学课堂上,未广泛应用于具体的审判程序中,大部分关于请求权基础的应用只体现于其作为法律规范的作用,而未按照“诉讼请求→法律规范→要件事实→判决结果”的规范顺序进行,致使请求权基础的方法论功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归根于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以法律关系为中心的裁判思维以及民事实体理论与程序理论的脱节。针对部分裁判人员对请求权基础的理解存在差异,请求权竞合问题导致实体法和程序法衔接受阻等现实困境,应从发挥法律关系思维优势、平衡实体请求权与诉讼标的之间的冲突以防止“重复诉讼”、利用诉讼的客观合并有效处理请求权竞合问题等三个方面推动请求权基础思维的运用,进而加强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之间的融合,保障裁判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请求权基础思维 法律关系 诉的客观合并 请求权竞合
下载PDF
《民法典》实施的程序视角——以居住权制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昊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21年第1期181-199,共19页
《民法典》物权编第三分编第十四章新增了居住权制度,对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程序视角,应当考虑如何与《民事诉讼法》协调对接的问题,以便使实体法与程序法实现最佳结合。居住权纠纷中涉及的合同履行与... 《民法典》物权编第三分编第十四章新增了居住权制度,对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程序视角,应当考虑如何与《民事诉讼法》协调对接的问题,以便使实体法与程序法实现最佳结合。居住权纠纷中涉及的合同履行与物权实现问题,是对传统物债二分理论的一种挑战,请求权竞合的程序构造与诉的客观合并理论很难对该问题进行解释。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混合之诉的隐约体现为该问题的思考提供了衡量因素与共有规则。对于不同类却又紧密联系的两个诉讼标的应当借助法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的混合诉权理论,进行混合之诉的程序构造。基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原则,通过原告提出、诉讼标的紧密联系、依原告的处分意思、管辖吸收规则这四个要件进行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诉权 居住权 请求权 诉的客观合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