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拼贴技巧在《比萨诗章》中的运用及价值意蕴
1
作者
胡圣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5-47,共3页
《比萨诗章》是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堪称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在《比萨诗章》中,庞德运用拼贴技巧,进行诗歌实验。拼贴技巧的使用体现庞德强烈的现实意识,他在诗歌中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回应,并且在“二...
《比萨诗章》是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堪称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在《比萨诗章》中,庞德运用拼贴技巧,进行诗歌实验。拼贴技巧的使用体现庞德强烈的现实意识,他在诗歌中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回应,并且在“二战”之后初期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索人类的未来,给现实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萨诗章》
伊兹拉·庞德
拼贴
现实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何以超越现实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肖楠
施军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常常引发的是人们的现实意识而非文学想象,“伤痕”以后文学超越现实只是一种姿态和假象,实际上急切地反映着现实情绪,文学屈服于现实意识,使文学永远找不到超越现实的出口。市场化年代文学的成功之处是它博得了现实的...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常常引发的是人们的现实意识而非文学想象,“伤痕”以后文学超越现实只是一种姿态和假象,实际上急切地反映着现实情绪,文学屈服于现实意识,使文学永远找不到超越现实的出口。市场化年代文学的成功之处是它博得了现实的喝彩,但也失败在无法超越现实,它与现实等量齐观,不再成为文学意义的文学,而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意识本身。一个把自己当作现实追随者而缺乏想象力的文学,不可能让人信任它对现实的反映是真实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
文学想象
现实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成因
被引量:
1
3
作者
邹航英
帅民风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5-28,共4页
漓江画派是21世纪初当代中国画派中最活跃的画派之一,其追求以广西地域性山水为作品主题,采用对景写生、对景创作写创性再现方法,在漓江画派画家群体实然性意识的觉醒下,促进了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形成。究其成因主要有三:一...
漓江画派是21世纪初当代中国画派中最活跃的画派之一,其追求以广西地域性山水为作品主题,采用对景写生、对景创作写创性再现方法,在漓江画派画家群体实然性意识的觉醒下,促进了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形成。究其成因主要有三:一是地域性山水,即环境造化;二是写创性再现,即个性样式;三是实然性意识,即异境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画派
地域性山水
写创性再现
实然性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纪念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90周年
4
作者
宋友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2,共7页
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思想家和革命家柯尔施最先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批判性分析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失误开始的。在柯尔施看来,第二国际理论...
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思想家和革命家柯尔施最先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批判性分析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失误开始的。在柯尔施看来,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哲学问题的极度忽视是丧失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重要表现。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柯尔施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征是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和革命哲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社会革命理论
意识和现实
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丽丝·莱辛幻想小说中的真幻意识
被引量:
2
5
作者
贺欣晔
王纯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行辩证地拆解与阐释;真与幻之间的联系通过经验想象和先验想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来,并以螺旋式的叙事结构表现在其作品中,这些都体现了莱辛对现实与文学之间真幻界限的看法,以及她的作品对文学类型划分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真幻意识
对立统一
先验想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拼贴技巧在《比萨诗章》中的运用及价值意蕴
1
作者
胡圣昊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5-47,共3页
文摘
《比萨诗章》是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堪称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在《比萨诗章》中,庞德运用拼贴技巧,进行诗歌实验。拼贴技巧的使用体现庞德强烈的现实意识,他在诗歌中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回应,并且在“二战”之后初期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索人类的未来,给现实提供借鉴。
关键词
《比萨诗章》
伊兹拉·庞德
拼贴
现实意识
Keywords
The
Pisan
Cantos
Ezra
Pound
collage
consciousness
of
the
reality
分类号
I712.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何以超越现实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肖楠
施军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文摘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常常引发的是人们的现实意识而非文学想象,“伤痕”以后文学超越现实只是一种姿态和假象,实际上急切地反映着现实情绪,文学屈服于现实意识,使文学永远找不到超越现实的出口。市场化年代文学的成功之处是它博得了现实的喝彩,但也失败在无法超越现实,它与现实等量齐观,不再成为文学意义的文学,而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意识本身。一个把自己当作现实追随者而缺乏想象力的文学,不可能让人信任它对现实的反映是真实可靠的。
关键词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
文学想象
现实意识
Keywords
literature
in
the
market-oriented
era
literary
imagin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reality
分类号
I02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成因
被引量:
1
3
作者
邹航英
帅民风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贺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5-28,共4页
文摘
漓江画派是21世纪初当代中国画派中最活跃的画派之一,其追求以广西地域性山水为作品主题,采用对景写生、对景创作写创性再现方法,在漓江画派画家群体实然性意识的觉醒下,促进了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形成。究其成因主要有三:一是地域性山水,即环境造化;二是写创性再现,即个性样式;三是实然性意识,即异境认可。
关键词
漓江画派
地域性山水
写创性再现
实然性意识
Keywords
Lijiang
Painting
School
local
landscape
creative
represent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reality
分类号
J206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纪念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90周年
4
作者
宋友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52,共7页
文摘
探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这也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思想家和革命家柯尔施最先提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从批判性分析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失误开始的。在柯尔施看来,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哲学问题的极度忽视是丧失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重要表现。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柯尔施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征是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和革命哲学的统一。
关键词
第二国际
社会革命理论
意识和现实
理论批判和革命实践
Keyword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the
theory
of
social
revolu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ality
theoretical
critique
and
revolutionary
practice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丽丝·莱辛幻想小说中的真幻意识
被引量:
2
5
作者
贺欣晔
王纯菲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文摘
在英国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幻想小说中,她的真幻意识时刻体现在作品的各个角落。正是莱辛对真与幻的鲜明意识构成了她对文学真幻问题的根本态度。从莱辛的意识表现中可以看到,真与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对这二者进行辩证地拆解与阐释;真与幻之间的联系通过经验想象和先验想象的共同作用建立起来,并以螺旋式的叙事结构表现在其作品中,这些都体现了莱辛对现实与文学之间真幻界限的看法,以及她的作品对文学类型划分的新启示。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真幻意识
对立统一
先验想象
Keywords
Doris
Lessing
consciousness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integrity
of
opposites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拼贴技巧在《比萨诗章》中的运用及价值意蕴
胡圣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何以超越现实
徐肖楠
施军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漓江画派山水画风多样化并存的成因
邹航英
帅民风
《贺州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纪念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90周年
宋友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丽丝·莱辛幻想小说中的真幻意识
贺欣晔
王纯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