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201
1
作者 杨光梅 闵庆文 +1 位作者 李文华 甄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89-4300,共12页
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生态学意义上生态补偿的探讨和经济学意义上生态补偿的摸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进入主动的基于环境损失赔偿的理论探讨阶段;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加剧,生... 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生态学意义上生态补偿的探讨和经济学意义上生态补偿的摸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进入主动的基于环境损失赔偿的理论探讨阶段;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加剧,生态补偿涵义拓展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者进行补偿,进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并成为国内社会各界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生态补偿的涵义、理论依据和补偿标准等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生态补偿涵义经历了从生态学意义到经济学意义的发展历程,目前阶段的生态补偿涵义与国际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比较接近。理清生态补偿费与环境费、资源费的关系是生态补偿定位的关键,主要是确定与后者的包含或者补充关系;生态补偿的环境经济学理论来源是基本一致的,即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原理和公共物品理论,但是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还存在基于效益补偿还是基于价值补偿的争论;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主要包括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成本(机会成本)或通过供需双方的博弈等方法,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上述科学问题是决定生态补偿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性问题,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不同区域的现实出发结合理论探讨和实践需求进行研究,建议日后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与现实需求一致的生态补偿概念的确定和科学定位;(2)以现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标准计算;(3)基于利益相关方多方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4)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与生态补偿研究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涵义 理论依据 标准确定
下载PDF
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 被引量:108
2
作者 王铭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2,30,共5页
新文科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带来了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新文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是一个系统化的理念、标准与执行体系。新文科的产生是对既有文科教育的完善,符合内外需求,与"四新"... 新文科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带来了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新文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是一个系统化的理念、标准与执行体系。新文科的产生是对既有文科教育的完善,符合内外需求,与"四新"学科建设相关;新文科建设有其新的内涵、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方法动因,在这场文科教育的变革中应该高度关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走向、学理基础、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促进新文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内涵 动因 基础 方法
下载PDF
数学课堂留白艺术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106
3
作者 蔡甜甜 刘国祥 宁连华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32,共4页
数学课堂留白艺术,以"等待时间"理论、参与者知识观等为基础,为学生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留白艺术运... 数学课堂留白艺术,以"等待时间"理论、参与者知识观等为基础,为学生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留白艺术运用偏少,教师话语过多;时机不当,生成性留白少;流于形式,缺少思维含量;等等问题,值得关注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留白 内涵 理论基础 教学价值 实践反思
下载PDF
肝肾同源理论之溯源 被引量:101
4
作者 李小茜 何建成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9期45-49,共5页
从肝肾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乙癸同源、肝肾同治3方面论述肝肾同源理论,以肝肾的生理功能与病理联系为切入点,挖掘不同时期中医古籍中有关肝肾同源理论内涵的认识,梳理该理论的发展溯源,为其更好地发挥临床指导价值夯实基础。
关键词 肝肾同源 内涵研究 理论基础
下载PDF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郭可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主要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依据、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丰富学校体育理论提供理论支持。研... 主要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依据、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丰富学校体育理论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为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体育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只有深入认识与理解这些内涵,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与实施此次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小学体育兴趣化"和"初中体育多样化"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人的身心发展理论和现代学校体育理论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的本质内涵,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改革建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兴趣化” “初中体育多样化” 内涵与外延 理论依据 实施方案
下载PDF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绍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2期46-50,共5页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体系更加均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弥补的不足。今后应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研究;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与此相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大力...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体系更加均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弥补的不足。今后应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研究;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与此相适应的体育师资队伍,大力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方法论 师资队伍 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哲学内涵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步 曲业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涵义、特点及意义的阐述,认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哲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契合人的本质内涵;大学生体育社团对于学生具有巨大的能动性作用;大学生体...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涵义、特点及意义的阐述,认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哲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契合人的本质内涵;大学生体育社团对于学生具有巨大的能动性作用;大学生体育社团符合泛教育理论的主张;符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社团 哲学内涵 理论依据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内涵、依据与路径 被引量:22
8
作者 严宇珺 龚晓莺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63,共7页
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大循环,助力乡村农业、产业等各方面优化升级,不断激发农村的市场活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基于此,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何以助推乡村振兴。沿着内涵、依据、路径的逻辑进路,将研究... 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大循环,助力乡村农业、产业等各方面优化升级,不断激发农村的市场活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基于此,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何以助推乡村振兴。沿着内涵、依据、路径的逻辑进路,将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具体而言,从阐述新发展格局赋予乡村振兴的五重新内涵出发,深入揭示和阐明新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的依据,进而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内涵更为丰富,紧紧围绕“改革”“精准化”“本土化”“协同”“高质量”等特点在实践层面做出转变。新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的依据在于两者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存在作用力,且新发展格局对乡村振兴就乡村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新要求。从理念、制度、科技、治理、规划五个层面对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分别是推动乡村高质量振兴的理念创新、破除制约乡村高质量振兴的机制障碍、增强引领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创新动力、加快夯实乡村高质量振兴的薄弱环节、开拓通向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 内涵 依据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试论中国现代园林理论的构建——大园林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学农 《中国园林》 2002年第6期14-16,共3页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园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园林3个阶段,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大园林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以及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园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园林3个阶段,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理论———大园林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城市建筑、城市设施以及城市绿地共同构筑一个整体性的城市大园林,实现“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构思,并以传统园林理论、城市绿化理论和LandscapeArchitecture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园林 构建 大园林理论
下载PDF
人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人性假设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刚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6-40,共5页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 ,2 0世纪 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为人本管理的兴起提供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 ,与管理理论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发展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 ,2 0世纪 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为人本管理的兴起提供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 ,与管理理论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发展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的人性假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管理 内涵 理论基础 人性假设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基础、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鹏华 刘学侠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2,共9页
新型城镇化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人民的权益为核心,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和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破解中国城镇化所面临难题的改革过程。在分析现实基础和面临问题,新型城镇化要保障好法律、制度和政策供给,农业... 新型城镇化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人民的权益为核心,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和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破解中国城镇化所面临难题的改革过程。在分析现实基础和面临问题,新型城镇化要保障好法律、制度和政策供给,农业现代化,非农产业聚集的"路基";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和融合的"路标";各地再根据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及优势,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础 问题 路径
原文传递
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红波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3期26-29,共4页
耕地资源安全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耕地资源安全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耕地资源安全的特点与理论基础;耕地资源安全具有相关性、动态性、层次性、潜隐性、战略性等特征;人地关系、... 耕地资源安全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耕地资源安全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耕地资源安全的特点与理论基础;耕地资源安全具有相关性、动态性、层次性、潜隐性、战略性等特征;人地关系、资源稀缺、外部性、生态经济、地理信息和安全科学等理论构成了耕地资源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安全 内涵 理论基础
下载PDF
关于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迪 左明章 范炀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2年第9期75-78,共4页
数字媒体产业被全世界誉为朝阳产业,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推动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文章首先从技术角度对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中美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研... 数字媒体产业被全世界誉为朝阳产业,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推动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文章首先从技术角度对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中美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研究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简要阐释了数字媒体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学科 内涵 研究体系 理论基础
下载PDF
经济学关于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155-160,共6页
随着对于具有空间维度的"真实世界"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生产,空间异质性命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文章通过对核心文献的梳理,探讨了空间异质性的内涵、逻辑基础,同时从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的相互关系、空间异... 随着对于具有空间维度的"真实世界"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生产,空间异质性命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文章通过对核心文献的梳理,探讨了空间异质性的内涵、逻辑基础,同时从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的相互关系、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度量方法以及运用领域构建了空间异质性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思考了空间异质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内涵 逻辑基础 分析框架
下载PDF
种养加一体化的理论初探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国刚 刘合光 +3 位作者 刘静 李芸 钱静斐 吴国胜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1-876,共6页
推动种养加一体化是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系统分析种养加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及问题,探讨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认为,种养加... 推动种养加一体化是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系统分析种养加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及问题,探讨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认为,种养加一体化的本质是发展"以养带种、以加促养"的产业链结构,核心是构建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协调机制,目标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得参与主体共享增值收益,同时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当前存在种养加各环节联系不紧密、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体化发展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建议通过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和鼓励规模化种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从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金融信贷支持和加强科技支撑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加一体化 内涵 理论基础 发展路径 政策含义
原文传递
论男女平等内涵与目标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定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一兵 辛湲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5,共8页
本文对男女平等内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进行了研究。认为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调整两性关系的社会法则,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它的灵魂支柱,就不可能科学地诠释它的内涵,界定它的目标与特征等一系列属性。哲学是解析这一切... 本文对男女平等内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进行了研究。认为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调整两性关系的社会法则,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它的灵魂支柱,就不可能科学地诠释它的内涵,界定它的目标与特征等一系列属性。哲学是解析这一切的金钥匙,社会学则是寻求其准确定位不可缺少的方向盘。在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概念只能是相对的、与时俱进的;也只有符合社会存在实际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目标定位才是科学的、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坚持八项原则,才能推进男女平等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男女平等 哲学基础 社会学定位
下载PDF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传燧 袁浪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7,共6页
"有教无类"是孔子创办私学的指导思想,其实质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意思是施教应当不分类别,人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不仅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其现实... "有教无类"是孔子创办私学的指导思想,其实质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意思是施教应当不分类别,人人都应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不仅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其现实基础包括:"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政治与教育基础,"文化下移"的文化基础,"士"阶层兴起的社会基础;其理论依据包括:"性相近"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习相远"的教育学依据。"有教无类"思想不仅根植于当时中国的教育现实,还指向人类的教育未来;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想,还反映并代表着人类对教育普及和教育机会均等的美好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有教无类 内涵 现实基础 理论依据
下载PDF
园艺治疗:概念、内涵与理论依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仁兴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75-80,共6页
园艺治疗是一门集园艺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是指在园艺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专门的园艺活动,帮助残疾人获得情绪、认知、身体及精神等方面的改善。园艺治疗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它的主要适用对象为... 园艺治疗是一门集园艺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是指在园艺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专门的园艺活动,帮助残疾人获得情绪、认知、身体及精神等方面的改善。园艺治疗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它的主要适用对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并大致可分为治愈型、社交型和职能型园艺治疗三类。栽植、手工艺和户外观赏活动是其主要活动内容,通常采用质性评估与量化评估两种评估方法。此外,园艺治疗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理论依据,主要有注意力恢复理论、压力缓解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及亲生命性理论。在经济"新常态"下,园艺治疗在我国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治疗 残疾人 概念 内涵 理论依据
下载PDF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仁忠 李宗省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2,共8页
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科学的逻辑依据和明晰的实践要求。从理论内涵看,“美好生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是不断实现的生活目标,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从逻辑依据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科学的逻辑依据和明晰的实践要求。从理论内涵看,“美好生活”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科学论断,是不断实现的生活目标,是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从逻辑依据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百年大党勇担历史使命的生动表达是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从实践要求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指导原则和路径选择;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共同富裕是价值选择;坚持团结奋斗是凝神聚力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理论内涵 逻辑依据 实践要求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内涵嬗变、理论依据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啸宇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08,共6页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一嬗变本身具有了合理性。面对这一创新举措需要对实践进路重新规划,应当从调解制度供求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探索"院为实体"的改革路径三方面进行,以实现这一改革举措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内涵嬗变 理论依据 实践进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