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信宝 刘彧 +2 位作者 王世杰 刘维明 薛雯轩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1-668,共8页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系形成。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导致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加速隆升,进入了冰冻圈,季节性冰川融水加大了河川径流,为两大河流的贯通奠定了水动力基础。末次间冰期的气候突然变暖,不但导致冰冻圈融水补给的河川径流陡增,可能给了长江、黄河贯通最后一击,而且加速了三峡一带碳酸盐岩地下化学溶蚀,促进地下河发育和瞿塘峡地表河袭夺的完成。黄河、长江在末次间冰期期间彻底贯通,现今的水系格局形成。黄河三门峡的贯通时间为0.125 Ma左右,长江三峡可能在0.30~0.12 Ma期间完成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长江 构造-气候-地貌 连通 贯通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赣江中上游流域汛、枯水期分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桦 杨筱筱 +1 位作者 鲁向晖 曾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7,23,共6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洪涝和季节性干旱灾害并存,合理划分汛、枯水期可为旱涝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并统计赣江上中游国家气象站、水文站旬最大1日降水量、旬最大3日降水量、旬降水总量和旬平均流量,采用集对分析,将赣江上中游流域汛... 南方红壤丘陵区洪涝和季节性干旱灾害并存,合理划分汛、枯水期可为旱涝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并统计赣江上中游国家气象站、水文站旬最大1日降水量、旬最大3日降水量、旬降水总量和旬平均流量,采用集对分析,将赣江上中游流域汛期划分为2月1~28日为汛前期,3月1~31日为前汛期,4月1日~6月30日为主汛期,7月1日~9月10日为汛后期,9月11日~次年1月31日为枯水期.集对分析汛期分期结果与传统汛期相近,理论基础完善,可用于赣江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度 汛期划分 赣江
下载PDF
水文连通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解成杰 谢湉 +5 位作者 刘泽正 宁中华 于淑玲 王青 于海玲 崔保山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期26-34,共9页
水文连通是以水为媒介的物质、能量和生物体在水文循环要素内或要素间的传输过程,是湿地生态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驱动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及模式,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文连通的丧失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 水文连通是以水为媒介的物质、能量和生物体在水文循环要素内或要素间的传输过程,是湿地生态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驱动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及模式,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文连通的丧失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水文连通以及水文连通修复对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得出水文连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具有尺度效应。在局部尺度上,水文连通的增强提高了原生物种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但同时也增加了外来物种的定居率,增加了外来物种对功能多样性的贡献。在景观尺度上,水文连通的减弱增加了景观的空间异质性,进而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但水文连通对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及生物连通对水文连通变化的响应与反调节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连通 生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修复 生物连通 河流系统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河流遥感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宗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78,97,共7页
为解决河流遥感图像分割效果较差且交并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河流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的河流遥感图像数据集的分析,预处理河流遥感图像,解决数据集中存在的弱标签问题;采用卷积编码-解码网络构建深... 为解决河流遥感图像分割效果较差且交并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河流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对高空间分辨率的河流遥感图像数据集的分析,预处理河流遥感图像,解决数据集中存在的弱标签问题;采用卷积编码-解码网络构建深度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模型,并运用KNN算法实现河流遥感图像的高精度分割;最后以重庆市嘉陵江2022年河流遥感图像为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留分割后的图像细节特征,且图像分割交并比较高,为0.94。所提方法能够对河流遥感图像进行高精度分割,可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遥感图像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残差连接 深度神经网络 嘉陵江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的河湖水系连通等级评价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丽 徐文 +4 位作者 叶长青 朱丽蓉 陈成豪 李龙兵 邢李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99,108,共8页
用改进的基于标准差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河湖水系连通评价体系中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用集对分析法构造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联系数分量,建立基于联系数的河湖水系连通评价模型(CN-AM)。CN-AM模型既可测度整体状态的高低程度,又... 用改进的基于标准差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河湖水系连通评价体系中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用集对分析法构造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联系数分量,建立基于联系数的河湖水系连通评价模型(CN-AM)。CN-AM模型既可测度整体状态的高低程度,又可识别影响系统的重要指标和子系统。CN-AM在南渡江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属性数学的置信度准则评判方法与联系数的均分原则评判方法进行互补,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未来5 a南渡江水系连通性子系统等级为2.697 6~2.697 8,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系统的等级为3.597 8~3.740 3和3.615 8~3.692 0,南渡江河湖水系连通系统的总体状况为3.462 5~3.568 7级,处于中和良之间;主要限制指标为河频率、水系连通度、年平均径流保证率、水体纳污能力、河流水质达标率、地表水农业供水百分比、水库调节能力指数和地表水城镇供水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数 河湖水系连通 南渡江 等级评价
下载PDF
两宋江南运河入江口澳闸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国 王克飞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2-99,共8页
两宋时期江南运河入江口兴建、复修的澳闸系统,在宋代水运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古代复式船闸的典型案例。历史资料及考古发现揭示,北宋与南宋对澳闸系统的建设各有侧重:北宋曾孝蕴的设计具有开创性,京口港五闸的布置、两澳的分工... 两宋时期江南运河入江口兴建、复修的澳闸系统,在宋代水运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古代复式船闸的典型案例。历史资料及考古发现揭示,北宋与南宋对澳闸系统的建设各有侧重:北宋曾孝蕴的设计具有开创性,京口港五闸的布置、两澳的分工以及甘露辅港的设立成为我国水运史上一大杰作;南宋史弥坚根据南宋漕运格局的变化以及京口转运中心的需要,复建了京口港五闸及甘露港二闸,又着力修扩归水澳、沟通护仓河,通盘解决了通航与转运的双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时期 江南运河 入江口 澳闸系统 曾孝蕴 史弥坚 水运史
原文传递
新沂河口二期建闸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洪大林 宦国胜 谢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9,共8页
新沂河是骆马湖和沂沭泗河洪水的主要入海通道,其入海口闸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中深泓18孔闸,从而将海口闸的运行模式从泓滩联合行洪转变为泓道行洪,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本文通过平面比尺为250、垂直比尺为50的变态物... 新沂河是骆马湖和沂沭泗河洪水的主要入海通道,其入海口闸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中深泓18孔闸,从而将海口闸的运行模式从泓滩联合行洪转变为泓道行洪,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本文通过平面比尺为250、垂直比尺为50的变态物理模型,研究了新沂河海口扩建中深泓的建闸规模以及上游连接段泓道开挖规模和形态、上下游泓道开挖规模、缩短各浅滩隔流堤、加固分流鱼嘴等.同时指出,这些工程与海口南、中、北深泓闸一起构成海口控制枢纽工程,对保证141+000断面水位不超过5.12 m以及各泓道洪水的顺利下泄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泓道 隔流堤 连接段 物理模型 新沂河
下载PDF
淮河干流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高苏蒂 潘争伟 刘巧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962-963,989,共3页
水质综合评价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河流水环境系统是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未确知性的复杂系统,将模糊逻辑理论用于集对分析,构建六元"同异反层次法"联系数,建立淮河干流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实例研究表... 水质综合评价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河流水环境系统是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和未确知性的复杂系统,将模糊逻辑理论用于集对分析,构建六元"同异反层次法"联系数,建立淮河干流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对各等级的隶属度,结果更加精确、可信,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数 水质 综合评价 淮河
下载PD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urban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被引量:1
9
作者 WANG Degen XU Yinfeng ZHAO Mei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12期2475-2502,共28页
A transportation hub is the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nd is the basic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is ... A transportation hub is the key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nd is the basic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is belt.A high-speed railway hub has the“last kilometer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effect and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n efficient,convenient,modern,and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model for measuring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determined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urban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and analyze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further reveale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presented an“olive-shaped pattern”grade structure with two small ends and a large middle section,that is,the number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average performance was small,and the number of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s with good performance and medium performance was large.(2)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howed a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and“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and showed an urban agglomeration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high in the core areas but low in the marginal areas”;moreover,spatial differences were promine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in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3)GDP,urbanization rate,city level,station passenger flow and frequency of shuttle bus were key driv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performance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hub.At the same tim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key dr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hub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nnection-distribu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原文传递
旧城滨水公共空间慢行贯通策略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中心城段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一力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需求快速上升。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更新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可行路径,而城市旧城区滨水空间更新往往面临多方面问题。结合上海市苏州河公共空间慢行贯通案例,针对目前旧城滨水公共空间岸线断点多、...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需求快速上升。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更新为城市品质提升提供可行路径,而城市旧城区滨水空间更新往往面临多方面问题。结合上海市苏州河公共空间慢行贯通案例,针对目前旧城滨水公共空间岸线断点多、情况复杂、防汛墙过高、腹地不足等特点,从断点处理、桥梁建设、堤岸改造与分段控制4个方面提出相应慢行贯通策略,同时提出相应贯通保障机制,借此为类似城市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 慢行 贯通 苏州河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 of Metropolitan Area in Multi-Core and Strongly Connected Urban Agglomerations:Experience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被引量:1
11
作者 Ma Xiangming Chen Changyong +4 位作者 Liu Pei Ding Zhenqin Li Jianxue Luo Yikeng Liu Jinxi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20年第2期56-65,共10页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nection,in which cities used to be "geographically connected before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And during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emerg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y analyz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In the early stage,it was featured by the industrial expansion benefiting from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And then it was shifted to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eople." Now it is in a new stag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riven by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ion forces.Finally,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sm,shared value,relationship,and top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opolitan area strong connection MULTI-CORE Pearl river Delta
原文传递
成品油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黄河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宝 姚炜 《石油工程建设》 2015年第5期62-66,共5页
某成品油管道穿越黄河,穿越长度大,埋深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主河槽穿越段长为4 600 m,为降低施工难度,分为3 000 m和1 600 m两段采用双向定向钻中间连头工艺,滩区采用分段定向钻施工工艺,大堤采用管道爬越方式。应用定向钻导向对接技... 某成品油管道穿越黄河,穿越长度大,埋深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主河槽穿越段长为4 600 m,为降低施工难度,分为3 000 m和1 600 m两段采用双向定向钻中间连头工艺,滩区采用分段定向钻施工工艺,大堤采用管道爬越方式。应用定向钻导向对接技术,克服了超长距离定向钻施工钻杆失稳、控向困难等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主河槽3 000 m定向钻穿越施工,采用水力开挖技术在河槽内完成23 m深基坑开挖顺利实施连头,采用抽砂淤填技术回填基坑,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水平定向钻 穿越 对接 连头 黄河
下载PDF
浅析重庆市接线立交变更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宝营 张露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11期48-50,M0007,共4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设计应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现从重庆市接线立交发生变更设计的原因、范围及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其优化方案。其成果为城市立交建设中桥改路基优化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接线立交 变更原因 变更范围及内容 桥改路基 预留电力管道 河道调整
下载PDF
马克·吐温其人在其作品中的折射
14
作者 马雯娜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期125-125,73,共2页
本文从马克·吐温和他的作品的关系入手,认为马克·吐温的作品和他的生平、经历、个人的世界观以及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确切的说是马克·吐温其人在其作品中的折射。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文从马克·吐温和他的作品的关系入手,认为马克·吐温的作品和他的生平、经历、个人的世界观以及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确切的说是马克·吐温其人在其作品中的折射。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 生活 作品 梦想
下载PDF
钱塘江径流系统的混沌特性分析
15
作者 丁涛 胡国建 唐子文 《浙江水利科技》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以富春江电站作为钱塘江流域的径流代表站,利用1970-2005年日径流时间序列资料,开展了钱塘江径流系统的混沌特性研究。重点计算了最大Lyapunov指数和吸引子维D数D*。从计算结果可以判定,钱塘江径流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混沌现象,因此... 以富春江电站作为钱塘江流域的径流代表站,利用1970-2005年日径流时间序列资料,开展了钱塘江径流系统的混沌特性研究。重点计算了最大Lyapunov指数和吸引子维D数D*。从计算结果可以判定,钱塘江径流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混沌现象,因此可采用混沌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混沌 LYAPUNOV指数 关联维数 钱塘江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基于城际客运交通流的分析 被引量:77
16
作者 陈伟劲 马学广 +2 位作者 蔡莉丽 栾晓帆 李贵才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5,共8页
利用城际客运交通流,从城市和功能区两个尺度对珠三角城市之间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系强度上呈现出中心与外围、东岸与西岸、三大次区域不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联系方向上呈现出总体指向广州和深圳、局部非连续化的空... 利用城际客运交通流,从城市和功能区两个尺度对珠三角城市之间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系强度上呈现出中心与外围、东岸与西岸、三大次区域不均衡的空间分异特征,联系方向上呈现出总体指向广州和深圳、局部非连续化的空间组织特征,联系节点上呈现出梯度层级和多中心功能布局并存的空间结构特征。当前珠三角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区域一体化政策趋势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兴建的阶段,这些因素会对区域内资源要素流的性质类型、空间配置和流动廊道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流 城市联系 城市网络 珠三角
原文传递
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和等级结构的比较——基于综合引力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72
17
作者 苗洪亮 周慧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9,共8页
文章对传统引力模型中城市质量以及城市之间距离的测算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揭示了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进而对三... 文章对传统引力模型中城市质量以及城市之间距离的测算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揭示了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进而对三个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群内部等级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特别是次级城市发展不足;各城市群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珠三角城市群相对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而言内部联系更为紧密;各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引力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引力模型 内部联系 等级结构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原文传递
珠江三角洲城际间运输联系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曹小曙 阎小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之间客、货流量的空间分布形态 ,就珠江三角洲的整体交通运输形势而言 ,占第一位的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一线。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历史、社会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最初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之间客、货流量的空间分布形态 ,就珠江三角洲的整体交通运输形势而言 ,占第一位的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一线。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历史、社会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最初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目前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使穗港沿线成为珠江三角洲成型的交通运输走廊。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运输联系具有强烈的广州指向性 ,目前尚未形成走廊的网络模式 ,对整体珠三角的发展并非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联系 穗港走廓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联系网络特征 被引量:39
19
作者 李梦程 王成新 +2 位作者 刘海猛 王瑞莉 于尚坤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93,共10页
黄河流域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0个市(州、盟)为研究区,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流域尺度剖析城市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 黄河流域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0个市(州、盟)为研究区,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流域尺度剖析城市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密度较低,越往下游联系网络越密集,全流域的联动效应不足;中上游城市联系网络的关联度较低,网络可达性较差。②省会城市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在网络中城市吸引力强于辐射力;兰州、西安、郑州分别为上、中、下游联系网络的控制核心;银川、西安、郑州分别能在上、中、下游城市联系中迅速与其他城市产生联系,在城市联系的要素传递上较便捷。③一级网络关联线以郑州、西安、济南为核心,吸引或辐射邻近城市;二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以郑州、济南、青岛、太原四大都市圈为核心的联系网络;三级网络关联线初步构建起全流域的联系网络框架;四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了核心—边缘式的全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④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中4个板块内部存在显著的“俱乐部”集聚效应,但板块间的关联关系未构建起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联系网络 区域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的黄河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海洋 王录仓 +1 位作者 李骞国 严翠霞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7,共10页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网络联系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指向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低,平均路径较长,与其"承南接北"的区域地位不相匹配。②形成以陇海线、...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网络联系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指向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低,平均路径较长,与其"承南接北"的区域地位不相匹配。②形成以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为轴线的骨干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突出。③流域内-外联系网络形成两大(郑州和西安)、一小(济南)三个核心,高等级网络以三者为核心节点向域外辐射。强集散能力节点城市集中在"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一线。域外主要联系方向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④流域内部网络和内-外联系网络相比,"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一线以东城市优势更为凸显。⑤流域不同地区网络联系的空间指向性差异明显。流域内部联系多指向省会城市,内-外联系的空间指向上存在明显的上中下游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联系网络 空间指向性 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 黄河流域 高铁 核心-边缘结构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