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链甘油三脂和共轭亚油酸复配食用油对大鼠脂肪囤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艺飞 洪铭 +2 位作者 周娜 尹西拳 操红缨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为了研究中链甘油三脂和共轭亚油酸复配食用油对大鼠脂肪囤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蒸馏水)、猪油、健康油脂和复配油脂组,灌胃大鼠4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和饮水量;进行水迷宫测试;测定Lee’s指数、肾周、腹部、附睾... 为了研究中链甘油三脂和共轭亚油酸复配食用油对大鼠脂肪囤积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蒸馏水)、猪油、健康油脂和复配油脂组,灌胃大鼠4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和饮水量;进行水迷宫测试;测定Lee’s指数、肾周、腹部、附睾和心外膜脂肪重量,以及血糖、肝功、血脂代谢、瘦素、TNF-α的水平;观察小肠和肝小叶组织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猪油组大鼠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心外膜脂肪重量、TNF-α和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与猪油组相比,健康油脂组、复配组不同剂量大鼠空腹血糖值、谷丙转氨酶、TNF-α、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和心外膜脂肪重量显著降低;与对照和猪油组相比,复配油脂低剂量组的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复配油脂在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和炎性反应上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脂 共轭亚油酸 脂肪囤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透皮促进剂对两种锌盐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2
作者 陈传秀 金青 谭然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154,160,共4页
以水难溶性锌盐(共轭亚油酸锌)及水溶性锌盐(葡萄糖酸锌)为目标药物,考察氮酮、油酸、二甲亚砜、尿素、谷氨酸钠5种常用透皮促进剂对形成凝胶剂、油溶性膏剂经皮渗透性的影响。制备两种锌盐的凝胶剂和乳膏剂,采用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 以水难溶性锌盐(共轭亚油酸锌)及水溶性锌盐(葡萄糖酸锌)为目标药物,考察氮酮、油酸、二甲亚砜、尿素、谷氨酸钠5种常用透皮促进剂对形成凝胶剂、油溶性膏剂经皮渗透性的影响。制备两种锌盐的凝胶剂和乳膏剂,采用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测定一定浓度透皮促进剂下,10 h锌盐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Q)。结果 3%二甲亚砜对共轭亚油酸锌凝胶剂增渗比EF最大,为2.68;2%谷氨酸钠对葡萄糖酸锌凝胶剂EF最大,为2.19;而3%二甲亚砜对形成膏剂的两种锌盐促透效果最好,共轭亚油酸锌膏剂EF为2.65,葡萄糖酸锌膏剂EF为2.87。说明在水润湿的凝胶剂中,二甲亚砜为水难溶性锌盐的最佳促进剂,谷氨酸钠是水溶性锌盐的最佳促进剂;二甲亚砜为膏剂中锌盐经皮渗透性较佳的透皮促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促进剂 凝胶剂 膏剂 葡萄糖酸锌 共轭亚油酸锌
下载PDF
5种罗非鱼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05
3
作者 郝淑贤 李来好 +3 位作者 杨贤庆 岑剑伟 石红 刁石强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4-615,618,共3页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目前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有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红罗非鱼(Oreochomissp)、... 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目前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有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红罗非鱼(Oreochomissp)、吉富罗非鱼(Gift)、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奥尼罗非鱼(O.niloticus♀×O.aureus ♂)等。本研究分析5种罗非鱼肌肉的营养组成,为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红细胞膜 脂肪酸构成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性质及合成 被引量:66
4
作者 陈忠周 李艳梅 +1 位作者 赵刚 赵玉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45,共5页
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化学、生理性质 ,来源 ,合成与转化 ,分离纯化及检测等领域近年来的进展。由于共轭亚油酸对实验动物具有抗突变、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许多优点 ,因此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 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化学、生理性质 ,来源 ,合成与转化 ,分离纯化及检测等领域近年来的进展。由于共轭亚油酸对实验动物具有抗突变、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许多优点 ,因此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生理性质 异构化 抗癌 分离纯化
下载PDF
不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对共轭亚油酸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范亚苇 邓泽元 +2 位作者 余永红 邓胜国 李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气相色谱法是分析CLA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确定CLA的组成和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CIA先涉及脂肪酸的甲酯化,脂肪酸的甲酯化方...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气相色谱法是分析CLA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确定CLA的组成和含量。气相色谱法分析CIA先涉及脂肪酸的甲酯化,脂肪酸的甲酯化方法可分为3大类,酸催化、碱催化和三甲基硅重氮甲烷(TMS)法。一般游离型脂肪酸的甲酯化可采用酸催化或TMS法,而三甘油酯型的脂肪酸可采用酸催化或碱催化法。主要探讨3种甲酯化方法在不同结构的CLA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异同,通过薄层层析(TLC)和气相色谱(GC)测定,发现甲酯化过程中脂肪酸酯化的程度各不相同,CLA甲酯化后组成发生了异构化。结果表明,CLA经过酸催化法后得脂肪酸含量为73.34%,而TMS法为82.47%;酸催化法后反反CLA(tt-CLA)含量为2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 气相色谱法 甲酯化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学功能及健康意义 被引量:49
6
作者 刘佩 沈生荣 +1 位作者 阮晖 何国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1-165,共5页
主要讨论了共轭亚油酸(CLA)混合物和单一异构体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免疫调节等各种疾病预防方面的一些最新动物或体外试验研究;一些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CLA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食物来源的CLA含量较低、化学合... 主要讨论了共轭亚油酸(CLA)混合物和单一异构体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免疫调节等各种疾病预防方面的一些最新动物或体外试验研究;一些最新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CLA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鉴于食物来源的CLA含量较低、化学合成法副产物较多,微生物合成目前成为获得CLA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癌症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免疫调节 生物合成
下载PDF
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邵群 张慧 边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油脂,共轭亚油酸由于具有抑癌、减肥、抗动脉硬化等多种有益作用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分别从其分子组成、生理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功能性油脂 共轭亚油酸 生理功能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谷利伟 赵金兰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共轭亚油酸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的亚油酸异构体,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促进生长、刺激免疫等作用,是一种新的保键功能脂质。本文对其生理功能、来源等研究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食品 生理功能 来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共轭亚油酸异构体 被引量:32
9
作者 吴冀华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有许多种测定共轭亚油酸各异构体相对含量的方法 ,如气相色谱法、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最为简便快速。本研究选择气相色谱法用于共轭亚油酸各异构体的分析。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气相色谱法分析 异构体 测定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郭诤 张根旺 孙彦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2-597,共6页
依据反应机理和原料对具有生理活性的共轭亚油酸的制备与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共轭多烯酸 (尤其是共轭亚油酸 )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依据目标产物的收率。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蓖麻酸 异构化 十八碳二烯酸 催化
原文传递
乳酸菌发酵产生共轭亚油酸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邵群 边际 +1 位作者 马丽 张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分别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1.185 4、干酪乳杆菌 (L .casei)Bs5、Bs7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L318进行发酵 ,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亚油酸 ,发酵物用正己烷萃取纯化 ,测定其紫外吸收发现 ,菌株 1.185 4、Bs5、... 分别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 1.185 4、干酪乳杆菌 (L .casei)Bs5、Bs7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s)L318进行发酵 ,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亚油酸 ,发酵物用正己烷萃取纯化 ,测定其紫外吸收发现 ,菌株 1.185 4、Bs5、Bs7均在 2 34nm处得到共轭亚油酸的特征吸收峰 ,其中菌株 1.185 4的吸收值最大 .在MRS培养基中加入 0 .1%亚油酸 ,接种菌株 1.185 4,37℃静置培养 2 4h ,为产生共轭亚油酸的最佳条件 .用脱脂牛奶作培养基 ,获得了与上述相同的结果 .以纯品共轭亚油酸为标准 ,在 2 34nm处作标准吸收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1.1854 吸收 共轭亚油酸 发酵 干酪乳杆菌 CLA 营养保健
下载PDF
部分家禽肉肌内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江新业 宋焕禄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8,33,共4页
采用索氏抽提法对几种禽肉的肌内脂肪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禽肉的肌内脂肪含量均为腿肉高于胸肉,其中鸡肉差异极显著(P<0.01),鸭肉的腿肉与胸肉含量差异不明显;在华都黄鸡中腿肉含量是胸肉含量的2~4倍.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索氏抽提法对几种禽肉的肌内脂肪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禽肉的肌内脂肪含量均为腿肉高于胸肉,其中鸡肉差异极显著(P<0.01),鸭肉的腿肉与胸肉含量差异不明显;在华都黄鸡中腿肉含量是胸肉含量的2~4倍.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鸭肉脂肪酸含量是鸡肉的2倍多,其中以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为主,占脂肪酸质量分数的88%~94%;特别是北京鸭、樱桃谷鸭与华都黄鸡含有少量A A鸡所没有的共轭亚油酸(C18∶2,t9,t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氏抽提法 肌内脂肪 气相色谱法 共轭亚油酸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草鱼生长、肌肉成分、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晨 黄峰 +2 位作者 舒秋艳 张丽 周艳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651,共5页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其共同特征为两个双键直接通过一个碳一碳单键连接,没有被亚甲基隔开.共轭亚油酸的双键在碳链上有多种位置排列方式,包括8-10, 9-10,10-12和11-13等,...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其共同特征为两个双键直接通过一个碳一碳单键连接,没有被亚甲基隔开.共轭亚油酸的双键在碳链上有多种位置排列方式,包括8-10, 9-10,10-12和11-13等,其中每个双键又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共轭亚油酸 肌肉成分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亚刚 樊莉 +2 位作者 马莉 文彬 吾满江.艾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6-442,共7页
采用UV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 3 0 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 采用UV 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 0 0~ 3 0 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归分析,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利用PEAutosystemXL 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测定样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共轭亚油酸 十八碳二烯酸 含量测定 吸光度 脂肪酸
下载PDF
产共轭亚油酸乳酸菌的筛选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中义 胡锦蓉 +3 位作者 刘萍 苗士达 柴秋儿 孙君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为获得共轭亚油酸 (CLA)乳酸菌的菌种 ,从酸菜汁中筛选出 1株CLA生成能力较强的的乳酸菌 ,发酵液中CLA生成量为 2 6 7 5 μg·mL-1。此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过氧化氢酶阴性 ,4 5℃下生长 ,15℃基本不生长。基于生化试验和培养基成... 为获得共轭亚油酸 (CLA)乳酸菌的菌种 ,从酸菜汁中筛选出 1株CLA生成能力较强的的乳酸菌 ,发酵液中CLA生成量为 2 6 7 5 μg·mL-1。此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过氧化氢酶阴性 ,4 5℃下生长 ,15℃基本不生长。基于生化试验和培养基成分的利用情况 ,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经气相色谱检测 ,该菌种合成的CLA产物为c9,t11/t9,c11 CLA和t10 ,c12 CLA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苗士达 张中义 +3 位作者 刘萍 柴秋儿 胡锦荣 孙君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 2 9)分离纯化得到亚油酸异构酶,分子量为4 3ku。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7℃、pH 6 0时酶活性较高;Co2 + 、Fe2 + 可提高酶的活性,Cu2...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L 2 9)分离纯化得到亚油酸异构酶,分子量为4 3ku。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7℃、pH 6 0时酶活性较高;Co2 + 、Fe2 + 可提高酶的活性,Cu2 + 、Zn2 + 则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该酶作用于亚油酸的Km=2 5 3×10 -5mol/L ,Vmax=2 5 7×10 -8mol/ (mi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异构酶 植物乳杆菌 分离纯化 性质研究 硫酸铵分级沉淀 阴离子交换层析 CO^2+ FE^2+ Cu^2+ ZN^2+ 凝胶过滤 酶学性质 抑制作用 分子量 酶活力 酶作用 活性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严梅荣 顾华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42,共3页
为了满足深入研究共轭亚油酸生理活性和饲料、食品等领域对共轭亚油酸的需要 ,介绍了共轭亚油酸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合成方法 碱性异构化 研究进展 生物合成 羟基脂肪酸脱水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冀华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综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各种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 ,如气相色谱法、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其中最简单。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异构体 分析方法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在不同基质中转化生成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胡国庆 张灏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将具有转化亚油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分别接入脱脂奶、豆奶和番茄汁中,分别考察了亚油酸的添加量、亚油酸的添加方式和预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生长和转化亚油酸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奶中植物乳杆菌转化能力最强,在脱脂奶中该菌... 将具有转化亚油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ZS2058分别接入脱脂奶、豆奶和番茄汁中,分别考察了亚油酸的添加量、亚油酸的添加方式和预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生长和转化亚油酸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脂奶中植物乳杆菌转化能力最强,在脱脂奶中该菌能将1mg/mL亚油酸转化成152.05μg/mL共轭亚油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植物乳杆菌 亚油酸 脱脂奶 豆奶 番茄汁 转化生成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分析与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曹莹 杨林 +1 位作者 陈振宇 杨小丽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65,256,共10页
共轭亚油酸 (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硬化、减肥、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独特的生理功能 ,被誉为“2 1世纪的新型营养素”。本文就 CL A的合成、分析、氧化稳定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CLA的合成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 共轭亚油酸 (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硬化、减肥、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独特的生理功能 ,被誉为“2 1世纪的新型营养素”。本文就 CL A的合成、分析、氧化稳定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CLA的合成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两大类 ,CL A的分析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 (GC)、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 (Ag+ - HPL C)和核磁共振法 (NMR)。CLA不稳定 ,需进行保护以防止其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生理功能 氧化稳定性 合成 分析 气相色谱法 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 核磁共振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