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松针阔混交林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菁 张学俭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5期56-59,63,共5页
选取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2种不同红松林林型(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采用乔、灌、草生物多样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林地结构特征对红松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2种不同红松林林型的乔、灌、草3层的生物多样性大小进行分析比... 选取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2种不同红松林林型(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采用乔、灌、草生物多样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林地结构特征对红松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2种不同红松林林型的乔、灌、草3层的生物多样性大小进行分析比较,利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对比分析2个林型内部各层次的生物多样性、2个林型之间相对层次的多样性及2个林型总体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林型乔、灌、草3层物种多样性的高低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生物多样性随植被所处林层高度的提升而递减;云冷杉红松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生物多样性均大于蒙古栎红松林,其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小于蒙古栎红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针阔混交林 生物多样性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香农—威纳指数 森林类型 物种丰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