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层沉积钌/氧化铝复合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电阻调控
1
作者 廉卓禧 朱香平 +1 位作者 王丹 李相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3-180,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微通道板(MCP)导电层电阻可调范围窄、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MCP导电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在硅片上沉积不同厚度的Al_(2)O_(3)和Ru薄膜,以获得较优的纳米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 目的针对目前微通道板(MCP)导电层电阻可调范围窄、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MCP导电层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在硅片上沉积不同厚度的Al_(2)O_(3)和Ru薄膜,以获得较优的纳米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得到薄膜的截面厚度及成膜质量,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表征了薄膜的元素组成。基于获得的优选工艺参数,在MCP基板上应用ALD工艺交替沉积Al_(2)O_(3)和Ru 2种材料,并且改变Ru与Al_(2)O_(3)的ALD循环比例,制备了一系列Ru/Al_(2)O_(3)复合纳米薄膜作为MCP导电层。对制备的一系列MCP导电层进行体电阻测试,并在不同偏压下进行体电阻稳定性测试。结果由SEM与EDS结果可知,利用ALD制备的Al_(2)O_(3)和Ru纳米薄膜成膜特性良好,且薄膜沉积速率稳定。对于镀覆于MCP内表面的Ru/Al_(2)O_(3)导电层,体电阻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复合薄膜中Ru的ALD循环次数增加,MCP体电阻明显降低,适用于MCP导电层制备的工艺参数为:Ru的ALD循环数为28~40,Al_(2)O_(3)的ALD循环数为10。在导电层制备过程中延长吹扫时间并在烘烤后随炉冷却,MCP导电层体电阻在不同偏压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利用ALD制备Ru/Al_(2)O_(3)复合纳米薄膜作为MCP导电层,实现了体电阻从几至几百兆欧的调控,工艺优化后的导电层体电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扩展导电层可选材料范围,提升MCP器件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原子层沉积 导电层 氧化铝 体电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Electrode Ionomers Used in the Catalyst Layer of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A Review
2
作者 Qingnuan Zhang Bo W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23年第5期360-386,共27页
The electrode ionome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catalyst layer(CL) of a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on conduction and gas transport properties,structural stabilit... The electrode ionome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catalyst layer(CL) of a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on conduction and gas transport properties,structural stability,and water management capability.In this review,we discuss the C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ionomer material research.Additionally,w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exceptional performances of porous electrode ionomers,elaborate on their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within the fuel cell CL,and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 on the CL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Finally,we present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electrode ionomer for fabricating CL,offer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designing and synthesizing more efficient electrode ionomer materials.By addressing these facets,this review contributes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and potential of electrode ionomers for enhancing PEMF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de ionomer Proton conduction Oxygen transport resistance Catalyst layer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下载PDF
水导激光加工K424高温合金热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滕啸天 乔红超 +4 位作者 曹治赫 赵吉宾 张旖诺 梁金盛 于永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为研究水导激光技术加工K424高温合金的热损伤区规律,使用自主研发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对K424高温合金薄片进行打孔实验,采用旋切法进行钻孔,并在激光穿透材料后在孔壁继续旋转几圈去边缘毛刺。将切下的圆形工件进行镶嵌、打磨、抛光、... 为研究水导激光技术加工K424高温合金的热损伤区规律,使用自主研发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对K424高温合金薄片进行打孔实验,采用旋切法进行钻孔,并在激光穿透材料后在孔壁继续旋转几圈去边缘毛刺。将切下的圆形工件进行镶嵌、打磨、抛光、腐蚀和清洗,使用Zeiss EVO 10扫描电镜观测工件上的热影响区情况与重铸层的厚度。实验结果发现,水导激光加工后工件边缘位置的晶粒无明显变化,不存在热影响区。重铸层的厚度在2μm以上,但是分布不均匀,有的位置甚至不存在重铸层。分析后得出结论为水导激光的激光功率过高或脉宽时间过长等相关参数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多余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过高会造成加工位置附近形成热影响区,并产生过多的熔渣使重铸层的厚度增加。同时,加工过程中会由于水柱变向回流或者熔渣较大导致排水不畅等因素,都会造成水射流的不稳定,使工件切口处的重铸层的厚度变的不均匀。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解决水射流不稳定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 热传导 重铸层
下载PDF
利用热脉冲技术测量土壤表层含水率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 王月月 任图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8,共7页
准确测定表层土壤水分对陆地-大气间水热交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土壤结构影响轻微,热脉冲技术在原位监测含水率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但目前田间应用集中在5 cm以下土层。该研究利用多针热脉冲传感器测定土壤容积热容量,然后基于热... 准确测定表层土壤水分对陆地-大气间水热交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土壤结构影响轻微,热脉冲技术在原位监测含水率方面具有较大优越性,但目前田间应用集中在5 cm以下土层。该研究利用多针热脉冲传感器测定土壤容积热容量,然后基于热脉冲含水率法和热脉冲含水率变化法分别得到了3、9、21和39 mm的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与烘干法含水率比较,热脉冲含水率变化法含水率在4个深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2、0.006、0.004和0.006 m3/m3,均小于相应深度上热脉冲含水率法含水率的均方根误差。另外,热脉冲含水率变化法也降低了4个热脉冲传感器测定含水率的变异性。因此,热脉冲技术能够监测表层的土壤水分动态,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均方根误差在0.022 m3/m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热传导 热脉冲技术 表层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Multi-Dimensional Heat Conduction of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Analytical Solut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AMIRI DELOUEI Amin EMAMIAN Amin +5 位作者 SAJJADI Hasan ATASHAFROOZ Meysam LI Yueming WANG Lian-Ping JING Dengwei XIE Gongna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875-1907,共33页
Heat conduction in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heat transfer problems in many industrial applications.Due to different materials types,interface conditions,and various geometries of t... Heat conduction in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heat transfer problems in many industrial applications.Due to different materials types,interface conditions,and various geometries of these laminates,the heat conduction mechanism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one-layer isotropic media.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the best way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such problems in depth.In this study,different exist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heat conduction in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reviewed and classified in rectangular,cylindrical,spherical,and conical coordinates.Applied boundary conditions,internal heat source,and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as the most critical parameters in the solution complexity investigated in the literature,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different tables.Various types of multi-layer structures such as isotropic,anisotropic,orthotropic,and reinforced laminates a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has pass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earch on heat transfer in multi-layer composites,new researches that can help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 this area are still being offered.The challenges and shortcomings in this area are also discussed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mensional heat conduction composite laminates multi-layer structures analytical solutions interface contact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数量级分析和相似原理在导热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玉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6-331,共6页
运用数量级分析和相似原理对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不稳态导热问题进行了求解,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热层与边界层的类似性。提出了导热雷诺数、阻热系数及层态和紊态导热的概念,说明了导热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导出了阻热系数与导热雷诺数的关系,... 运用数量级分析和相似原理对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不稳态导热问题进行了求解,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热层与边界层的类似性。提出了导热雷诺数、阻热系数及层态和紊态导热的概念,说明了导热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导出了阻热系数与导热雷诺数的关系,分析了层态和紊态导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 数量级分析 相似原理 边界层
下载PDF
激光热处理的有限元非稳定传热计算
7
作者 张烈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48,共4页
提出用有限元法对金属激光热处理的非稳定热传导过程进行计算。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热传导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了泛函式;将结构高散并进行单元计算,得到了整体合成方程;引入初始条件,变换合成方程形式,为应用计算机计算提供了可能。通过编程... 提出用有限元法对金属激光热处理的非稳定热传导过程进行计算。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热传导方程进行简化,得到了泛函式;将结构高散并进行单元计算,得到了整体合成方程;引入初始条件,变换合成方程形式,为应用计算机计算提供了可能。通过编程,对45号钢激光热处理的传热过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传热计算,可以近似确定任意工艺条件下的硬化层深度和硬化带宽度,从而不仅省略许多工艺实验,而且有利于选择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激光热处理 有限元非稳定传热 计算
下载PDF
高压大电流MCT导通特性及缓冲层结构研究
8
作者 周涛 李媛 +1 位作者 吴元庆 陆晓东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高压大电流MOS场控晶闸管(MCT)在一些大型专用军事设备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改善MCT的输出特性对提高我国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根据电参数指标要求,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高压大电流MOS场控晶闸管(MCT... 高压大电流MOS场控晶闸管(MCT)在一些大型专用军事设备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改善MCT的输出特性对提高我国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根据电参数指标要求,利用TCAD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对高压大电流MOS场控晶闸管(MCT)单胞横向、纵向结构参数进行设计.然后基于非等温能量平衡模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的阳极电压和阳极电流情况下,MCT导通特性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最后对MCT所采用的缓冲层结构对正向阻断电压与饱和压降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阳极电压和电流情况下,MCT内部电流路径变化、电流路径上等效导通电阻的变化及晶格温度是影响MCT导通特性的主要因素.当栅极-阴极电压一定时,随着阳极电压增大,阳极电流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阳极电流增大,阳极电压出现振荡和负阻现象.当缓冲层厚度一定时,随着缓冲层掺杂浓度的增大,正向阻断电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特点,当缓冲层掺杂浓度一定时,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大,正向阻断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缓冲层掺杂浓度越高、厚度越厚,MCT饱和压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T 设计 导通特性 缓冲层 阻断电压 饱和压降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6
9
作者 宋国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3-667,共5页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了断裂带丰富的深部结构信息。这些剖面显示,郯庐断裂带已切穿了整个地壳,并且向下延入上地幔;该段断裂带在深部显示为陡立的走滑构造,浅部为伸展断层及断陷盆地所叠加,最后又发生过一期明...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了断裂带丰富的深部结构信息。这些剖面显示,郯庐断裂带已切穿了整个地壳,并且向下延入上地幔;该段断裂带在深部显示为陡立的走滑构造,浅部为伸展断层及断陷盆地所叠加,最后又发生过一期明显的逆冲活动;该断裂带的走滑构造在渤海湾内继续存在,指示其早期的走滑活动中向北延入了渤海内;该断裂带内部及其旁侧,浅部的断陷盆地发育与深部的高导层(带)紧密伴生,反映断陷盆地发生时在地壳深部都出现了软弱拆离带,也指示了岩石圈减薄中地壳内所发生的深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大地电磁测深 盆地 构造演化 高导层
下载PDF
基于Cuk斩波电路的电池组均衡方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征宇 武银行 +1 位作者 李鹏飞 黎盼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3-241,共9页
电池均衡技术可有效减小锂电池组串联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使用Cuk斩波电路作为均衡器的新型均衡拓扑,该均衡拓扑使用双层开关选择均衡单体电池连接到Cuk均衡器,同时该均衡器采用零电压导通技术。均衡方案使用单层均... 电池均衡技术可有效减小锂电池组串联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使用Cuk斩波电路作为均衡器的新型均衡拓扑,该均衡拓扑使用双层开关选择均衡单体电池连接到Cuk均衡器,同时该均衡器采用零电压导通技术。均衡方案使用单层均衡器实现模组内部单体之间以及不同模组的单体之间均衡能量的同时转移。该均衡方案具有均衡电流连续且波动较小、均衡能量转移效率高等优点。对12节串联的锂电池组进行了充放电均衡实验以及静置均衡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小单体电池间的不一致性,提升电池组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均衡 Cuk斩波电路 零电压导通 双层开关
下载PDF
一种求解复合圆筒壁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照亮 张克舫 +1 位作者 李华玉 梁金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了求解复合材料内的温度分布,根据导热基本规律,建立了复合圆筒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技术对拉氏变换进行多次迭代反演,求得温度分布的近似解。设计了复合圆筒壁温度测试实验装置。复合圆筒壁的非... 为了求解复合材料内的温度分布,根据导热基本规律,建立了复合圆筒壁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技术对拉氏变换进行多次迭代反演,求得温度分布的近似解。设计了复合圆筒壁温度测试实验装置。复合圆筒壁的非稳态测温装置的测试结果与利用高温四参数测试仪对注汽井的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解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高,适用于不同的初边值条件或含内热源的导热问题,可应用于具体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壁 非稳态导热 求解 Laplace变换 温度分布 参数测试仪 初边值条件 复合材料 数学模型 迭代反演 拉氏变换 反演技术 实验装置 温度测试 现场测试 测温装置 计算结果 分析计算 工程问题 近似解 注汽井 内热源
下载PDF
甘肃天水强震多发区中地壳低速高导体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施锦 刘耀炜 高安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 ,推算了天水强震多发区历史地壳温度场结构 ,研究了中地壳低速高导体的成因。认为中下地壳含水岩石高温脱水反应及重力分异、流体向上运移 ,是该地区中地壳低速高导体形成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中地壳低速高导体 地下流体 历史地壳温度场
下载PDF
共和盆地深部构造格架及其对干热岩热源的影响
13
作者 刘生荣 罗新刚 +3 位作者 辜平阳 唐小平 杨尚倍 何雷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1,共12页
干热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热资源形式,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清洁能源。青海省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质活动丰富,为干热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共和盆地构造格架与干热岩成热模式,对地热资源勘探具... 干热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热资源形式,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清洁能源。青海省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质活动丰富,为干热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共和盆地构造格架与干热岩成热模式,对地热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技术(NVDR-THDR)和重磁异常融合方法划分了共和盆地的断裂构造格架,共识别深大断裂20条,有9条是前人未识别断裂。其中,F1-15推断断裂作为共和盆地东西分界断裂,对共和盆地干热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低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梯度的反演结果显示,共和盆地地幔物质向上运移并加热和侵蚀岩石圈底部,导致岩石圈底部发生熔融减薄。盆地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自青海南山及贵南南山向盆地的逆冲推覆构造,但深部地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盆地西部地质体挤压变形程度强于盆地东部,西部盆地深部地质体密度结构呈“八”字型特征,表现为压陷盆地的特征,断裂发育较少;而东部盆地大量发育深大断裂,为深部的热源物质和热量提供了传输通道。因此,认为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以地幔热流传导供热和壳内部分熔融层供热为主,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辅,盆地东部相较于西部更具备干热岩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干热岩 断裂构造 地幔热流传导 熔融层
下载PDF
考虑温度变化下三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理论模型
14
作者 江文豪 冯晨 李江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32,共16页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重金属污染物运移的控制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差分,对所建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随后,开展了与试验结果、解析解计算结果以及其他数值解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Cd^(2+)为例,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温度升高会使复合衬垫中Cd^(2+)的运移通量和底部浓度增大,但会使其上部浓度降低。热扩散效应对运移行为的影响会随Soret系数ST的增大而变显著,当ST为0.001、0.005、0.01、0.05、0.1 K^(-1)时,所定义的击穿时间tb依次为37.9、37.2、36.4、31.2、26.5 a。GCL和CCL最大吸附量的增大均会使t_(b)近似线性增加,且在一定渗沥液水头h_(b)下,t_(b)随GCL和CCL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此外,当h_(b)从0.5m增大到1.0m时,t_(b)平均降低了8.33 a。在工程实践中,可结合GCL和CCL的吸附性能和厚度来设计复合衬垫,同时应考虑温度变化对阻隔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热传导 重金属污染物运移 3层复合衬垫 理论模型 击穿时间
下载PDF
顾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效应的InSAR冻土活动层厚度估计
15
作者 杨沙 王琪洁 +1 位作者 李佳晨 张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68-2581,共14页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反演活动层厚度.已有研究中基于InSAR和土壤一维热传导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冻土中土壤水分对流引起的热量传递.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时序形变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利用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建立InSAR探测的最大融沉形变与最高地温之间的滞后时间与活动层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了由滞后时间直接推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冻土活动层厚度.本文以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为例,利用116景Sentinel-1影像图作为实验数据,估计了该地区2017—2020年的平均活动层厚度.结果表明,活动层厚度值范围为0~7.0 m,平均活动层厚度为3.06 m,与已有研究中相近时间段相关成果及观测数据结果一致.本文方法兼顾冻土水热过程,证明了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在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青藏高原其他偏远地区的高空间分辨率活动层厚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 青藏高原 活动层厚度 INSAR
下载PDF
Effect of Defects at the Buffer Layer CdS/Absorber CIGS Interface on CIGS Solar Cell Performance
16
作者 Boureima Traoré Soumaïla Ouédraogo +4 位作者 Marcel Bawindsom Kébré Daouda Oubda Issiaka Sankara Adama Zongo François Zougmoré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23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This scientific paper presents a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efects at the CdS/CIGS and CdS/SDL interfa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IGS solar cel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ef... This scientific paper presents a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efects at the CdS/CIGS and CdS/SDL interfa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IGS solar cell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efect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dS buffer layer and the CIGS absorber, as well as the surface defect layer (SDL), on CIGS solar cell performance. The study explores three key aspects: the impact of the conduction band offset (CBO) at the CdS/CIGS interface, the effects of interface defects and defect density on performance, and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CBO and defect density at the CdS/ SDL and SDL/CIGS interfaces. For interface defects not exceeding 10<sup>13</sup> cm<sup>-2</sup>, we obtained a good efficiency of 22.9% when -0.1 eV analyzing the quality of CdS/SDL and SDL/CIGS junctions, it appears that defects at the SDL/CIGS interface have very littl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IGS solar cell. By optimizing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CdS/SDL interface defects, we achieved a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3.1% when -0.05 eV < CBO < 0.0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CdS/CIGS Interface Interface Defects conduction Band Offset (CBO) Surface Defect layer (SDL)
下载PDF
二维变系数热传导方程初边值问题的交替方向隐格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闵涛 张海燕 +1 位作者 周宏宇 刘相国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利用交替方向隐格式研究了一类二维变系数热传导方程初边值问题,给出了数值求解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和误差估计,并以具体的热传导方程为例,利用交替方向隐格式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格式具有易于计算、精确... 利用交替方向隐格式研究了一类二维变系数热传导方程初边值问题,给出了数值求解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和误差估计,并以具体的热传导方程为例,利用交替方向隐格式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格式具有易于计算、精确度高、无条件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方程 ADI格式 稳定性 误差估计 过渡层
下载PDF
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义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22,共8页
大地电磁(MT)测量结果揭示中下地壳较普遍存在高导层。迄今对高导层的成因解释已有多种假说。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可能的高导机制,特别是含水流体假说、粒间相互连通的碳薄膜假说及剪切带假说等进行了... 大地电磁(MT)测量结果揭示中下地壳较普遍存在高导层。迄今对高导层的成因解释已有多种假说。本文总结了这一领域近十几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对可能的高导机制,特别是含水流体假说、粒间相互连通的碳薄膜假说及剪切带假说等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不存在全球性的普遍适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地壳 高导层 含水流体 碳薄膜 剪切带 成因
下载PDF
硅橡胶基防热涂层烧蚀机理及热解/传导耦合模型
19
作者 时圣波 张云天 +2 位作者 胡励 房光强 崔新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49-2061,共13页
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开展了热失重实验,确定了防热涂层热分解反应的温度区间、活化能和反应机理函数。利用石英灯辐射加热平台,开展了高温环境考核实验,揭示了防热涂层高温环境下的微结构演化规律和能量耗散机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充分... 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开展了热失重实验,确定了防热涂层热分解反应的温度区间、活化能和反应机理函数。利用石英灯辐射加热平台,开展了高温环境考核实验,揭示了防热涂层高温环境下的微结构演化规律和能量耗散机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充分考虑热解反应吸热、热解气体扩散换热以及质量引射效应等引起的能量转换关系,建立了防热涂层的热解/传导耦合模型,预报了典型热环境工况下硅橡胶基防热涂层的质量烧蚀率及温度响应规律。烧蚀后涂层表面基本保持平整,背面温度为151.4℃,质量烧蚀率为0.28 g/s。质量烧蚀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的偏差仅为7.1%,满足实际工程中热防护设计需求。研究表明,硅橡胶基防热涂层中等热流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烧蚀和隔热性能,是航空航天装备大面积防热区域的理想候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基防热涂层 烧蚀 热分解 热解/传导模型 热影响层 隔热性能
原文传递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Dirichlet初边值问题的Galerkin边界元计算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胤霖 祝家麟 +1 位作者 汪学海 张永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对二维热传导方程的Dirichlet初边值问题,采用带时间变量的基本解,利用基于单层位势的间接边界积分方程及其等价的Galerkin变分形式求解,该方法涉及到与时空相关的四重积分的计算.在采用常单元离散的情况下,推导了具体实施数值计算所需... 对二维热传导方程的Dirichlet初边值问题,采用带时间变量的基本解,利用基于单层位势的间接边界积分方程及其等价的Galerkin变分形式求解,该方法涉及到与时空相关的四重积分的计算.在采用常单元离散的情况下,推导了具体实施数值计算所需的积分公式,完成了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方程 Galerkin边界元法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 单层位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