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reased CXCL13 and CXCR5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Related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Bo Wu Li-Na He +3 位作者 Bao-Chun Jiang Xue Wang Ying Lu Yong-Jing Gao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Pain consists of sensory-discriminative and emotional-affective components.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is a critical brain area in mediating the affective pain.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remain la... Pain consists of sensory-discriminative and emotional-affective components.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is a critical brain area in mediating the affective pain.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remain largely unknown.Our rec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C-X-C motif chemokine 13(CXCL13)and its sole receptor CXCR5 are involved in sensory sensitiz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after spinal nerve ligation(SNL).Whether CXCL13/CXCR5 signaling in the ACC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ain-related aversion remains unknown.Here,we showed that SNL increased the CXCL13 level and CXCR5 expression in the ACC after SNL.Knockdown of CXCR5 by microinjection of Cxcr5 shRNA into the ACC did not affect SNL-induced mechanical allodynia but effectively alleviated neuropathic painrelated place avoidance behavior.Furthermore,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 from layer Ⅱ-Ⅲ neurons in the ACC showed that SNL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EPSCs),decreased the EPSC paired-pulse ratio,and increased the 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ratio,indicating enhanced glutamatergic synaptic transmission.Finally,superfusion of CXCL13 onto ACC slices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spontaneous EPSCs.Pre-injection of Cxcr5 shRNA into the ACC reduced the increase in glutamatergic synaptic transmis sion induced by SNL.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XCL13/CXCR5 signaling in the ACC is involved in neuropathic pain-related aversion via synaptic poten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3 CXCR5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NEUROPATHIC pain 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 SYNAPTIC transmission
原文传递
慢性吗啡依赖树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永梅 杨建珍 +2 位作者 孙华英 马原野 王建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吗啡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但易使动物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在该实验中,中缅树鼩(Tupai a belangeri chinensis)连续7d,每天接受三次肌肉注射递增剂量(5、10、15、20mg/kg体重)吗啡后对吗啡产生耐受和依赖;吗啡注射完成后,腹腔注射纳洛酮(... 吗啡是一种有效的镇痛药,但易使动物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在该实验中,中缅树鼩(Tupai a belangeri chinensis)连续7d,每天接受三次肌肉注射递增剂量(5、10、15、20mg/kg体重)吗啡后对吗啡产生耐受和依赖;吗啡注射完成后,腹腔注射纳洛酮(1.25mg/kg体重)催瘾,可诱导其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及相应吗啡戒断症状的出现。该结果提示树鼩慢性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可用于研究吗啡依赖和耐受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减轻戒断症状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吗啡 慢性依赖 条件性位置厌恶 戒断症状
下载PDF
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非 姜召彩 王锦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在疼痛领域,基础研究传统上主要关注疼痛的感觉维度和诱发痛的机制,对疼痛的情绪维度和临床上更常见的自发痛研究较少,这造成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脱节。条件位置范式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条件位置范式是研究药物奖赏... 在疼痛领域,基础研究传统上主要关注疼痛的感觉维度和诱发痛的机制,对疼痛的情绪维度和临床上更常见的自发痛研究较少,这造成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脱节。条件位置范式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条件位置范式是研究药物奖赏和成瘾的经典范式。近10年来,它开始被应用到疼痛研究领域。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应用条件位置厌恶范式研究疼痛情绪、应用条件位置偏爱范式探索自发痛机制以及进行镇痛药物筛选。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提出了未来条件位置范式在疼痛领域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位置厌恶 情绪 条件位置偏爱 自发痛 镇痛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杏仁中央核蛋白激酶A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秀花 李文强 +4 位作者 冯玉芳 张景丹 石玉中 张瑞岭 李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28-331,38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N),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 mg/kg,BID,ip)后给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N组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CeA内PKA的蛋白表达出现适应性变化(P<0.05),建立后(Day7,134.43±4.481,P<0.05),消退后(Day13,141.01±3.360,P<0.01)及重建后(Day14,137.18±40.330,P<0.05)PK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建立前(Day5,124.48±6.722)。而MS组(P>0.05)和SN组(P>0.05)在CPA的各个时间点PKA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CeA内PKA蛋白的低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②Ce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蛋白激酶A 杏仁中央核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慢性吗啡成瘾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后CPA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毅 郝伟 +1 位作者 王绪轶 邓慧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吗啡依赖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方法:给予Sprague-Dawley(SD)大鼠吗啡10mg.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ip),连续6.5天,在吗啡注射第6天,予纳洛酮催瘾注射:0.3mg.kg-1,ip,1次,并与条件性位置反射训练箱搭配。结... 目的:建立稳定的吗啡依赖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方法:给予Sprague-Dawley(SD)大鼠吗啡10mg.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ip),连续6.5天,在吗啡注射第6天,予纳洛酮催瘾注射:0.3mg.kg-1,ip,1次,并与条件性位置反射训练箱搭配。结果:条件性搭配后,研究组试验鼠在伴药侧的时间显著性减少。结论: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戒断后CPA大鼠表现出明显厌恶动机,可作为研究阿片类物质戒断所致厌恶的生物学机制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吗啡 纳洛酮 依赖 催瘾戒断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伏隔核壳区蛋白激酶A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秀花 李文强 +3 位作者 张景丹 石玉中 张瑞岭 李毅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placeaversion,CPA)建立前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伏隔核壳区(theshellofnucleusaccumbens,AcbSH)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placeaversion,CPA)建立前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伏隔核壳区(theshellofnucleusaccumbens,AcbSH)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研究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orphine+naloxone,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orphine+saline,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aline+naloxone,SN),每组12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mg/kg,BID,IP)后予1次纳洛酮(0.3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2.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bSH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PA建立前,MN组PKA蛋白表达水平(109.33±5.508)与对照组MS组(111.86±8.688)和SN组(132.25±4.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6,P=0.130)。CPA建立后,各组PK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16,P=0.000)其中MN组(109.50±4.661)高于MS组(126.50±3.697;P〈0.01),高于SN组(133.50±6.364;P〈0.01)。结论1.AcbSH内PKA蛋白的高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2.AcbSH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蛋白激酶A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条件性位置厌恶大鼠伏隔核壳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水平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少华 王传升 +6 位作者 乔振 李文强 潘苗 王亚丽 张瑞岭 李毅 石玉中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条件性位置厌恶 多巴胺 3 4二羟基苯乙酸 伏隔核壳区 微透析
原文传递
利用气味分子TMT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恶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琳 王小红 +2 位作者 张婵溪 陈磊 翟海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63-266,287,共5页
目的:捕食者气味影响啮齿类动物的行为,本实验利用一种捕食者气味分子TMT并结合经典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装置建立条件性位置偏恶模型。方法:将大鼠放置在CPP装置内,并在装置单侧给予TMT,探究急性暴露TMT对大鼠回避行为的影响;将大鼠放置... 目的:捕食者气味影响啮齿类动物的行为,本实验利用一种捕食者气味分子TMT并结合经典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装置建立条件性位置偏恶模型。方法:将大鼠放置在CPP装置内,并在装置单侧给予TMT,探究急性暴露TMT对大鼠回避行为的影响;将大鼠放置在CPP装置单侧并暴露于TMT 20 min,重复暴露训练4 d后,再将大鼠放置在CPP装置内不给TMT,使大鼠在CPP测试箱内自由探索,通过测试大鼠在伴药侧和非伴药侧的停留时间,观测重复暴露TMT对大鼠条件性偏恶行为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急性暴露于TMT后表现显著的回避行为,对给药侧表现位置偏恶;大鼠在重复暴露于TMT后,建立了TMT的负性效应与CPP装置给药侧相关联的记忆,表现出条件性回避行为,对伴药侧表现显著的位置偏恶。结论:通过将大鼠重复暴露于TMT并结合CPP装置能够建立稳定的条件性位置偏恶(厌恶记忆)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学习记忆相关研究中作为条件性位置偏爱(奖赏记忆)的对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气味 TMT 条件性位置偏恶 大鼠
原文传递
吗啡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大鼠伏隔核壳区CREB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秀梅 李文强 +2 位作者 乔振 宋秀花 李毅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建立、消退和重建过程中,伏隔核壳区(shell of accumbens nucleus,AcbSH)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3’,5’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建立、消退和重建过程中,伏隔核壳区(shell of accumbens nucleus,AcbSH)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3’,5’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方法:(1)连续6 d半每天2次吗啡腹腔注射(10 mg.kg-1.次-1),纳洛酮一次腹腔注射催瘾(0.3 mg.kg-1)搭配训练箱建立CPA,相继对其进行连续7 d(12次,15 min.次-1)消退,然后再经吗啡点燃和纳洛酮催瘾注射搭配训练箱重建CPA。(2)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于CPA建立后、消退后和重建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AcbSH内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1)慢性吗啡腹腔注射纳洛酮一次腹腔注射催瘾搭配训练箱成功建立CPA大鼠模型,且可被消退和重建。(2)CPA建立后,AcbSH内磷酸化CREB(p-CREB,Ser-133)较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强(P<0.05);CPA经消退后,p-CREB表达亦相应地显著降低(P<0.01);CPA重建后,p-CREB显著性高表达(P<0.01)。结论:(1)AcbSH可能是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后CPA的重要解剖基础;(2)提示AcbSH内CREB介导的可塑性变化是中枢的情绪状态和强化效应重要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成瘾 消退 重建
下载PDF
岛叶皮层内注射zeta抑制肽对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维持的抑制
10
作者 郭荣 黄立 +3 位作者 李想 杨静玉 吴春福 王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0-485,共6页
目的考察岛叶皮层内注射zeta抑制肽(zeta inhibitory peptide,ZIP)对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维持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能稳定表达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的研究载体-小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 目的考察岛叶皮层内注射zeta抑制肽(zeta inhibitory peptide,ZIP)对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维持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能稳定表达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的研究载体-小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型。在模型建立后的1、7和14 d,分别在岛叶皮层内微量注射蛋白激酶PKM zeta抑制肽-ZIP,考察ZIP对CPA模型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鼠CPA模型,该模型表达成功后至少可以维持两周。在CPA模型建立1、7和14 d后分别在岛叶皮层内注射ZIP,均能逆转CPA模型的维持。结论岛叶皮层内注射ZIP可抑制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戒断 岛叶皮层 zeta抑制肽 条件性位置厌恶 厌恶性记忆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脑腹侧被盖区蛋白激酶A的表达变化
11
作者 李毅 宋秀花 +4 位作者 李文强 张景丹 张瑞岭 石玉中 郝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型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 area,VTA)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型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 area,VTA)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72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研究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组),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组,MS组;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组,SN组),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腹腔注射(10mg/kg,Bid,ip.)后予1次纳洛酮(0.3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使用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T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PA建立前,MN组PKA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MS组和S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3,P=0.987)。CPA建立后,3组PK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3,P=0.018),MN组灰度值(127.500±3.536)显著低于MS组[(140.500±3.697),P<0.05]和SN组[(138.000±2.944),P<0.05]。结论①VTA内PKA蛋白高表达,可能是CPA建立的神经机制之一。②VT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蛋白激酶A 腹侧被盖区 戒断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过程杏仁核中央核Kappa阿片受体表达变化
12
作者 宋秀花 吕江玲 +4 位作者 李文强 张景丹 石玉中 张瑞岭 李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慢性吗啡腹腔注射注射一日两次(10 mg/kg)后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PA)模型。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慢性吗啡腹腔注射注射一日两次(10 mg/kg)后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PA)模型。在CPA建立前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杏仁核中央核(CeA)内Kappa阿片受体(KOR)表达情况。结果:CPA建立前,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组)KOR蛋白表达水平(132.89±10.35)与吗啡对照组(MS组)(109.83±7.30)和纳洛酮组(SN组)(121.00±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建立后,三组KO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N组(99.56±7.67)低于MS组(85.43±7.81,P<0.01),高于SN组(118.25±1.71,P<0.01)。结论:1杏仁核中央核内Kappa受体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建立的基础。2杏仁核中央核内Kappa受体的表达变化可能引起了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发生突触可塑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戒断 Kappa阿片受体 免疫组化 大鼠
下载PDF
地卓西平对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诱发条件性位置厌恶的影响
13
作者 刘彩谊 李勇辉 +2 位作者 白云静 陶然 隋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 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急性吗啡依赖戒断性情绪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实验建立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性情绪反应模型,观察大鼠训练前后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 吗啡(5... 目的 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急性吗啡依赖戒断性情绪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实验建立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性情绪反应模型,观察大鼠训练前后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 吗啡(5.6mg.kg^-1)纳络酮(0.5mg.kg^-1)间隔4h皮下注射,进行2轮纳络酮匹配训练,能建立稳定的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CPA模型;注射纳络酮前30min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MK801(0.05mg.kg^-1;0.1mg.kg^-1),3组大鼠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训练前、后分别是[(447.25±47.99)SVS(238.00±20.56)S];[(454.63±44.04)SVS(395.38±55.95)S];[(450.38±51.37)SVS(419.63±52.88)S],Post Hoe Tests表明只有空白对照组的训练前后差异显著,而MK801干预的2组训练前后并无显著差异。对急性吗啡依赖和未接触吗啡的大鼠注射MK801,4组大鼠在“处理侧”停留时间训练前后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差异,即该剂量的MK801不具有奖赏效应。结论 MK801阻断了CPA的获得可能是直接抑制戒断时厌恶性情绪反应而非其本身具有奖赏效应,提示谷氨酸NMDA受体是介导急性吗啡依赖戒断性情绪反应的部分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吗啡依赖 戒断 条件性位置厌恶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地卓西平
下载PDF
杏仁中央核NMDA受体对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诱发条件性位置厌恶的影响
14
作者 刘彩谊 李勇辉 +1 位作者 白云静 隋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杏仁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Ce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纳络酮诱发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性情绪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吗啡、纳络酮间隔4小时皮下注射,通过两轮纳络酮匹配训练建... 目的:研究杏仁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Ce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纳络酮诱发急性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性情绪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吗啡、纳络酮间隔4小时皮下注射,通过两轮纳络酮匹配训练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作为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情绪反应模型。观察纳络酮匹配训练前CeA微量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MK801)对大鼠训练后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戒断组大鼠经过两轮训练后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230.4±32.8s)比假手术组(457.6±47.8s)显著缩短(P<0.01),训练前CeA微量注射MK801大鼠在纳络酮匹配侧停留时间(447.0±51.8s)比戒断组(230.4±32.8s)显著延长(P<0.01),非戒断组大鼠(急性吗啡依赖组,未接触吗啡组)训练前CeA注射MK801训练前后在处理侧停留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eA注射MK801既无奖赏效应也无厌恶效应,但能阻断CPA的建立,提示CeA的NMDA受体参与急性吗啡依赖戒断诱发的情绪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急性戒断 条件性位置厌恶 杏仁中央核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大鼠空间记忆与吗啡戒断诱发条件性位置厌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平 王婷 +1 位作者 李勇辉 隋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吗啡戒断诱发的条件性位置厌恶效应(CPA)与动物在空间记忆任务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在经历水迷宫空间任务后,依据其水迷宫探索任务成绩,分出高空间记忆组(n=8)及低空间记忆组(n=8)... 目的探讨急性吗啡戒断诱发的条件性位置厌恶效应(CPA)与动物在空间记忆任务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在经历水迷宫空间任务后,依据其水迷宫探索任务成绩,分出高空间记忆组(n=8)及低空间记忆组(n=8),水迷宫任务结束后进行CPA训练,比较高、低空间记忆组动物CPA测试成绩上的差异。结果作为分组标准,高低空间记忆组在水迷宫探索任务中,其原站台穿梭次数和停留时间上均存在与分组相一致的显著性差异,在经历后续的CPA训练后,CPA训练组动物形成了对戒断匹配环境的厌恶,其中高空间记忆组动物CPA测试成绩[(560.12±60.09)s,(333.00±150.25)s]高于低空间记忆组动物[(568.37±57.25)s,(471.37±130.67)s],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5.324,P〈0.05)。结论研究提示空间记忆提取过程与吗啡戒断的CPA效应存在部分相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戒断 空间记忆 条件性位置厌恶 水迷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