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低周疲劳寿命的改进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 被引量:98
1
作者 王东升 冯启民 王国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1-49,共9页
随着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Park 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在建立性态目标量化准则方面受到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钢筋混凝土构件低周疲劳试验结果 ,对该模型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寿... 随着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Park 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在建立性态目标量化准则方面受到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结合钢筋混凝土构件低周疲劳试验结果 ,对该模型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疲劳寿命方程 ,结合国内外发表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构件极限滞回耗能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 ,近似为指数衰减关系。通过引入另外的与加载路径有关的能量项加权因子 βi,由定义的临界延性系数 μ0 和能量等效系数YE 计算 ,提出了Park 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新的改进形式。改进的地震损伤模型规格化最大位移与规格化滞回耗能是非线性组合 ,可以近似考虑加载路径对损伤影响。试验和数值分析表明改进损伤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组合参数 β不确定性对损伤指数计算结果的影响 ,而新引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其计算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分析了滞回耗能在构件地震累积损伤中所占的比重及其与加载路径的关系。建议了改进Park 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可修复破坏和倒塌破坏损伤指数临界值可分别取为 0 4和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性态抗震设计 地震损伤模型 低周疲劳 损伤指数 滞回耗能
下载PDF
修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林之 蒋欢军 吕西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在上下界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修正形式,然后利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数据库和作者完成的试验,研究了修正后损伤模型组合系数的取值,并根据试件的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横向...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Park-Ang损伤模型在上下界不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修正形式,然后利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数据库和作者完成的试验,研究了修正后损伤模型组合系数的取值,并根据试件的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横向约束指标等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该系数的经验表达式.对比研究表明相对于Park-Ang模型而言,采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的试验破坏点的损伤指标均值更接近于1,离散性较小,能更好地反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水平.最后对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给出了组合系数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损伤 损伤模型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军旗 赵世春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根据文献 [4]中 1 0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单向往复、双向往复循环加载试验基础 ,推导改进了文献 [1 ]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单轴损伤模型 ,并建立了双轴累积损伤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和变形幅值的循环效应对构... 根据文献 [4]中 1 0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单向往复、双向往复循环加载试验基础 ,推导改进了文献 [1 ]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单轴损伤模型 ,并建立了双轴累积损伤模型 ,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了大变形幅值和变形幅值的循环效应对构件损伤的影响 ,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且简便易行 ,既可进行确定性振动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构件 循环荷载 损伤模型 适用范围
下载PDF
基于有效耗能的改进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及其计算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付国 刘伯权 邢国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90,共7页
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考虑了地震作用的首次超越破坏与累积损伤破坏两方面因素,较好的定义了结构的破坏,被后续研究广泛应用,但无法区分不同幅值作用下结构破坏的差异。分析了不同位移幅值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特点,研究了结构损... 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考虑了地震作用的首次超越破坏与累积损伤破坏两方面因素,较好的定义了结构的破坏,被后续研究广泛应用,但无法区分不同幅值作用下结构破坏的差异。分析了不同位移幅值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特点,研究了结构损伤与结构耗能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弹性阶段(位移幅值小于一倍屈服位移)的试件几乎不发生破坏,造成钢筋混凝土柱破坏的能量集中在相持阶段和破坏阶段,定义非弹性阶段引起结构破坏的滞回耗能为导致结构破坏的有效耗能。基于有效耗能假设引入有效耗能因子e,提出了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对建议模型进行了21组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有效耗能因子可以反映相同耗能下不同位移幅值引起的结构破坏差异,有效耗能因子e物理意义明确,改进后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计算精度高,离散性小,能够区分不同位移幅值下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差异,较好地评估了RC结构的损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地震损伤模型 抗震性能 滞回耗能 有效耗能
原文传递
混凝土的损伤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明 符晓陵 徐道远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在已有的混凝土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高强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幂函数损伤模型。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力学 高强混凝土
原文传递
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与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晨飞 刘晓军 +2 位作者 李文哲 吴永根 刘庆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钢-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技术方法,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相互混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冻融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较大,当钢纤维体积掺率为1.5%、玄武岩纤维体... 采用钢-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技术方法,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相互混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冻融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较大,当钢纤维体积掺率为1.5%、玄武岩纤维体积掺率在0.05%左右时,混凝土的抗冻性最好,达到了F250以上水平;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机理,分别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冻融累积损伤为损伤变量建立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发现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优于冻融累积损伤衰减模型,且二次项函数模型比指数函数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冻融循环 损伤机理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损伤度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地震波斜入射下混凝土重力坝的塑性损伤响应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明超 张佳文 +2 位作者 张梦溪 闵巧玲 史博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6-1338,1349,共14页
我国西南强震区建设有大量混凝土坝,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混凝土坝动力响应影响较大,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以线弹性模型为主,在合理考虑坝体的真实破坏状态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以Koyna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非线性有... 我国西南强震区建设有大量混凝土坝,复杂地形条件下地震波入射角度对混凝土坝动力响应影响较大,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以线弹性模型为主,在合理考虑坝体的真实破坏状态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以Koyna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了基于黏弹性边界的地震波动输入方法,结合塑性损伤模型分别分析了地震P波和SV波斜入射下坝体的动力响应,并提出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对震后坝体损伤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地震波入射角度及波型对坝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大,P波入射下位移应力和损伤在60°时达到最大,SV波入射下在0°时达到最大,证明了考虑地震波入射角的必要性;采用塑性损伤本构结合损伤评价指标合理地反映了坝体破坏程度,并针对薄弱地区提出抗震设计改进。因此,在同类型工程的安全评价中应该综合考虑地震波斜入射和筑坝材料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地震波斜入射 塑性损伤模型 地震破坏评价模型 黏弹性人工边界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Ⅱ:耐久性能及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8
作者 董方园 郑山锁 +3 位作者 宋明辰 张艺欣 郑捷 秦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6-502,509,共8页
综述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盐侵蚀性能以及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等,介绍了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相关的损伤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高性... 综述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盐侵蚀性能以及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等,介绍了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相关的损伤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现存的一些问题。分析发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受材料种类、掺量、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能够减少混凝土内部有害孔的数量,增加结构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及损伤模型、寿命预测模型等更接近结构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这将会成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损伤模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及破坏形态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魏雪英 白国良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5期525-529,共5页
在冲击、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底层柱的破坏可能导致结构的连续倒塌。利用LSDYNA对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实体钢筋混凝土柱模型,爆炸荷载施加在柱子的前表面。钢筋采用塑性硬化模型。混凝土材料采... 在冲击、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底层柱的破坏可能导致结构的连续倒塌。利用LSDYNA对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三维实体钢筋混凝土柱模型,爆炸荷载施加在柱子的前表面。钢筋采用塑性硬化模型。混凝土材料采用脆性损伤模型,考虑了损伤及应变率效应。分别对矩形截面、方形截面的柱子在不同折合距离时的侧向位移和失效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在配筋率相似的情况下,截面面积对柱子的动态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当折合距离约为2.0时,爆炸荷载对两种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影响均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钢筋混凝土柱 脆性损伤模型 应变率效应 折合距离
下载PDF
混凝土动态损伤与失效模型 被引量:18
10
作者 金乾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TCK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用于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碰撞或侵彻的损伤模型。模型分成两部分考虑:拉伸损伤用TCK模型描述,剪切部分则采用RHT模型。模型考虑了应变硬化、压力和J3相关的失效面、软化、拉伸损伤、压缩损伤和应变率效应。利... 在TCK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用于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碰撞或侵彻的损伤模型。模型分成两部分考虑:拉伸损伤用TCK模型描述,剪切部分则采用RHT模型。模型考虑了应变硬化、压力和J3相关的失效面、软化、拉伸损伤、压缩损伤和应变率效应。利用LS-DYNA程序的用户自定义材料模型开发并实现了模型算法,并用有关混凝土侵彻试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碰撞或侵彻过程中开坑、穿孔和弹体穿孔后的孔壁剥离现象,对剩余速度的预测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混凝土 侵彻 损伤模型 数值仿真 应变率效应
下载PDF
混凝土的连续损伤模型和弥散裂缝模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吴建营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28-1432,共5页
将经典的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应用到所建议的一类基于能量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并推导了剪切模量和剪力保持因子与受剪损伤变量的关系式 .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多维应力状态下 ,避免了弥散裂缝模型中存在的参数经验取值... 将经典的混凝土弥散裂缝模型应用到所建议的一类基于能量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并推导了剪切模量和剪力保持因子与受剪损伤变量的关系式 .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多维应力状态下 ,避免了弥散裂缝模型中存在的参数经验取值问题 .最后 ,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的数值算例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弥散裂缝模型 连续损伤模型 损伤变量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各向同性损伤模型的四参数等效应变 被引量:19
12
作者 韦未 李同春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于Hsieh-Ting-Chen强度破坏准则的思想,提出由于求解混凝土各向同性损伤模量的等效应变。首先通过混凝土试件材料特性以及强度试验资料来确定四参数,然后求解出由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退化得到的等效应变以及相应的损伤模量。对一混... 基于Hsieh-Ting-Chen强度破坏准则的思想,提出由于求解混凝土各向同性损伤模量的等效应变。首先通过混凝土试件材料特性以及强度试验资料来确定四参数,然后求解出由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退化得到的等效应变以及相应的损伤模量。对一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等效应变计算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性较好,从而说明了该等效应变的合理性,并且可说明利用该等效应变的损伤模型不但可以描述单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破坏的全过程曲线,而且能描述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破坏的全过程曲线。该等效应变形式单一,计算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四参数等效应变 有限元 损伤模量 各向同性损伤模型 Hsieh-Ting-Chen强度破坏准则
下载PDF
建立在应变空间上的混凝土四参数破坏准则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韦未 李同春 姚纬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提出了建立在应变空间上的混凝土四参数破坏准则,从而消除了Hooke定律假设和平面应力假设对有限元分析计算的影响.结合损伤模型,通过算例计算并与应力空间其他准则相比较,验证了该准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准则的特点是:形式简单,不仅能... 提出了建立在应变空间上的混凝土四参数破坏准则,从而消除了Hooke定律假设和平面应力假设对有限元分析计算的影响.结合损伤模型,通过算例计算并与应力空间其他准则相比较,验证了该准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准则的特点是:形式简单,不仅能正确反映混凝土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变空间 四参数破坏准则 损伤模型
下载PDF
碱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与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付亚伟 蔡良才 +1 位作者 曹定国 吴永根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9,共7页
采用矿渣、Na2SiO3和NaOH复合激发剂制备了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Alakali-slag Concrete,ASC),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测试,研究了ASC的冻融耐久性、微观结构、性能机理、冻融后内部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及损伤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矿渣、Na2SiO3和NaOH复合激发剂制备了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Alakali-slag Concrete,ASC),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测试,研究了ASC的冻融耐久性、微观结构、性能机理、冻融后内部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及损伤模型。结果表明:ASC抗冻等级在F300以上,具有优异的抗冻融耐久性;ASC的水化产物主要为低Ca/Si比的C-S-H(Ⅰ)、碱性铝硅酸盐和沸石型矿物等,没有Ca(OH)2和过渡带,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好,抗压强度高达90MPa,因此ASC具有优异的抗冻性;以相对动弹模量为损伤变量建立了ASC冻融损伤模型,发现动弹模量衰减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冻融累积损伤模型,幂函数模型比指数函数模型有更好的拟合精度和相关性,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ASC的冻融损伤规律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混凝土 矿渣 冻融循环 微观结构 机理 动弹模量 损伤模型
原文传递
混凝土轴拉疲劳试验及损伤模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培印 宋玉普 李庆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9-84,共6页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等幅和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轴拉疲劳性能。由等幅疲劳残余应变,定义了损伤变量,得到了相应的损伤积累和演化规律。依据损伤演变与损伤状态、加载条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疲劳损伤模型。并用变幅疲劳试...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在等幅和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轴拉疲劳性能。由等幅疲劳残余应变,定义了损伤变量,得到了相应的损伤积累和演化规律。依据损伤演变与损伤状态、加载条件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疲劳损伤模型。并用变幅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轴拉疲劳 损伤模型 寿命预测
下载PDF
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尹志刚 张恺 +1 位作者 范巍 周晶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7-2143,共7页
为探索不同冻融介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分别以清水和3. 5wt%NaCl溶液为冻融介质,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剩余抗压强度、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 为探索不同冻融介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分别以清水和3. 5wt%NaCl溶液为冻融介质,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质量损失、动弹性模量、剩余抗压强度、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平均抗压强度与CT扫描断面平均孔隙率的劣化程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氯盐环境下更易引起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相对剩余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性模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通过测量冻融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评估其剩余抗压强度;最后基于两参数Weibull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冻融损伤演化方程,可用于表征不同冻融介质作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试件的冻融损伤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透水混凝土 不同冻融介质 抗冻耐久性 概率损伤模型 CT技术
下载PDF
基于材料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忠献 陈宇 李宁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9,共7页
基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以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为基础,推导出损伤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和材料自由能退化表达式,提出一种以刚度退化和自由能退化线性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 基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以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为基础,推导出损伤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和材料自由能退化表达式,提出一种以刚度退化和自由能退化线性组合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演化过程,且能够定量确定其在单向荷载作用下与之正交方向的损伤程度;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振动台试验数据和钢筋混凝土刚构桥的数值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材料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模型可以描述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能力的退化过程以及预测结构的失效模式,可用于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损伤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损伤模型 桥墩 刚构桥 损伤分析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再生混凝土疲劳损伤演化的定量描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肖建清 丁德馨 +1 位作者 骆行文 徐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利用再生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结果,分析常用的几种损伤变量定义法的优缺点;其次,根据疲劳损伤的三阶段演化规律,提出倒S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给出材料参数的物理含义及取值范围;最后,基于倒S模型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疲劳寿... 利用再生混凝土的疲劳试验结果,分析常用的几种损伤变量定义法的优缺点;其次,根据疲劳损伤的三阶段演化规律,提出倒S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给出材料参数的物理含义及取值范围;最后,基于倒S模型研究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弹性模量法、超声波速法、最大应变以及残余应变法都能够反映再生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而残余应变法由于概念明确,考虑疲劳初始损伤,因此更为合适;拟合得到的损伤演化方程与试验数据高度相关,而理论分析得出的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也相一致;倒S模型涵盖了损伤演化规律的各种类型,具有适应性强、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演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损伤变量 损伤模型 疲劳寿命
下载PDF
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改进Park-Ang损伤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文文 李英民 韩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8,128,共8页
合理准确地评价结构和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Park-Ang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试验基础,近似考虑了首次超越和塑性累积损伤综合作用的破坏机理,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应用广泛。该文针对Park-Ang损伤模型... 合理准确地评价结构和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Park-Ang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试验基础,近似考虑了首次超越和塑性累积损伤综合作用的破坏机理,在地震工程研究领域应用广泛。该文针对Park-Ang损伤模型不能考虑加载路径的影响、单调加载时损伤指标大于1等问题,根据低周疲劳理论和Miner准则,结合国内外相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能考虑加载路径影响的改进模型。利用Kunnath完成的尺寸和配筋构造完全相同仅加载路径不同的系列试验的结果对改进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比较准确地评价加载位移幅值较小时试件产生的低周疲劳损伤破坏,且对于不同的加载路径,改进模型减小了构件破坏时损伤指标的离散性,提高了损伤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地震损伤模型 损伤指标 滞回耗能 低周疲劳 加载路径
原文传递
混凝土的弹塑性损伤双面本构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怀亮 宋玉普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3,共6页
针对混凝土材料拉压应变空间下损伤机制的不同,结合连续损伤力学和塑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中损伤和塑性变形的演变由应变空间的同一个非弹性曲面来控制,但对拉压应变空间中非弹性曲面的演变分别采用了随动强化法则和... 针对混凝土材料拉压应变空间下损伤机制的不同,结合连续损伤力学和塑性理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中损伤和塑性变形的演变由应变空间的同一个非弹性曲面来控制,但对拉压应变空间中非弹性曲面的演变分别采用了随动强化法则和各向同性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凝土材料在单轴及多轴单调加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典型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塑性损伤模型 刚度退化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