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疫语言服务团”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宇明 赵世举 赫琳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3期23-30,共8页
新冠疫情暴发,中国语言学人自发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开发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和《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系列产品,为抗疫提供了切实的应急语言服务。此次语言服务是我国第一次大范围、大规模、有组织、内... 新冠疫情暴发,中国语言学人自发组建“战疫语言服务团”,开发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和《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系列产品,为抗疫提供了切实的应急语言服务。此次语言服务是我国第一次大范围、大规模、有组织、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应急语言服务,在国家发展、学科建设甚至世界应急语言服务历史上都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语言学人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储备、我国语言领域的顶层设计和语言研究转向、语言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语言服务实践的影响促成了“战疫语言服务团”的兴起。建议重视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成立“中国应急语言服务团”;着眼应急语言服务全局,进行前瞻性顶层设计;加强问题驱动的语言研究,重视各种语言资源的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疫语言服务团 语言应急 方言通 外语通 简明汉语
下载PDF
陌生的熟悉感: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书写——以华裔女性文学《饥渴》和《恋人版中英词典》为例
2
作者 强云 李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161-166,共6页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华裔女性文学普遍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华裔女性作家在跨文化场域中,透过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书写,构建独具族裔特性的精神文化空间。《饥渴》和《恋人版中英词典》横跨英美两地,融汇东西方视角... 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华裔女性文学普遍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华裔女性作家在跨文化场域中,透过中国元素的跨文化书写,构建独具族裔特性的精神文化空间。《饥渴》和《恋人版中英词典》横跨英美两地,融汇东西方视角,以“他者”的双重身份,审视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语言符号、中国文化符号和中国价值理念,凸显“他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历经东西方文化冲突与隔阂,中国记忆和身份的挣扎与迷惘,最终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和解与融合。聚焦华裔女性文学中中国元素的跨文化影像不仅有助于唤起对离散族裔的人文关怀与反思,还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提升文化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女性文学 《饥渴》 《恋人版中英词典》 中国元素 跨文化书写 文化话语权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中文学世界的心智识解——心智哲学视域下的《恋人版中英词典》 被引量:1
3
作者 强云 许俊农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4期152-156,共5页
英国华裔女作家郭小橹的首部英文小说《恋人版中英词典》讲述了一位中国女孩在跨文化语境中所历经的一系列“中国故事”。小说凸显了叙事结构的独具匠心以及语言运用的良苦用心。在心智哲学的框架下,从意向性、心身随附性审视小说独有... 英国华裔女作家郭小橹的首部英文小说《恋人版中英词典》讲述了一位中国女孩在跨文化语境中所历经的一系列“中国故事”。小说凸显了叙事结构的独具匠心以及语言运用的良苦用心。在心智哲学的框架下,从意向性、心身随附性审视小说独有的跨文化书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创作的意图、意向性等潜在的心智活动及涉及的心智因素,而且为后续文学语篇的跨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的跨文化认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人版中英词典》 心智哲学 意向性 心物随附性
下载PDF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
作者 余芳琼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及民族责任感教育、创新教育和国际教育。教师必须精...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其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及民族责任感教育、创新教育和国际教育。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以及网络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以充分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 教育功能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下异质“她”者的诠释学文化翻译之旅——以郭小橹《恋人版中英词典》为例
5
作者 强云 许俊农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55-158,199,共5页
《恋人版中英词典》中的女主人公遵循文化翻译的诠释学路径,在跨文化语境下,注重间隔与疏离、调适与融合、改造与重构的文化翻译,而这场诠释学意义的文化翻译之旅在自我与他者、间隔与归属、去己化与化为己有的多重辩证互动中,又促使她... 《恋人版中英词典》中的女主人公遵循文化翻译的诠释学路径,在跨文化语境下,注重间隔与疏离、调适与融合、改造与重构的文化翻译,而这场诠释学意义的文化翻译之旅在自我与他者、间隔与归属、去己化与化为己有的多重辩证互动中,又促使她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和文化身份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人版中英词典》 文化翻译 诠释学 迂回式诠释循环
下载PDF
词典释义中相关条目的语义分析与相互照应——谈《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修订 被引量:3
6
作者 谭景春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7-400,共14页
本文首先说明《现代汉语小词典》(简称"《小现汉》")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压缩改编而成的,在体例、释义、举例等方面都要根据《小现汉》的特点有所改变。然后从《小现汉》第5版对《现汉》第5版... 本文首先说明《现代汉语小词典》(简称"《小现汉》")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压缩改编而成的,在体例、释义、举例等方面都要根据《小现汉》的特点有所改变。然后从《小现汉》第5版对《现汉》第5版的挖改和对《现汉》第6版的修订所做出的贡献来谈《小现汉》第5版的修订,列举了"暴跌、打败、挥发、休息、用、可能、碍眼、疯长、加重、老、拧、油腻"等12个条目,对它们的修订情况进行讨论,旨在说明《小现汉》第5版的修订是《现汉》系列辞书在不断修订中逐步完善的一步,注重相关条目的语义分析与相互照应是保证词典修订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小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修订系列辞书
原文传递
滕固和他的《中国美术小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彩芬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53-455,共3页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就是其中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滕固和他的这本《中国美术小史》从写作背景、内容、方法及...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就是其中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滕固和他的这本《中国美术小史》从写作背景、内容、方法及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进而体现了《中国美术小史》在中国美术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固 中国美术小史 史学观念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改萍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解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现状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某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以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现状 “自主式”学习模式
下载PDF
高校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略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开设与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奎泽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70-172,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经历了2006年的试点,近两年全面开设的过程,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的主干课之一,也已然成为高校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不断突显出其独特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校 主旋律
下载PDF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德育作用
10
作者 何绍红 《钦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3-65,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有着很好的德育作用:它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明辨是非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有着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有着很好的德育作用:它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对提高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明辨是非的能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有着积极意义;同时通过学习将促进大学生美德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 德育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