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清末政府阶层中西文化观的两种形态
- 1
-
-
作者
苏全有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6-45,共10页
-
文摘
为学界所忽视的政府阶层的中西文化观,在清末主要有两种形态:中西会通、中不如西。其中的中西会通思想,樊增祥所著《樊山政书》是很好的解读文本,樊增祥的中西会通思想主要包括通中西之邮以开民智、对西学中的六种错误行为的批判及中西之间的中庸等内容。至于中不如西思想,孙宝?在《忘山庐日记》中有详细的表白,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等多个方面。
-
关键词
清末
中西文化观
中西会通
中不如西
樊增祥
孙宝瑄
-
Keywords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concept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tegration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hinese culture than western culture
Fan Zengxiang
Sun baoxuan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西文化概念的历史阐析与近现代融合
- 2
-
-
作者
陶虹
-
机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
-
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4-80,共7页
-
文摘
中西文化概念长期并行在互不交叉的广义狭义演绎之途,存在着阐析文化的初始、原始、本原、本质、全面、发展的意义与阐析文化的延伸、限制、部分、升华意义的重大区别,自近代开始的交汇融合过程经历反复曲折,终于在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得以重新交汇。
-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概念
历史阐析
近现代融合
-
Keywords
concep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istorical analysis
modern fusion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刘师培文章写作模式与骈文理论探微
- 3
-
-
作者
张明强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7,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骈文学通史”[项目编号:21XZW01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在投身社会活动和宣传学说过程中形成了功利性的学术理念和“理念—证据—理念”的文章写作模式,值得关注和反思。刘师培将这种写作模式运用到骈文研究中,综合凌、阮二人的骈文理论,推阐扬州学派骈文理论,运用西方名学、进化论完善骈文正宗说,揭示骈文独特性。他是清代扬州学派骈文理论的集成者,也是近代首位骈文理论的大力传播者,推动骈文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
关键词
刘师培
扬州学派
国学
西学中源说
骈文
-
Keywords
Liu Shipei
the Yangzhou School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chinese-originated western culture
parallel prose
-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