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Random Conjugate Spaces of a Random Locally Convex Module 被引量:3
1
作者 Tie Xin GUO Shi En ZHAO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possibilities to define the random conjugate space of a random locally convex modu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e that among the four kinds there are only two ...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possibilities to define the random conjugate space of a random locally convex modu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e that among the four kinds there are only two which are universally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random conjugate spaces. In this process, we also obtain a somewhat surprising and crucial result: if the base (Ω,F, P) of a random normed module is nonatomic then the random normed module is a totally disconnected topological space when it is endowed with the locally L0-convex top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locally convex module (ε λ)-topology locally L0-convex topology random con-jugate space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taurine-fluorescein conjugate and evaluation of its retina-targeted efficiency in vitro 被引量:4
2
作者 Meihong Huang Jiaqi Song +7 位作者 Bingzheng Lu Huizhi Huang Yizhen Chen Wei Yin Wenbo Zhu Xinwen Su Chuanbin Wu Haiyan H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2014年第6期447-453,共7页
In this work, retinal penetration of fluorescein was achieved in vitro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taurine to fluorescein, yielding the F-Tau conjug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 In this work, retinal penetration of fluorescein was achieved in vitro by covalent attachment of taurine to fluorescein, yielding the F-Tau conjug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HRMS)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successful synthesis of F-Tau. The cellular uptake of F-Tau in 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ARPE-19) and 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RMECs) was visualized via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d an improvement of solubility and a reduction of logP of F-Tau compared with fluorescein. As compared with fluorescein, F-Tau showed little toxicity, and was retained longer by cells in uptake experiments. F-Tau also displayed higher transepithelial permeabilities than fluorescein in ARPE-19 and hRMECs monolayer cells (Po0.05).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aurine may be a useful ligand for targeting small-molecule hydrophobic pharmaceuticals into the ret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RINE Taurine-fluorescein con-jugate Retina-targeting ARPE-19 hRMECs Transepithelial permeability
原文传递
基于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逆滤波的自适应图像盲复原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德天 吴志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78-2086,共9页
针对原始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逆滤波(NAS-RIF)算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在NAS-RIF算法的代价函数中加入正则化约束项和空域加权因子,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正则化参数和空域加权因子来改善算法的抗噪性... 针对原始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逆滤波(NAS-RIF)算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首先,在NAS-RIF算法的代价函数中加入正则化约束项和空域加权因子,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正则化参数和空域加权因子来改善算法的抗噪性能,并确保复原的逼真和平滑。然后,在算法的每次迭代中,采用图像分割技术找到准确的目标支持域,并用背景的平均值取代非均匀背景。最后,利用N步重置共轭梯度法优化代价函数,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两种模糊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算法得到的信噪比增益(ΔSNR)分别为6.315 3dB和8.910 6dB,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噪声抑制和边缘细节恢复效果。对低信噪比的退化图像,本文算法也能得到更好的复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盲复原 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逆滤波算法 正则化技术 图像分割 N步重置共轭梯度法
下载PDF
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精确解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斌 张毅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给出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显式精确计算公式。根据梯形明渠的水跃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的求解方法,研究了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精确解法。提出了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显式精确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并与其他迭代公式进行比较。给出的... 给出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显式精确计算公式。根据梯形明渠的水跃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的求解方法,研究了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精确解法。提出了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显式精确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并与其他迭代公式进行比较。给出的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方法为显式精确解,比试算法、查图法和迭代法简单、方便、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明渠 水跃 共轭水深 精确解
下载PDF
一类双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对称解的迭代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寿升 张凯院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基于求线性矩阵方程组约束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讨论了由Nash均衡对策导出的一类双矩阵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R-MEs)对称解的数值计算问题.提出用牛顿算法将R-MEs的对称解问题转化为双矩阵变量线性矩阵方程组的对称解或者对称最小二乘... 基于求线性矩阵方程组约束解的修正共轭梯度法,讨论了由Nash均衡对策导出的一类双矩阵变量Riccati矩阵方程组(R-MEs)对称解的数值计算问题.提出用牛顿算法将R-MEs的对称解问题转化为双矩阵变量线性矩阵方程组的对称解或者对称最小二乘解问题,并采用修正共轭梯度法解决后一计算问题,建立了求R-MEs对称解的新型迭代算法.新型迭代算法仅要求R-MEs有对称解,不要求它的对称解唯一,也不对它的系数矩阵做附加限定.数值算例表明,新型迭代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矩阵方程组 对称解 牛顿算法 修正共轭梯度法 迭代算法
下载PDF
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优化
6
作者 宋杰 张晓芳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为克服大气非等晕的影响,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太阳望远镜,以有效扩大校正视场。仅考虑由于大气非等晕造成的系统理论误差,研究了变形镜(DM)个数及其共轭高度对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为克服大气非等晕的影响,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太阳望远镜,以有效扩大校正视场。仅考虑由于大气非等晕造成的系统理论误差,研究了变形镜(DM)个数及其共轭高度对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CAO)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O系统中DM的最佳共轭高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分布;理论上,太阳望远镜(D/r0=28.57)视场为1arcmin时,只需两块DM,太阳MCAO系统斯特列尔比(SR)可达0.55,基本满足太阳望远镜的观测要求;同时,随着太阳望远镜口径的增大,需通过增加DM个数以满足其在大视场观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 太阳望远镜 变形镜共轭高度 斯特列尔比
原文传递
H上半正定广义逆A{i,…,j;≥}的半正定偏序解
7
作者 庄瓦金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在文献〔1—2〕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半正定自共轭四元数矩阵A的半正定(i,…,j)—逆A{i,…,j;≥}中的半正定偏序解问题,证明了各广义逆的半正定偏序解的显公式。
关键词 矩阵论 半正定偏序 广义逆 四元数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与血卟啉衍生物交联物的制备及其对胃癌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8
作者 张长弓 陈瑞川 +1 位作者 杨栋 孙亚萍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5-98,共4页
以碳二亚胺(EDCI)为连接剂,将血卟啉衍生物(HPD)与抗胃癌单克隆抗体18M(McAb18M)共价交联。经ELISA法测定及溶血试验表明,该交联物保留了McAb的反应特性及HPD的光故活性。体外试验表明,交联物对靶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率提高了11.2倍,对... 以碳二亚胺(EDCI)为连接剂,将血卟啉衍生物(HPD)与抗胃癌单克隆抗体18M(McAb18M)共价交联。经ELISA法测定及溶血试验表明,该交联物保留了McAb的反应特性及HPD的光故活性。体外试验表明,交联物对靶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率提高了11.2倍,对非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微弱,表明HPD—McAb具有特异杀伤作用。对游离HPD及交联HPD的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的分析比较表明,二者均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卟啉衍生物 交联物
下载PDF
3月龄婴儿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赵东阳 谢志强 +11 位作者 苟锦博 张伟 黄海涛 杨永利 黄丽莉 王彦霞 许丽锋 朱涛 王雪 由汪洋 许汴利 夏胜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评价3月龄婴儿接种一种新上市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招募3月龄婴儿按照1:1比例分别接种3剂本研究试验疫苗和另一种已上市使用的对照疫苗... 目的评价3月龄婴儿接种一种新上市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招募3月龄婴儿按照1:1比例分别接种3剂本研究试验疫苗和另一种已上市使用的对照疫苗,检测免疫前和全程免疫后30d 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观察全程免疫后0-30d不良反应和6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SAE),比较抗体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均入组受试婴儿276名。两组MPCV-AC免疫后A群N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6.80%、86.92%(x2=0.002,P=0.967),GMT分别为1:48.50、1:43.02(t=0.74,P=0.460);C群N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1.20%、90.38%(x2=0.10,P=0.750),GMT分别为1:63.12、1:57.99(校正t=0.68,P=0.495)。两组免疫后0-30d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9%、29.2%(x2=23.25,P<0.001),其中局部不良反应分别为1.9%、7.1%(x2=25.32,P<0.001),全身不良反应分别为17.3%、24.8%(x2=13.83,P<0.001);两组均无4级不良反应或SAE发生。结论3月龄婴儿接种本研究MPCV-A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免疫原性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肝癌“双弹头”免疫导向药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利 隋延仿 +1 位作者 陈志南 刘彦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以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为载体,用葡聚糖作桥的间接交联方法和氯胺T法,同时将阿霉素(ADM)和131I连接到HAb18上,制备出“双弹头”肝癌免疫导向药物131I-HAb18-ADM。其免疫结合率为43.5%。... 以肝细胞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为载体,用葡聚糖作桥的间接交联方法和氯胺T法,同时将阿霉素(ADM)和131I连接到HAb18上,制备出“双弹头”肝癌免疫导向药物131I-HAb18-ADM。其免疫结合率为43.5%。细胞毒实验结果显示,131I-HAb18-ADM对靶肿瘤细胞SMMC-7721的杀伤效果较单独应用ADM相同浓度的HAb18-ADM和比放射性相同的131I-HAb18时,有明显的增强。131I-HAb18-ADM具有选择性高效杀伤的作用,它集中了化疗与内放射治疗的优点,互相补充,展示了肿瘤导向治疗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阿霉素 肝细胞瘤 抗体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叶家利 李增政 +2 位作者 何逸凡 姚翔媚 王娅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这些预后不良亚组中进一步增加常规化疗强度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此外,使用了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会导致在治愈患儿中出现多种长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癌症、精神恶化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等。迄今为止,成人ALL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差,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来改善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和分子疗法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的基于抗体的治疗(Blinatumomab和Inotuzumab ozogamicin)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Tisagenlecleucel)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反应率和预后。将这些免疫疗法纳入ALL治疗中,有望降低常规化疗的强度,减少相关毒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综述讨论了新的治疗选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疗法,旨在为AL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后核内侧区与脑干呼吸相关区间纤维联系
12
作者 王宁黔 吴中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面神经后核内侧区与脑干呼吸相关区间的纤维联系。方法于13只成年SD大鼠的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0.5-1.0μl,5只注射30%麦角HRP 20-60 nl,并以7只成年SD大鼠为对照,逆行/顺行迫踪mNRF神经元。结果发... 目的 研究大鼠面神经后核内侧区与脑干呼吸相关区间的纤维联系。方法于13只成年SD大鼠的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内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0.5-1.0μl,5只注射30%麦角HRP 20-60 nl,并以7只成年SD大鼠为对照,逆行/顺行迫踪mNRF神经元。结果发现HRP标记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双侧延髓孤束核、疑核、巨细胞网状核。旁巨细胞背侧网状核、中间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中缝核群(raphe nuclei)、桥脑臂旁核、K-F核、脊髓中间区(Spinal intermediate zone)、脊髓后角、延髓及桥脑网状结构;WGA-HRP标记神经纤维主要存在双侧于孤束核、疑核、脊髓中间区、延髓网状结构。结论mNRF(神经元与脑干不同呼吸相关核团之间具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基本呼吸节律起源及维持过程中可能通过这些神经结构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后核 内侧区 基本呼吸节律 辣根过氧化物酶 麦角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RP-HPLC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菁菁 肖向红 +3 位作者 柴龙会 张晶钰 刘志平 白玉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138,143,共4页
以蓝狐(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 以蓝狐(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H=3.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测得狐胆汁中含有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它们的峰面积比分别为35.05%和9.23%,不含牛磺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在3.33~10 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来分析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胆汁 正交试验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结合型胆汁酸
下载PDF
最优控制理论在垂直发射舰空导弹转弯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善同 陈素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36,共7页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垂直发射舰空导弹转弯控制段的控制规律,并以某低空、超低空、近程舰空导弹为研究背景进行弹道优化设计,通过大量计算结果,分析了燃气舵最大舵偏角与工作时间、反馈回路参数等对垂直发射导弹弹道特性的影响... 本文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垂直发射舰空导弹转弯控制段的控制规律,并以某低空、超低空、近程舰空导弹为研究背景进行弹道优化设计,通过大量计算结果,分析了燃气舵最大舵偏角与工作时间、反馈回路参数等对垂直发射导弹弹道特性的影响。最后选取一组最优参数对全弹道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将垂直发射技术应用于对付近程、高速、掠海目标是有效的,可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梯度 垂直发射技术 导弹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位共轭的色散和非线性补偿
15
作者 蔡威威 刘超梁 曹文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0,共4页
理论分析了光学相位共轭补偿信道内色散和非线性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若干基于光学相位共轭补偿色散和非线性的具体方案及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最后介绍了最近提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光学相位共轭结合脉冲预展宽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方案。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非线性补偿 数值计算 光学相位共轭
下载PDF
岩石破碎理论中滑移线场的构造
16
作者 殷绥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促使受力物体产生塑性变形,因而宜用塑性力学的观点去分析钻进过程中岩石破碎原理的理论基础。根据岩石材料性质的特点,本文讨论了莫尔理论中静水压力(平均正应力)的影响因素,共轭剪切破裂面的交角,以及莫尔理论的适用... 三向压缩应力状态促使受力物体产生塑性变形,因而宜用塑性力学的观点去分析钻进过程中岩石破碎原理的理论基础。根据岩石材料性质的特点,本文讨论了莫尔理论中静水压力(平均正应力)的影响因素,共轭剪切破裂面的交角,以及莫尔理论的适用条件。作者还论述了借鉴塑性力学滑移线理论用于构造钻进条件下岩层滑移线场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其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碎碎 滑移线场 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