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机器人法官:还有多少可能和不可能 被引量:22
1
作者 盛学军 邹越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82,共9页
智能机器人在司法领域大有可为,将给司法实践带来关系重构、队伍重组、流程再造等重要变革,对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可以借助"机器人法官"提高审判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智能机... 智能机器人在司法领域大有可为,将给司法实践带来关系重构、队伍重组、流程再造等重要变革,对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我们可以借助"机器人法官"提高审判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我们应该积极运用智能机器人推进建设现代化的法治体系,提升法治能力,但也要警惕过分依赖冷数据和机器智能造成新的司法不公。我们既要造就一大批善于运用人工智能的新型法官,又要在引进"机器人法官"的同时,坚守人类法官的人性、人道和法治精神。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和算法难以找到逻辑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恰当融合点。公正审判所需要的情感难以及时准确地进入机器人的决策系统,恰当地运用自由裁量权是机器人难以习得的智慧,有丰富实践经验、有人性情感、有法治精神的法律人比装满程序和大数据的机器更能准确地适用和解释法律条文。人类官司的最后裁决权不能交给智能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法官 智能机器人 电脑量刑 法律智能系统
下载PDF
法理视域下的计算机量刑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群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16,共3页
在关于刑事法律正义输出的诸多环节里,量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思考最终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量刑来传达给当事人,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计算机量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脑量刑的模式,从其诞生之初,就引起了人们广... 在关于刑事法律正义输出的诸多环节里,量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思考最终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量刑来传达给当事人,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计算机量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脑量刑的模式,从其诞生之初,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和争论,莫衷一是。以法理学的角度融入这种思考并对有关盲点予以厘定,从而提出计算机量刑的路径选择,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量刑 自然法学 分析法学 司法公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