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浩 顾建平 +2 位作者 王丽萍 王利伟 郭静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24例患者的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有23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狭窄或闭塞。其中15例行DSA检查,175段血管中14段狭窄程度与CTA不同。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疾病 计算机体 层摄影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PET/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仪仪 张建 +7 位作者 左长京 程超 董爱生 葛继元 周围 高明军 崔斌 孔令山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肺癌淋巴结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82例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增强CT检查者对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564枚,其中78枚(13.8%)证实为转...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肺癌淋巴结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82例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增强CT检查者对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564枚,其中78枚(13.8%)证实为转移。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增强CT,P均<0.05。PET/CT与增强CT对区域淋巴结分期总的准确性分别为[87.8%(72/82)及70.7%(50/82)],P<0.05;对区域淋巴结N0、N1、N2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9.3%(25/28)、83.3%(20/24)、90.0%(27/30)]vs[85.7%(24/28)、50.0%(12/24)、73.3%(22/30)]。结论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高于增强CT,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 分期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功能区病变与中风病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东友 王进 +2 位作者 周益群 刘义成 董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横断面各功能区病变与中风病中医临床辨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523 例患者采用前瞻性比较研究,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头部CT 分析。结果 523 例患者符合中风病病名诊断364 例,其中中络141 例,中经130 ... 目的 探讨脑横断面各功能区病变与中风病中医临床辨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523 例患者采用前瞻性比较研究,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头部CT 分析。结果 523 例患者符合中风病病名诊断364 例,其中中络141 例,中经130 例,中腑46 例,中脏47 例;病变波及部位:脑干45 例,脑叶91 例,基底节内囊区277 例,丘脑65 例,小脑45 例。结论 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颅脑解剖、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功能区病变 中医证型 CT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浩 郭静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44-45,57,共3页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不同重建方式从不同方面显示了主动脉...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不同重建方式从不同方面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范围、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分支受累情况以及支架置入情况,综合运用可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结构和特点。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对主动脉夹层的术前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观察有极其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计算机体层摄影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慧娟 赵卫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30例病例为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螺旋CT平扫,其中10例在病变区加做高分辨CT扫描,20例做了强化扫描。结果:30例病例的CT征象可见分...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30例病例为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螺旋CT平扫,其中10例在病变区加做高分辨CT扫描,20例做了强化扫描。结果:30例病例的CT征象可见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等,本组30例中同时具有4种以上征象者16例(53.3%),具有3种以上征象者24例(80%)。20例病例的CT增强值在16Hu~60Hu之间。30例病例中的22例根据CT平扫或结合增强扫描做出正确诊断。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基础 CT
下载PDF
肺曲霉菌病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云燕 赵文荣 +2 位作者 吴佩军 李伟 汤光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的影像特征,增强对肺曲菌球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肺曲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经病理证实为PA的螺旋CT主要表现包括渗出性病变(7/12)、薄壁空洞形成(7/... 目的通过分析肺曲霉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的影像特征,增强对肺曲菌球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肺曲霉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经病理证实为PA的螺旋CT主要表现包括渗出性病变(7/12)、薄壁空洞形成(7/12)伴"球中球"征象(空洞内可移动肿块及半月形空气征)(4/12)、多发结节(蜂窝状改变中见小团块密影)(5/12)、肿块样浸润灶伴"晕轮征"(软组织肿块,边缘可见"晕轮征")(3/12)。结论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但认识其在不同时期具有的相应某些特点的征象,有利于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球病 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潘教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09-51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成像,分析病变动脉早期成像情况和强化特点。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85.0%的病灶出现动脉早期强化...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成像,分析病变动脉早期成像情况和强化特点。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85.0%的病灶出现动脉早期强化,由高到低依次是肝血管瘤和肝脓肿,均为100.0%,肝细胞癌为95.0%,肝转移瘤为84.0%,胆管细胞癌为25.0%。其中病灶内异常血管及不均匀强化对肝细胞癌,边缘结节状强化对血管瘤,环状强化对转移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早期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测和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动脉
原文传递
MSCTA与DS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宋福春 孙秋德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数字减影(DSA)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MSCTA及DSA两种血管成像检查,依据血管分支和节段评价二者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数字减影(DSA)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行MSCTA及DSA两种血管成像检查,依据血管分支和节段评价二者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及DSA检查,所有图像均能满足诊断。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97.7%、90.0%、98.9%、81.8%。其中Ⅰ、Ⅱ、Ⅲ、Ⅳ、Ⅴ级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8.5%、92.9%、90.9%、88.5%、95.8%。与DSA比较,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一致性,对管腔狭窄程度分级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节段性管腔狭窄程度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及狭窄程度分级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肺吸虫脑病急性期CT及MRI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忠政 张连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吸虫脑病急性期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9例,均行CT检查,5例CT增强,其中6例行MRI检查并增强。回顾分析其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大片水肿及梗塞灶5例。环状病灶伴周围脑组织水肿4例。MRI... 目的探讨肺吸虫脑病急性期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9例,均行CT检查,5例CT增强,其中6例行MRI检查并增强。回顾分析其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大片水肿及梗塞灶5例。环状病灶伴周围脑组织水肿4例。MRI显示环形囊壁,增强扫描见环形强化4例,小斑絮样强化2例。结论CT及MRI表现对肺吸虫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诊断 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延髓外侧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丽玲 李玉杰 林顺发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延髓外侧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分析 2 6例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资料及头部CT、MRI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 2 6例 ,除出现延髓外侧区受损症状外 ,有 3例同时伴延髓腹内侧区、2例伴脑桥受损症状和体征。 2 6例头... 目的 探讨延髓外侧综合征的解剖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统计分析 2 6例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资料及头部CT、MRI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 2 6例 ,除出现延髓外侧区受损症状外 ,有 3例同时伴延髓腹内侧区、2例伴脑桥受损症状和体征。 2 6例头部CT检查 ,颅后凹异常 1例 (3 85 % ) ,2 4例MRI检查 ,出现异常信号 2 3例 (95 83% )。结论 延髓外侧综合征临床特点不完全局限于延髓外侧区 ,少数可累及延髓腹内侧区及桥脑 ,头部MRI检查优于CT ,MRI结果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综合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解剖
下载PDF
64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海燕 张迪 +4 位作者 韩东 王凯 苏贝尔 曹绍东 申宝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4期676-681,592,共6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冠脉搭桥术后64层螺旋CTA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成像条件、心电编辑软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薄层容积图像及VR、CPP、MIP等后处理方法对桥血管的显示情况,并观...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A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冠脉搭桥术后64层螺旋CTA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成像条件、心电编辑软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薄层容积图像及VR、CPP、MIP等后处理方法对桥血管的显示情况,并观察桥血管通畅状态。结果:67例CTA容积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其中15例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27例经过心电编辑软件后处理;检出正常桥血管107支,占74.31%(107/144);异常静脉桥血管32支,22.22%(32/144),包括近端吻合口尖角状闭塞13支,钙化斑块7支,软斑块8支,混合斑块1支;远端吻合口狭窄3支;正常动脉桥血管35支,24.31%(35/144);异常动脉桥血管5支,3.47%(5/144),包括闭塞内乳动脉桥血管4支,远端吻合口狭窄1支。上述多种后处理方法有助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行程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有无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等。结论:64层螺旋CTA是冠脉搭桥术后评估桥血管状态准确、安全及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搭桥 计算机成像 血管造影 通畅性 64层
原文传递
16层螺旋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增全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1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腰椎骨转移瘤且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47例63处腰椎骨转移瘤,分析其16层螺旋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计算...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腰椎骨转移瘤且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47例63处腰椎骨转移瘤,分析其16层螺旋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计算两种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6层螺旋CT发现43例患者共59处椎体破坏,其灵敏度为84.6%;明确诊断腰椎转移瘤37例,可疑13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37例患者共41处椎体放射性异常浓聚,其灵敏度为65.2%,全身骨显像明确诊断腰椎转移瘤27例,可疑9例;39例患者全身骨显像发现椎体外多发放射性异常浓聚。结论:16层螺旋CT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较99Tcm-MDP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多数患者经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可获得较为明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肿瘤转移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r= 0.826,P<0.001),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 DSA。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推一基底动脉系统,是诊断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CTA DSA 比较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CT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高飞 卫一宾 +1 位作者 张炽 陈琳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57例患者,并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3名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磁共振DWI联合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胰...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57例患者,并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3名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磁共振DWI联合CT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胰腺局部增大率和胰周渗液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CT检查的胰腺局部增大率和胰周渗液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93,x^2=13.955;P<0.05)。联合检查的胰腺局部增大率和胰周渗液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10,x^2=18.330;P<0.05)。磁共振DWI联合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为96.49%和97.73%,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的准确率及灵敏度(78.95%和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6,x^2=5.264;P<0.05);而磁共振DWI联合CT检查特异度同样高于单独CT检查,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x^2=1.356,P>0.05)。结论:磁共振DWI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急性胰腺炎的病灶和范围,CT检查结合磁共振DWI检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ADC值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故临床中应结合CT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核磁扩散加权成像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亓昌珍 龚建平 +4 位作者 蔡武 钱铭辉 庞小娇 周金亮 徐龙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SH患者的CT资料。将CT平扫、血管期、肝实质期扫描的0.625 mm层厚图像传至工作站,对各期病灶的最大层面进行重组配准,测量病灶内高强化区和低强...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SH患者的CT资料。将CT平扫、血管期、肝实质期扫描的0.625 mm层厚图像传至工作站,对各期病灶的最大层面进行重组配准,测量病灶内高强化区和低强化区的CT值,计算强化净值;采用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 PSH均为单发、境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3例见支气管血管束挤压征象,2例见空气新月征。4例不均匀强化病灶血管期的高强化区和低强化区的平均强化净值分别为85 HU和28 HU。3例结节型PSH的强化方式为血管期强化净值>肝实质期强化净值,2例肿块型PSH的强化方式为血管期强化净值<肝实质期强化净值。结论 64排螺旋CT不仅能显示PSH形态学表现、支气管血管束挤压征象,而且病灶血管期高强化区的强化净值可以反映PSH特征性血管瘤样区,有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CTPA技术
原文传递
^(99m)Tc-TRODAT-1人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平 陈玲 +4 位作者 张海琴 黎锦如 李为民 李春亿 吴克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99Tcm 2 β [N ,N′ 双 (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 β ( 4 氯苯基 )托烷 ( 99mTc TRODAT 1 )进行人脑多巴胺转运体 (DAT)SPECT显像的可能性和方法 ,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正常人与帕金森病病人 ... 目的 探讨利用99Tcm 2 β [N ,N′ 双 (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 β ( 4 氯苯基 )托烷 ( 99mTc TRODAT 1 )进行人脑多巴胺转运体 (DAT)SPECT显像的可能性和方法 ,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正常人与帕金森病病人 ,以99mTc TRODAT 1为显像放射性药物 ,进行SPECT显像。结果 99mTc TRODAT 1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入脑。注射后 3~ 5小时 ,正常人基底节区域有高度的放射性摄取 ,而大脑其他部分和小脑少或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帕金森病病人 ,根据病情、病程不同 ,基底节放射性摄取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 ,99mTc TRODAT 1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DATSPECT显像用放射性药物 ,99mTc TRODAT 1DATSPECT显像对帕金森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多巴胺转运体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控制扫描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精确CT定位扫描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庄洁颖 王敏 +4 位作者 时飞跃 付林 陈丽丽 陈飞 魏晓为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8-11,18,共5页
目的:研究控制扫描(CS)法精确确定放疗标记点CT层面的位置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S法制作标记点层面位置(MSP)计算程序,用于位置计算的企业微信程序,以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层厚3 mm)的CT定位扫描中。选取2020年10月至... 目的:研究控制扫描(CS)法精确确定放疗标记点CT层面的位置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S法制作标记点层面位置(MSP)计算程序,用于位置计算的企业微信程序,以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层厚3 mm)的CT定位扫描中。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位肿瘤患者,将使用CS法行CT定位扫描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使用常规方法行CT定位扫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CT定位扫描中3个金属标记点同时显示在同1层面的例数及含标记点CT图像的层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3个标记点同时显示在同1层面上的例数分别为26例和13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了13例(占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含标记点CT图像仅1层的例数分别为4例和0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4例(占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P<0.05)。结论:使用CS法辅助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CT定位扫描,可精确计算得到CT定位扫描的目标起始位置,从而使放疗患者3个金属标记点的影像尽可能出现在同1个CT层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放疗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扫描(CS)法 标记点 CT定位 企业微信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基于双能量CT中双能量指数、原子序数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研究
18
作者 孙宁 邱琦蕾 +2 位作者 吴雨雪 钱红丽 包亚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泌尿系结石直径均>5 mm,所有患者的离体结石均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分别计算DEI、Zeff、能谱曲线斜率及三者结合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11例患者中草酸钙结石75例(占67.57%),羟基磷灰石15例(占13.51%),尿酸结石21例(占18.92%),未发现胱氨酸等其他类型结石。3种类型结石的CT值(F=487.691,P<0.001)、DEI(F=395.553,P<0.001)、Zeff(F=818.689,P<0.001)和能谱曲线斜率(H=19.615,P<0.001)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I、Zeff和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7.39%(97/111)、84.68%(94/111)和81.98%(91/111)。DEI、Zeff和能谱曲线分别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准确率均为80%~100%。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为94.59%(105/111)。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59%、94.59%和100%。结论:与DECT的单个指标相比,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显示出更好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 双能量指数(DEI) 原子序数(Zeff) 能谱曲线斜率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三维C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道的早期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丹 赵其纯 +3 位作者 尚希福 胡飞 贺瑞 杨万荣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评估三维CT对单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临床价值及早期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ACL损伤患者均采用前内侧入路(anteromedial porta... 目的评估三维CT对单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膝关节临床价值及早期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ACL损伤患者均采用前内侧入路(anteromedial portal technical,AM)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2~7 d内给予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内移植物、股骨及胫骨骨隧道及内固螺钉等结构情况。结果三维CT能够清晰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移植物、股骨及胫骨骨隧道及内固定螺钉等情况。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随访1、3、6个月,观察术后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52.51±9.26)分,术后随访1个月Lysholm评分(67.70±7.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7,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能够清晰的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移植物及骨道情况,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情况评估的重要方法,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和回顾性指导关节镜术中骨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三维CT 评估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5
20
作者 宗兆文 沈岳 +2 位作者 李政 赵玉峰 陈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并关注64排CT血管造影(CTA)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并怀疑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2006年前采用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的诊治,并关注64排CT血管造影(CTA)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胫腓骨骨折并怀疑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2006年前采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术(2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9例)辅助诊断,2006年后采用CTA辅助诊断(7例)。一旦确诊,根据不同情况行损伤血管直接吻合、静脉移植或人工血管修复血管,肢体已经坏死者行截肢术。结果CTA平均检查时间为(42.0±9.5)min,少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术的(2.5±0.6)h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67±12)min,且准确率高。18例患者中12例得到早期诊断者无肢体功能障碍,6例延迟诊断者5例行部分截肢(趾)手术,1例一期行大腿截肢。结论早期诊断是胫腓骨骨折合并下肢主要动脉损伤患者救治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CTA在其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动脉 损伤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