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江大堤典型堤段管涌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毛昶熙 段祥宝 +1 位作者 蔡金傍 羽海英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8-824,共7页
用北江大堤典型堤段的堤基粉细砂砾在玻璃水槽中模拟不同砂层厚度、埋深、层次结构及接触面粗糙度等条件下的管涌试验。论证了接触面加糙后能使临界坡降由光滑面的0.10提高到0.13~0.20。较细的上层砂和较粗的下层砂砾将有可能使临界坡... 用北江大堤典型堤段的堤基粉细砂砾在玻璃水槽中模拟不同砂层厚度、埋深、层次结构及接触面粗糙度等条件下的管涌试验。论证了接触面加糙后能使临界坡降由光滑面的0.10提高到0.13~0.20。较细的上层砂和较粗的下层砂砾将有可能使临界坡降减小30%左右。最后,根据多层地基渗流理论推导出堤基渗流管涌发展的计算公式,并用三维有限元计算进行了验证。该公式可以用来估算管涌突发时的涌砂范围和继续向上游冲蚀发展的距离,以便判别危害大堤安全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砂模 临界坡降 接触面糙率 多层地基 计算公式
下载PDF
尾矿料的物理力学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保华富 张光科 龚涛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5-121,共7页
本文结合云南省兰坪铅锌矿尾矿料的大量物理力学性试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尾矿料自然堆积稳定的干密、含水量大小与其所处排水条件、放矿浓度、颗粒级配等因素关系密切,试验得出了尾矿料在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孔隙比下的... 本文结合云南省兰坪铅锌矿尾矿料的大量物理力学性试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尾矿料自然堆积稳定的干密、含水量大小与其所处排水条件、放矿浓度、颗粒级配等因素关系密切,试验得出了尾矿料在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孔隙比下的渗透系数与破坏比降;用西田建议的经验公式计算尾矿料渗透系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同时对尾矿料的压缩性、抗剪强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建议改善尾矿堆坝的排水条件是提高堆坝稳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料 自然堆积密度 选矿 物理力学性试验
下载PDF
河道型水库动防洪库容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童思陈 周建军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82,共9页
本文从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方程出发 ,推导了河道型水库动、静防洪库容关系 ,以数学模型为手段 ,计算并绘制动、静防洪库容关系曲线 ,给出防洪库容一般变化规律 ,提出计算水库防洪库容具体步骤和方法 ,为可研阶段或中小型防洪水库缺少断面... 本文从明渠恒定非均匀流方程出发 ,推导了河道型水库动、静防洪库容关系 ,以数学模型为手段 ,计算并绘制动、静防洪库容关系曲线 ,给出防洪库容一般变化规律 ,提出计算水库防洪库容具体步骤和方法 ,为可研阶段或中小型防洪水库缺少断面资料情况下 ,确定水库的防洪库容提供参考。河道型水库防洪库容计算方法应结合实际水库具体情况选取 ,完全采用静库容法计算防洪库容是不符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动防洪库容 计算方法 公式推导 静防洪库容
下载PDF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及抗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轶翔 查晓雄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通过试验和理论对空、实心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实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可以采用实心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承载力与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有关。火灾试验表明,钢... 通过试验和理论对空、实心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做了研究,研究表明,实心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可以采用实心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空心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承载力与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有关。火灾试验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的耐火性能要优于钢管普通混凝土,根据试验提出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时间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凝土 承载力 抗火性能 计算公式
下载PDF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雪 陈永东 +1 位作者 刘孝根 张明然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3,共6页
基于理论分析,设计并制造了4台典型结构的螺旋板式热交换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当量直径de、定距柱密度n,冷流体进口温度T对螺旋板式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换热面积相近的样机,当量直径由19.7增至37.9时... 基于理论分析,设计并制造了4台典型结构的螺旋板式热交换器。通过试验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当量直径de、定距柱密度n,冷流体进口温度T对螺旋板式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换热面积相近的样机,当量直径由19.7增至37.9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9%,平均压力降相对降低45%;定距柱密度由200增至800时,总传热系数相对增加17%,平均压力降相对增加129%;冷流体进口温度的提高既可使流体之间的传热效果增强,又能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基于试验数据对湍流状态下螺旋流的对流换热系数和压力降的准则式分别进行了拟合及验证,对流换热系数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压力降拟合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为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传热 流动 准则式 能效评价
下载PDF
截流块体稳定影响因素及实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国兵 李学海 +1 位作者 程子兵 胡国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30,36,共7页
截流块体稳定计算是截流设计的重要基础。基于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的基本表达式,结合试验和实践成果,剖析了影响截流块体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截流块体稳定经典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截流龙口水流垂线流速分布呈非矩形分布时,... 截流块体稳定计算是截流设计的重要基础。基于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的基本表达式,结合试验和实践成果,剖析了影响截流块体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截流块体稳定经典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在截流龙口水流垂线流速分布呈非矩形分布时,需综合考虑水深H、垂线流速系数α及相对糙度Δ/D、绕流系数ξ等影响因素;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及工程实例验证,得出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的平堵截流和立堵截流不同阶段、不同堤头形态的截流块体稳定实用计算表达式。对截流块体稳定理论及经典计算公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块体 稳定性 受力分析 影响因素 计算公式 途径
下载PDF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及光伏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于琼燕 刘帅帅 +1 位作者 李海东 张倩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需要研究太阳在一年内的位置和辐射能的变化,而高度角作为确定太阳与地球位置的重要参数之一,理解其计算公式尤为重要.结合球面三角形边余弦公式和天球坐标系参数,详细分析了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并对太阳高度角的光...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需要研究太阳在一年内的位置和辐射能的变化,而高度角作为确定太阳与地球位置的重要参数之一,理解其计算公式尤为重要.结合球面三角形边余弦公式和天球坐标系参数,详细分析了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并对太阳高度角的光伏应用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度角 计算公式 光伏应用
下载PDF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公式的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相山 周泽平 +1 位作者 张静 王治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8期137-138,共2页
对原有轻型井点降水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按照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会加深对公式的理解,结果更合理、更精确,并在实际应用中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 轻型井点降水 计算公式 改进算法
下载PDF
曳引摩擦力计算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文耀平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880-883,897,共5页
针对在电梯设计过程中缺乏曳引摩擦力计算方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先对曳引轮和钢丝绳的受力情况作出分析,建立曳引轮两侧拉力与绳槽所受压力的关系式;根据比压在绳槽中的分布情况,建立压力与比压的关系... 针对在电梯设计过程中缺乏曳引摩擦力计算方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先对曳引轮和钢丝绳的受力情况作出分析,建立曳引轮两侧拉力与绳槽所受压力的关系式;根据比压在绳槽中的分布情况,建立压力与比压的关系式;再根据摩擦力与比压和摩擦系数的关系,用力学方法得出了曳引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一直以来在电梯的设计过程中都是采用欧拉公式进行曳引计算与校核,采用摩擦力计算公式是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实例的计算校验证实,根据摩擦力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与欧拉公式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计算摩擦力的方法来验算曳引条件,并且还可以发现电梯设计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弥补欧拉公式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摩擦力 计算公式 曳引条件 欧拉公式
下载PDF
截流钢筋笼的稳定性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学海 程子兵 +1 位作者 汪世鹏 石教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6,共6页
对实践中常用到的正六面体钢筋笼的稳定性从质量、形状以及有无垫底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及工程实例验证。首次拟合提出了考虑其形状因素、河床糙度因素的正六面体钢筋笼止动流速和起动流速的计算公式,经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计算精... 对实践中常用到的正六面体钢筋笼的稳定性从质量、形状以及有无垫底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及工程实例验证。首次拟合提出了考虑其形状因素、河床糙度因素的正六面体钢筋笼止动流速和起动流速的计算公式,经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实用性。此外,对四面体钢筋笼的稳定性也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四面体钢筋笼用于截流抛投这类止动问题的工程时,其止动稳定性明显优于相同质量的正六面体钢筋笼;而对于护底等起动问题的工程,两者起动稳定性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六面体钢筋笼 四面体钢筋笼 稳定特性 影响因素 计算公式
下载PDF
一类三部图中不同构图的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吉荣 廉晓龙 +3 位作者 丁巍巍 李健 金灵 张军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建立了一个新的映射关系,并在新的映射下应用图论和有限群对集合的作用、轨道、等价关系等对文献[1](张军.换热网络布局问题的改进及计算.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4):40-43.)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类三部图的不同构图... 建立了一个新的映射关系,并在新的映射下应用图论和有限群对集合的作用、轨道、等价关系等对文献[1](张军.换热网络布局问题的改进及计算.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4):40-43.)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类三部图的不同构图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构图 有限群 轨道 计算公式
下载PDF
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丽丰 王煜 +1 位作者 陈雄波 张厚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9,共6页
从多沙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确定适宜的输沙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影响输沙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一维恒定流非饱和输沙方程和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特点和冲淤规律,... 从多沙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确定适宜的输沙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影响输沙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一维恒定流非饱和输沙方程和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特点和冲淤规律,建立了渭河下游汛期输沙用水量计算公式。公式的突出特点,一是充分反映了来水来沙和冲淤水平对输沙用水量的影响,二是充分考虑了河道边界条件(以平滩流量表示)的影响。采用该计算公式,得出了不同来沙量和冲淤水平及不同河道边界条件下渭河下游汛期的输沙用水量。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引江济渭入黄方案研究和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下游 输沙用水量 平滩流量 计算公式
下载PDF
两种突水系数计算公式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荣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7期44-47,共4页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各给出了一个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称为公式(1)和公式(2)。比较发现,两个计算公式在参数的选择、规定的正常块段的临界突水系数、安全系数、使用的方便程度...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各给出了一个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分别称为公式(1)和公式(2)。比较发现,两个计算公式在参数的选择、规定的正常块段的临界突水系数、安全系数、使用的方便程度4方面是不同的,并逐一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临县新民煤矿1井田9号煤层的开采为例,进行了突水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公式(1)计算出的突水系数大于采用公式(2)计算出的突水系数;采用公式(1)计算,井田范围内9号煤开采全部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采用公式(2)计算,井田南部有一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安全区内,井田北部大部分范围9号煤开采处在带压开采临界区内。最后指出,在计算突水系数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补给条件差的矿区,选择公式(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富水性较强、补给条件好的矿区,可以选择公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系数 计算公式 比较分析 带压开采 实例说明
下载PDF
蒸发器含缺陷传热管爆破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思源 唐毅 +2 位作者 聂勇 惠虎 李培宁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共7页
以传热管缺陷的伤深比α和当量长度比γ为参量,采用含缺陷直管段试样的爆破压力测量值和选定的拟合函数,经过变换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含缺陷传热管爆破压力的拟合公式。应用拟合公式计算了两种材料传热管60多个试样的爆破压力和剩... 以传热管缺陷的伤深比α和当量长度比γ为参量,采用含缺陷直管段试样的爆破压力测量值和选定的拟合函数,经过变换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含缺陷传热管爆破压力的拟合公式。应用拟合公式计算了两种材料传热管60多个试样的爆破压力和剩余强度系数(RSF),其计算值和测量值的误差都在工程计算精度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传热管 爆破压力 计算公式 缺陷
下载PDF
关于模p的一类同余方程解的个数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文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设p是一个奇素数且满足3|(p-1)。对任意整数k_1及k_2且满足(k_1k_2,p)=1,设N(k_1,k_2;p)表示同余方程k_1x^3+k_2y^3≡1mod p的解的个数,其中0≤x,y≤p-1。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解析方法,高斯和的性质以及S.Chowla,J.Cowles和M.Cowles等... 设p是一个奇素数且满足3|(p-1)。对任意整数k_1及k_2且满足(k_1k_2,p)=1,设N(k_1,k_2;p)表示同余方程k_1x^3+k_2y^3≡1mod p的解的个数,其中0≤x,y≤p-1。该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解析方法,高斯和的性质以及S.Chowla,J.Cowles和M.Cowles等人的重要工作研究N(k_1,k_2;p)的计算问题,并给出它的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同时提出几个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数 三次同余方程 整数解的个数 计算公式 解析方法 高斯和
下载PDF
基于Gardner公式的岩石密度优化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盼 刘挺 唐峰 《录井工程》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解决岩石密度计算中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问题,对Gardner经验公式进行了优化,以减小声波时差单一变量的误差对岩石密度的影响。通过电阻率R_D和自然伽马GR以及声波时差Δt数据建立密度(ρ)的计算模型,如YC 1井的优化密度计算式为ρ=1.60... 为解决岩石密度计算中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问题,对Gardner经验公式进行了优化,以减小声波时差单一变量的误差对岩石密度的影响。通过电阻率R_D和自然伽马GR以及声波时差Δt数据建立密度(ρ)的计算模型,如YC 1井的优化密度计算式为ρ=1.608160(1000000/Δt)^(0.012352 )R_D^(-0.023617 )GR^(0.077736),该式密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复测定系数(r^2)为0.73,相关性很好,且其平均误差仅为-0.00013g/cm^3,而Gardner经验公式计算的密度值平均误差为-0.11274g/cm^3,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较Gardner公式有更好的地区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密度 计算模型 回归分析 Gardner公式 Faust公式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折光指数测定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洁莉 郑丹玮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3期46-47,共2页
为了与新标准配套,通过测定8种9个批次食用植物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折光指数,重新探讨了折光指数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并提出了在10℃-40℃范围内每差1℃时折光指数的新校正系数。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折光指数 温度 计算公式
下载PDF
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天庆 褚利波 李厚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采用纤维增强塑料 (FRP)板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是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病害防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中的截面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 ,为FRP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 采用纤维增强塑料 (FRP)板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是近年来混凝土结构病害防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该文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中的截面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 ,为FRP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分析为重点 ,给出了适用于单筋、双筋矩形截面梁和T形截面梁的计算公式 ,较好地反映了梁抗弯加固时正截面受力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计算方法 FRP板 钢筋混凝土梁 纤维增强塑料板
下载PDF
关于四次及六次混合指数和的均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婷婷 张文鹏 《中国科学: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初等及代数方法研究四次及六次混合指数和的均值计算问题,并给出几个有趣的计算公式和转换公式.
关键词 混合指数和 四次均值 六次均值 计算公式 转换公式
原文传递
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墩间距计算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邬晓光 李艺林 +1 位作者 黄叙钦 安平和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为了合理地选择双薄壁墩的墩间距,通过分析挂篮、施工机具、浇筑块件的动力效应和梁体受到的不均匀静载所产生的不平衡弯矩确定墩间距的下限值;通过分析强度约束确定墩间距的上限值.工程实例验证了墩间距范围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双薄壁墩 连续刚构桥 墩间距 不平衡弯矩 强度约束 计算公式 桥梁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