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被引量:129
1
作者 刘生龙 周绍杰 胡鞍钢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67,共14页
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2007—2009年),本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对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如下三个主要发现:第一,义务教育法实施所导致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年左右... 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2007—2009年),本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对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如下三个主要发现:第一,义务教育法实施所导致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年左右;第二,基于断点回归估计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为12.8%,高于OLS估计;第三,高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收入群体,表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本论文从定量上评估了义务教育法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贡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教育回报率的新证据,并从研究方法上丰富了现有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回报 断点回归设计 工具变量法
原文传递
义务教育能提高代际流动性吗?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斌开 张淑娟 申广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94,共19页
提高代际流动、促进机会均等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省份间的实施时间差异作为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义务教育政策对代... 提高代际流动、促进机会均等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省份间的实施时间差异作为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义务教育政策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显著提高了代际之间的教育流动性,原因在于父母教育水平、职业层次、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提升得更多。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在提高代际流动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教育机会均等化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法
原文传递
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与创新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复兴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共5页
有效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修订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动因。新《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经费投入、政府责任、学校安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法律责任等方面都... 有效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修订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动因。新《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经费投入、政府责任、学校安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重大的突破。这部《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和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立法目的 受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
原文传递
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军 刘生龙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34,共18页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框架检验中国教育与国民健康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微观数据,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显著...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框架检验中国教育与国民健康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微观数据,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教育与中国成年男性自报健康之间存在显著因果关系,而且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男性抽烟的概率,教育年限与女性保持正常体型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研究创新: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框架检验分析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效果并检验教育对健康的因果效应。研究价值:证实了教育对健康的积极效应,特别是教育对当前中国政府提倡的控烟政策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健康 健康中国 义务教育法 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
原文传递
教育人权及其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何以落实和完善 被引量:18
5
作者 尹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9-46,共8页
新《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由原来的工具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标志着教育的人权特性及其地位在我国的真正确立。教育人权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实质之所在。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现实选择上,《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在均衡化、问责... 新《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由原来的工具本位转变为权利本位,标志着教育的人权特性及其地位在我国的真正确立。教育人权是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实质之所在。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现实选择上,《义务教育法》的实施需要在均衡化、问责制和弱势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等方面不断地深化、拓展和完善:强化"均衡"这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价值追求;落实问责制,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问责机制——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切实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人权 均衡发展 问责制 弱势儿童
原文传递
打牢铸魂育人根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18
6
作者 石芳 韩震 《教师教育学报》 2022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回应时代之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界定了课程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回应时代之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界定了课程性质,阐明了课程理念,凝练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并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还对教学、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教研进行了具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魂育人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下载PDF
教育深化对初婚年龄、生育数量的影响——基于义务教育法实施的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振宇 张程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2,42,共16页
将偏好效应和机会成本效应纳入一个以时间为投入的效用函数模型,阐释教育深化对个体初婚等待时间与生育数量的影响机制。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形成的准实验克服个体教育年限作为解释变量时可能的内生偏差,利用第二轮中国综合社会调... 将偏好效应和机会成本效应纳入一个以时间为投入的效用函数模型,阐释教育深化对个体初婚等待时间与生育数量的影响机制。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形成的准实验克服个体教育年限作为解释变量时可能的内生偏差,利用第二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证实教育深化将显著延长个体初婚等待时间,同时降低生育数量。在排除同期文化大革命、法定婚龄变更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因素的干扰后,该结果仍然稳健。本文的发现为理解中国人口婚育行为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婚育 义务教育法
下载PDF
女性受教育程度如何影响家庭消费——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62,共16页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2011、2013、2015、2017)四期的全国代表性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其家庭消费水平提升,且在以义务教育法...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2011、2013、2015、2017)四期的全国代表性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已婚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其家庭消费水平提升,且在以义务教育法作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工具变量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结果仍然成立;第二,与生存型家庭消费相比,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享受型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女性受教育程度会通过提高劳动收入和提升女性家庭决策地位两个途径来促进家庭消费,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的家庭更加关注子女的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受教育程度 家庭消费 义务教育法 收入效应 决策效应
原文传递
教育政策能促进农村教育代际流动吗?——基于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31,共12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农村家庭数据,考察了我国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对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矩阵方法描述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基本情况,发现父代与子代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从教育代际流动性和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以上两项教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义务教育政策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改善农村家庭代与代之间的教育相关性,但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政策建议包括:政府应进一步推进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缓解贫困家庭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约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性 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义务教育法 高校扩招政策
下载PDF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芳 王世光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共11页
本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深入总结了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服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 本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深入总结了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服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凝练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遵循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思想对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内容进行统筹设计,构建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体系,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对教学、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做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教育扩张与城乡居民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骏 赵西亮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109,共19页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取教育代际次序相关性分析方法,考察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和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这两项重要的教育扩张政策对我国城乡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义务教育法》与大学扩...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取教育代际次序相关性分析方法,考察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和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这两项重要的教育扩张政策对我国城乡家庭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义务教育法》与大学扩招政策均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但对城镇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影响不显著。(2)相较于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家庭,《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的城镇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而高校扩招政策显著提高了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的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3)高校扩招政策显著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省份的农村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并且对促进这些省份农村中低收入家庭的教育代际流动性的作用更加显著。(4)《义务教育法》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均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父代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子代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性 教育代际次序相关性 义务教育法 高校扩招政策
原文传递
关于义务教育教师法律身份的经济学思考——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茂林 张学敏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0,36,共5页
教师法律身份的本质是为了保证教育服务交易有效进行而从根本上确立的教师与其它交易主体之间关系的契约身份,因而对于教育实践影响重大。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和教师人力资本的高度专用性及其个人占有的天然性等特性决定了义务教育交易的... 教师法律身份的本质是为了保证教育服务交易有效进行而从根本上确立的教师与其它交易主体之间关系的契约身份,因而对于教育实践影响重大。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和教师人力资本的高度专用性及其个人占有的天然性等特性决定了义务教育交易的特殊性及其教师的职业特征。基于此,义务教育教师的法律身份不能简单地定为公务员或者雇员,而只能定为公务雇员,否则不能同时兼顾和充分体现其职业的公务性和专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 法律身份
原文传递
义务教育实施二十年的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颖秀 张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回顾我国义务教育走过的20年历程,问题与成绩并存。国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重大政策补偿、制度创新等措施。为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针对投入不足、经费分担不合理、办学条件不配套、学校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责... 回顾我国义务教育走过的20年历程,问题与成绩并存。国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重大政策补偿、制度创新等措施。为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针对投入不足、经费分担不合理、办学条件不配套、学校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经修改,一部反映公平与正义的新法正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性质 制度 政策 法律
下载PDF
教育代际邻里效应与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来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证据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宏 李嘉莹 《经济学(季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4-800,共17页
本文实证检验邻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探究教育在社区层面的代际外溢效应。利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各省分阶段实施的准实验,我们发现,给定自己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社区其他母亲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 本文实证检验邻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影响,探究教育在社区层面的代际外溢效应。利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各省分阶段实施的准实验,我们发现,给定自己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社区其他母亲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青少年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男生、农村、家庭收入较低以及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受邻里教育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教育代际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并不限于孩子间同伴效应,还会通过社会互动或榜样效应影响家庭的教养环境和教育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邻里效应 《义务教育法》
原文传递
公民受教育权的制度保障——兼析《义务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9
15
作者 湛中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2,191,共7页
公民受教育权作为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不仅是个人对国家主张的主观防御权,同时也是宪法的"基本价值决定"。这就要求国家建立各种相关制度、组织和程序以促进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义务教育法》所建立起的义务教育制度正是对... 公民受教育权作为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不仅是个人对国家主张的主观防御权,同时也是宪法的"基本价值决定"。这就要求国家建立各种相关制度、组织和程序以促进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义务教育法》所建立起的义务教育制度正是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制度保障,应以此为核心考察《义务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30年间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中国公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尊重,未来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应着力于均衡发展,以实现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 制度保障
下载PDF
教育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晓敏 李亚男 徐慧 《教育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20-43,共24页
如何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急需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九年义务教育改革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作为自然实验,发现教育的提升能积极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体来讲,流动... 如何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急需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九年义务教育改革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作为自然实验,发现教育的提升能积极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具体来讲,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社会融入得分提高0.1个标准差。该结果得到多个稳健性检验的支持。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识别了教育对社会融入的影响路径,包括:(1)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改善其经济条件;(2)促使流动人口从事社会声望更高的职业,进一步得到本地人的认可;(3)提高家属随迁概率,进而提升其在流入地的效用水平;(4)提升流动人口的迁移稳定性,延长其居留本地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对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以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义务教育法案 工具变量
原文传递
“五育融合”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材建构的策略与限度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123,共8页
近些年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提及“五育融合”,它回应了全面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片面发展和五“育”割裂的教育现实。“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的进一步发展,“五育融合”旨在通过五“育”间的渗透、互动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人的全... 近些年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提及“五育融合”,它回应了全面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片面发展和五“育”割裂的教育现实。“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的进一步发展,“五育融合”旨在通过五“育”间的渗透、互动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五育融合”追求的应是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融合不能忽视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也不能忽视五“育”之间融合的差异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材落实“五育融合”有利于深化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有利于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有利于实现德育的定向和纠偏。德育教材可以从目标、生活、活动和形式等方面落实“五育融合”。但德育教材融合五“育”有其限度,即融合不能抹杀德育的独特性任务,也不能将德育与其他四“育”同等融合,教材还应给教师留有融合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 德育教材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解读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增为 杨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0,78,共8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对本课程所培育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按照“国家育人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程序,凝练出政治认同、道德修...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对本课程所培育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按照“国家育人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程序,凝练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围绕五大核心素养,确立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课程总目标,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制定了分学段课程目标,形成了学段间有序衔接的目标阶梯,有效落实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设计的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积累连续性的德育经验和整体性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义务教育法》对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奇 张同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5,共14页
基于一套独特的中国农村家族调查数据,同时借助《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在省份间的差异及该法对子代出生队列的外生影响,实证估计该法对于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通过区分该法的实施对实现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先天效应与培养效应产生的... 基于一套独特的中国农村家族调查数据,同时借助《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在省份间的差异及该法对子代出生队列的外生影响,实证估计该法对于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影响。通过区分该法的实施对实现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先天效应与培养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分析发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强化了由先天效应实现的农村教育代际传递,抑制了由培养效应实现的农村教育代际传递。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与机制分析中,发现由培养效应实现的农村教育代际传递的弱化,主要是《义务教育法》对于女孩群体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层次、收入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起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代际传递 教育机会公平 家族固定效应
下载PDF
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父母教育与儿童健康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宙翔 刘成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71,共14页
父母教育是子女未来获得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父母教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数据,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作为工具变量,分析父母教育与儿童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 父母教育是子女未来获得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父母教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数据,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作为工具变量,分析父母教育与儿童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父母教育显著且稳健正向影响儿童健康,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越有利于儿童健康;父母教育会增加子女出生禀赋从而直接促进儿童健康,同时因自身收入增加而改善了子女营养状况,进而间接影响儿童健康;儿童性别、居住地也会影响父母教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儿童健康,政府应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受教育程度,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重视父母在儿童健康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育 儿童健康 义务教育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