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待行区对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延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吉瑞 车国鹏 +1 位作者 温汉辉 单姗 《公路交通技术》 201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于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综合待行区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延误的影响。以某双向8车道信号交叉口为例展开研究,并应用... 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于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综合待行区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待行区的设置对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延误的影响。以某双向8车道信号交叉口为例展开研究,并应用VISSIM软件对改善效果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待行区域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有显著提升,且平均延误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灯交叉口 综合待行区 VISSIM仿真 通行能力 延误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待行区全感应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郑佐雄 王勇 雷建明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2-99,共8页
为减轻阶段性的机动车流量波动对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传统的平面交叉口感应控制理论基础上,针对如何实现综合待行区的全感应控制进行研究;从微观城市交通的角度,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的城市平面交叉口... 为减轻阶段性的机动车流量波动对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传统的平面交叉口感应控制理论基础上,针对如何实现综合待行区的全感应控制进行研究;从微观城市交通的角度,对设置有综合待行区的城市平面交叉口内的车辆行为、检测方法及信号相位等方面的特性进行分析;考虑到综合待行区特殊的几何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概念的全感应控制策略,以主信号之间的控制为第一逻辑层次,同一进口道的预信号与主信号之间的控制为第二逻辑层次,分析其检测器设置方法及参数设置规则;以昆明市北京路-霖雨路交叉口为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及其感应控制模块(Vis VAP)对全感应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建模与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段及流量条件下,提出的全感应控制相对于固定控制车均延误时间的最大优化率为47. 43%,最小优化率为31. 16%,车均停车次数的最大优化率为40. 29%,最小优化率为27. 83%,从而明显提高综合待行区的控制效果,改善交叉口的整体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全感应控制策略 层次分析 综合待行区 VISSIM仿真
原文传递
考虑运行效益评价的车速引导与预信号协同控制研究
3
作者 姚明 陈浩杰 +1 位作者 黄丽莹 陈士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2,102,共8页
为减少综合待行区中车辆因为预信号设置增加的停车次数和信号控制延误,优化了主预信号相位设置,提出了一种车速引导与预信号协同控制的方法。以镇江市禹山路—谷阳路交叉口为例,利用Matlab对接Vissim软件COM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车速引... 为减少综合待行区中车辆因为预信号设置增加的停车次数和信号控制延误,优化了主预信号相位设置,提出了一种车速引导与预信号协同控制的方法。以镇江市禹山路—谷阳路交叉口为例,利用Matlab对接Vissim软件COM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车速引导仿真。以延误变化、停车次数、进口道通行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比传统综合待行区与改进后的综合待行区的各进口道指标参数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车速引导与预信号协同控制优化后的交叉口各方向预停车线停车次数均降低20%以上,东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方向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7.8%和16.4%;西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方向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8.4%和10.5%;优化后交叉口东西方向直行和左转通行能力分别提升了19.8%和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待行区 车速引导 通行能力 平均延误 停车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