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生位置对水曲柳小叶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广亚 陈柄华 +2 位作者 黄雨晨 金光泽 刘志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2-721,共10页
复叶植物相比单叶植物更具生长优势,但复叶内部小叶性状及其相关关系是否受到着生位置影响尚未可知。该研究以东北典型复叶植物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复叶内部不同着生位置小叶的叶厚(LT)、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 复叶植物相比单叶植物更具生长优势,但复叶内部小叶性状及其相关关系是否受到着生位置影响尚未可知。该研究以东北典型复叶植物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复叶内部不同着生位置小叶的叶厚(LT)、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和叶磷含量(LPC),分析上述6种小叶性状及其生长关系在复叶内部的变异,并分别通过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以及标准化主轴(SMA)法检验着生位置对小叶性状及性状间生长关系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结果表明:(1)LT、LA、LDMC和LNC随小叶着生位置级别增加(从复叶顶端至复叶基部)呈减小趋势,但SLA和LPC呈增大趋势。(2)复叶内部,LNC与SLA间以及LT与LDMC间表现为同速生长关系,LT、SLA、LPC 3个性状与LA间,SLA、LNC、LPC 3个性状与LDMC间以及LPC与LT间均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3)小叶着生位置对LA与LT、SLA、LPC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显著影响,LT、SLA与LA的斜率在三级小叶(复叶中部)附近达到最大值,LT、LPC与LA的斜率绝对值在六级小叶(复叶基部)处达到最小值。整体而言,复叶内部小叶性状随着生位置存在一定变异规律,小叶性状间多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且小叶性状间的生长关系一定程度上受着生位置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叶植物 异速生长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厚 叶面积 叶片养分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