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究复方散热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萌 苏文灵 +4 位作者 王玥 宋端慧 郑瑞芳 胡旭 邢建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79-688,共10页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预测复方散热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平台以及相关文献获取复方散热颗粒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基于DrugBank、OMIM、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预测复方散热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平台以及相关文献获取复方散热颗粒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基于DrugBank、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流行性感冒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绘制复方成分靶点和流感靶点的韦恩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复方药材-化学成分-靶点网络,通过R语言对复方-疾病共同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筛选得到活性成分224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其作用于流感治疗的靶点共145个,包括STAT3、CASP3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复方散热颗粒主要通过甲型流感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流感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主要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复方散热颗粒能够降低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及p-PI3K、p-AKT1、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复方散热颗粒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治疗流感的作用,而PI3K/AKT信号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散热颗粒 流行性感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