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碎屑沉积物的分类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起祥 李绍全 刘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比较研究了以 Shepard和 Folk等为代表的海洋碎屑沉积物分类方案 ,提出沉积物的分类应兼具描述与解释两种功能。Shepard分类已经过时 ,Folk等的分类方案有显著的优点 ,但亦有不足之处 ,应予以改进。沉积物的成分分类受到忽视的现象应予... 比较研究了以 Shepard和 Folk等为代表的海洋碎屑沉积物分类方案 ,提出沉积物的分类应兼具描述与解释两种功能。Shepard分类已经过时 ,Folk等的分类方案有显著的优点 ,但亦有不足之处 ,应予以改进。沉积物的成分分类受到忽视的现象应予以改变。为适应我国海洋地质测量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一套结构分类与成分分类相匹配的多重分类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碎屑沉积物 成分分类 结构分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晚二叠世乐平煤的成因及成煤物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其奭 陈能贵 《海相油气地质》 1996年第2期29-33,T001,共6页
乐平煤是分布于苏浙皖赣地区龙潭组中的特有煤种(俗称树皮煤),也是一种具良好生烃潜力的烃源岩。乐平煤中,壳质组和可溶有机质含量高,母质类型为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双重来源,元素组成具富氢、低氧、高含硫的特征,应属海相成因的泥炭坪... 乐平煤是分布于苏浙皖赣地区龙潭组中的特有煤种(俗称树皮煤),也是一种具良好生烃潜力的烃源岩。乐平煤中,壳质组和可溶有机质含量高,母质类型为高等植物和低等生物双重来源,元素组成具富氢、低氧、高含硫的特征,应属海相成因的泥炭坪沉积。成煤物质主要来源于真蕨、种子蕨和科达类等植物的树皮体。树皮体又可分为茎皮体和根皮体两种亚组分。依据煤的显微组分组成和树皮体富集程度的不同,乐平煤可分为原地型、过渡型和微异地型三种成因类型。乐平煤的研究对整个南方二叠纪煤成烃资源的评价具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床 成因 成煤物质 晚二叠世
下载PDF
古代玻璃制品成分分析与鉴别的统计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宛惠 邓明华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23年第2期27-40,共14页
给出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古代玻璃制品的成分分析与鉴别”可行的解法,并对赛题评阅进行简要评述.该题旨在通过对古代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探索文物分类方法.本文在充分考虑数据的成分性特点基础上,采... 给出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古代玻璃制品的成分分析与鉴别”可行的解法,并对赛题评阅进行简要评述.该题旨在通过对古代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数据分析,探索文物分类方法.本文在充分考虑数据的成分性特点基础上,采用中心对数比变换将数据从单纯型映射到欧式空间,在变换后的空间上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中心对数比变换 有监督分类 无监督聚类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微量元素岩性地球化学基因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黎介 刘宁强 +2 位作者 龚庆杰 吴轩 严桃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9-1470,共12页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量元素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并将其编号为LG03,其基因链元素序列为Nb→Ti→Zr→Cr→La→V→Pb→Co→U→Ni→Th。分别选择发育在广东连阳花岗岩与佛...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量元素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并将其编号为LG03,其基因链元素序列为Nb→Ti→Zr→Cr→La→V→Pb→Co→U→Ni→Th。分别选择发育在广东连阳花岗岩与佛冈花岗岩的2个花岗岩风化剖面、海南文昌3个玄武岩风化剖面、北京房山1个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胶东2个花岗岩风化剖面与1个玄武岩风化剖面及1个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共计10个风化剖面对新构建的LG03基因以及以前基于主量和微量元素混合构建的LG01岩性基因进行检验。采用基因相似度≥80%作为样品之间具有相似基因的判别标准来检验地球化学基因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时,发现基于微量元素的LG03岩性基因与基于主量和微量元素混合的LG01岩性基因在遗传性与继承性方面基本相似,但LG03基因相对于LG01基因更稳定。采用酸性相似度20%和80%作为划分类基性成分、类中性成分和类酸性成分的标准时,发现LG03和LG01岩性基因在成分分类与物源示踪等方面也基本相似。在物源示踪方面LG03基因相对于LG01基因更稳定;在成分分类方面当二者划分结果不一致时应以LG01基因的酸性相似度划分结果为准,可进一步以LG03基因的划分结果加以约束。在风化、搬运与沉积过程中,地质样品的主量成分可能会受到风成沙、生物体等介质的加入而发生明显改变,进而导致LG01基因发生改变。但这些较单一成分物质的加入并不影响相对不活动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可使LG03基因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因此相对于LG01基因而言,LG03基因由于消除了受风成沙、生物体等介质的影响而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基因 风化剖面 基因相似度 成分分类 物源示踪
下载PDF
地球化学基因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庆杰 吴轩 +4 位作者 严桃桃 刘宁强 李晓蕾 李睿堃 刘梦翔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5-882,共18页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LG01,并将早先提出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命名为LG02,同时提出了两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因REEG01和REEG02。选择分别发育在广东连阳...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LG01,并将早先提出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命名为LG02,同时提出了两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因REEG01和REEG02。选择分别发育在广东连阳花岗岩体、广东佛冈花岗岩体、海南海口玄武岩、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上的4条风化剖面对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基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岩石风化产物中的岩性基因和稀土元素基因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稳定的遗传性和继承性;LG01岩性基因相对于LG02岩性基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REEG01稀土元素基因较REEG02稀土元素基因更稳定。建议将样品相对于中国酸性岩(由中国酸性岩元素丰度值代表的虚拟样品)的基因相似度称为酸性相似度,依据样品在LG01岩性基因方面的酸性相似度可将铝硅酸盐地质样品划分为类酸性成分、类基性成分和类中性成分3类(或类中酸性成分和类中基性成分两类)。从4个风化剖面样品及其表层土壤样品验证了LG01岩性基因的酸性相似度在物源示踪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基于全国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和目标样品在不同地球化学基因中的相似度空间分析有可能实现对目标样品的溯源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基因 风化剖面 遗传性与继承性 成分分类与物源示踪 样品溯源
下载PDF
基于类别特征提取的组合支持向量机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吕业 邓玉俊 杨慧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64-2169,共6页
在建立复杂生产过程软测量模型时,使用单一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或基于传统聚类方法的组合支持向量机模型有时难以很好地跟踪突变信号或取得满意的泛化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该算法结合类边界分析得到类... 在建立复杂生产过程软测量模型时,使用单一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或基于传统聚类方法的组合支持向量机模型有时难以很好地跟踪突变信号或取得满意的泛化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该算法结合类边界分析得到类别的特征向量,利用该特征向量将数据变换后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子模型,并用各组特征向量中有效特征值之和构建各子模型的组合参数。仿真实验表明该组合模型能降低相邻类别间的信息干扰,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判别分析 组合支持向量机 分类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肖长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13,共5页
介绍了纤维复合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现代国民经济中广泛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复合纤维
下载PDF
分级麦秸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严亮 杨久俊 李志成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3,共4页
以分级麦秸纤维、水泥熟料、粉煤灰及其他辅助材料为原料制备麦秸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详细介绍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纤维分级工艺,研究了未分级纤维的混杂效应,不同尺寸分级纤维在水泥浆体中的分散性,以及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 以分级麦秸纤维、水泥熟料、粉煤灰及其他辅助材料为原料制备麦秸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详细介绍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纤维分级工艺,研究了未分级纤维的混杂效应,不同尺寸分级纤维在水泥浆体中的分散性,以及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水灰比为0.4,减水剂用量1%,分级麦秸纤维宽度在0.3~06 mm,长宽比介于5~10之间,其掺量在2%时,麦秸纤维分散性最优,且麦秸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相比于同掺量未分级纤维提高了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 复合材料 分级处理 分散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emporal compositing algorithms for annua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Landsat time series data
9
作者 Xichen Meng Shuai Xie +2 位作者 Lin Sun Liangyun Liu Yilong 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23年第1期2574-2598,共25页
In this paper, four widely used temporal compositing algorithms, i.e.median, maximum NDVI, medoid, and weighted scoring-basedalgorithms, were evaluated for annua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monthly Landsat time se... In this paper, four widely used temporal compositing algorithms, i.e.median, maximum NDVI, medoid, and weighted scoring-basedalgorithms, were evaluated for annua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monthly Landsat time series data. Four study areas located in California,Texas, Kansas, and Minnesota, USA were selected for image compositingand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mages compositedusing weighted scoring-based algorithms have the best spatial fidelitycompared to other three algorithms. In addition, the weighted scoringbasedalgorithms have superio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followed bymedian, maximum NDVI, and medoid in descending order. However, themedian algorithm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which was ~70 times that of weighted scoring-based algorithms, andwith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just slightly lower (~0.13% onaverage) than weighted scoring-based algorithms. Therefore, werecommended the weighted scoring-based compositing algorithms forsmall area land cover mapping, and median compositing algorithm forthe land cover mapping of large area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between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e findings of thisstudy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compositing algorithms, and have potential uses for the selection ofpixel-based image compositing technique adopted for land covermapping based on Landsat time series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 compositing spatial fidelity time series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LANDSAT
原文传递
用隶属函数及统计分析法综合评判我国各地区消费水平
10
作者 刘万里 王金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 ,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根据隶属度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和聚类 ,且经统计检验其合理性 。
关键词 隶属函数 消费水平 综合评价 分类检验 统计分析 中国 模糊数学 经济水平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31
11
作者 高黎 王正 《人造板通讯》 2005年第2期5-8,17,共5页
木塑复合材料(WPC)具有比单独的木质材料或塑料产品更优异的性质,是木材的理想替代品,它的出现可以减少废弃木材和塑料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也适应现代材料复合化发展的规律。本文简要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途径以及在国内外的应... 木塑复合材料(WPC)具有比单独的木质材料或塑料产品更优异的性质,是木材的理想替代品,它的出现可以减少废弃木材和塑料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也适应现代材料复合化发展的规律。本文简要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途径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现状,并对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发展木塑复合材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木质纤维材料 塑料复合材料 人造板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氢氧同位素习性及其在四川盆地卤水成因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耀庭 熊淑君 宋鹤彬 《四川地质学报》 2001年第3期153-158,共6页
依据氢、氧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及其分布规律性 ,可将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卤水划分出四种类型 :大气水渗入淋滤型、海相沉积型、海相沉积与大气降水叠加型、海相沉积与岩浆水叠加型卤水。用氢、氧同位素法研究水成因 ,分类明确 ,标志明显 ,... 依据氢、氧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及其分布规律性 ,可将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卤水划分出四种类型 :大气水渗入淋滤型、海相沉积型、海相沉积与大气降水叠加型、海相沉积与岩浆水叠加型卤水。用氢、氧同位素法研究水成因 ,分类明确 ,标志明显 ,有确定的成因涵义 ,应用效果良好 ,可弥补水文、地球化学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卤水 成因分类 四川盆地 氢同位素 大气降水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燕 朱晓林 +1 位作者 朱宇宏 姚强 《中国标准化》 2013年第5期33-37,47,共6页
本文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制备工艺进行了总结分析,列举了三种典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分类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素玲 孙学杰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94,共5页
研究金属基复合新材料是当代新材料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较好的耐热性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高、难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等弱点,并结合国内外相... 研究金属基复合新材料是当代新材料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较好的耐热性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高、难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等弱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状况,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以及制成品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方面,对其领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评述了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分类 制备技术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卫莉 李海平 《纳米科技》 2009年第4期71-75,共5页
综述了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概念、产生、分类、制备方法以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地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类型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福刚 李长江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6年第4期57-59,共3页
介绍了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最新技术进展。
关键词 复合型 技术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内服芳香疗法应用原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梅家齐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内服芳香疗法利用香药物质作用于人体内从而产生治疗效果,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不下数十种。对于香药物质内服后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与治疗效用之间的关系,虽然相关部门已进行了部分临床研究分析,但在涉及到内服后各体内... 内服芳香疗法利用香药物质作用于人体内从而产生治疗效果,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不下数十种。对于香药物质内服后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与治疗效用之间的关系,虽然相关部门已进行了部分临床研究分析,但在涉及到内服后各体内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以及以增强芳香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使用对象依从性为目的的研究工作依然还不够。内服芳香疗法的药理分析直接关系到香药物的研制、临床试验、使用效果、药物作用机理及药物质量评价。在探求内服芳香疗法的规律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用量方面,应注重香药物质理化特性的改善、制作工艺的优化、释药规律和特征的调控以及吸收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服成分 体内过程 疗效分析 剂型分类
下载PDF
CFRP制孔加工切屑形成过程及分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义文 高贵敏 +2 位作者 付鹏强 蒋银红 许成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了控制切屑形成,提高CFRP吸气式内排屑系统的排屑质量,建立了二维直角切削受力模型,研究了切屑的形成过程并对切屑形状进行预测并分类,用超景深显微镜(KEYENCE VHX-1000)对切屑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可得:切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切屑弯曲折... 为了控制切屑形成,提高CFRP吸气式内排屑系统的排屑质量,建立了二维直角切削受力模型,研究了切屑的形成过程并对切屑形状进行预测并分类,用超景深显微镜(KEYENCE VHX-1000)对切屑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可得:切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切屑弯曲折断与剪切失效,切屑的大小一般在1.02~1.80 mm,切屑的形状主要分为条形切屑、微圆型切屑和米形切屑三种,当温度达到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时,切屑发生变形,会出现C形屑并伴有纤维拔出现象,除不可估算占比的米形屑外,不同形态切屑的占比大小依次为条形切屑、微圆形切屑、C形屑和纤维拔出形切屑。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二维直角切削模型 切屑形成 切屑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