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79
1
作者 郭沛涌 沈焕庭 +2 位作者 刘阿成 王金辉 杨元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2-900,共9页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 于 1 999年枯水期 (2~ 3月份 )、丰水期 (8月份 )、2 0 0 0年枯水期 (2~ 3月份 )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采样调查 ,研究了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的影响及长江河口水环境的生物监测。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 87种 ,甲壳动物占绝对优势 ,共 5 9种。在所有浮游动物中桡足类 3 1种 ,其次为水母类 ,有 9种 ,此外 ,枝角类、毛颚类各 8种。3次采样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有河口半咸水种和近岸低盐种类如华哲水蚤 (Sinocalanus sinensis)、火腿许水蚤 (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 (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 (Labidocera euchaeta)等 ,还有长江径流带到河口的淡水种如近邻剑水蚤 (Cyclops vicinus vicinus)、英勇剑水蚤 (Cyclops strenuus)、透明 (Daphnia hyalina)等。一些浮游动物可作为水系指示种 ,其分布、数量反映了不同水系分布变化 ,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有 5类水系指示种。通过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 ,1 999、2 0 0 0年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似 ,可分为河口类群、近岸类群和近外海类群。1 999年丰水期只形成近岸和近外海类群。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口门内向口门外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浮游动物种类数由北向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83
2
作者 潘红丽 李迈和 +3 位作者 蔡小虎 吴杰 杜忠 刘兴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2-730,共9页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山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大气压及CO2分压降低、光强增加等,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植物种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和组成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怎么样影响气候进一步变化?众多的研究报导了树木的生理生态特征、生长速率和生产力等对海拔的响应。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海拔梯度上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高山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以及植被分布的变化,旨在阐明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与生理生态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边界
下载PDF
北京大气细粒子PM_(2.5)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17
3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6 位作者 马永亮 张强 姚小红 Chak K. Chan Steven Cadle Tai Chan Patricia Mulawa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605-1608,共4页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1年、每周1次同步采样和全样品分析。2个采样点PM2.5的化学组成相似。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是主要的组分,其质量浓度之和超过PM2.5的50%。有机碳、元素碳...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1年、每周1次同步采样和全样品分析。2个采样点PM2.5的化学组成相似。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是主要的组分,其质量浓度之和超过PM2.5的50%。有机碳、元素碳和细粒子PM2.5的季节变化一致,即冬季质量浓度最高,夏季最低。夏季NO-3的质量浓度最低且在采样过程中从特氟隆滤膜上有近50%的挥发。SO2-4不同于PM2.5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SO2的转化率。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从冬季到春季大幅度上升,春季沙尘天气频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 城市大气细粒子 化学组成 含碳组分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大气污染
原文传递
1980—2007年大亚湾鱼类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和数量变化 被引量:78
4
作者 王雪辉 杜飞雁 +3 位作者 邱永松 李纯厚 孙典荣 贾晓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03-2410,共8页
根据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底拖网鱼类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7年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107种,分属13目50科,以中下层鱼类的... 根据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底拖网鱼类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7年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多样性、优势种和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2005年,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107种,分属13目50科,以中下层鱼类的种类最多,为48种,其次是中上层和底层种类,分别为37种和21种.大亚湾鱼类区系具热带和亚热带特性,以暖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为97种,暖温性种类为10种.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3.82),其次是冬季(3.37)和秋季(3.00),春季最低(2.40).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情况与多样性指数相似.1980—2007年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鱼类种类数减少,优势种更替明显.鱼类种类数由1980年的157种减少至1990年的110种,2004—2005年继续减少至107种;鱼类优势种由1980年以带鱼和银鲳等优质鱼为主,更替为以小型和低值的小沙丁鱼、小公鱼和二长棘鲷幼鱼为主.用包含年际变化趋势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的回归模型模拟1980—2007大亚湾鱼类资源密度的变化,鱼类资源密度在1980—1999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期均呈下降趋势,但1990—2007年间下降幅度比1980—1999年间大;1980—1999年鱼类资源密度的季节波动幅度较平缓(振幅为0.099),而1990—2007年的季节波动较大(振幅为0.420),说明1990—2007年阶段大亚湾鱼类数量的季节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区系特征 资源密度 大亚湾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年限退化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62
5
作者 左小安 赵哈林 +5 位作者 赵学勇 郭轶瑞 张铜会 毛伟 苏娜 冯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6,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0年的流动沙丘、封育11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和封育20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的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丰富度、盖度和物种...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封育0年的流动沙丘、封育11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和封育20年的沙丘(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的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沙丘的固定和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丰富度、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优势度逐渐减小。沙地退化植被恢复演替模式为:先锋植物沙蓬为主的一年生植物群落(流动沙丘阶段)→灌木差巴嘎蒿和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半流动和半固定沙丘阶段)→一、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的杂草群落(固定沙丘阶段)。在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存在递进性和渐变性;禾本科植物和多年生草本逐渐增加,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草本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组成 物种多样性 植被演替
下载PDF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39
6
作者 郭全邦 刘玉成 李旭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通过1986 和1996 年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的重复调查,运用构成指数对这些群落进行演替排序,研究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动态.结果表明,构成指数( CI) 可适当改变空间代替时间的局限;在缙云山森... 通过1986 和1996 年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的重复调查,运用构成指数对这些群落进行演替排序,研究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动态.结果表明,构成指数( CI) 可适当改变空间代替时间的局限;在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物种均匀度没有明显的动态规律,这与种间( 内) 关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指数 物种多样性 缙云山 次生演替序列
下载PDF
大型通江湖泊洞庭湖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被引量:54
7
作者 茹辉军 刘学勤 +2 位作者 黄向荣 宁应之 王洪铸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解通江湖泊鱼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04年3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5月对洞庭湖城陵矶、岳阳和沅江三个区域的鱼类进行逐月调查.共鉴定鱼类69种,隶属6目14科44属,其中59.4%为鲤科鱼类.以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 为了解通江湖泊鱼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04年3月-2004年12月和2005年5月对洞庭湖城陵矶、岳阳和沅江三个区域的鱼类进行逐月调查.共鉴定鱼类69种,隶属6目14科44属,其中59.4%为鲤科鱼类.以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鱼类种类多样性较高,且时空变化较大.一般地,湖区与长江干流的距离越近,种类数达到峰值的时间就越早;鱼类多样性在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在南洞庭湖高于其它两个区域.以优势度>5000为标准,全湖有17种优势种,其中80.0%为湖泊定居性鱼类.在生态类群方面,湖泊定居性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74.0%;江湖洄游性鱼类最少,占13.0%.对比分析显示,由于生境丧失、天然苗种资源衰退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洞庭湖鱼类多样性较20世纪70年代明显下降,洄游鱼类种类数减少;通江湖泊鱼类多样性明显高于阻隔湖泊,表明江湖阻隔造成鱼类多样性下降,因此,加强江湖连通是保护鱼类多样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鱼类 种类组成 物种多样性 通江湖泊
下载PDF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0
8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1 位作者 张冬良 傅萃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7-304,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网39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仔稚鱼隶属于31科,共84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6种,河口性鱼类30种,洄游性鱼类4种,淡水性鱼类34种。洄游性鱼类刀鲚占总个体数的82.63%,为最优势种。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数和丰度在冬季较低,以3月份最低,夏季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2006年11月—2007年4月相对较低,2006年10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0月最高,7月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全年较恒定,2006年7月和2007年6月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43
9
作者 纪焕红 叶属峰 +1 位作者 刘星 洪君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五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之一。作者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域的4个季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类群与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调查结果表明,...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五个海洋类自然保护区之一。作者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域的4个季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态类群与物种多样性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9种,隶属于6门12个类群,其中桡足类最多,占39.1%;可划分为5种生态类群,暖水性广布类群和暖温带近海类群为两种主要生态类群;出现优势种类15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和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等。多样性分析显示,除冬季外,其他三个季节Shannon-Wiener指数(H′)值均大于2,且秋季最高,达3.29。相关性分析表明,种类数与水温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与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春季和秋季种类类群及种类数有所减少,这与调查时水温变化有关。研究分析认为,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江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列岛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生态类群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 被引量:43
10
作者 孙松 周克 +2 位作者 杨波 张永山 吉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少且年内波动大,湾南部、湾口和湾外种类数多且年内波动小。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brevicorn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和小介穗水母(Podocoryne minima)等。从个体大小上来看,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最大。与历史资料的比较显示,2004年胶州湾水母类比90年代同期增加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海区比较显示,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渤海相似,与黄海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物种组成 优势种 小型桡足类 胶州湾
下载PDF
坡向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5
11
作者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5,共10页
坡向是重要地形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光照、温度及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群落植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坡向高寒草甸草地的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坡向对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坡向是重要地形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光照、温度及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群落植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坡向高寒草甸草地的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坡向对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群落优势种和亚优势种构成,阳坡以禾本科的赖草、西北针茅和洽草等为主,阴坡以莎草科的矮嵩草和线叶嵩草及豆科的阴山扁宿豆等为主;2)草层高度、植物物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为阴坡〉阳坡,β多样性指数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3)阳坡和阴坡草地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为主,分别占草地群落总物种数的71.0%和89.0%,1/2年生及地上芽植物为阳坡〉阴坡,地面芽植物为阴坡〉阳坡,地下芽植物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4)草地群落生物量构成,阳坡为禾本科(78.3%)〉莎草科(8.3%)〉菊科(6.4%)〉其他科(7%),阴坡为莎草科(54.3%)〉豆科(16.4%)和禾本科(14.8%)〉蓼科(5.3%)和菊科(4.6%)〉其他科(4.0%);除菊科外,所有各科植物生物量在坡向之间均差异显著,地上总生物量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5)0~20cm土壤N含量为阴坡〉阳坡,10~20cm土壤P、K、Cu、Zn含量为阳坡〉阴坡;6)0~30cm土温为阳坡〉阴坡,0~40cm土壤含水量阴坡〉阳坡。总之,坡向对高寒草甸草地群落植物种构成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坡向 群落构成 物种数 生活型 生物量 养分
下载PDF
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的结构、物种组成及其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朱华 许再富 +2 位作者 王洪 李保贵 龙碧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0-568,共9页
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的6个“龙山”片断热带雨林与同样类型的原始热带雨林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片断热带雨林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生活型构成、种群结构、植物丰富度及多样性等的变化及其规律。随着热带雨林的片断化,森林边缘效应和人... 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的6个“龙山”片断热带雨林与同样类型的原始热带雨林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片断热带雨林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生活型构成、种群结构、植物丰富度及多样性等的变化及其规律。随着热带雨林的片断化,森林边缘效应和人为干扰加剧,热带雨林群落的结构变得不完整,植物丰富度降低。在生活型构成上,附生植物,大、中高位芽植物以及地上芽植物比例减少,藤本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比例明显增高。在种群结构上,受轻、中度干扰的片断雨林,仅含1~2个个体的种类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有所增加,乔木种类组成变得不稳定,随着人为干扰的加剧,那些仅有1~2个个体为代表的种类将首先消失。在单位面积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上,情况比较复杂,热带雨林片断化和受到一定干扰可能会增加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但干扰过度又会减低其多样性指数,附生植物多样性指数则随干扰和隔离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总的说来,片断热带雨林单位面积上的种数远比原始林少得多,随着人为干扰和隔离的加剧,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断热带雨林 群落结构 西双版纳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与海南热带雨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朱华 周虹霞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6,共14页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与海南低地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有基本一致的植物区系组成 ,群落中优势科无论在种数百分比还是重要值排名上均较接近 ,显然属于同样性质的植物区系。在生态特征上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高大 ,分层不明显 ,B层为林冠...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与海南低地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有基本一致的植物区系组成 ,群落中优势科无论在种数百分比还是重要值排名上均较接近 ,显然属于同样性质的植物区系。在生态特征上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高大 ,分层不明显 ,B层为林冠层 ,散生巨树常见 ;在生活型谱上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 ,大、中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多 ,落叶树种比例小 ;以中叶、纸质、全缘和复叶比例较高为特征 ,具有最接近海南低地湿润雨林的群落垂直结构和生态外貌 ,其雨林特点虽不如湿润雨林浓厚 ,但明显强于海南的热带常绿季雨林和山地雨林。海南常绿季雨林群落高度明显较矮 ,小叶比例通常较高 ,革质叶比例亦较高 ,群落具有明显的旱生特点。海南的山地雨林群落高度较矮 ,A层连续 ,成为林冠 ,无散生巨树 ,分层明显 ,在生活型谱上大高位芽植物比例减少 ,附生植物丰富 ,并具有相当比例的地面芽植物 ;叶级虽以中叶占优势 ,但通常革质、非全缘和单叶比例较高 ,明显由于热量不足的影响而带有亚热带森林特色。在物种多样性上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似乎与海南的低地热带雨林相当 ,低于海南的山地雨林群落。海南的热带雨林群落种类丰富度不同人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 ,如果这些用于比较的数据可靠和具有可比性的话 ,西双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植物区系组成 生态外貌 物种多样性 西双版纳 海南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规模化稻鸭生态种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4
作者 沈建凯 黄璜 +7 位作者 傅志强 张亚 陈灿 金小马 廖晓兰 龙攀 高文娟 谢小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防效为94%;水稻分蘖到孕穗期稻田杂草主要由看麦娘(Alopecuruspratensis)、稗草(Echinochhloa crausgalli)、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鸭舌草(Mouochoria vaginalis)、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组成,抽穗期到成熟期主要由水花生、稗草、狗牙根和水竹叶组成。研究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水稻分蘖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略高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孕穗期到成熟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显著高于水稻单一种植。水稻全生育期规模稻鸭生态种养与常规稻鸭生态种养比较稻田杂草密度、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略有提高。说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可抑制杂草发生危害,达到有效控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 杂草管理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中国各产地软玉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廖任庆 朱勤文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5-30,共6页
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 MgO和 CaO, 类质同象替代使其还含有少量的 FeO, K2O, Na2O和Al2O3等杂质成分。通过对中国各产地软玉晶体化学式的计算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发现其平均化学成分与透闪石的理论值接近, 说明了软玉... 软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 MgO和 CaO, 类质同象替代使其还含有少量的 FeO, K2O, Na2O和Al2O3等杂质成分。通过对中国各产地软玉晶体化学式的计算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发现其平均化学成分与透闪石的理论值接近, 说明了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软玉的产地及品种特征, 尤其是Fe2+的类质同象替代使 w(FeO)成为区分软玉产地和品种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玉 透闪石 化学成分 晶体化学式 产地 品种
下载PDF
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冬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小林 徐宾铎 +1 位作者 纪毓鹏 任一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7-1714,共8页
根据2011年冬季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和环境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冬季捕获鱼类共60种,隶属于10目34... 根据2011年冬季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和环境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冬季捕获鱼类共60种,隶属于10目34科51属,以暖温性和暖水性底层鱼类为主.站位间物种丰富度指数介于1.14~2.84,多样性指数介于1.08~2.64,均匀度指数介于0.41~0.83之间.经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该海域鱼类群落在空间上可分为站位组Ⅰ(35°N以北水域站位)、站位组Ⅱ(靠近湾顶的近岸水域站位)和站位组Ⅲ(35°N以南水域站位).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站位组间及两两间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R=0.45~0.91).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底层水温、水深和表层盐度是影响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冬季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种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CCA)
原文传递
福建三明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32
17
作者 樊后保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 本文在0.3公顷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格氏栲群落的植物区系成份、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10种,隶属于42科68属,其中单种属占67.6%,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7.3%.乔木种群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垂直空间上常可分为三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烤 群落 植物区系成份 物种多样性 结构
下载PDF
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凡 张焕君 +2 位作者 吕振波 徐炳庆 郑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7-546,共10页
为了解莱州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现状及变化,作者于2010–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该海域进行了8航次底拖网调查,对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包括鱼类55种、... 为了解莱州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现状及变化,作者于2010–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该海域进行了8航次底拖网调查,对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包括鱼类55种、甲壳类25种、头足类5种;鲈形目最多(28种),十足目(24种)次之。游泳动物种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鱼类种数变化引起的,甲壳类和头足类种数季节变化较小。优势种分析表明,目前莱州湾中上层鱼类以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为主,底层鱼类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为主,甲壳类以口虾蛄(Orgtosaquilla oratoria)、日本虫寻(Charybdis japonica)和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为主,头足类以枪乌贼(Loliolus sp.)为主。枪乌贼、矛尾虾虎鱼、斑鰶在2年调查中均为优势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已不再是莱州湾的优势种类。Shannon-Wiener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间差异显著(F=6.003,P<0.001),而年间差异不显著(t=0.446,P=0.657>0.05);调查海域西南部的站位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而东北部则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莱州湾游泳动物种数特别是鱼类种数呈下降趋势,目前,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中的河口种、溯河洄游种、大型经济种、鲆蝶类和东方鲀类等种数已显著减少;群落优势种沿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黄鲫(Setipinna taty)、鳀、赤鼻棱鳀、枪乌贼不断向更小型化的方向演替。增殖放流种类在调查中均有渔获,仅鮻(Liza haematocheilus)于2010年冬季成为该季节优势种,表明增殖放流活动并未较大程度改变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目前夏季是游泳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季节,也略高于1982–2006年调查结果,可能与伏季休渔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游泳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多样性
原文传递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对长期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35
19
作者 韩梦琪 王忠武 +5 位作者 靳宇曦 康静 李江文 王悦华 王舒新 韩国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3-2281,共9页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从植物个体尺度入手,通过2016年野外群落调查试验,对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处理[载畜率分别为0(CK)、0.91(LG)、1.82(MG)、2.71(HG)羊/(hm2·a-1)]下的物种组成、植物多...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从植物个体尺度入手,通过2016年野外群落调查试验,对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处理[载畜率分别为0(CK)、0.91(LG)、1.82(MG)、2.71(HG)羊/(hm2·a-1)]下的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荒漠草原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功能群多样性对不同载畜率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对照区的植物种最多,有13科30种,轻度放牧区只比对照区少野韭(Allium ramosum)1种植物,而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的植物种分别较对照区减少了30%和40%,其中减少的物种大多属于多年生杂类草与多年生根茎禾草两大功能群。(2)多年生丛生禾草在植物群落中占比始终最大(29%~78%),且随着载畜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功能群均随载畜率增加呈减小的趋势。(3)两种多样性指数中,除了功能群多样性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其他多样性指数均在对照区达到最大值,且大小依次为对照>轻度>中度>重度放牧区。(4)物种多样性的3个α多样性指数与草地生产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功能群多样性指数则与生产力无相关关系。研究认为,长期放牧使得荒漠草原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使多年生丛生禾草形成优势单种;且载畜率的增加使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的多样性及生产力均显著下降,高水平的多样性会导致高水平的草地生产力,比较2种多样性指数指标,物种多样性指标对荒漠草原生产力的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畜率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草地生产力
下载PDF
黄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34
20
作者 丁晖 方炎明 +9 位作者 杨新虎 袁发银 何立恒 姚剑飞 吴俊 迟斌 李垚 陈水飞 陈婷婷 徐海根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5-887,共13页
黄山是我国东部高山之一,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南北植物区系交替的过渡带,是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的避难所。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以及享誉全球的风景名胜... 黄山是我国东部高山之一,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南北植物区系交替的过渡带,是第四纪冰期动植物的避难所。其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以及享誉全球的风景名胜区。2014年,我们在黄山建立了10.24 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并完成了首次调查。本文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样地中植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样地内有维管植物59科129属191种,其中乔木层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46科97属153种;热带性质的科、属分别占总科、属数的65.79%和45.36%,温带性质的科、属分别占34.21%和51.55%。样地内珍稀濒危物种较多,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物种7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1种以及64种中国特有种,这些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当取样面积小于2,150 m^2时,物种数随着面积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其后增加速率明显降低;但大于57,950 m^2时,增加速率又略变大。稀有种69种,占总树种数的45.10%。壳斗科和杜鹃花科的重要值占一半以上。建群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的重要值达26.25%,其次分别为细齿叶柃(Eurya nitida)(7.63%)、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7.60%)、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6.29%)和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4.83%)。样地平均胸径为4.10 cm,小径木的数量占较大优势。乔木层可分为两个亚层,甜槠在两个亚层的个体数量均最多,马尾松数量也比较多。甜槠、细齿叶柃、马银花、马尾松等均呈较显著的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区系特征 稀有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