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赋能下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1
作者 欧春尧 曹阳春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53-156,共4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数智赋能已逐渐成为各行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新商科教育必须不断适应并引领这一变革趋势,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文通过深入分析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数智赋能已逐渐成为各行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新商科教育必须不断适应并引领这一变革趋势,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文通过深入分析数智赋能对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影响,探讨了当前数智赋能背景下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策略,旨在推动新商科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具创新性的方向稳步前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新商科教育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数字化转型 数字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2
作者 施旸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92-97,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蕴涵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工作,形成显隐结合、雅润身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中华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蕴涵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工作,形成显隐结合、雅润身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构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为抓手融合第一、第二课堂,以培养教师团队、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团队及用人单位需求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赛事、两课堂、三主体” 高职院校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王金花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外语人才培养新的内涵。高校的外语专业应当重新定位,立足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以外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打造“外语+”课程体... 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外语人才培养新的内涵。高校的外语专业应当重新定位,立足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以外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打造“外语+”课程体系、实施超学科教学模式、建立跨校企实践教学体系、培育跨学科师资队伍和拓宽跨中外人才培养渠道等方面,构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旨在为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复合型外语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傅志强 高志强 《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遴选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模式改革在学生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德智... 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遴选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春耘现代农业实验班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模式改革在学生实践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协同培养和"管理学+农学"双学位培养模式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尤其突出,可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