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齿复合冲击切削破岩机制及其与扭转冲击的对比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伟吉
曾义金
+1 位作者
祝效华
丁士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复合冲击钻井技术是继扭转冲击钻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针对硬地层的提速技术,但其破岩提速机制及其相对于扭转冲击技术的区别还不够清晰,使在实际钻井中对于这两种钻井技术的选择没有依据。针对此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有限...
复合冲击钻井技术是继扭转冲击钻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针对硬地层的提速技术,但其破岩提速机制及其相对于扭转冲击技术的区别还不够清晰,使在实际钻井中对于这两种钻井技术的选择没有依据。针对此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单齿复合冲击切削岩石(硬岩和软岩)的拟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复合冲击作用下钻齿切削岩石过程中岩屑形成及破岩比功等,并与扭转冲击切削做相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硬岩(雅安花岗岩),当切削深度较小(小于0.6 mm)时,复合冲击切削破岩效率最高;当切削深度适中(0.6~1.2 mm)时,扭转冲击切削破岩效率最高;当切削深度较大(大于1.2 mm)时,扭转冲击和复合冲击相对于常规切削破岩几乎没有提速效果;在软地层(南充砂岩)中复合冲击和扭转冲击切削几乎没有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复合冲击
扭转破岩
破岩机制
破岩比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齿复合冲击切削破岩机制及其与扭转冲击的对比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伟吉
曾义金
祝效华
丁士东
机构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基金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0010099-18-ZC0607-0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214)。
文摘
复合冲击钻井技术是继扭转冲击钻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针对硬地层的提速技术,但其破岩提速机制及其相对于扭转冲击技术的区别还不够清晰,使在实际钻井中对于这两种钻井技术的选择没有依据。针对此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单齿复合冲击切削岩石(硬岩和软岩)的拟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复合冲击作用下钻齿切削岩石过程中岩屑形成及破岩比功等,并与扭转冲击切削做相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硬岩(雅安花岗岩),当切削深度较小(小于0.6 mm)时,复合冲击切削破岩效率最高;当切削深度适中(0.6~1.2 mm)时,扭转冲击切削破岩效率最高;当切削深度较大(大于1.2 mm)时,扭转冲击和复合冲击相对于常规切削破岩几乎没有提速效果;在软地层(南充砂岩)中复合冲击和扭转冲击切削几乎没有提速效果。
关键词
钻井
复合冲击
扭转破岩
破岩机制
破岩比功
Keywords
drilling
composite
impact
cutting
torsional
impact
cutting
rock
breaking
mechanism
mechanical
specific
energy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齿复合冲击切削破岩机制及其与扭转冲击的对比
刘伟吉
曾义金
祝效华
丁士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