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06
1
作者 郑刚 龚晓南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李广信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46,共20页
国内外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地基处理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综合应用,形成了有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本文对我国正在进行修订和编制的地基处理方面相关规范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地基处理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发展进... 国内外特别是我国近几年来地基处理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将各种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交叉、综合应用,形成了有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本文对我国正在进行修订和编制的地基处理方面相关规范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地基处理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复合加固技术 柱状加固体 复合地基
下载PDF
地基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4
2
作者 刘汉龙 赵明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15,共20页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不断涌现。该文系统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五年逐渐发展的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基处理...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不断涌现。该文系统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五年逐渐发展的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基处理新技术;结合地基处理相关规范的编制情况,探讨了标准化建设历程及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规范 综述
下载PDF
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148
3
作者 刘吉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4-677,共4页
由于路堤由填土等散体材料组成,路堤下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不一致,导致填土内部出现相对垂直位移,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计算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及计算参数均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不同。通过对复合地基上部填土... 由于路堤由填土等散体材料组成,路堤下复合地基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不一致,导致填土内部出现相对垂直位移,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计算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及计算参数均与刚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不同。通过对复合地基上部填土的力学分析,推导出一个求解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的公式。该公式表明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大小与复合地基置换率,桩顶处桩,土沉降差,填土厚度,填土弹性模量等关系密切。最后,利用一个工程实例证明该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路堤 复合地基 土应力比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85
4
作者 吴慧明 龚晓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84,共4页
通过设计和完成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模型对比试验 ,得出两者在桩体荷载集中系数、桩土荷载比、桩土应力比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并对两者的破坏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桩体复合地基柔性垫层的效用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毛前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7-73,共7页
从阐述复合地基与桩基之间的区别入手,通过对桩体刺入垫层的研究,寻找在桩头呈理想球形孔条件下,垫层、桩体、桩间土三者模量与刺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在刺入模式下的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问题。还讨论了复合地基桩上材料最优发... 从阐述复合地基与桩基之间的区别入手,通过对桩体刺入垫层的研究,寻找在桩头呈理想球形孔条件下,垫层、桩体、桩间土三者模量与刺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在刺入模式下的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问题。还讨论了复合地基桩上材料最优发挥状态问题,力图寻找最佳的桩土荷载分担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柔性垫层 刺入变形 复合模量 桩土
下载PDF
复合地层中盾构滚刀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1
6
作者 竺维彬 王晖 鞠世健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6,82,共6页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约40台次混合式盾构机在复合地层中掘进近100 km的滚刀磨损情况,对滚刀磨损做了定性分类,并根据滚刀磨损的影响因素,提出滚刀磨损的对策,以期指导今后复合地层施工中盾构机刀盘刀具选择、配置及盾构掘进。
关键词 复合地层 盾构 滚刀磨损 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复合地基沉降的复合本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5
7
作者 杨涛 殷宗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5,共7页
提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复合本构有限元法。根据桩土界面处力的平衡条件和竖向变形协调条件,由桩、土材料各自的本构方程形成复合地基的本构方程,桩和桩周土可以采用任意非线性本构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议的... 提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复合本构有限元法。根据桩土界面处力的平衡条件和竖向变形协调条件,由桩、土材料各自的本构方程形成复合地基的本构方程,桩和桩周土可以采用任意非线性本构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议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本构方程 平面应变 有限元 地基沉降
下载PDF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分担荷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秦建庆 叶观宝 费涵昌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结合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现场量测了桩顶反力、桩间土反力, 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桩体应力集中系数、桩间土应力减小系数,并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分担荷载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分担荷载 水泥土桩
下载PDF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9
作者 刘松玉 易耀林 朱志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72-2280,共9页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为了分析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同一场地进行了双向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试验段工程,对比分析了双向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施工扰...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技术。为了分析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同一场地进行了双向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试验段工程,对比分析了双向搅拌桩和常规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施工扰动、复合地基承载力和路堤荷载下的工作性状特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双向搅拌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搅拌均匀性、消除冒浆现象,并减小搅拌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扰动;双向搅拌桩桩身质量均匀,桩身强度沿深度变化较小,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填土高度相近时,双向搅拌桩荷载分担比高于常规搅拌桩,地表沉降和坡角处最大水平位移小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而地基固结速率快于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结果表明,双向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软土地基 双向搅拌方法 现场试验 高速公路 复合地基
下载PDF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施建勇 邹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9-315,320,共8页
为了寻求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便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桩与桩周土间摩檫力分布规律的假设和简化,运用单位元法推导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和设计用曲线,同时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对一实际工程的实测成果... 为了寻求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简便方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桩与桩周土间摩檫力分布规律的假设和简化,运用单位元法推导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和设计用曲线,同时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对一实际工程的实测成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理论计算的各级荷载下的沉降量值介于分层总和法与有限元法计算值之间,但文中方法比有限元计算法简单,比分层总和法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沉降 单位元法 有限元法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作勤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4期30-37,共8页
回顾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从荷载的合理传递出发,确定单桩的容许承载力、置换率和复合地基的容许承载力。阐明影响桩士应力比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用荷载试验检验应力比的作法。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 应力比 优化设计 荷载试验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特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复合本构有限元和传统有限元两种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桩土模量比和置换率条件下复合地基、双层地基、人工均质地基下卧层沉降与天然地基相应计算结果的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复合地基 下卧层 沉降特性 数值分析 双层地基 天然地基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关于水泥粉喷桩有效桩长的探讨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朝东 陈静曦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对水泥粉喷桩的特性和桩的受力情况的分析,表明水泥粉喷桩存在一有效桩长,认为水泥粉喷桩在有效桩长深度内才能有效地传递荷载。水泥粉喷桩有效桩长取决于地基土性、水泥标号和水泥掺合量。
关键词 水泥粉喷桩 有效桩长 复合地基 桩基础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墓褥垫层效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郑东明 邓安福 吕镇江 《地下空间》 CSCD 1999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CFG桩单桂带台复合地基褥垫层的效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复合地基 CFC桩 褥垫层 效用 桩土应力比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探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潘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248-251,共4页
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沉降小,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施工方便等特点。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沉降模式,详细讨论了其沉降计算,包括它的计算厚度、影响因素... 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沉降小,适用范围广,造价低,施工方便等特点。阐述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沉降模式,详细讨论了其沉降计算,包括它的计算厚度、影响因素、压缩模量选取及附加压力计算等。提出按变形控制理论进行变形计算有其优点,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地基处理 沉降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42
16
作者 郑刚 李帅 刁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77-1989,共13页
对上软下硬成层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进行了单排桩和群桩条件下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体抗弯刚度和强度、不同桩体加固位置、不同桩间距和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条件下桩体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破坏模式以... 对上软下硬成层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进行了单排桩和群桩条件下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体抗弯刚度和强度、不同桩体加固位置、不同桩间距和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条件下桩体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破坏模式以及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离心机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单排桩还是群桩条件下,桩身最大弯矩作用点均产生于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在群桩条件下,桩体越靠近路堤中心桩身弯矩越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高、桩距较大且桩下端嵌入较硬土层足够深度时,可产生桩间土体沿桩的绕流甚至因产生绕流而导致路堤失稳破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低时,在单排桩条件下,桩体会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并可在路堤失稳前在桩身上部发生第二次弯曲破坏,而在群桩条件下,坡脚附近部分桩体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发生弯曲破坏,并可能伴随桩体受拉破坏而使桩断为上下两段,最后由于部分桩体发生整体倾覆破坏或者再次发生弯曲破坏而导致路堤发生失稳破坏;针对路堤具体的破坏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大桩身抗弯强度、减小桩间距或增加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均可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离心模型试验 模型桩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和元 刘松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3-69,共7页
阐述了用邓肯张模型以及Biot固结理论编制的解决空间轴对称固结问题的有限元程序,并结合原位测试成果,对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变形、孔隙水压力的分布以及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等基本性状进行研究的一些成果,对同类工程... 阐述了用邓肯张模型以及Biot固结理论编制的解决空间轴对称固结问题的有限元程序,并结合原位测试成果,对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固结变形、孔隙水压力的分布以及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等基本性状进行研究的一些成果,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有限元 软土地基 加固
下载PDF
复合地层中双护盾TBM与围岩相互作用机制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程建龙 杨圣奇 +2 位作者 杜立坤 温森 张建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1-523,共13页
为研究复合地层中双护盾TBM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FLAC3D建立完整的TBM模型,研究复合地层中以下几种情况对TBM掘进时围岩变形及护盾所受接触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地层(1)为断面内上软下硬、上硬下软;地层(2)为沿洞线方向具有不... 为研究复合地层中双护盾TBM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FLAC3D建立完整的TBM模型,研究复合地层中以下几种情况对TBM掘进时围岩变形及护盾所受接触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地层(1)为断面内上软下硬、上硬下软;地层(2)为沿洞线方向具有不同软岩长度;地层(3)为沿洞线方向具有不同软硬交替厚度。同时,将不均匀间隙作为函数引入护盾压力计算式中。得出地层(1)条件下受不均匀间隙的影响,围岩纵轴向剖面位移(LDP)曲线自下而上先后与护盾接触,接触部位主要位于隧道腰部及以下区域,接触压力主要集中在前、后盾中后方,且前盾尾部压力值最大;地层(2)条件下,护盾所受摩阻力随软岩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地层(3)条件下TBM前后护盾所受摩阻力呈周期性波动,其变化规律与围岩位移曲线变化频率基本对应。而且不论地层(2)或地层(3)中,围岩LDP曲线形态都不同于均匀地层。这些认识对于进一步研究复合地层中TBM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及预测卡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复合地层 双护盾TBM 不均匀间隙 卡机机制
原文传递
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瑞春 谢康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研究了考虑应力集中效应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 ,在得到此类双层地基系统正交公式的基础上 ,给出了解析解答 ,并通过编程计算 ,分析了此类地基固结基本性状。研究表明 ,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 ,桩径比和桩体刚度对地基的固... 研究了考虑应力集中效应的双层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 ,在得到此类双层地基系统正交公式的基础上 ,给出了解析解答 ,并通过编程计算 ,分析了此类地基固结基本性状。研究表明 ,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 ,桩径比和桩体刚度对地基的固结速率有较大影响 ;分别按孔压和沉降定义的总平均固结度有一定程度差别 ;采用竖井固结理论计算得到的平均固结度较本文理论的计算结果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材料桩 复合地基 双层地基 应力集中效应 固结
下载PDF
复合地基的平面应力扩散效应 被引量:22
20
作者 徐洋 谢康和 梁仕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0,69,共5页
对于柔性或半刚性悬桩复合地基 ,下卧层的沉降量在总沉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中用均匀或双层地基应力场来代替复合地基应力场 ,前者导致计算值和实测值间存在较大的误差 ,后者虽然能反映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特... 对于柔性或半刚性悬桩复合地基 ,下卧层的沉降量在总沉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目前常用的沉降计算方法中用均匀或双层地基应力场来代替复合地基应力场 ,前者导致计算值和实测值间存在较大的误差 ,后者虽然能反映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特性 ,但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针对此问题 ,本文在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平面应变条件下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力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结构简单 ,参数易得 ,结合分层总和法可计算下卧层沉降 ,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双层地基 复合地基 平面 应力扩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