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6 位作者 刘少玉 陈宗宇 张翠云 申建梅 王金哲 程旭学 张荷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 通过环境同位素、水文分割法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祁连山区降水、冰川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出山口地表径流补给构成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具有年际和年内丰枯动态变化规律,与祁连山区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97和0.79,与平原张掖站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分别为0.43和0.60。在自然径流条件下,祁连山区降水量变化是改变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的主导因素,约占91%权重;气温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约占9%权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祁连山区各补给源处于偏丰期。因此,近年来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量相对50年代减少27.1%,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急需加强科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祁连山区 地下水补给源 多源补给 组成变化
下载PDF
紫金牛地上和地下部位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倪士峰 黄静 +2 位作者 潘远江 傅承新 吴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研究紫金牛生药地上部位、地下部位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紫金牛地上部分和根部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分析,并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Varian 3300气相色谱仪,HP-inno... 目的:研究紫金牛生药地上部位、地下部位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紫金牛地上部分和根部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分析,并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Varian 3300气相色谱仪,HP-innowax型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c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FID检测器。质谱条件:Saturn 2000质谱仪(Varian,USA),EI电离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40℃,扫描范围:40-450 amu,进样量1.0μL,分流比10:1。结果:本研究从紫金牛地上部分鉴定出了61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65%,含量在4%以上的组分有:芳樟醇(4.20%)、石竹烯(4.26%)、苯乙醇(4.38%)、水杨酸甲酯(4.47%)、兰桉醇(5.07%)、α-石竹烯(5.14%)、己酸(9.10%)、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4.07%)。从根部共鉴定出45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17%,含量在4%以上的组分有:丁子香基乙醇(4.22%)、兰桉醇(6.02%)、α-杜松醇(8.90%)、龙脑(9.16%)、α-石竹烯(12.89%)、石竹烯(30.13%)。结论:从其不同部位成分比较来看,紫金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要区别对待,分别人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牛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植物药
下载PDF
天然气成分波动对其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尊华 曾璇 +2 位作者 梁俊杰 王昭军 李格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09-5219,5379,共12页
利用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和CHEMKIN PRO气相化学动力学软件,研究了常温常压和化学计量比下天然气成分变化对其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气的层流燃烧速度随乙烷、丙烷和正丁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且乙烷的影响... 利用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和CHEMKIN PRO气相化学动力学软件,研究了常温常压和化学计量比下天然气成分变化对其层流燃烧速度和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气的层流燃烧速度随乙烷、丙烷和正丁烷含量的增加而上升,且乙烷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天然气-空气火焰的不稳定性随着乙烷、丙烷和正丁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正丁烷对火焰综合不稳定性的抑制能力与丙烷相近,且都强于乙烷。火焰结构分析表明,天然气成分波动时H基浓度峰值的变化最为显著,天然气的层流燃烧速度与火焰中OH基和H基浓度之和的最大值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层流燃烧速度敏感性分析和净反应速率分析表明,天然气成分变化会影响其燃烧过程中重要基元反应的进行,通过正影响的基元反应和负影响的基元反应之间的竞争,火焰中H基的浓度峰值发生变化,乙烷含量变化对H基浓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分波动 定容燃烧弹 化学动力学 预混火焰传播特性
下载PDF
永修—南昌剪切带物质成分变异及体积变化研究
4
作者 唐春花 楼法生 吴新华 《江西地质》 199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永修—南昌剪切带中糜棱岩物质成分变异及体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该剪切带损失了9%的质量和体积,糜棱岩类Fe2O3明显带入,SiO2、K2O、MgO、P2O5、FeO、Na2O等组分明显带出。研究结果显示糜棱岩组分的得失和体积的... 永修—南昌剪切带中糜棱岩物质成分变异及体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该剪切带损失了9%的质量和体积,糜棱岩类Fe2O3明显带入,SiO2、K2O、MgO、P2O5、FeO、Na2O等组分明显带出。研究结果显示糜棱岩组分的得失和体积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初糜棱岩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变异 体积变化 剪切带 物质成分 糜棱岩
下载PDF
不同地形下辐射收支各分量的差异与变化 被引量:28
5
作者 傅抱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给出了确定山区辐射收支各分量的方法,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在不同纬度和季节各种地形下辐射收支各分量的差异及其随坡地倾角或谷地周围地形遮蔽角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地形 辐射收支 分量 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一)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4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周红阳 余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6,共6页
直流馈入将造成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发生变化。结合交直流互联电网相互作用机理,针对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的分析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分析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并在不同短路容... 直流馈入将造成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发生变化。结合交直流互联电网相互作用机理,针对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的分析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分析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模型,并在不同短路容量及故障条件下,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PSCAD/EMTDC对各种直流换相失败进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保护 换相失败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二)故障线路的方向保护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4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周红阳 赵有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53,共7页
基于不同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结合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分析了不同输电线路故障时,直流换相失败对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产生影响的机理,并对各种情况下导致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拒动的... 基于不同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结合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分析了不同输电线路故障时,直流换相失败对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产生影响的机理,并对各种情况下导致故障线路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拒动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元件 换相失败
下载PDF
直流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动作特性分析(三)非故障线路的方向保护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海锋 张璞 +3 位作者 王钢 朱革兰 赵曼勇 丁晓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3-48,共6页
基于各种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对非故障线路的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造成非故障线路方向元件所感受到的暂态功率方向突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方向纵联保... 基于各种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直流系统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对非故障线路的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造成非故障线路方向元件所感受到的暂态功率方向突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方向纵联保护不同的动作逻辑,对直流换相失败暂态过程引起非故障线路方向纵联保护误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网 工频变化量 方向元件 换相失败 暂态功率方向变化
下载PDF
混合MIDC馈入下的工频变化量阻抗方向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岩 刘泽锴 应璐曼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0,共7页
交流电网故障引发线路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换相失败,改变了原有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由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 交流电网故障引发线路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换相失败,改变了原有交流电网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动作特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由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VSC-HVDC)系统与LCC-HVDC系统组成的混合多馈入直流(bybrid multi-infeed HVDC,HMIDC)输电系统模型,并与馈入同一交流电网的单条LCC-HVDC的交直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分析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原理的特点,定量分析了在两种不同输电结构,同一换相失败情况下的等值工频变化量阻抗特性。基于PSCAD/EMTDC对两种不同结构的直流输电系统,以同一故障引发换相失败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HMIDC系统能改善LCC-HVDC换相失败对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的影响;理论分析方法为电网直流规划提供了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 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 混合多馈入直流 工频变化量 方向纵联保护 换相失败
下载PDF
偏旁异形词的演变及其规范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玉华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对异形词进行分类研究 ,有助于从宏观上揭示异形词的形成模式和演变趋势。偏旁异形词是现代汉语异形词的一种基本类型 ,约占异形词总量的 1 4。偏旁异形词的规范研究在整个异形词的规范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探... 对异形词进行分类研究 ,有助于从宏观上揭示异形词的形成模式和演变趋势。偏旁异形词是现代汉语异形词的一种基本类型 ,约占异形词总量的 1 4。偏旁异形词的规范研究在整个异形词的规范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探讨了偏旁异形词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 演变 规范
下载PDF
纳帕海湿地不同退化状态下土壤氮素的分异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金明 董云霞 +2 位作者 袁寒 李杰 马彬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0-695,共6页
纳帕海湿地区4类主要土壤的退化程度由高而低为弃耕地-中生草甸土(AFMMS)、中生草甸土(MMS)、湿草甸土(WMS)和沼泽土(MS),对4类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采样,分析全氮(TN)、速效氮(RAN)、溶解有机氮(DON)、无机氮... 纳帕海湿地区4类主要土壤的退化程度由高而低为弃耕地-中生草甸土(AFMMS)、中生草甸土(MMS)、湿草甸土(WMS)和沼泽土(MS),对4类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采样,分析全氮(TN)、速效氮(RAN)、溶解有机氮(DON)、无机氮(IN)含量。结果表明:在剖面垂向,沼泽土TN和RAN含量中上层相对富集,而DON和IN含量由上而下逐渐降低、上层相对富集;其它三类土壤氮素含量总体由上而下降低、上层相对富集;4类土壤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湿地 湿地退化 土壤 氮素分异
原文传递
考虑组分扩散的气冷涡轮气热耦合计算(英文)
12
作者 王强 苏铁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7703-7710,共8页
研究了冷气掺混过程中燃气组分变化对气冷涡轮气热耦合计算的影响。求解器为HIT-3D气热耦合求解器,该求解器包含一个流动求解模块与固体温度场求解模块,并通过直接耦合方法来实现流固区域的数据传递。为了研究冷气组分变化的影响,该求... 研究了冷气掺混过程中燃气组分变化对气冷涡轮气热耦合计算的影响。求解器为HIT-3D气热耦合求解器,该求解器包含一个流动求解模块与固体温度场求解模块,并通过直接耦合方法来实现流固区域的数据传递。为了研究冷气组分变化的影响,该求解器还求解了冷气组分扩散方程,并将工质热物性质,包括定压比热与气体常数,表示为组分与温度的函数。研究算例为某低压气冷涡轮导叶,同时进行了考虑组分扩散与单工质气体的气热耦合计算。对两种不同计算条件下的工质热力参数以及涡轮表面热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工质组分变化后,在冷气掺混区域,工质气体常数变化很小,但定压比热与叶片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前者降低,后者升高,其最大差值分别为0.1和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冷气掺混 组分变化 热负荷 气热耦合
下载PDF
PM_(2.5) in an industrial district of Zhengzhou,China: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被引量:48
13
作者 Ningbo Geng Jia Wang +3 位作者 Yifei Xu Wending Zhang Chun Chen Ruiqin Zhang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9-109,共11页
Zhengzhou is a developing city in China, that is heavily polluted by high level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is study,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solu... Zhengzhou is a developing city in China, that is heavily polluted by high levels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is study,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soluble ions, elements,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organic carbon (OC)) in an industrial district of Zhengzhou in 2010.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181, 122, 186 and 211 μg/m3 for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with an annual average of 175 μg/m3, far exceeding the PM2.5 regulation of USA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15 μg/m3). The dominant components of PM2.5 in Zhengzhou were secondary ions (sulphate and nitrate) and carbon fractions. Soluble ions, total carbon and elements contributed 41%, 13% and 3% of PM2.5 mass, respectively. Soil dust, secondary aerosol and coal combustion, each contributing about 26%, 24% and 23% of total PM2.5 mass, were the major sources of PM2.5,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analysis. A mixed source of biomass burning, oil combustion and incineration contributed 13% of PM2.5.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rising from vehicles and industry contributed about 10% and 4% of PM2.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component Seasonal variation PMF Source apportionment
原文传递
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低点位移与内外源S_q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袁桂平 张学民 +1 位作者 吴迎燕 赵旭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本文利用球谐分析方法构建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反演模型,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4月24日及5月9日两次地磁低点位移日前后共10日的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进行逐日反演,并结合Dst磁暴指数分析研究地磁低点位移和电流体系之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球谐分析方法构建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反演模型,对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的4月24日及5月9日两次地磁低点位移日前后共10日的内外源Sq等效电流体系进行逐日反演,并结合Dst磁暴指数分析研究地磁低点位移和电流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低点位移发生当日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南北半球电流涡中心强度都有减小的趋势,且内源场减小的幅度更大。低点位移发生日内源等效电流体系电流涡中心可能会发生纬向偏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低点位移 球谐分析 Sq等效电流体系 汶川8.0级地震
下载PDF
河北省近年地磁Z分量长期变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解用明 《山西地震》 1996年第2期47-50,共4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昌黎、红山等8个地磁台Z分量资料,计算了年均值和各台相对红山台的差值。结果表明,近年内各地磁台Z分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属非线性变化,年变速率逐渐加大,1994—1993年的年变率已是1978—1977... 本文利用河北省昌黎、红山等8个地磁台Z分量资料,计算了年均值和各台相对红山台的差值。结果表明,近年内各地磁台Z分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属非线性变化,年变速率逐渐加大,1994—1993年的年变率已是1978—1977年的3倍左右。同时,又反映出各台的差异,有变化速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量 地磁 长期变化 地震地磁学
下载PDF
混合白腐真菌的固定化及其在治理铅污染废水中的应用
16
作者 毛轩雯 李逸雯 +9 位作者 姜小羽 王颜和 吴楠 蒋云杰 刘粤 游薇 王婷舒 肖茵翠 方芳 刘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02,共20页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废水污染对全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威胁,降低铅(plumbum,Pb)在土壤及动植物体内的积累,借助固定化技术提高菌株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方法】以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实验材料,通过混菌兼容性及铅离子(Pb^(2...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废水污染对全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威胁,降低铅(plumbum,Pb)在土壤及动植物体内的积累,借助固定化技术提高菌株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方法】以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实验材料,通过混菌兼容性及铅离子(Pb^(2+))去除能力筛选出吸附效果好且兼容性优的复合菌种,探究最优混菌类型及其比例,优化菌球最佳固定化助剂配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菌球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优吸附条件。【结果】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凤尾菇(Lentinus sajor-caju)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4种菌株兼容效果佳,可进行后续实验;其中云芝和凤尾菇以体积1:1混合后对Pb^(2+)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各单菌作用;固定化条件优化实验中,20.0 g/L海藻酸钠、15.0 g/L生物炭和2.0×10^(6)个/mL白腐真菌组成混菌体系,辅以二氧化硅及沸石制得的固定化菌球在96 h Pb^(2+)去除率为90.63%,且制得的固定化菌球机械强度高,耐受机械剪切力强;环境条件优化实验中,固定化菌球投加量为8.35 g/L、pH 5.64时,96 h Pb^(2+)去除率可达97.45%;本固定化菌球吸附-解吸-再吸附后可重复利用7次并保持高效Pb^(2+)去除能力。【结论】固定化白腐真菌混合菌株相较传统的单菌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微生物利用率及含铅废水处理效率,在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可极大程度吸附废水中的Pb^(2+),减轻重金属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生态威胁,因此将固定化白腐真菌混合菌株应用于重金属废水修复领域对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白腐真菌 混菌固定化 胞外聚合物组分变化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世军 杨静宜 +2 位作者 王利明 阎逸群 董特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5,共5页
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是实现CO_2混相驱的关键。注气过程中,CO_2与原油多次接触混相,且由于交换作用,CO_2与原油接触后,原油的组分会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数值模拟多次接触法,对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 最小混相压力的确定是实现CO_2混相驱的关键。注气过程中,CO_2与原油多次接触混相,且由于交换作用,CO_2与原油接触后,原油的组分会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数值模拟多次接触法,对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_2对原油组分中C+2和C+4的抽提能力较强,其变化规律均呈下降趋势;对C+7和C+17的抽提能力次之,其变化规律均呈先平稳后下降趋势,CO_2对C+18和C+25的抽提能力较弱。基于组分变化规律建立了适合目标区块的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动态预测公式,为CO_2最小混相压力动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原油组分变化 最小混相压力 动态预测
下载PDF
衬膜沙地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和物理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祯 刘千枝 黄海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景电新灌区衬膜沙地农田和对照吓衬膜农田)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养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衬膜使0~30cm耕层内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年均增加率分别为0.02%、0.003%和0.012%,速效磷、速效钾...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景电新灌区衬膜沙地农田和对照吓衬膜农田)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养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衬膜使0~30cm耕层内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年均增加率分别为0.02%、0.003%和0.012%,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均有明显增加;当年衬膜沙地0~30cm耕层内土壤机械组成中粉沙(<0.1mm)含量减少10%,中细沙(0.50~0.1mm)对增加10%.衬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机械组成变细,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衬膜同时对土壤pH值和可溶性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膜沙地 土壤养分 土壤机械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