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麻醉镇痛与非药物镇痛对镇痛效果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英英 林毅萍 陈瑞瑞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麻醉镇痛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对镇痛效果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进行自然分娩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镇痛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B组采用... 目的:探讨药物麻醉镇痛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对镇痛效果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进行自然分娩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镇痛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B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及分娩球、按摩球、自由体位的非药物分娩镇痛,C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对三组镇痛效果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3组产妇镇痛前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宫口开3~5cm、宫口全开时,A组VAS评分均高于B组与C组,C组低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组与B组高(P<0.05),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非药物性镇痛,但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安全性更高,可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发生,可作为首选分娩镇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麻醉镇痛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分娩期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畸形与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陈美容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畸形与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子宫畸形产妇5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子宫畸形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子宫正常产妇50例作为子宫正常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 目的研究子宫畸形与产妇产后出血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子宫畸形产妇5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子宫畸形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子宫正常产妇50例作为子宫正常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高危产儿。结果子宫畸形组产妇的顺产率、胎头免压吸引率、臂助娩率2.0%(1/50)、4.0%(2/50)、8.0%(4/50)均显著低于子宫正常组48.0%(24/50)、14.0%(7/50)、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难产率86.0%(43/50)、98.0%(49/50)均显著高于子宫正常组24.0%(12/50)、52.0%(2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期胎位不正、胎膜早破、早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发生率50.0%(25/50)、22.0%(11/50)、16.0%(8/50)、8.0%(4/50)、8.0%(4/50)均显著高于子宫正常组24.0%(12/50)、6.0%(3/50)、8.0%(4/50)、14.0%(7/50)、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比例6.0%(3/50)、62.0%(31/50)均显著高于子宫正常组0、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畸形会提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产妇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畸形 产妇产后出血 分娩方式 分娩期并发症 高危产儿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其与孕产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景尚 吴英 +6 位作者 刘晓巍 李源 郭翠梅 武颖 尹晓丹 李宪锐 何军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6-701,共6页
目的明确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孕产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44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立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的孕产妇,其中GDM组72例、对照组(无妊娠合并症)72例。测定孕妇入组... 目的明确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孕产期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44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立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的孕产妇,其中GDM组72例、对照组(无妊娠合并症)72例。测定孕妇入组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在入组时和分娩前分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记录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GDM组FBG、HBA1c和G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入组时及分娩前GDM组的偏颇体质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入组时,GDM组孕妇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阴虚质(27.8%)和痰湿质(20.8%);分娩前,GDM组以阴虚质(26.4%)、痰湿质(18.1%)为常见;GDM组妊娠高血压、剖宫产、胎膜早破、巨大儿、早产儿等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及痰湿质是GDM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次数最高的4种体质类型;GDM组内阴虚质并发症发生次数高于平和质(P<0.05)。结论GDM患者易出现偏颇体质,以阴虚质和痰湿质最为常见,且阴虚质GDM患者孕产期并发症的比例高于平和质,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中医体质 孕产期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焦虑情绪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佳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8期3837-3840,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焦虑情绪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92例双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焦虑情绪及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92例双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及孕产期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的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2500 g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双胎妊娠产妇焦虑及抑郁负性情绪,降低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循证护理模式 焦虑情绪 孕产期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