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度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在大型矿山采选尾联合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运用
1
作者 梁庆壮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85-92,共8页
本文重点阐述技术经济比选在大型矿山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涉及矿山开采多系统多区域多维度比选优选,包含采矿系统、选矿系统、矿石运输方式、尾矿库系统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方案比选 复杂矿山 采选尾联合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复杂矿山环境调查及修复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伟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文章以某区域为例,使用遥感技术对该区域内的矿山环境展开调查分析,以此确定出了区域矿山资源开发情况、矿山占地类型情况、矿山占损土地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矿种以及土地资源损毁现状、矿山地质灾害情况、矿山环境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 文章以某区域为例,使用遥感技术对该区域内的矿山环境展开调查分析,以此确定出了区域矿山资源开发情况、矿山占地类型情况、矿山占损土地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矿种以及土地资源损毁现状、矿山地质灾害情况、矿山环境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在遥感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与分析结果,划分环境修复综合评价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复垦、自然恢复、自然恢复与人工介入结合等一系列复杂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策略,助推区域矿山环境得到逐步恢复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复杂矿山 环境调查 环境修复
下载PDF
探究复杂矿山地质条件下的电法勘探
3
作者 郭淑焕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1期92-92,94,共2页
矿山勘探工作是矿山开采工作的前提条件,开展矿山勘察工作主要是了解矿山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而保证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在复杂的矿山地质条件下,采用常规的勘探方法不能实现对地质条件的准确勘探,因此需要选择新型的先进的勘探方... 矿山勘探工作是矿山开采工作的前提条件,开展矿山勘察工作主要是了解矿山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而保证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在复杂的矿山地质条件下,采用常规的勘探方法不能实现对地质条件的准确勘探,因此需要选择新型的先进的勘探方法,如电法勘探。电法勘探可以对掩盖区本身的管控疑难进行有效解决,并可以适应层次较深的矿山开采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法勘探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复杂矿山地质条件下的电法勘探应用情况,以期为后来的电法勘探复杂矿山地质条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山 地质条件 电法勘探
下载PDF
矿井主排水系统扩容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元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依据孟村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最新地质资料、矿井实际涌水量以及考虑到矿井灾害类型的复杂多变,本文从安全角度及长远发展考虑,结合矿井现有设施,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针对矿井多个排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管理不便的问题,通过监控... 依据孟村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最新地质资料、矿井实际涌水量以及考虑到矿井灾害类型的复杂多变,本文从安全角度及长远发展考虑,结合矿井现有设施,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针对矿井多个排水系统及水处理系统管理不便的问题,通过监控管路流量、调节管路流量及排水走向等方式来实现矿井各排水系统的联动,从而有效管理及为矿井智能化排水系统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村煤矿 复杂型矿井 排水系统改造 智能化排水系统
下载PDF
控制循环风流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汉华 余斌斌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5期61-66,共6页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面位置距离地表主扇越来越远,地表主扇供风方式对深部通风的控制力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将风机安装在井下。风机安装在井下后,极易出现循环风流,要实现高效通风,必须控制循环风问题。复杂...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通风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工作面位置距离地表主扇越来越远,地表主扇供风方式对深部通风的控制力微乎其微,因此有必要将风机安装在井下。风机安装在井下后,极易出现循环风流,要实现高效通风,必须控制循环风问题。复杂矿井循环风流本质是矿井存在漏风,通过分析循环风形成的本质,提出控制通风系统内部循环风流的评价指标,应用自主开发的软件Vent Net Lab分析得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对极其复杂的通风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指导矿山进行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井 循环风流 高效通风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复杂急钭矿井采区技术参数的优化
6
作者 徐映富 亢会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92-96,共5页
对复杂急钭矿井采区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采区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用综合的18项指标选择出复杂急钭矿井采区的最优技术参数。
关键词 采煤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参数 矿井
下载PDF
复杂矿井火灾烟气蔓延三维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卫德俊 《能源与环保》 2020年第8期55-59,共5页
为研究灾变发生对矿井的影响,以通风系统三维仿真模型作为平台,基于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和烟流蔓延参数模型,分析了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流浓度的动态变化,实现对火灾时期风流运动、火灾蔓延时的烟流浓度分布的动态模拟,并将其在三维... 为研究灾变发生对矿井的影响,以通风系统三维仿真模型作为平台,基于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和烟流蔓延参数模型,分析了风速、风向、火灾温度和烟流浓度的动态变化,实现对火灾时期风流运动、火灾蔓延时的烟流浓度分布的动态模拟,并将其在三维平台上展示出来。并以国内某复杂矿井为例,探究火灾发生时烟气蔓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选取复杂矿井为例进行建模及火灾点设置,模拟了烟流的影响范围和到达时间,验证了三维平台的可靠性;通过模拟得到,上行通风火灾风流紊乱会造成旁侧支路风流逆转,而且相邻采面经历了风量逐渐减小、停止和反向的变化,烟流会通过2条回风巷道排出,污染多条回风巷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井 三维模型 仿真平台 火灾模拟 烟气流动
下载PDF
多分区复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及对策分析
8
作者 陈旭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4期28-29,共2页
矿井通风安全属于井下作业的重点,尤其是在矿山处在基建阶段或是在矿产资源整合阶段。文章以某大型钨矿在开展资源整合,组织井下多回采分区整体整合,尤其是多分区通风系统的整合阶段,整体矿井通风系统会产生的新改变、新问题和重要原因... 矿井通风安全属于井下作业的重点,尤其是在矿山处在基建阶段或是在矿产资源整合阶段。文章以某大型钨矿在开展资源整合,组织井下多回采分区整体整合,尤其是多分区通风系统的整合阶段,整体矿井通风系统会产生的新改变、新问题和重要原因,全面调研与总结整个通风系统存在的异常和出现异常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区 复杂矿井 通风系统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大型复杂矿井的通风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蔡序淦 杨成林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1年第2期1-2,12,共3页
以某设计矿山为研究对象,利用ventsim软件对其进行模拟研究,得出了各井巷、特别是各进、回风口的风流状态,为该矿井的通风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大型复杂矿井 通风设计 风网解算 VENTSIM
下载PDF
斜井井筒穿越高原冻土层支护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月明 王勇涛 郜普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3,共3页
文章以娘姆特煤矿斜井井筒穿越高原冻土层为例,在斜井井筒穿越高原冻土层时,结合高原冻土的这一特性进行设计与施工,把井筒设计为马蹄形断面、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增大了斜井井筒抗压能力;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支护与联合支护、光面爆破等... 文章以娘姆特煤矿斜井井筒穿越高原冻土层为例,在斜井井筒穿越高原冻土层时,结合高原冻土的这一特性进行设计与施工,把井筒设计为马蹄形断面、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增大了斜井井筒抗压能力;在施工中,采用二次支护与联合支护、光面爆破等技术,缩小了冻土融化范围,减少斜井井筒对冻土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这些措施,使斜井井筒在施工中安全、快速地穿越了高原冻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井筒 高原冻土 马蹄形断面 复合井壁 光面爆破 支护设计
下载PDF
采煤驱动下复杂井田含水层化学特征与水力联系辨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磊 侯泽明 +4 位作者 韩萱 许磊 张圣微 李钢柱 刘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97-2706,共10页
通过分析复杂井田不同含水层的常规元素、微量元素、氘氧同位素与氚同位素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并分别建立了Piper识别图版、Durov识别图版、氘氧同位素识别图版,借此可以快速甄别矿井突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 通过分析复杂井田不同含水层的常规元素、微量元素、氘氧同位素与氚同位素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并分别建立了Piper识别图版、Durov识别图版、氘氧同位素识别图版,借此可以快速甄别矿井突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第四系含水层与直罗组含水层存在显著联系,直罗组含水层与延安组存在有限的联系.利用各含水层不同岩性导致的水化学离子特征差异和氘氧同位素、氚同位素的示踪特性建立识别图版,可有助于快速识别补连塔矿区突水水源,并对不同含水层的突水事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井田 多层含水层 水力联系 矿井突水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无人机测绘在矿山复杂地形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12
作者 朱海波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1期154-156,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测绘技术在矿山复杂地形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详细阐述了无人机测绘在该领域的优势,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包括地形复杂带来的飞行安全问题、数据精度受环境影响、数据处理难度大等。针对这些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测绘技术在矿山复杂地形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详细阐述了无人机测绘在该领域的优势,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包括地形复杂带来的飞行安全问题、数据精度受环境影响、数据处理难度大等。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优化飞行路径规划、提高传感器精度、改进数据处理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绘 矿山复杂地形 地质勘查 挑战 解决方案
下载PDF
轻型支撑式液压支架在构造复杂矿井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加宁 李鸿维 +1 位作者 王绍留 高坤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3-49,共7页
为有效解决传统综采工作面受与工作面煤壁平行或斜交落差大于采高的断层影响,如产生搬家困难、搬家时间长以及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工作面在炭质泥岩底板遇水膨胀,工作面顶板压力大,悬移支架支柱钻底变成“死柱”难于推进等难题... 为有效解决传统综采工作面受与工作面煤壁平行或斜交落差大于采高的断层影响,如产生搬家困难、搬家时间长以及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工作面在炭质泥岩底板遇水膨胀,工作面顶板压力大,悬移支架支柱钻底变成“死柱”难于推进等难题,决定采用轻型支撑式液压支架替换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解决了传统综采工作面受落差影响大于采高导致的搬家时间长,悬移液压支架工作面支柱钻底成“死柱”难于推进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支撑式液压支架 复杂矿井构造 综采
下载PDF
滇东复杂地质条件探地雷达与井下地震综合超前预测小构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凡 王然 +6 位作者 陈存强 汪义龙 白钰 殷裁云 曹运飞 曹睿 廖留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2-230,共9页
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储量丰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地质预报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探明矿井巷道前方的隐伏构造,仅依靠单一物探方法,受井下探测环境限制,探测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以滇东矿区... 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瓦斯储量丰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多变,地质预报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探明矿井巷道前方的隐伏构造,仅依靠单一物探方法,受井下探测环境限制,探测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以滇东矿区雨汪煤矿首采工作面为例,结合当前矿井开采工艺,采用探地雷达与井下二维地震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前方隐伏构造进行综合预测预报研究。在顶板瓦斯抽采巷采用井下二维地震进行底板探测,获取巷道底板下煤层构造赋存信息。利用工作面顶板瓦斯抽采巷和邻近掘进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合研究区构造发育规律,将解释构造短距离推理延伸至掘进巷道,作为掘进巷道构造分布预测依据。随后,根据掘进巷道的掘进进尺,在巷道掘井工作面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超前探测。对比分析探地雷达与地震数据,修正构造解释位置,排除井下噪音的异常解释。最终生成一个高精度地质模型,指导矿井生产。经研究区揭露验证分析,本研究方法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0%,且误差小于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井地质 探地雷达 井下二维地震 综合超前预测 典型地质构造
下载PDF
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下无人机测绘技术应用研究
15
作者 张玉珍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2期27-28,共2页
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下对矿山资源数据的获取难度较高、且存在测绘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下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中矿山测绘的主要内容分析,设置无人机测绘中的相关系统以及详细的测绘步... 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下对矿山资源数据的获取难度较高、且存在测绘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下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复杂矿山地质环境中矿山测绘的主要内容分析,设置无人机测绘中的相关系统以及详细的测绘步骤,将无人机测绘技术切实的应用到矿山的开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山地质环境 无人机测绘 矿山开采
下载PDF
复杂煤矿区帷幕注浆浆液及其隔水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作成 李奋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784,共7页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煤系地层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下行式分段注浆方案,即对顶板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岩层或煤系地层则采用自流式静压注浆相结合的复合注浆技术,当出现注浆量突变时采用投入骨料(河砂)、间歇式注浆和添加速凝剂等施工预案。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对土体的作业机理主要表现为喷射切割作用、搅拌置换固结作用、渗透作用、劈裂作用与挤密作用;煤系地层的注浆量主要与采空区内的位置、导水裂缝带高度和注浆序列有关,帷幕墙能抵御该地区多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煤矿区 帷幕注浆 配方 隔水机理
下载PDF
复合型灾害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洪源 刘会强 《中州煤炭》 2015年第3期9-13,17,共6页
详细分析了千秋煤矿冲击地压的形成原因,使用电磁辐射仪、ARAMIS M/E和ESG微震监测系统等多种设备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预报,采用煤层深孔卸压爆破、煤层高压注水、大直径钻孔卸压和预掘疏压硐室卸压的方法对冲击地压进行治理,通过对多种... 详细分析了千秋煤矿冲击地压的形成原因,使用电磁辐射仪、ARAMIS M/E和ESG微震监测系统等多种设备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预报,采用煤层深孔卸压爆破、煤层高压注水、大直径钻孔卸压和预掘疏压硐室卸压的方法对冲击地压进行治理,通过对多种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实现了复合型灾害矿井冲击地压、火灾、瓦斯的综合防治,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电磁辐射仪 ARAMIS M/E和ESG微震监测系统 复合型灾害矿井
下载PDF
赞比亚某复杂铜矿预处理—酸浸提铜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令采 李正要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10期45-47,50,共4页
赞比亚某复杂难选氧化铜矿石矿物组成复杂,属结合相占比较高的氧化铜矿石,铜品位为2.10%。为开发利用该铜矿石资源,采用预处理—硫酸酸浸工艺进行了浸铜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58%,预处理剂K1浓度为9%、液固比为1... 赞比亚某复杂难选氧化铜矿石矿物组成复杂,属结合相占比较高的氧化铜矿石,铜品位为2.10%。为开发利用该铜矿石资源,采用预处理—硫酸酸浸工艺进行了浸铜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58%,预处理剂K1浓度为9%、液固比为1∶1、预处理温度为85℃、预处理时间为1 h,酸浸的硫酸浓度为5%、液固比为1.5∶1、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3h的情况下,可取得88.83%的铜浸出率。较好地解决了矿石的铜浸出问题,为开发利用该铜矿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铜矿 结合相的铜 预处理 酸浸
下载PDF
某复杂地下矿开采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宝金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2期91-97,共7页
某铁锡矿有较长的露天、地下开采历史,经历了正规露天开采和混乱井下民采,开采现状条件十分复杂,存在诸多严重安全隐患而难以继续开采;后续开采的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主要有地表大水体、高陡边坡、井下有大量混乱采空区、地表堆存废石多、... 某铁锡矿有较长的露天、地下开采历史,经历了正规露天开采和混乱井下民采,开采现状条件十分复杂,存在诸多严重安全隐患而难以继续开采;后续开采的复杂开采技术条件主要有地表大水体、高陡边坡、井下有大量混乱采空区、地表堆存废石多、矿体和残留矿段分散、井下开拓系统现状混乱等。经过分析,根据开采现状分析结果和开采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确定开采的范围。采空区处理方案设计采用地表堆存的废石加工成棒磨砂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保证了安全开采并解决了环境问题。开拓运输方案的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工程和工业场地或改造利用,减少基建投资并避免土地资源浪费。采矿方法根据矿体产状设计为上部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中深孔爆破削减露天边坡崩落围岩作为覆盖岩,既消除高陡边坡的安全隐患,又创造了回采条件;下部采用分段空场法减少井巷工程布置;设计采用排水平硐消除地表大水体等其他安全措施,保证了开采安全。这样的综合设计方案实施后可保证后续开采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下矿 采空区 胶结充填 开采方案
下载PDF
复杂地质矿山深部巷道U型钢支护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剑 左宇军 +2 位作者 董陇军 王浩 刘怀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101,共6页
为分析深部复杂地质巷道U型钢支护的优化问题,以山东某矿-550中段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法,建立深部巷道支护力学三维模型,分析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运用正交试验法对U型钢支护间距、侧应力系数和监测点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结合... 为分析深部复杂地质巷道U型钢支护的优化问题,以山东某矿-550中段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有限元法,建立深部巷道支护力学三维模型,分析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运用正交试验法对U型钢支护间距、侧应力系数和监测点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结合现场爆破测振试验,验证数值模拟及正交试验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侧应力系数小于等于1时,垂直应力起主导作用;U型钢支护的最佳间距为1 m,可满足IV级围岩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复杂地质深部巷道 U型钢 支护优化 爆破振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