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文献-传播学方法开拓通俗小说研究新局面——《〈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读后
1
作者 温庆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在《〈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一书中,作者采用文献-传播学的方法,对李开先《一笑散》、杨慎《词品》、张丑《真迹日录》、钱希言《戏瑕》、陆容《菽园杂记》、潘之恒《叶子谱》、熊过《故相国石斋杨公... 在《〈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一书中,作者采用文献-传播学的方法,对李开先《一笑散》、杨慎《词品》、张丑《真迹日录》、钱希言《戏瑕》、陆容《菽园杂记》、潘之恒《叶子谱》、熊过《故相国石斋杨公墓表》等《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加以考辨。此举兼具文献及其传播的时效性价值与历史性价值,有助于学界转变思路,客观讨论《水浒传》的成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 《水浒传》 文献-传播学方法 成书时间
下载PDF
“古书”视阈下《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研究路径初析
2
作者 潘嘉晖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学界关于“《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的探讨主要有7种结论,但大多数结论未能基于“古书”视角而论。古书的成书与流传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具有“材料来源多元、作者群体多种、创作思维多样”等文本生成特点与“多线性、嵌合式、长时期”... 学界关于“《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的探讨主要有7种结论,但大多数结论未能基于“古书”视角而论。古书的成书与流传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具有“材料来源多元、作者群体多种、创作思维多样”等文本生成特点与“多线性、嵌合式、长时期”等文本传播特点。因此,《神农本草经》或已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中,其初本亦可能于民间“医技秘传”过程中即已形成,而陶弘景所辑入四卷本是其修缮本。故而,现有结论仍值得商榷,此问亦可继续探研,但关键是要把握《神农本草经》是“古书”这一本质属性,且需辅之以地下出土之材料为证,真相方可水落石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成书时间 古书成书 古书流传
下载PDF
从传播角度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的故事内容是累积而成的,但又认为其文本是出自某一人之手,因此文本的成书不是累积而成,从而对其成书年代产生了种种分歧。从传播角度对这一问题重新思考,可以发现其文本的写定同样有一个累积或... 学术界普遍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的故事内容是累积而成的,但又认为其文本是出自某一人之手,因此文本的成书不是累积而成,从而对其成书年代产生了种种分歧。从传播角度对这一问题重新思考,可以发现其文本的写定同样有一个累积或演变过程,其起点应在元末,而其终点则应定为嘉靖元年即该本正式刊行之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成书年代
下载PDF
《西游记》成书时间谫论——以取经五圣的排序为考察中心
4
作者 杜治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西游记》的成书时间,学界至今未有定论。鉴于《西游记》的作者存在争议,故而选择取经五圣的排序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收降顺序和证果顺序作为参照,从取经本事的演变、明人序跋、“西游”宝卷等的袭用出发,并兼... 《西游记》的成书时间,学界至今未有定论。鉴于《西游记》的作者存在争议,故而选择取经五圣的排序作为问题的切入点,以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收降顺序和证果顺序作为参照,从取经本事的演变、明人序跋、“西游”宝卷等的袭用出发,并兼顾西游文本对时人著作的引述,将《西游记》的成书时间最终定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万历十四年(1586)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成书时间 五圣排序 “西游”宝卷
下载PDF
《禹贡》成书年代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宇飞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针对《禹贡》提出了五条置疑,认为其撰写必不早于战国时代。通过解析顾氏的置疑,提出如果局限于西周或春秋时期,顾氏的置疑似难回答,但当放眼到夏商时期甚至是龙山时代,这些置疑就不难回答了。又通过对九州的排...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针对《禹贡》提出了五条置疑,认为其撰写必不早于战国时代。通过解析顾氏的置疑,提出如果局限于西周或春秋时期,顾氏的置疑似难回答,但当放眼到夏商时期甚至是龙山时代,这些置疑就不难回答了。又通过对九州的排序和贡赋的分析,提出《禹贡》的内容,恰是舜禹时期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成书年代 外方山 荷水 九州
下载PDF
程颐《易传》成书流传新论
6
作者 陈石军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3,共8页
元祐年间是程颐注《易》的活跃期,其《易传》在元祐二年(1087)以前已成书,但未完善。程颐生平二次入蜀,闻成都隐者说未济卦是程颐早年之事。程颐晚年不轻传《易传》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无关,主要是出于谨慎、严肃的著述态度,门人的讨论意... 元祐年间是程颐注《易》的活跃期,其《易传》在元祐二年(1087)以前已成书,但未完善。程颐生平二次入蜀,闻成都隐者说未济卦是程颐早年之事。程颐晚年不轻传《易传》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无关,主要是出于谨慎、严肃的著述态度,门人的讨论意见是《易传》修改的助力。程颐临终前仅把《易传》手稿托付给张绎一人,朱熹《伊川先生年谱》的相关记载有误。尹焞在校对《易传》文字、澄清《易传》真伪等方面有极大贡献,不仅吸收了张绎、高闶的成果,还纠正了吕本中、谢良佐等人怀疑《易传》非全书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川易传》 成书时间 程颐 尹焞 谢良佐
原文传递
从《搜神记》序跋看其成书与传播
7
作者 王平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2期210-222,共13页
《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素材来源、编撰目的、流传情况始终为学界所重视。干宝《自序》、明代沈士龙《序》、胡震亨《序》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许多依据和线索。至于清代王谟的《搜神记序》,是指八卷本《搜神记》,... 《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素材来源、编撰目的、流传情况始终为学界所重视。干宝《自序》、明代沈士龙《序》、胡震亨《序》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许多依据和线索。至于清代王谟的《搜神记序》,是指八卷本《搜神记》,虽然提出了《搜神记》原书"各有篇目"这一观点,但前人已力辨其非,故本文不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序跋 成书 传播
下载PDF
尹直《名相赞》与《三国演义》研究述评
8
作者 宋克夫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9-53,共5页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尹直《名相赞·丞相武侯诸葛公孔明》是《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在传抄过程中添加羼入的。本文认为:尹直《名相赞·丞相武侯诸葛公孔明》是在《三国演义》成书后添加羼入的,不能成为考查《三国演义》成书...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尹直《名相赞·丞相武侯诸葛公孔明》是《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在传抄过程中添加羼入的。本文认为:尹直《名相赞·丞相武侯诸葛公孔明》是在《三国演义》成书后添加羼入的,不能成为考查《三国演义》成书时间的论据。《三国演义》这一版本流变现象和其成书时间不能混为一谈:两者虽有关联,但又各具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三国演义》研究中以尹直《名相赞》为论据的相关论文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直 《名相赞》 《三国演义》 成书时间 版本
下载PDF
《孙子兵法》《老子》孰先孰后?——与华云刚博士商榷
9
作者 韩博韬 《滨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老子》的成书下限晚于《孙子兵法》的成书下限,华云刚的论文《〈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之逻辑失误在于颠倒了《孙子兵法》与《老子》的成书先后顺序。《老子》文本的形成与思想的发展都是层累建构的过程。华文不利... 《老子》的成书下限晚于《孙子兵法》的成书下限,华云刚的论文《〈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之逻辑失误在于颠倒了《孙子兵法》与《老子》的成书先后顺序。《老子》文本的形成与思想的发展都是层累建构的过程。华文不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老子》 成书时间 层累建构 文本 逻辑
下载PDF
《易传》的成书年代与作者新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延刚 潘昱洲 刘昌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4,共8页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后的汉儒所作外,其他基...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后的汉儒所作外,其他基本上是战国末至秦、汉初的子夏后学所作。《易传》的出现体现了百家争鸣以来,儒家"以神道设教"构建儒家化形上学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成书年代 子夏后学 儒家化形上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