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己丸提取物不同配伍的肠外翻吸收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宇 张英丰 +2 位作者 杨庆 王怡薇 朱晓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比例时在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规律性。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将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不同配伍的9个组方,通过体外肠外翻模型和LC-MS分析手段,观察方中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伍比例时在肠道中的吸收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规律性。方法利用L9(34)正交设计,将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不同配伍的9个组方,通过体外肠外翻模型和LC-MS分析手段,观察方中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芍药苷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以各代表成分的Ka为指标,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同一成分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趋势大致相同,但不同成分之间的吸收趋势变化较大。多指标归一加权综合评分法分析表明,黄连在各肠段吸收贡献度最大,确定了其君药地位,制吴茱萸和土炒白芍次之,为臣药。在各个肠段的最优配比组合(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为:空肠12∶6∶12,回肠12∶6∶6与12∶6∶12,结肠12∶6∶12。结论戊己丸各代表成分在肠道中吸收动力学过程,随方剂的配伍比例不同而变化,其在肠道吸收的最优配伍组合为黄连∶制吴茱萸∶土炒白芍=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己丸 方剂配伍 肠吸收 外翻囊 正交设计 综合评分法
下载PDF
化学品相容性事故分析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苑媛 宋项宁 +4 位作者 马倩 万可风 陈璐 张宏哲 黄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5,共7页
为降低化学品相容性事故风险,推进化学品安全科学管理,探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化学品相容性事故的发展趋势与共性问题,综述国内外化学品相容性相关标准、查询工具以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品相... 为降低化学品相容性事故风险,推进化学品安全科学管理,探讨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化学品相容性事故的发展趋势与共性问题,综述国内外化学品相容性相关标准、查询工具以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品相容性识别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的基础;目前的化学品相容性法规标准、数据库和查询工具能够提供部分化学品相容性的定性结果,但缺少风险的定量信息;现有的化学品相容性测试方法主要针对特殊物质建立,测试场景单一,而对于普通化学品的适用性较差;未来关于化学品相容性的研究应更加侧重于普适性的化学品相容性试验评估技术、相容性预测技术和智能决策软件开发。研究结果可为化学品相容性研究和化学品安全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相容性 事故分析 相容性测试 相容性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