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比较研究——上海、西安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01
1
作者 蔡军 钟天朗 +3 位作者 郭树平 张明朝 周旺成 朱洪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0,共5页
采用社会学问卷、典型调查统计等方法,探索东西部城市居民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中的体育消费规律。通过多学科、多视角对现阶段上海、西安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制约因素和趋势的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一般特征和体... 采用社会学问卷、典型调查统计等方法,探索东西部城市居民在全民健身战略实施中的体育消费规律。通过多学科、多视角对现阶段上海、西安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制约因素和趋势的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东西部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一般特征和体育消费结构运动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我国体育消费发展战略和体育产业开发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特征 体育产业开发
下载PDF
比较法视角下的我国《体育法》修改研究——基于30国体育法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姜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79,共18页
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体育法治建设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推进都需要一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育法》提供法治保障。通常而言,在立法和法律修改过程中,从国家法层面出发,对... 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体育法治建设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推进都需要一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育法》提供法治保障。通常而言,在立法和法律修改过程中,从国家法层面出发,对各国立法进行比较法学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研究从比较法视角出发,对30个国家的体育法文本进行系统分析,旨在通过比较法研究,结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国情探讨我国《体育法》的修改。研究认为,从比较法视角和中国体育发展的国情来看,《体育法》的修改应该从体育价值定位、关键性概念界定、公民体育权利的确认与保障、体育行政机构的权责法定、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法定、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建立、体育国际交往、体育产业、反兴奋剂、学校体育、运动员权益等11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完善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 体育法 体育权利 体育纠纷 反兴奋剂 体育产业
下载PDF
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坤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3,共5页
对当下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由于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应该走出二元对立、非... 对当下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由于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应该走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研究框架,使二者在各自领域内并行发展。当前,我国应大力学习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体育 体育文化 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
下载PDF
中美冰雪运动题材类电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娟 田慧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美冰雪体育电影。主要结论:中国冰雪体育电影产出量远少于美国,市场影响力整体也低于美国;中国冰雪电影题材多为冰上运动,鲜有雪上项目,且以竞技体育励志故事片为主,而美国冰雪电影...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美冰雪体育电影。主要结论:中国冰雪体育电影产出量远少于美国,市场影响力整体也低于美国;中国冰雪电影题材多为冰上运动,鲜有雪上项目,且以竞技体育励志故事片为主,而美国冰雪电影的题材更为广泛,类型也更为丰富;两国冰雪电影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中美体育文化的差异,包括东西方集体和个人的冲突与融合、和谐与冲突、含蓄与张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体育 体育电影 冰雪运动 中国 美国
下载PDF
中国比较体育研究的发展(1985~1993) 被引量:7
5
作者 梁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45,共10页
在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1985~19938年间中国比较体育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国的比较体育研究在80年代处于翻译、介绍和宏观比较研究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问题研究大量涌现,研究的层次开始向纵深发展,研究... 在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1985~19938年间中国比较体育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国的比较体育研究在80年代处于翻译、介绍和宏观比较研究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问题研究大量涌现,研究的层次开始向纵深发展,研究方法逐渐丰富、严谨。中外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在中国取得累累硕果,8年间共发表了45篇研究文献,研究视角广阔,层次较深。与国际比较体育研究相比,中国的比较体育研究领域还较狭窄。其应用研究上还处于宏现阶段。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严谨和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比较体育研究 学科 体制 学校体育 中外体育文化
下载PDF
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斌 曲鲁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及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中排球、网球、水球、击剑、沙滩排球、武术套路、跳水、柔道、游泳、自行车10个项目为比较优势项目;(2)比较潜优势项目有足球、乒乓球、体操、举重、跆拳道、田径6个项目;(3)保持比较优势项目竞争实力,提升比较潜优势项目竞争实力,结合项目特点,实现男女项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天津市12运会竞赛目标的实现及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天津市 全运会 奖牌 项目布局 竞技体育
下载PDF
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审视与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高飞 屈丽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7-273,共7页
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尽管初露端倪而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叶前后,但是却分别成长、发展于"简单描述与比较分析阶段""理性解释与深入理解阶段"和"自我反思与积极重构阶段",其间研究重点或以"基础理论... 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尽管初露端倪而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叶前后,但是却分别成长、发展于"简单描述与比较分析阶段""理性解释与深入理解阶段"和"自我反思与积极重构阶段",其间研究重点或以"基础理论探究为主",或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或"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研究",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了应用研究繁杂无序、理论探究微弱滞后、科研力量零散乏力等一些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需要认真地总结我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还需要借鉴外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使之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体育学 学科发展问题 审视与思考
下载PDF
体育比较研究中的可比性问题分析——基于“背景可比性”的拓展与认识 被引量:4
8
作者 蔺新茂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比较研究中的"可比性"不仅要求比较对象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而且强调比较对象隐含的差异性或异质性,这是比较研究的本质特征和存在的逻辑基础。目前我国一些体育比较研究往往忽视对比较对象"可比性"的考察与分析,... 比较研究中的"可比性"不仅要求比较对象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而且强调比较对象隐含的差异性或异质性,这是比较研究的本质特征和存在的逻辑基础。目前我国一些体育比较研究往往忽视对比较对象"可比性"的考察与分析,将研究仅停留在"简单比对"式的附会、借鉴或移植上,因而造成研究结论的偏差和悖谬。以"背景可比性"为例,对我国体育比较研究的部分成果和现象进行调研与分析,阐释体育比较研究中由于忽视"可比性"而出现的结论悖谬,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比较研究 可比性 背景可比性
下载PDF
比较体育学科性质流变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高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6,F0003,共8页
比较体育究竟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是某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的问题始终拷问着国内外研究者,至今围绕这一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回答反映了学界6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或执着于一种研究方法的追求,或倾向于一门独立学科、一门兼应用学科和理论学科... 比较体育究竟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是某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的问题始终拷问着国内外研究者,至今围绕这一问题所做出的种种回答反映了学界6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或执着于一种研究方法的追求,或倾向于一门独立学科、一门兼应用学科和理论学科于一身的交叉学科的主张,或衷情于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前沿性综合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某一涵盖体育所有事实乃至整个领域的学科群的见解。诸如此类观点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积极特征且又存在着明显不足,因而有关比较体育学科性质的分歧与争鸣将会继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体育 学科性质 交叉学科 综合学科 研究领域
下载PDF
探索领域中的比较体育学——概念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精华 任丽琴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文对目前在比较体育学领域中争议较大的比较体育的概念问题进行了比较性的论述,并根据确定概念的法则对比较体育的概念作了探讨,以促进比较体育学科中比较体育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体育研究 体育教学 比较体育学
下载PDF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疆体育用品业发展前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欢 武杰 安民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通过对新疆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新疆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重点从政策优势、体育消费产生的边际效应优势、地缘优势及体育用品出口优势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良好的政... 通过对新疆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新疆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重点从政策优势、体育消费产生的边际效应优势、地缘优势及体育用品出口优势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消费支持以及独特区位优势的综合作用下,新疆尚未充分开发的体育用品市场和对中西亚及东欧市场的出口份额就是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新疆体育用品业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新疆 体育用品业 前景
下载PDF
运动科学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视野 被引量:1
12
作者 Dieter Hackfort 黄志剑 于淋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42,共11页
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包括体育运动心理学在内的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样面临来自不同文化的挑战。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角度出发,以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为例,系统阐述了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价值,详细介绍了... 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包括体育运动心理学在内的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样面临来自不同文化的挑战。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角度出发,以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为例,系统阐述了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价值,详细介绍了在更广泛的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文化差异问题存在的几种典型态度、研究方法及路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特殊行动情境的独特研究价值,系统论述了包含任务—人—环境等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行动理论(action theory)在对体育运动进行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理论优势,进而为理解和研究复杂的体育运动现象提供一般性理论视野和方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理论 跨文化研究 比较研究 体育运动心理学 运动科学 方法学
下载PDF
比较体育学“身份危机”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飞 吴衍忠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在对比较体育学"身份危机"进行修订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其外在表现包括自我同一性危机、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危机、研究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危机等,内在成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剧变和自身反应的迟钝、研究范式和学术重心转移的严重滞... 在对比较体育学"身份危机"进行修订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其外在表现包括自我同一性危机、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危机、研究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危机等,内在成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剧变和自身反应的迟钝、研究范式和学术重心转移的严重滞后、对人的因素过分倚重等。并对比较学"身份危机"的消解路径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体育学 身份危机 危机消解
下载PDF
试论比较体育的跨国性特征
14
作者 卫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以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依据,充分论证了比较体育所具有的跨国性特征,指出了比较体育学科与比较研究法的区别与界限。
关键词 比较体育 跨国性 比较研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