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勤圈识别的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亮 郑朝阳 +3 位作者 黄建中 袁满 马煜箫 贺慧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54,共12页
研究通勤圈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运行特征和提升空间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识别武汉市中心城区主要通勤圈的空间分布;在对通勤圈的圈层结构、内部构成及外部形态... 研究通勤圈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运行特征和提升空间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识别武汉市中心城区主要通勤圈的空间分布;在对通勤圈的圈层结构、内部构成及外部形态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通勤圈的通勤强度空间分布、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与运行特征之间的关联及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中心城区通勤圈空间分布呈以“通勤中心”为核心、相对集聚的“多中心”结构;通勤圈的内部结构呈圈层式扩张,且“飞地”和跨区通勤现象明显;随着通勤圈空间范围扩大,职住偏离指数、主要土地使用要素指标与交通环境要素指标均随之降低;通勤圈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其内部用地构成、用地混合度及通勤走廊主导交通方式的运送速度和效率;交通方式系统供给与基于通勤圈的3类通勤出行需求的“错位”布局降低了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运行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准确识别通勤圈空间分布与内在结构为基础,优先完善中心城区内部交通系统组织、适度拓展中心城区跨通勤圈客流通道以逐步扩大通勤圈服务范围、审慎发展快速路系统的面向大城市空间运行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圈 空间结构 空间绩效 优化 LBS 武汉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高速铁路供给机制与效率评估——以深惠汕捷运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9,共9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都市圈层面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都市圈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能促进城际社会经济联系,推动空间一体化。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如何创新都市圈跨市高速铁路供给模式,实施有效的治理体制,提升运营效率成为跨政区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都市圈层面交通需求日益增加。都市圈高速铁路规划建设能促进城际社会经济联系,推动空间一体化。在交通强国背景下,如何创新都市圈跨市高速铁路供给模式,实施有效的治理体制,提升运营效率成为跨政区合作的焦点。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地方政府间合作,利用国家主导投资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新增都市圈高铁服务——深惠汕捷运,成为都市圈高速铁路供给的新模式。深惠汕捷运是在厦深铁路的基础上增设区间服务,主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都市圈的跨市交通需求。为此,以深惠汕捷运为例,系统研究这种新模式的融资过程、治理机制与运营效率,有助于理解都市圈层面高速铁路供给机制。研究表明,深惠汕捷运的本质是地方政府联合向国家购买高速铁路服务,呈现较高的融资和运营效率,其顺利实施建立在跨市交通需求增长、上级政府有效干预、地方政府间高效协商和成本共享等方面,这能为其他都市圈创新高速铁路供给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都市圈高铁服务 交通供给 治理机制 深惠汕捷运 区域交通一体化 通勤圈
原文传递
基于轨道交通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圈范围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4,共5页
城市通勤圈范围是从交通视角判断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依据。介绍了通勤圈的概念,提出了评价通勤圈范围的绝对通勤圈范围和相对通勤圈范围两个指标。以深圳轨道交通刷卡数据为例说明通勤圈范围的研究方法:从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洗、数据... 城市通勤圈范围是从交通视角判断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依据。介绍了通勤圈的概念,提出了评价通勤圈范围的绝对通勤圈范围和相对通勤圈范围两个指标。以深圳轨道交通刷卡数据为例说明通勤圈范围的研究方法:从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洗、数据匹配、空间映射、数据提取等5个方面进行数据准备;按照轨道交通线站位置的空间布局构建基础网络;以目标车站为参照,进行网格通勤指标分析,并利用Arcgis软件中的插值、等值线工具分析得到目标车站的绝对与相对通勤圈范围。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验证该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12—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职住分离加剧,向心交通进一步恶化,片区在原二线关范围内的职住平衡比例由40%下降至30%,而居住在原二线关范围外的就业人口在早高峰至少增加1.4万人次/h的向心轨道交通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刷卡数据 通勤圈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聚焦同城化 加快推动首都都市圈发展的思考
4
作者 欧心泉 余飞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顺应城镇化发展演变规律,推动同城化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拓展北京发展空间和促进内部功能重整,提升周边交界地区发展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环京周边地区与北京的经济社会联系持续增强,重点区... 顺应城镇化发展演变规律,推动同城化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拓展北京发展空间和促进内部功能重整,提升周边交界地区发展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环京周边地区与北京的经济社会联系持续增强,重点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同城化发展具有较好基础,但与长三角等同城化发展成熟的地区相比,其同城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交通通勤能力较弱、产业协同能力有限、要素流通不畅和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可以从强化设施联通、增进服务共通、促进产业协同、深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推动首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都市圈 同城化 通勤圈 环京周边地区
下载PDF
重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荣朝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9,共9页
大都市区正在成为各国经济生活、资本形成和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尺度与结构,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通常是由传统城市化转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分水岭,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阶段转变的关键时刻。轨道通勤圈... 大都市区正在成为各国经济生活、资本形成和国际竞争的主要空间尺度与结构,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通常是由传统城市化转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分水岭,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阶段转变的关键时刻。轨道通勤圈是界定大都市区的重要标准,也是区别大都市区与蔓延式大城市及城市群的主要准绳,市郊通勤铁路应该得到特别重视。在大都市通勤区内以TOD模式实现居民职住平衡,改造传统大城市由于时空阻滞导致的各种城市病,提高各大都市区的社会经济活力,才能引领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与布局,并支撑相应城市群的形成。必须尽快研究我国大都市区的官方定义,填补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缺环,把各百万人口以上蔓延式的传统特大城市转型为现代大都市通勤区,并将政府的行政组织与权力结构进行相应尺度的重组,避免由于行政碎片化的延误而付出过大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轨道交通 通勤圈 职住平衡 城市形态
下载PDF
交通与土地利用要素供给对通勤圈空间特征的协同优化机制——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郭亮 彭雨晴 +1 位作者 张彪 韩梦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在交通矛盾日益制约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居民时空大数据的通勤圈空间特征研究为精细化交通与土地利用等要素配置提供了有效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息数据识别出商业(务)型、工业型两类通勤圈,结合情景模拟探究交通与... 在交通矛盾日益制约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居民时空大数据的通勤圈空间特征研究为精细化交通与土地利用等要素配置提供了有效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信息数据识别出商业(务)型、工业型两类通勤圈,结合情景模拟探究交通与土地利用要素供给对通勤圈形态变化及内部交通结构特征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商业(务)型通勤圈呈现“圈层+轴带”和“核心集聚+圈层扩展”两种结构模式;工业型通勤圈则呈现“纺锤模式”布局,通勤方向性更为明显。(2)轨道交通要素供给会重点影响通勤圈的形态、拉长通勤距离;土地利用要素的紧凑布局有利于促进通勤圈圈层集聚,缩短其通勤距离和时耗。针对两种类型的通勤圈,从促进通勤圈绿色出行的角度提出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和服务设施配套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圈 空间结构 情景模拟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模型
下载PDF
大城市通勤空间特征下的城市交通组织模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杰 李敏 《交通与运输》 2020年第S02期14-20,共7页
居住和就业的通勤空间匹配是反映一个城市空间结构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交通的组织模式需要从客流通勤流动的角度考虑与职住空间匹配的组织协调关系。以南昌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多尺度的职住空间静态分布与动态职住特征,识别... 居住和就业的通勤空间匹配是反映一个城市空间结构良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交通的组织模式需要从客流通勤流动的角度考虑与职住空间匹配的组织协调关系。以南昌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多尺度的职住空间静态分布与动态职住特征,识别城市通勤圈与轨道、快速路等城市交通系统的耦合规律。探讨城市通勤圈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生互动关系,以引导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 职住空间 通勤圈 交通模式
下载PDF
基于LBS数据的天津市双城通勤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路启 阚长城 +1 位作者 魏星 阴炳成 《城市交通》 2020年第5期45-53,共9页
为了明确天津市双城格局下的城市通勤圈范围,利用百度LBS数据识别出用户的居住地、就业地,并计算其通勤出行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人口比例法和热力图等值线法识别天津市双城通勤圈范围。验证了天津市双中心的城市布局中确实存在两... 为了明确天津市双城格局下的城市通勤圈范围,利用百度LBS数据识别出用户的居住地、就业地,并计算其通勤出行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人口比例法和热力图等值线法识别天津市双城通勤圈范围。验证了天津市双中心的城市布局中确实存在两个独立的通勤圈且在覆盖范围、集聚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双城结构下的通勤圈与单中心城市也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外环线和综合通勤圈将天津市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区,通过人口、就业岗位、建设用地、通勤交通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比较可知,三个层次分区存在明显差异性。该识别结果加深了对天津市域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在市域范围内分层次、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通勤圈 双城结构 LBS数据 通勤距离
下载PDF
大城市城中村居民出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亮 马雪城 《综合运输》 2016年第8期90-94,共5页
本文在对深圳市原特区内外城中村片区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城中村居民的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结构三个方面的日常出行基本特征;并以深圳典型的城中村上下沙为例,分析了城中村居民通勤范围、通勤距离、通勤方式三个方面的通勤... 本文在对深圳市原特区内外城中村片区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城中村居民的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结构三个方面的日常出行基本特征;并以深圳典型的城中村上下沙为例,分析了城中村居民通勤范围、通勤距离、通勤方式三个方面的通勤出行特征。最后得出城中村居民有着较高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是主要出行方式,城中村承接了大量就业疏散人口等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违规者 间隙接受 骑行者
原文传递
北京与东京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研究——基于高德地图和东京出行路径规划数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文峥 刘悦 +2 位作者 杨新征 冯旭杰 宋晓敏 《交通运输研究》 2022年第4期46-54,共9页
为比较轨道交通多网融合背景下北京和东京轨道交通出行服务便捷性,利用高德地图路线规划数据以及东京轨道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数据,构造带权有向图模型,结合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北京和东京都市区轨道交通站点1h内可达的空间范围,并计算最... 为比较轨道交通多网融合背景下北京和东京轨道交通出行服务便捷性,利用高德地图路线规划数据以及东京轨道交通出行路径规划数据,构造带权有向图模型,结合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获取北京和东京都市区轨道交通站点1h内可达的空间范围,并计算最小和最大通勤距离。研究发现,以国贸站、中关村站、丰台东大街站和东京站为例,按直线距离计算,北京和东京都市区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分别为14~52km和31~57km,分别位于15~30km和30~50km等距圈。北京与东京的地铁旅行速度均为33km/h左右,主要差距在于东京都市区广泛采用JR或私铁通勤,旅行速度可达60km/h,还可与地铁直通运营减少换乘时间;而尽管北京大兴机场线可达到较远的出行距离,但受车站设置和票价限制,承担的通勤客流有限。为此,在制定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时,除通勤时间覆盖率指标外,还应将通勤距离作为一项定量指标,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评价服务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都市区 通勤圈 通勤距离
下载PDF
城市交通形态研究——城市与交通规划融合的深圳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向劲松 《交通与运输》 2013年第H07期30-32,共3页
基于实现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提出交通形态作为融合的桥梁,并以深圳为例进行了规划实践,成为指导交通规划的总纲。重点探讨了交通形态的定义和研究框架,主要从土地利用出发,通过量化手段识别城市职住分布、职住平衡范围、空间形态... 基于实现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提出交通形态作为融合的桥梁,并以深圳为例进行了规划实践,成为指导交通规划的总纲。重点探讨了交通形态的定义和研究框架,主要从土地利用出发,通过量化手段识别城市职住分布、职住平衡范围、空间形态,并结合交通出行特征研究通勤圈范围,最后抽象概括出交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 通勤圈 交通形态 深圳
下载PDF
清晰中央地方两税分配界限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2
作者 孙漪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3-34,共2页
市场经济是城市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造就一批城市带、群,形成带动全局的区域经济区。要使区域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中央地方两税划分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增势劲强,而影响区域健康发展的因素是行政区域,要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必须调... 市场经济是城市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造就一批城市带、群,形成带动全局的区域经济区。要使区域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中央地方两税划分十分重要。当前我国经济增势劲强,而影响区域健康发展的因素是行政区域,要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必须调整中央、地方两税的划分,消除各自为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税 间接税 共享税 中央地方两税制 通勤圈
下载PDF
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被引量:112
13
作者 郭建科 王绍博 +2 位作者 李博 彭飞 王丹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1-529,共9页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达性模型分析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修正引力模型,从时空压缩效应、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旅游通勤圈空间分异、加剧旅游极化效应等方面分析哈大高铁对东北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达性模型分析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修正引力模型,从时空压缩效应、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旅游通勤圈空间分异、加剧旅游极化效应等方面分析哈大高铁对东北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大强化了东北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整个通勤圈时空压缩2 h左右,提升幅度均呈现距离高铁增加而衰减现象,且省际城市间的变化大于省内城市间的变化,东三省的变化大于内蒙东部区域的变化。沿线城市在高铁开通后将获得更大的旅游发展动能,并加快哈大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沿线城市"一日游"和"两日游"受益明显,偏远城市则在"七日游"方面受益较多;东北旅游应以高铁为契机,精心开发沿线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一体化合作,打造东北旅游新形象。高铁使旅游市场空间分布上出现"极化效应",提升旅游产业供求效率的同时,拉大了城市间旅游差距,不利于旅游产业协调性发展。今后应以高铁为核心完善快速交通干线布局,将更多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纳入高铁通勤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可达性 城市旅游经济联系 高铁旅游带 旅游通勤圈 旅游极化效应
下载PDF
北京通勤圈范围识别、特征与跨界通勤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毅敏 李伟 +2 位作者 杜立群 阚长城 冯永恒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2,70,共8页
从跨界通勤视角审视北京与环京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基于行政边界和5km网格两种空间单元,通过通勤率、通勤规模等指标测算,识别进入北京通勤圈的主要环京区县。结合职住空间分布、人口属性等分析通勤圈发展特征,发现跨界通勤向着网络化格... 从跨界通勤视角审视北京与环京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基于行政边界和5km网格两种空间单元,通过通勤率、通勤规模等指标测算,识别进入北京通勤圈的主要环京区县。结合职住空间分布、人口属性等分析通勤圈发展特征,发现跨界通勤向着网络化格局发展,当前已形成5条主要通勤廊道、3类通勤目的地、4种不同驱动力的典型跨界通勤模式。未来应正视环京地区跨界通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化北京通勤圈内城镇组团互补融合发展,形成“圈层补充、廊道串联、簇轴发展”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通勤圈 通勤模式 都市圈 京津冀 北京
下载PDF
市郊铁路建设与超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空间重构研究——基于环京通勤圈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王德利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7,共8页
改造和利用既有国铁资源发展市郊铁路是解决超大城市人口及功能过度集中、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促进“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有效手段。以环北京通勤圈建设为例,从空间布局、交通支撑、功能引导、机制保障四个层面提出市郊铁路引领超大... 改造和利用既有国铁资源发展市郊铁路是解决超大城市人口及功能过度集中、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促进“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有效手段。以环北京通勤圈建设为例,从空间布局、交通支撑、功能引导、机制保障四个层面提出市郊铁路引领超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框架模式。提出构建“轨道通勤走廊+自立型城市圈”的通勤圈新空间结构,形成梯度合理的“中心—外围”圈层布局;补齐市郊铁路通勤出行短板,支撑通勤圈的快速通勤需求;推动高端服务功能落地通勤圈,避免简单化的产业功能承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解决通勤圈一体化管理、建设、发展等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1小时通勤圈 自立型城市圈 超大城市 北京
原文传递
可交换的映射类及其在无穷远边界上的作用
16
作者 张朝晖 《数学学报(中文版)》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1-482,共12页
设■为亏格p≥2的紧致Riemann曲面,a为■上的任意一点.S=■-a.我们知道,映射类群Mods中的任一元素θ保持穿孔点a不动,因而θ可投影为映射类群Mod_s中的一元素.根据Bers,θ等同于一个单位圆盘D上的一个拟共形映射■的等价类[■],它由■... 设■为亏格p≥2的紧致Riemann曲面,a为■上的任意一点.S=■-a.我们知道,映射类群Mods中的任一元素θ保持穿孔点a不动,因而θ可投影为映射类群Mod_s中的一元素.根据Bers,θ等同于一个单位圆盘D上的一个拟共形映射■的等价类[■],它由■的边界值唯一确定.本文考虑映射类群Mod_S中的一些元素的混合,这些元素要么是简单的Dehn twists,要么是那些投影为■上恒等的映射类,通过复合这些不同类型的元素,并且考察它们在单位圆边界上的迭代,给出一些等价条件使得它们生成映射类群Mod_S的阿贝尔子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交换映射类 无穷远边界 映射类群
原文传递
浙江加速通用航空建设“空中1小时交通圈” 被引量:1
17
作者 寿奇晗 曹更永 李媛媛 《综合运输》 2019年第1期20-22,37,共4页
高水平的航空运输是目前缩短时空距离的最佳载体,通用航空是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加快推进通用航空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省域全覆盖的四大"空中出行体系",全面推进全省枢纽城市之... 高水平的航空运输是目前缩短时空距离的最佳载体,通用航空是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加快推进通用航空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省域全覆盖的四大"空中出行体系",全面推进全省枢纽城市之间、枢纽城市与市、县节点城市之间、主要旅游景区之间、主要海岛之间的公务通勤、旅游观光、水上飞机运输、医疗救援的空中1小时到达,为实现"空中1小时交通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航空 空中出行体系 公务通勤 旅游观光 水上飞机运输 医疗救援 空中1小时交通圈
原文传递
世博园区交通枢纽: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新起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海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5期84-88,共5页
1990年上海开发浦东,迎来城市发展新纪元。20多年后,上海需要再次走出人口、产业、交通过度集聚的中心城,开辟大都市圈发展的新空间。通勤铁路是大都市圈交通网的主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构筑上海大都市圈的先导性工程,是在世博园区建... 1990年上海开发浦东,迎来城市发展新纪元。20多年后,上海需要再次走出人口、产业、交通过度集聚的中心城,开辟大都市圈发展的新空间。通勤铁路是大都市圈交通网的主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构筑上海大都市圈的先导性工程,是在世博园区建设以通勤铁路客运站为主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而构建辐射上海市域及长三角的通勤铁路网,形成以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为主框架的同城化上海大都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园区交通枢纽 通勤铁路 上海大都市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