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造日常——老城复兴中“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
被引量:
4
1
作者
施芸卿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60,共22页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本文以一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及新型公共文化建构为例,从“找回公众”“消融区隔”和“淡化权威”三方面展现这个界限消抹和连接再造的过程,其背后是空间活化、文化再生及地方治理品牌化三重机制的叠加,它使老城生活在空间、人群和制度上由表及里地向外打开。通过日常的再造,行动者以文化再生产的柔性力量探入国家-社会连接处的肌理,推动了转型,这也使关于“社会的生产”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日常
文化再生产
空间活化
社区参与式艺术
原文传递
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缘起、理论基础、特征及课程框架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宁
刘仲严
《美育学刊》
2021年第3期101-108,共8页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提出应运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的现状与需求,它旨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通过对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以社会重建主义和人类学视角...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提出应运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的现状与需求,它旨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通过对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以社会重建主义和人类学视角为基础,以知识获取、反思解构和重构赋权为过程,并结合人在社区情境中存在的三类基本关系,能够提出一个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设计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本位
艺术教育
文化理解
文化自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社会议题”为核心的艺术博物馆课程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晔
颜慧珍
于晓明
《美育学刊》
2015年第4期101-108,共8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视觉文化的转型、艺术美学的转向、学习观点的变迁背景下,国际艺术教育思潮中出现了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观点。随着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提倡,使艺术博物馆教育课程不论在作品主题的选择或学习活动的设计上都融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视觉文化的转型、艺术美学的转向、学习观点的变迁背景下,国际艺术教育思潮中出现了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观点。随着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提倡,使艺术博物馆教育课程不论在作品主题的选择或学习活动的设计上都融入了社区文化、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社会议题有关方面的讨论。因此,本次课程与教学活动围绕"社会议题"予以实施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第二,注重交互式学习;第三,关注学生对影像的文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议题
社区艺术教育思潮
艺术博物馆
课程与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及启示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洪斌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第5期72-76,共5页
学校艺术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它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城乡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能有效地保存与传承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与文化传统。为此,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内...
学校艺术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它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城乡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能有效地保存与传承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与文化传统。为此,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内容广泛,其特色具有高度组织化、社会化运作模式,强调植根于社区文化、历史,注重参与、体验式教育,这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区艺术教育
终身学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造日常——老城复兴中“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
被引量:
4
1
作者
施芸卿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60,共22页
文摘
当前老城复兴中的人文转向尝试将“人”及其“真实生活”带回更新进程,但“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始终是个难题。作为前沿文化实践,“再造日常”搭建了不同人群间的沟通对话机制,重塑了制度内外对接转化机制,需在城市更新和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本文以一个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及新型公共文化建构为例,从“找回公众”“消融区隔”和“淡化权威”三方面展现这个界限消抹和连接再造的过程,其背后是空间活化、文化再生及地方治理品牌化三重机制的叠加,它使老城生活在空间、人群和制度上由表及里地向外打开。通过日常的再造,行动者以文化再生产的柔性力量探入国家-社会连接处的肌理,推动了转型,这也使关于“社会的生产”的讨论变得更为复杂。
关键词
再造日常
文化再生产
空间活化
社区参与式艺术
Keywords
rebuilding
the
daily
life
cultural
reproduction
spatial
activation
community
-
based
art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D669.3 [社会学]
G1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缘起、理论基础、特征及课程框架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宁
刘仲严
机构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系
出处
《美育学刊》
2021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文摘
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提出应运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的现状与需求,它旨在通过提高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实现文化理解与文化自觉。通过对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定义、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以社会重建主义和人类学视角为基础,以知识获取、反思解构和重构赋权为过程,并结合人在社区情境中存在的三类基本关系,能够提出一个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设计框架。
关键词
社区本位
艺术教育
文化理解
文化自觉
Keywords
community
-
based
art
education
cultura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分类号
J-4 [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社会议题”为核心的艺术博物馆课程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晔
颜慧珍
于晓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出处
《美育学刊》
2015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数字化时代下中小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测评研究>(BLA1301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视觉文化的转型、艺术美学的转向、学习观点的变迁背景下,国际艺术教育思潮中出现了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观点。随着社区取向艺术教育的提倡,使艺术博物馆教育课程不论在作品主题的选择或学习活动的设计上都融入了社区文化、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社会议题有关方面的讨论。因此,本次课程与教学活动围绕"社会议题"予以实施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第二,注重交互式学习;第三,关注学生对影像的文化理解。
关键词
社会议题
社区艺术教育思潮
艺术博物馆
课程与教学
Keywords
social
issues
community
-
based
art
education
art
museum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及启示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洪斌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第5期72-76,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优秀青年科研项目"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湖南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6B097)
文摘
学校艺术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它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城乡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不能有效地保存与传承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与文化传统。为此,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内容广泛,其特色具有高度组织化、社会化运作模式,强调植根于社区文化、历史,注重参与、体验式教育,这对我国艺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社区艺术教育
终身学习
教学模式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community
-
based
art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分类号
G779.7 [文化科学—教育学]
J0-4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造日常——老城复兴中“活”的公共文化再生产
施芸卿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2
从文化理解到文化自觉:社区本位艺术教育的缘起、理论基础、特征及课程框架
罗宁
刘仲严
《美育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社会议题”为核心的艺术博物馆课程与教学研究
王晔
颜慧珍
于晓明
《美育学刊》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基于社区的艺术教育及启示
王洪斌
《终身教育研究》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