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6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54
1
作者 商爱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3-8,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高校作为人才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行动起来,及时跟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培养他们健康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团结 中国梦
下载PDF
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 被引量:34
2
作者 郝时远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文章以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论断为主线,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些阐释,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重点围绕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 文章以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论断为主线,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些阐释,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重点围绕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谈了一些学习体会,认为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是对"主线"引领和贯穿作用的实践性、成效性的要求。同时就物质与精神、多元一体、审异致同、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等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圆"昭示的范围,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审异致同 共同 中华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及其文化实践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小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7,共10页
以三重差序格局的文化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的文化实践。首先,基于"中华民族"的三重差序格局包括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全世界华人的中华民族。由... 以三重差序格局的文化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的文化实践。首先,基于"中华民族"的三重差序格局包括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全世界华人的中华民族。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包括各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世界华人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三重差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三重差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三重差序的文化连接和文化超越。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差序格局的是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和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 差序格局 中华文化 文化实践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出场·概念真意·伦理底蕴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碧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是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冲击之下的理论自觉。它既是针对中华民族结构性张力和民族事务日趋繁复的靶向医治,又是拯救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乏力的话语创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是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冲击之下的理论自觉。它既是针对中华民族结构性张力和民族事务日趋繁复的靶向医治,又是拯救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乏力的话语创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述,并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简单变形,而是有着自我丰富的理论面相和伦理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潜藏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目标诉求、共生的群体心态、共享的公民身份、共通的文明体认等多重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以"中华民族"和"共同体"复合而成的偏正结构,彰显中华民族建构的伦理指涉,即公益政治优先于权利政治、共和主义优先于多元文化主义、大我忠诚优先于小我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权利 公民 话语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1,共8页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互嵌型格局。在历史演进发展的新阶段,中华民族在现阶段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等问题,特别是现代化推动人口、信息、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交往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互嵌型格局。在历史演进发展的新阶段,中华民族在现阶段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等问题,特别是现代化推动人口、信息、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快速迁徙、快速转换。传统多民族互嵌型格局遭遇现代化境况,传统多民族互嵌格局在现代化过程中空间上不断瓦解、关系上解构、结构上重建。在多民族互嵌格局面临着空间上的位移和关系上的现代化转换,民族工作需要在客观上主动迎纳此种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改变"空间格局"进行有形之治来推动"关系格局"的无形之为,调塑多民族互嵌格局和多元一体交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现代化 社区 社会结构 互嵌复合体
下载PDF
新时代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反观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建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5-170,共6页
通过对广西70年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以民族团结为主线,沿着民族"大联欢—大团结—大家庭"实践脉络,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实践特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对广西70年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以民族团结为主线,沿着民族"大联欢—大团结—大家庭"实践脉络,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实践特征。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塑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承观、创新投入渠道、构建共融共享共建机制、激发多元协同创新能力与活态传承能力、坚持技术创新和绿色、国际化发展上推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逻辑 被引量:11
7
作者 郝亚明 秦玉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44,182,18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国家总体战略具有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中心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国家总体战略具有协同推进关系。就逻辑机理而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理论根基的同源性、行动主体的同一性、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实践过程的联动性。就现实基础而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要聚焦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性、民族团结进步大局的前提性、民族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的挑战性。基于二者协同的逻辑与现实关联来看,深植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凝聚民族团结主体力量、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有效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是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十大精神
下载PDF
柔性的多元与韧性的一体——多元一体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生成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俊毅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2期14-27,170-171,共16页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建设中,如何认识多样性与共同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历史事实与理论框架,中国的一体是“共同体”而不是“一体化”,中国的“多元”与“一体”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而是...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建设中,如何认识多样性与共同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历史事实与理论框架,中国的一体是“共同体”而不是“一体化”,中国的“多元”与“一体”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而是融汇共生的。多元一体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规范性理论,是因为其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对于西方相关理论的突破性与超越性,体现在:一是打破了多元之间边界固化的思维定势;二是打破了差异性与共同性的固化边界思维;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方位包含着多元一体主义,并提升与促进了多元一体主义作为一种规范性理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主义 柔性多元 韧性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民族国家建设
原文传递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
9
作者 狄鸿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4,182,183,共11页
高校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职责,需要结合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发展方面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树立正确祖国观,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树立正确民族观,在“五史”学习教... 高校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职责,需要结合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发展方面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树立正确祖国观,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树立正确民族观,在“五史”学习教育中树立正确历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树立正确文化观,是高校通过统筹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进路。思政课堂话语知识体系转换、课程思政激励引导、隐性课堂参与影响和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等学校 “五史”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解读与铸牢方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碧波 李恬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51,182,183,共1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百川归海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在当前“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百川归海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在当前“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全媒体时代中华传统学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会冲的身份解构、社会巨变时期社会分化与裂变的多重挑战。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的多重冲击,当前我国要充分拥抱融媒时代的多元媒介,不断强化中华知识传播的媒介革命,引导中华知识的深度学习,注重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认同,强化中华文明哲思境界与伦理精髓的阐释。同时,还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奉行和中华个体福祉增进之间的正向激励,通过各民族政治信念的夯实和共享发展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 1992-2019年数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兆璟 郜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8,共9页
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92-2019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及CSSCI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直观、... 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92-2019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及CSSCI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与演变趋势。总体而言,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数量不多,合作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和中国民族五方面,"共同体意识"是当前研究的前沿,"民族教育"、"民族交融"、"文化认同"是研究前沿中的热点,接下来有必要侧重具体化实践路径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知识图谱 可视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3,共7页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互嵌共生的历史事实,昭示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贵和尚忠等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度契合,对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具有重要...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互嵌共生的历史事实,昭示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贵和尚忠等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度契合,对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理论之维有效承接了中华文脉,在实践之维厘清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以文化符号为标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以文化记忆为纽带,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有效推动文化软实力向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路径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少霞 魏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御外辱、家国同构、共建新疆,淬炼了强烈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黏合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结合、构建、提升、延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和"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文化润疆,在新疆铸牢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新疆 认同感 归属感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云贵高原——从费孝通的区域板块研究看中华民族共同体 被引量:9
14
作者 麻国庆 蒙祥忠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8-214,M0009,共18页
本文把云贵高原置于民族走廊学术脉络中进行研究,强调这一区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论意义,阐明了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分析融合多元文化体系的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本文把云贵高原置于民族走廊学术脉络中进行研究,强调这一区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论意义,阐明了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分析融合多元文化体系的云贵高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的空间和文化意义。作为跨区域社会体系的云贵高原,又为学界提供了理解走廊与区域族际互动机制的研究视野。这一区域研究一直以来是我国民族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研究场域,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民族通道 跨区域社会体系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口迁移流动与全方位民族互嵌格局的发展演化逻辑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成荣 盛丹阳 +1 位作者 巫锡炜 毕忠鹏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131-153,M0009,M0010,共25页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 基于人口流动与族群关系融合发展演变的历史和现状,本文提炼了人口迁移流动与族群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梳理了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之间的理论关联,分析了当下人口大流动助力全方位民族互嵌进程的现实进展。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人口迁徙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族群格局,促进了族群间长期交往融合和族群演进,带来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迁移流动成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力量,持续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悄然推动我国进入第五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阶段。本文提出人口迁移流动推动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啮合传动论:在民族全方位互嵌的推进过程中,人口大规模流动奠定了各族群众空间互嵌的基础。空间互嵌既是全方位民族互嵌的结果,也是过程和手段,它增强了民族间经济联系,进而推动了民族文化互鉴、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当前,我国各民族群众空间分布日趋均衡、就业结构非农化、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逐步提升,各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和族际通婚比例普遍提高,民族互嵌格局不断得到增强。但部分维度的民族互嵌仍不充分,各民族居住聚集、就业收入保障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充分顺应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民族群众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民族间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心理认同的制度性保障和政策性支持,推进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流动 全方位民族互嵌 互嵌机制 增进共同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论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光 马宜果 《学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7期129-135,共7页
学术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系列论述的研究,清晰呈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要求经历了从“树立”“培养”到“铸牢”渐次强化的三个阶段;对... 学术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系列论述的研究,清晰呈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要求经历了从“树立”“培养”到“铸牢”渐次强化的三个阶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阐释经历了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渐次丰富的两个阶段;凸显出“四个认同”重要思想对丰富并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重要实践贡献。总之,在历史视野中用学术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命题,对立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对客观认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多元主义、族裔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实质,发挥着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秩序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延中 魏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理解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含义、结构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 理解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含义、结构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从政治、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历史等多个维度,在学术话语上梳理了看似杂乱的民族现象,整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和调整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结构与秩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结构 秩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理路——基于共同体秩序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金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0,183,共10页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蕴含着共同体的秩序建构问题。基于中西方秩序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研究应该兼容“秩序何以可能”和“秩序应当如何”的逻辑理路,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分析框架。从尊重各民族群众的主...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蕴含着共同体的秩序建构问题。基于中西方秩序研究的基本思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研究应该兼容“秩序何以可能”和“秩序应当如何”的逻辑理路,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分析框架。从尊重各民族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嵌入方位的有效统合,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三个方面探寻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建构的内在规定性。从新旧社会文化价值衔接中的秩序张力,社会公共精神不足引发的族性张扬与扩散,民族差异性扩大引发的民族社会结构固化三个方面正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建构的张力与困境。由此,以增进共同性为内在根本,以制度规范为基本动力,以情感建设促进秩序的和谐统一,打通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秩序建构的内在通道,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夯实共同体的秩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互嵌 全方位嵌入 共同体 秩序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宏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108-116,共9页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建立稳固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成为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既致力于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着眼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建立稳固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成为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既致力于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着眼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把握全球化为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冷静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努力探索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塑造中华民族身份、力量、利益与目标的"四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融入并促进全球化进程、推动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利益
原文传递
融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威伟 郑大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30-39,M0004,共11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融通互进的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从历史演进来看,中华文明的地理、经济、文化、精神方面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交融主体、融通基因、淬炼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从发展特质来看,中华民族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发展特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内生活力、自信定力、统合效力、创新动力及文化魅力。从实践路径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在“五个文明”协调共进中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