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 被引量:68
1
作者 吴飞 田野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5,共20页
新闻业旨在用新闻专业主义来建构职业的理想和职业规范性理论体系,但随着政治权力与商业权力日久弥深的介入和新技术对传统的渠道霸权的解构,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逐渐兴起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主... 新闻业旨在用新闻专业主义来建构职业的理想和职业规范性理论体系,但随着政治权力与商业权力日久弥深的介入和新技术对传统的渠道霸权的解构,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逐渐兴起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主要是基于主体中心理性或者工具理性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的,其理论缺陷在网络社会背景下,似难以通过简单的修补得到实现,因此需要新的理论资源。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就是重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最可行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交往理性 网络社会
原文传递
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内核与理论的变迁 被引量:49
2
作者 曹康 王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4-51,共8页
理性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至中世纪、启蒙时代、现代和后现代(晚期现代)四个阶段,现代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理性思想是工具理性、有限理性和交往理性。工具理性衍生出了理性综合规划、系统规划论和程序规划理论;分离-渐进主... 理性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至中世纪、启蒙时代、现代和后现代(晚期现代)四个阶段,现代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理性思想是工具理性、有限理性和交往理性。工具理性衍生出了理性综合规划、系统规划论和程序规划理论;分离-渐进主义和混合审视模型是在有限理性的影响下发展出来的,是对工具理性思想的修正;沟通规划、协作规划和协商规划以交往理性为基础发展而来,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理论 工具理性 有限理性 交往理性
下载PDF
“课堂话语分析”刍议 被引量:51
3
作者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0,共11页
课堂话语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得到调整并得以多元并存的过程。本文探讨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课堂话语分析的意蕴;梳理基于"沟通理性"的课堂话语分析的视点。课堂话语分析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沟通型态是一个多元声音交响的过... 课堂话语是一种充满矛盾而又不断得到调整并得以多元并存的过程。本文探讨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课堂话语分析的意蕴;梳理基于"沟通理性"的课堂话语分析的视点。课堂话语分析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沟通型态是一个多元声音交响的过程,而教师唯有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才能跨越疆界,导演出有声有色的合唱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话语分析 沟通理性 教学沟通 课堂文化
原文传递
从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研究生“导学关系”探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燕华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提高研究生质量与完善导师制密切相关,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是导师制维系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影响研究生个体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以学术为轴心的导学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它是在教学、科研及师生日常活动全过程中建... 提高研究生质量与完善导师制密切相关,导师与研究生的"导学关系"是导师制维系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影响研究生个体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以学术为轴心的导学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它是在教学、科研及师生日常活动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理性交往关系。鉴于现代化弊端导致的理性越来越限于目的-手段关系,工具理性日益消解正常的导学关系,通过借鉴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之丰富的理论内涵,剖析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内在特质,从"交往理性""生活世界""话语伦理"三个维度建构新型研究生导学关系,摈弃工具理性的蚕食,以实现个体的主体理性向群体的交往理性转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关系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 话语伦理
下载PDF
ICQ网上会话特点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秋茗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从语言的功能变体、'交往理性'和话轮替换三个角度来分析网上会话独有的特点.分析表明,在ICQ软件给人们提供的特殊的交际情境里,网上会话有违于某些日常的语言交际原则,从而反映出网络媒体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在... 本文从语言的功能变体、'交往理性'和话轮替换三个角度来分析网上会话独有的特点.分析表明,在ICQ软件给人们提供的特殊的交际情境里,网上会话有违于某些日常的语言交际原则,从而反映出网络媒体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在以ICQ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Q软件 网上会话 网络媒体 语言交际 外语教学辅助 交往理性 功能变体 话轮替换
原文传递
全球秩序观的理性转向与“新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树勇 于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2,156,共30页
以纯粹个体理性为理性基础的全球秩序观在世界政治互动中产生了现实困境。基于对旧秩序观的反思,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政治理论中以关系理性与交往理性为代表的两条理性转向路径超越了个体理性范式,为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纯粹个体理性为理性基础的全球秩序观在世界政治互动中产生了现实困境。基于对旧秩序观的反思,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政治理论中以关系理性与交往理性为代表的两条理性转向路径超越了个体理性范式,为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提供了借鉴。关系理性与交往理性分别以本体层面创新与设立交往情境的方式避免了行为体的孤立化。两者均强调行为体的社会属性,但在观察行为体的视角、对互动本质的理解以及解释行为逻辑的前提假设三方面存在差异。两者的互鉴与融合进一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性"基础带来了启示:结合观察行为体的社会结构视角与对话视角,"新理性"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个体理性的利益观。融合对互动本质的理解,"新理性"强调互动生成新知识的社会效果。"新理性"以行为体接受和谐共生的存在状态作为解释行为逻辑的前提假定。为了使这一假定成为现实中的共识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新理性"重视通过互动实践培育行为体间的共同感、塑造"命运共同体一员"的身份认同以及形成对国际伦理与国际责任的共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秩序观 关系理性 交往理性 “新理性”
原文传递
从“工具理性批判”到“功能理性批判”——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转向 被引量:7
7
作者 金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人物那里 ,批判理论采取了“工具理性批判”的形式。本文在勾勒了这种批判的基本内容之后 ,着重讨论这种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人物哈贝马斯那里所采取的一个重要转向 ,那就是从“工具理性批判”变... 在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人物那里 ,批判理论采取了“工具理性批判”的形式。本文在勾勒了这种批判的基本内容之后 ,着重讨论这种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人物哈贝马斯那里所采取的一个重要转向 ,那就是从“工具理性批判”变为“功能理性批判”。相对于基于“行动合理性”范畴、着重行动者的意向的“工具理性批判”来说 ,基于“系统合理性”范畴、着重系统之功能的“功能理性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理论 工具理性批判 功能理性批判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 系统
下载PDF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辩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莉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争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舍恩(Donald A.Schon)所论述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核心议题,实质上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一直探求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他们提出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争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和舍恩(Donald A.Schon)所论述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核心议题,实质上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所一直探求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他们提出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使用理论模型"、"双路径学习"以及"第I型使用理论"与"第Ⅱ型使用理论"等。阿吉里斯和舍恩基于专业实践中的困境所提出的"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的诸多模型对于教育实践以及教师教育有可实际借鉴之处:可帮助教育工作者弄清实践中的困境之所在,并尝试进行突破自我与环境压制的双路径学习,以寻求"使用理论"与"信奉理论"的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理论 信奉理论 交往合理性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现代纠纷解决的基本理念:为权利而沟通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文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交往理性视野下,纠纷是交往异化、失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与生活常态,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不能简单以善恶论之,纠纷宜疏不宜堵。交往异化、失败的具体表症可以归为真假之争、对错之争、脸面之争,涉及客观世界、规范世界和主观... 在交往理性视野下,纠纷是交往异化、失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与生活常态,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不能简单以善恶论之,纠纷宜疏不宜堵。交往异化、失败的具体表症可以归为真假之争、对错之争、脸面之争,涉及客观世界、规范世界和主观世界。纠纷的解决需要多元的方式即不同沟通平台,其中诉讼是提倡全面理性、规范的纠纷解决平台,它倡导理性交往,以沟通取代斗争,在诉讼模式上表现为商谈主义诉讼模式的显现。斗争使诉讼沦为工具或达到目的的手段,被异化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蜕变为诉讼策略的角逐场,司法被异化为作秀和不当利益的遮羞布。沟通使诉讼成为理性交往的平台,防止理性的片面化,追求全面理性,充分体现诉讼活动主体间性即多主体平等参与、充分表达、全面沟通以及诉讼结果的共识性与信服性,使诉讼真正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使司法权威归位于信服,而不是基于简单强制而臣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商谈伦理 纠纷解决 沟通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的公众参与体系重构——基于沟通行动理论的演绎与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子航 张京祥 王梓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91,共9页
从公众参与的内涵出发,首先通过阐述早期的治理权力理论嬗变,指出在自下而上的权力理论中,沟通行动理论作为温和调节精英代议与全民公投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适用。然后,通过介绍沟通行动理论所构建的认知理性、工具理... 从公众参与的内涵出发,首先通过阐述早期的治理权力理论嬗变,指出在自下而上的权力理论中,沟通行动理论作为温和调节精英代议与全民公投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适用。然后,通过介绍沟通行动理论所构建的认知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分析范式,将其与民众多样诉求、政府行政意图、公众参与结果建立相应联系。接下来,文章对既有空间规划领域内的现行公众参与方式进行分析,明确法律赋予的公众参与权力,并研究在"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各层级、各领域公众参与的特性。最后,结合沟通行动理论的达成交往理想的"对话"方法,得出国土空间规划公众参与体系基于规划层级、规划领域的纲领性重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行动理论 公众参与 国土空间规划 交往理性 重构
下载PDF
交往理性思想:批判与乌托邦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志刚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22,共7页
哈贝马斯在反思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批判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交往理性思想,试图以交往理性的发展来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对微观生活世界、政治异化的分析是对马克思的有益补充,但他误解了马克... 哈贝马斯在反思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批判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交往理性思想,试图以交往理性的发展来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对微观生活世界、政治异化的分析是对马克思的有益补充,但他误解了马克思的实践思想,错误地批判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因为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局限于语言哲学的范畴,哈贝马斯自己也没有摆脱意识哲学的困境,其交往理性思想最终不过是一种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理性 批判 乌托邦
原文传递
再谈“合理性问题”——从哈贝马斯视角出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凤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理性或合理性问题,既是传统哲学的基本议题,也是《交往行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哈贝马斯那里,理性与合理性是不加区分的。实际上,理性并不必然地就是合理性,但它却逐渐蜕变为合理性。合理性问题非常复杂,既关涉理论合理性,又关涉实践... 理性或合理性问题,既是传统哲学的基本议题,也是《交往行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哈贝马斯那里,理性与合理性是不加区分的。实际上,理性并不必然地就是合理性,但它却逐渐蜕变为合理性。合理性问题非常复杂,既关涉理论合理性,又关涉实践合理性。在实践合理性中,既涉及到形式/目的合理性,又涉及到实质/价值合理性。合理性问题与交往行为密切相关,而交往行为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要想很好地理解合理性问题,就必须很好地理解交往行为;而要想很好地理解交往行为(关涉交往合理性),首先必须了解工具行为(关涉工具合理性)。简言之,要想很好地解决合理性问题,必须协调工具合理性与交往合理性的关系问题——“工具合理性是独白的,交往合理性本质上是对话性的”。这样,《交往行为理论》就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即从侧重于主体与客体关系、崇尚主体性的意识哲学,转向侧重于语言与世界关系、崇尚主体间性的语言哲学;从传统批判理论转向交往行为理论;从老批判理论转向新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合理性 工具合理性 交往合理性 交往行为理论 新批判理论
原文传递
教学互动:从策略理性到交往理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兴国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从师生互动的意图是"影响学生"还是"促进理解"来分析,教学互动可分为策略理性(目的)教学互动与交往理性教学互动。策略理性教学互动旨在通过互动而对学生"施加影响"。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 从师生互动的意图是"影响学生"还是"促进理解"来分析,教学互动可分为策略理性(目的)教学互动与交往理性教学互动。策略理性教学互动旨在通过互动而对学生"施加影响"。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旨归、以生成为指向、通过师生对话与商谈而达成理解与共识。实现交往理性的教学互动,需要师生拥有共同的生活世界、语言的交往使用以及师生身份角色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互动 策略理性 交往理性
下载PDF
交往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转型及其中国启示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晓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3-160,共8页
现代性及其现代性批判在历史上一直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探究历史,无论是黑格尔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批判还是以尼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现代性所展开的非理性主义批判,都没有真正成为解决现代性难题的合理路径。哈贝马... 现代性及其现代性批判在历史上一直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探究历史,无论是黑格尔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批判还是以尼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现代性所展开的非理性主义批判,都没有真正成为解决现代性难题的合理路径。哈贝马斯从现代启蒙理性的主体性出发,坚持现代性仍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进行了现代理性主义范式的哲学转换,真正从意识哲学范式走向了交往理性范式。对于现代性所呈现的多元价值立场基础上的统一理性规范基础缺失的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以交往理性代替理论理性,进而为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开辟了一条新的理论出路。对于正在以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的的中国现代化转型关键期来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也构成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思想的内在价值诉求和最为精髓、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理性 理性范式转型 中国现代化
下载PDF
行政听证程序的本质及其构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石肖雪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9年第2期71-81,共11页
庭审式的听证程序,在被移植到行政过程中时出现了适用困境。为此,需将听证的核心内涵还原为行政过程的参与主体之间的理性沟通行为。听证是行政权正当性之参与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一程序性制约机制为行政过程注入了交往理性的特质。据此,... 庭审式的听证程序,在被移植到行政过程中时出现了适用困境。为此,需将听证的核心内涵还原为行政过程的参与主体之间的理性沟通行为。听证是行政权正当性之参与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一程序性制约机制为行政过程注入了交往理性的特质。据此,听证程序的构成要件可分为基础要件和功能要件。行政听证的基础性构成仅包含基础要件,目的在于保证有效的沟通过程;功能性构成则包含了基础要件和功能要件,用以形成不同的沟通类型,而目前庭审式的听证程序只是正式听证的一种类型。面向行政任务的听证制度,应在保证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具有更弹性化的程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听证 沟通 交往理性 基础性构成 功能性构成
下载PDF
两岸关系中的交往理性初探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桦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3期46-55,共10页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白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是一种交往实践。现实中的两岸关系,对话和独白相互交织,彼此牵制。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促使了两岸共同的"生活世界"的形成,两岸关系从扭曲的交往模式走向合理的交往模式。在两岸关系中构建交往理性,是本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语境下的尝试。两岸的儒学传统可以被发展为别具一格的两岸的交往理性。一种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两岸交往伦理的建立,必定会对两岸的平等对话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主体间性 两岸关系
下载PDF
哈贝马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理论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文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3,共5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交往理性为核心,紧扣生活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语言的现实交往问题。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的经验出发场所,同时构成交往行为前理论的直觉语言知识。交往理论是在交往活动取得与语言学的关联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从...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交往理性为核心,紧扣生活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语言的现实交往问题。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的经验出发场所,同时构成交往行为前理论的直觉语言知识。交往理论是在交往活动取得与语言学的关联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从而为翻译理论的实践性转化提供一种理论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交往理性 交往行为 翻译
原文传递
转换与选择之进路: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文曲 陈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55-62,共8页
学界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存在着一定偏差。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受多重因素影响,现阶段应是一种多元化的民事诉讼模式,但此种模式弊病诸多,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理论来统摄。在纠纷解决体系中,现代民事诉讼表现为一种规范化的全... 学界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存在着一定偏差。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受多重因素影响,现阶段应是一种多元化的民事诉讼模式,但此种模式弊病诸多,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理论来统摄。在纠纷解决体系中,现代民事诉讼表现为一种规范化的全面合理性沟通平台,而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合理性以及商谈伦理与现代诉讼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商谈式民事诉讼模式正是交往合理性的体现,或许此种模式不失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之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模式 交往合理性 商谈 共识 纠纷解决
下载PDF
进化与异化:AI合成主播的言说困境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贵武 赵行知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3年第2期5-16,共12页
言说,在现代汉语中泛指一般谈论、说话或指说出的话,其本身既有口语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意义,又有宣教和宣传的意味。在传统媒体当中,主播的价值即主要在于以一种人格化和类人际传播的方式实现媒体向受众更好地言说。AI(人工智能)技术本是... 言说,在现代汉语中泛指一般谈论、说话或指说出的话,其本身既有口语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意义,又有宣教和宣传的意味。在传统媒体当中,主播的价值即主要在于以一种人格化和类人际传播的方式实现媒体向受众更好地言说。AI(人工智能)技术本是用来改善这种传播的技术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人的主体性危机。从“异化”的理论视角,通过对10位不同程度触达和接受AI合成主播产品的受众进行深度访谈,可深入研究受众感知AI合成主播的“言说”过程,探析其可能遇到的三重困境,以批判性地考察AI合成主播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合成主播 主体性 交往理性 异化
下载PDF
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瑞菲 陈世永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哈贝马斯由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诊断而提出交往行为理论。他寄希望于“交往理性的重建”和“话语伦理”规范的建立与贯彻,以实现一种无暴力统治的社会秩序。交往行为理论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同时又带有乌托邦色彩。研究该理论,对社... 哈贝马斯由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诊断而提出交往行为理论。他寄希望于“交往理性的重建”和“话语伦理”规范的建立与贯彻,以实现一种无暴力统治的社会秩序。交往行为理论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同时又带有乌托邦色彩。研究该理论,对社会走出现代性困境有普世意义,对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重要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 系统 生活世界殖民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