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明海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人们对科技资讯需求越来越突出,科技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中,提升新闻报道能力是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科技传播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科技学术期刊从事科技新闻报道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 在人们对科技资讯需求越来越突出,科技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中,提升新闻报道能力是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科技传播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科技学术期刊从事科技新闻报道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科技学术期刊提升新闻报道能力的相应策略,即:转变办刊理念,增强期刊新闻属性;构筑信息搜集与发布平台,健全新闻报道机制;改进新闻报道形式,打造"平民化"报道风格;加强业务培训,建立科技新闻报道专业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学术期刊 科技传播 新闻报道
原文传递
科技传播研究:“普及范式”和“创新范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翟杰全 张丛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9-11,29,共4页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在近几年渐见繁荣之势。为了促进科技传播研究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文章讨论了已得到一定发展的"普及范式"和正在发展中的"创新范式",认为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创新范式"的科... 国内科技传播研究在近几年渐见繁荣之势。为了促进科技传播研究在国内更好地发展,文章讨论了已得到一定发展的"普及范式"和正在发展中的"创新范式",认为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推进"创新范式"的科技传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研究 普及范式 创新范式 知识经济
下载PDF
从《点石斋画报》看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斌 戴吾三 《科普研究》 2006年第3期20-28,共9页
创刊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择“新奇可喜之事”绘制成图,辅以文字说明,开创了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统计可见,在该画报全部4600余幅图画中,与科技相关的占了280余幅,尤以西方新技术发明为主。相比于其它的新闻报刊,《点石斋画报》包... 创刊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择“新奇可喜之事”绘制成图,辅以文字说明,开创了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统计可见,在该画报全部4600余幅图画中,与科技相关的占了280余幅,尤以西方新技术发明为主。相比于其它的新闻报刊,《点石斋画报》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在传播效果上也起到更加直观的作用。同时,《点石斋画报》还体现了中国人对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态度:一方面反映了接受和认同的情况,如对于西医手术和照相术等的赞美;另一方面反映了排斥和抵触的情绪,如认为修建铁路破坏风水、谣传用死者之魂炼成电气等。《点石斋画报》的特殊地位使之具有科技史、科技传播史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新闻画 近代 科技传播 文化冲突
原文传递
五四时期《东方杂志》的科学传播 被引量:6
4
作者 陶贤都 邱锐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2,共5页
《东方杂志》是我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学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方杂志》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既传播科技知识,又传播科学精神,注重传播的时效性、... 《东方杂志》是我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学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方杂志》科学传播内容丰富,既传播科技知识,又传播科学精神,注重传播的时效性、通俗性和实用性,运用图片增强传播效果。《东方杂志》的科学传播对民众起到了科学启蒙的作用,并对当时社会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东方杂志》 科学传播 特色
原文传递
高技术传播的概念与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健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3,共5页
由于传统技术与高技术的重大区别 ,在分析高技术传播现象时 ,传统技术传播研究和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方法存在种种困难。本文从传播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在对高技术特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 ,尝试给出扩展的、综合的高技术传播概念及... 由于传统技术与高技术的重大区别 ,在分析高技术传播现象时 ,传统技术传播研究和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方法存在种种困难。本文从传播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 ,在对高技术特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 ,尝试给出扩展的、综合的高技术传播概念及其模型的理论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 传播 概念 模型 技术转移
下载PDF
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历史及机制研究——以中美相关实践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利芬 陈玲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105,共11页
《流浪地球2》的成功与科学顾问的深度助力密不可分,美国促进科学界与娱乐业融合的实践更是由来已久。从历时视角考察中美两国的实践历史,可从根源、脉络溯清科影融合的发生及发展。比较中美科影融合组织的架构、运营机制以及激励保障制... 《流浪地球2》的成功与科学顾问的深度助力密不可分,美国促进科学界与娱乐业融合的实践更是由来已久。从历时视角考察中美两国的实践历史,可从根源、脉络溯清科影融合的发生及发展。比较中美科影融合组织的架构、运营机制以及激励保障制度,可进一步反观两国实践的异同。最后,文章从提升科学界、影视界的理性自觉,加大科影融合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构建激励保障制度方面指出美国的实践对于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 影视融合 科学顾问 娱乐业
原文传递
寻找最好的科技传播:科技报道标准建构分析——基于今日头条“金字节奖”的评奖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蒙之 刘鸿羽 《新闻知识》 2023年第5期3-12,93,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金字节奖”获奖作品来源媒体、获奖作品报道内容与获奖作品颁奖词的分析,讨论评奖过程的新型媒体偏向与科技报道的行业标准。研究发现,“金字节奖”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科技报道、企业报道与行业报道关注更多;而采访力度、信... 本文通过对“金字节奖”获奖作品来源媒体、获奖作品报道内容与获奖作品颁奖词的分析,讨论评奖过程的新型媒体偏向与科技报道的行业标准。研究发现,“金字节奖”对新媒体平台中的科技报道、企业报道与行业报道关注更多;而采访力度、信息价值、传播范围、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成为评判科技报道质量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道 科技传播 新闻奖 颁奖辞 行业报道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科技传播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毕丞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
一般意义上而言,对于"科技活动"的界定中包含了"对于科学的传播活动"这层含义,而由巴黎学派的拉图尔等人创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正是围绕着对于"科技活动"的研究提出和发展的;而科技传播... 一般意义上而言,对于"科技活动"的界定中包含了"对于科学的传播活动"这层含义,而由巴黎学派的拉图尔等人创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正是围绕着对于"科技活动"的研究提出和发展的;而科技传播活动又属于特定的"对于科学的传播活动",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ANT有应用于研究科技传播活动的可能。经过对于科技传播活动的分层研究可知,不同层级的科技传播活动和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关联度会有所不同,这使得它们给ANT留下的潜在的研究空间也有所不同;结合对于科技传播的"AEIOU"理论的分析则又可得知,在ANT的视角下可以较好地理解科技传播的动因,因而在这种意义上而言,ANT在科技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科技传播 AEIOU
原文传递
《北直农话报》的农业科技传播特色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鲁宏 陈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年第4期12-15,共4页
基于《北直农话报》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当时的农业振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其“振兴农业、开通民智”的办刊宗旨作为研究的中心点,通过对该刊的内容分析,看其实现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北直农话报》以其准确鲜明的传播宗旨... 基于《北直农话报》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当时的农业振兴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其“振兴农业、开通民智”的办刊宗旨作为研究的中心点,通过对该刊的内容分析,看其实现农业科技传播的途径。《北直农话报》以其准确鲜明的传播宗旨,结合实际的内容特色,以人为本的传播方式,起到了促进地方农业发展,拓展农业科技传播空间,开拓启发民众智力、解放思想的新途径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期刊的科技传播功能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直农话报》 科技传播 办刊宗旨 期刊
下载PDF
《中西闻见录》中的物理学内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海龙 冯立昇 齐玉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1年第2期191-196,201,共7页
《中西闻见录》是近代北京第一份科技期刊.对《中西闻见录》中的物理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分析,认为《中西闻见录》中的《论音学》对于声学相关概念的定义科学合理,《蒸汽论》论述了水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权量新... 《中西闻见录》是近代北京第一份科技期刊.对《中西闻见录》中的物理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分析,认为《中西闻见录》中的《论音学》对于声学相关概念的定义科学合理,《蒸汽论》论述了水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权量新法》系统提出了我国度量衡与国际度量衡接轨的建议和具体方法.这3篇文章在《中西闻见录》中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闻见录》 物理学 科技传播
下载PDF
关于我国公众科学技术普及的文化反思
11
作者 徐善衍 《科普研究》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我国的公众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认为科学文化总体的不断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文化与科技普及,科技普及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素质的评价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得科学文化...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我国的公众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认为科学文化总体的不断发展,是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文化与科技普及,科技普及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素质的评价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得科学文化持续不断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普及 科学文化 科学素质
原文传递
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晚清时期,大量西方书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由此产生一批西学书目。这些书目著录大量近代自然科学书籍,并进行科学的学科分类,对于传播近代科技知识、促使近代中国人树立科学观念、促进近代中国科技教育与近代科学学科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晚清时期,大量西方书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由此产生一批西学书目。这些书目著录大量近代自然科学书籍,并进行科学的学科分类,对于传播近代科技知识、促使近代中国人树立科学观念、促进近代中国科技教育与近代科学学科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目录学的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西学 书目 科技传播
下载PDF
聚焦原子能45年 改革创新再出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涛 《中国核电》 2018年第1期124-127,共4页
1973年成立的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作为核领域唯一的专业出版社,始终以服务核事业的发展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时代发展大事,深耕核领域,在传播核科技信息、传承核工业文化、支撑核领域教育、致力核科技普及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1973年成立的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作为核领域唯一的专业出版社,始终以服务核事业的发展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时代发展大事,深耕核领域,在传播核科技信息、传承核工业文化、支撑核领域教育、致力核科技普及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将以"对品牌的坚守、对文化的坚守、对专业的坚守、对情怀的坚守"为主线,改革创新再出发,艰苦奋斗再创业,为核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 传播科技 传承文化 新时代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杂志》的科技传播
14
作者 陶贤都 李勤 《科普研究》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杂志》包含了较多的科技内容,积极进行科技传播。《东方杂志》科技类文章以述评为主,科技消息较少。科技类文章与战争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杂志》包含了较多的科技内容,积极进行科技传播。《东方杂志》科技类文章以述评为主,科技消息较少。科技类文章与战争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图文结合的方式提升了传播效果,巧用补白处刊登趣味性的科学小文章,广告和书籍推介版块也承担了一定的科普功能,设立"医事卫生顾问"栏目以灵活的问答形式进行医学卫生知识传播。虽然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动荡和波折,《东方杂志》仍然在促进中国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提升民众的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杂志》 抗日战争 科技传播 传播特色
原文传递
智媒时代科技传播交互趋势研究
15
作者 刘羽 渠树娟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第5期56-68,共13页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手段丰富多元,但科技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目标受众群体较小,因此造成科技知识被束之高阁。当下,因应智能化媒体的不断发展、科技传播与时俱进以及传播形式日益多样,通过交互的方式,进行科学知识与内容的传播,逐...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手段丰富多元,但科技传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目标受众群体较小,因此造成科技知识被束之高阁。当下,因应智能化媒体的不断发展、科技传播与时俱进以及传播形式日益多样,通过交互的方式,进行科学知识与内容的传播,逐渐成为科技传播的特色和趋势。本文引用袁隆平等耳熟能详的科学家的事例,解读智媒时代科技传播的交互趋势,为科技传播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科技传播 交互趋势
下载PDF
科技传播生成企业创新的生态空间
16
作者 张子杰 《科技传播》 2014年第2期88-89,共2页
通过对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内涵的分析,提出企业要创新就要在科技传播中的各个环节上把握主动,让产品达到尽善尽美。企业创新是科技生产力发酵的有效推力。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通过多重交互与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活力的生态空间。... 通过对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内涵的分析,提出企业要创新就要在科技传播中的各个环节上把握主动,让产品达到尽善尽美。企业创新是科技生产力发酵的有效推力。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通过多重交互与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活力的生态空间。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的自然生态空间模式,就是在遵循着生态伦理法则与社会伦理法则前提下,引导社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技传播是信息与能量的传递,而企业则是科技的消化器官,企业将科技所带来的能量储存在物质产品之中。在此生态空间中,二者通过模块复制与多重交互,大面积提高社会效率,节省社会成本。企业创新是渐进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所以任何企业创新都是以社会发展为归止的,促进社会发展也是技术传播的目的所在。所以企业创新就在自然统一性的意义上实现人类发展与企业创新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与传播相统一的伦理路线图。科学技术生产力需要企业对其进行再创新,让其生产力以最佳姿态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传播 企业创新 生态空间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模式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8
17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0-105,共6页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显露苗头,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文章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政府增加(准)公共物品供绘画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把它们归纳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显露苗头,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文章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政府增加(准)公共物品供绘画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把它们归纳为三种模式,并在总结欧盟科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中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 科技合作 模式 政策
下载PDF
贝尔纳与中国 被引量:13
18
作者 潜伟 李欣欣 《科学文化评论》 2012年第6期16-36,共21页
贝尔纳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学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档案,对贝尔纳与中国官方及学者的交往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描绘这位科学圣人在中国科学文化中的形象。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于1939年出版,很快即被我国学... 贝尔纳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学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档案,对贝尔纳与中国官方及学者的交往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描绘这位科学圣人在中国科学文化中的形象。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于1939年出版,很快即被我国学者如竺可桢等了解并引用。贝尔纳于1954年和1959年两次访华参加国庆庆典,并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与相关人员的交流中,他知无不言地为我国科学发展提供帮助,是中国人民忠实的朋友。但之后由于复杂的国际政治原因,贝尔纳与中国的交往受到阻碍,他没有获得和李约瑟一样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学 贝尔纳 竺可桢 中外科技交流史 世界和平理事会
下载PDF
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章豹 伍正兴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3-36,共4页
大众传播媒介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工具和渠道,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则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 大众传播媒介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工具和渠道,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则是造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能力已迫在眉睫。文章以大量数据和实证案例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基本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科技传播与普及 电视 问题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的科技传播发展之探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洁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科技和传播的结合构成了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网络和移动通讯为核心,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基本载体传播科技的新媒体时代。本文从传播理念的创新变革、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速度的... 科技和传播的结合构成了科技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网络和移动通讯为核心,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基本载体传播科技的新媒体时代。本文从传播理念的创新变革、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大容量和互动性、活动设计的多样性、整合社会多方资源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提升新媒体时代的科技传播效应。以科学松鼠会的信息传播演化过程为例,论证科技传播这一多媒体并行方式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科技传播 效应 成功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