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光子激光测距系统主回波重叠与应对方法
1
作者 刘鑫 杨海马 +3 位作者 张亮 李曾 刘夏林 刘瑾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2,共11页
共光路单光子激光测距系统中,存在激光发射时刻与回波光子接收时刻相重叠的现象,称为主回波重叠。重叠会造成特定测距时间段回波信号的丢失,导致目标探测概率的降低。通过对测距系统的结构与工作信号时序的分析计算,研究了主回波重叠现... 共光路单光子激光测距系统中,存在激光发射时刻与回波光子接收时刻相重叠的现象,称为主回波重叠。重叠会造成特定测距时间段回波信号的丢失,导致目标探测概率的降低。通过对测距系统的结构与工作信号时序的分析计算,研究了主回波重叠现象发生的条件,得出测距光子飞行时间与重叠现象间的关联性。阐述了激光发射调整对重叠的作用机理,给出基于激光发射时间间隔周期调整的主回波重叠的应对方法。据此开展对应的整体模拟与测距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回波重叠的发生,提高目标的探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单光子 共光路 主回波重叠
原文传递
共光路百赫兹激光测月系统主回波重叠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皮晓宇 伏红林 +4 位作者 翟东升 李荣旺 张海涛 李祝莲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2,共6页
高重频激光测月技术是月球激光测距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获得更多的激光测月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前的10 Hz测月频率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开发了共光路百赫兹激光测月系统。然而在共光路系统中,存在发射激光光子的主波时刻与... 高重频激光测月技术是月球激光测距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获得更多的激光测月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在之前的10 Hz测月频率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开发了共光路百赫兹激光测月系统。然而在共光路系统中,存在发射激光光子的主波时刻与接收激光光子的回波时刻相重叠的现象,影响了对回波光子的探测。文中从信号时序角度对主回波重叠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光子飞行时间与重叠现象间的关联性。利用某天的月面反射器的轨道预报对系统的重叠发生比率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当天观测时段内整体的重叠发生率约为8%。同时开展了基于每个发射时刻的分段模拟,结果与前者吻合。对微调转镜转速以避开主回波重叠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对应的转镜转速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当重叠发生时,对转速进行适量调整可以避开主回波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月 共光路 高重频 主回波重叠
下载PDF
激光/红外共光路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子楠 马军 +2 位作者 尉佩 蓝岚 王文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5,共7页
基于激光测距和红外目标探测需求,设计了激光/红外共光路无热化光学系统。根据用户要求,系统参数设计如下:焦距为150 mm,F数为2,工作波段为1.57μm和3~5μm。1.57μm激光波长选用RS-RTM-31243-001-C1型In Ga As光电探测器;3~5μm红外... 基于激光测距和红外目标探测需求,设计了激光/红外共光路无热化光学系统。根据用户要求,系统参数设计如下:焦距为150 mm,F数为2,工作波段为1.57μm和3~5μm。1.57μm激光波长选用RS-RTM-31243-001-C1型In Ga As光电探测器;3~5μm红外波段选用ULIS公司的2/3 inch(1 inch=2.54 cm)红外探测器,对应全视场为4.2°。像质评价结果表明,在温度-50℃~70℃范围内,1.57μm激光波长各视场点列图均方根半径最大为8.166μm,远小于探测器有效接收半径75μm,能量集中度高;在截止频率15 lp/mm处,3~5μm红外波段各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均在0.78以上,接近衍射受限曲线,像质优良,结构简单,满足用户提出的总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激光测距 红外成像 共光路 无热化 调制传递函数
原文传递
计算全息法检测离轴凸非球面照明镜组初始结构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建锋 郭培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1-265,共5页
设计一种特殊的应用于计算全息法(CGH)高精度检测离轴凸非球面系统的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一方面用作参考系统,另一方面将检测光近似垂直投射到待检测镜面上,使得检测系统为近似共光路系统,降低照明系统的制造精度。分析了照明系统的几... 设计一种特殊的应用于计算全息法(CGH)高精度检测离轴凸非球面系统的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一方面用作参考系统,另一方面将检测光近似垂直投射到待检测镜面上,使得检测系统为近似共光路系统,降低照明系统的制造精度。分析了照明系统的几何光路模型,将复杂的两用途系统简化,得到照明系统工作距离、照明系统焦距以及参考面曲率半径三个特征参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时,通过控制这几个特征参量,得到满足检测要求的系统初始结构。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系统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计算全息法 离轴凸非球面 照明系统 近似共光路
原文传递
一种利用合成波长法实现的纳米测量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晓辉 李达成 赵洋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波长法实现的纳米测量方案。在文中分析了多波长干涉术用于小尺寸测量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共光路的设计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将测量镜的纳米量级被测位移放大到参考镜的亚毫米量级位移 ,从而能够利用相对低精度的测...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波长法实现的纳米测量方案。在文中分析了多波长干涉术用于小尺寸测量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共光路的设计结构。其特点是能够将测量镜的纳米量级被测位移放大到参考镜的亚毫米量级位移 ,从而能够利用相对低精度的测量手段完成测量 ,共光路的设计使系统对外界的扰动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测量 合成波长 共光路
原文传递
国外光电瞄准吊舱探测系统总体构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剑 张大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回顾了国外军队装备的四代光电瞄准吊舱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历程,定义了光学口径和吊舱舱径之比(光舱比)作为衡量集成度的标准,重点针对第三代的Sniper XR ATP和ATFLIR两型采用共光路串联布局吊舱的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正向设计:二者均拥... 回顾了国外军队装备的四代光电瞄准吊舱的技术特点和发展历程,定义了光学口径和吊舱舱径之比(光舱比)作为衡量集成度的标准,重点针对第三代的Sniper XR ATP和ATFLIR两型采用共光路串联布局吊舱的探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正向设计:二者均拥有Φ150 mm口径,约1.5°×1.5°视场,在0.7~0.9μm和3.7~4.8μm波段的传递函数接近衍射限,前者为透射式前置望远系统,后者为离轴三反式前置望远系统,二者的结构布局为:前置望远系统置于吊舱前部压缩光束,通过光学铰链和快反镜将光束导入吊舱中,部分光进入各自的探测通道或激光发射通道。其中,类ATP的透射式前置望远系统可在汇聚光路中折叠形成俯仰/方位正交轴系并置于305 mm舱径内,光舱比约0.492;类ATFLIR的离轴三反式前置望远系统可在压缩后的平行光路中折叠形成方位/俯仰两个正交轴系并置于Φ330 mm的球体内,光舱比约0.455。作为对比,采用共光舱并联布局的第四代Litening 5和Talios吊舱探测系统将所有光学载荷和伺服框架平台置于吊舱前部的Φ406 mm球体内,光舱比约0.37,其并联共光舱设计架构的集成度较低。针对未来可能的升级要求,类ATFLIR吊舱比ATP吊舱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其采用纯反射式的前置望远系统可以更方便地增加波段和拓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瞄准吊舱 光学设计 多波段共光路 前置望远系统
下载PDF
共光路三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伍婷婷 黄强先 +2 位作者 张芮 武万多 王超群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1-817,共7页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和激光自准直原理,采用共光路布局,研制了能对运动工作台同时进行一维位移和二维角度测量的三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在位移测量中,采用光程差放大技术,并结合偏振干涉技术和信号差分处理,得到高质量的位移输出信号...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和激光自准直原理,采用共光路布局,研制了能对运动工作台同时进行一维位移和二维角度测量的三自由度激光测量系统。在位移测量中,采用光程差放大技术,并结合偏振干涉技术和信号差分处理,得到高质量的位移输出信号和高分辨力的位移测量结果。在角度测量中,运动工作台的偏摆和俯仰运动会引起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反射镜位置变化。入射光被反射镜反射,并被四象限探测器探测,根据四象限探测器上的光斑位置变化,获得偏摆角和俯仰角的变化值。对研制的系统进行稳定性和分辨力测试,同时与英国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进行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位移分辨力为0.8 nm,角度分辨力为0.2″;在50 mm的测量范围内,与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测量值相比,系统的位移最大偏差小于100 nm,偏摆角最大偏差为0.5″,俯仰角最大偏差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光路 激光 偏振干涉 自准直 同时测量
下载PDF
能消除空气扰动的大尺寸激光外差干涉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斌 李柱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0,共3页
设计了一种共光路声光调制激光外差干涉仪,它能抵消干涉光路中空气扰动的影响,实验证明它对空气扰动的抑制是有效的.该光路还具有同频率共光路的优点,从而避免了大尺寸时不同频率光色散的扰动影响.
关键词 激光外差干涉 空气扰动 共光路
下载PDF
基于共光路方式的光程倍增测量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红光 崔尧尧 +4 位作者 邱江月 李青 王伟 郑叶龙 赵美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0-73,共4页
针对大长度标准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建设难度高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共光路方式的光程倍增测量方法,通过将光路折叠,将大空间的室内长距离测量缩短至小空间内的短距离测量。实验模拟激光干涉仪在共光路方式中的检测过程,验证测... 针对大长度标准装置在测量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建设难度高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共光路方式的光程倍增测量方法,通过将光路折叠,将大空间的室内长距离测量缩短至小空间内的短距离测量。实验模拟激光干涉仪在共光路方式中的检测过程,验证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实现光程的成倍增长,测量空间成倍缩短,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类仪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长度 光程倍增结构 激光干涉 共光路
下载PDF
用于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博 陶忠 +3 位作者 秦川 张璟玥 孙武 李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8-403,共6页
依据机载光电武器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套激光红外共光路光学系统。其中红外系统波段为3μm~5μm,F数为2,采用中波640×512 pixel的面阵探测器,像元尺寸为15μm×15μm,激光发射与红外光路共用望远系统,光学系统... 依据机载光电武器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需求,设计了一套激光红外共光路光学系统。其中红外系统波段为3μm~5μm,F数为2,采用中波640×512 pixel的面阵探测器,像元尺寸为15μm×15μm,激光发射与红外光路共用望远系统,光学系统利用立方棱镜实现方位360°和俯仰0°~90°范围的扫描,采用共光路设计可减小光路中反射镜和透镜等零件的尺寸,具有结构紧凑、质量小等特点。重点针对共光路中光学元件引入激光后向散射的问题,采用CODE V和LightTools联合优化的方法避免其影响,保证光学系统成像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光路 光电对抗 光学设计 红外成像
下载PDF
中小型共光路系统支撑结构设计和分析
11
作者 杨晓强 陶忠 刘莹奇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8-1009,共12页
主、次镜支撑技术是共光路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在±60℃温度变化范围内工作的机载共光路光学系统,根据热膨胀系数匹配原则分别选择殷钢和ULE、钛合金和K9配对作为主、次镜及支撑结构的材料,并设计了高刚度无热化柔性支撑... 主、次镜支撑技术是共光路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在±60℃温度变化范围内工作的机载共光路光学系统,根据热膨胀系数匹配原则分别选择殷钢和ULE、钛合金和K9配对作为主、次镜及支撑结构的材料,并设计了高刚度无热化柔性支撑结构。最后,利用自研的光机联合仿真程序对主、次镜面型及整个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了光机一体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殷钢和ULE配对时,在±60℃均匀温差和10℃轴向、径向温度梯度下,主、次镜去除离焦后面型优于(1/100)λ,整个光学系统点列图RMS半径小于艾里斑半径,相面中心波前优于(1/50)λ,MTF@63 lp/mm优于0.45,无热化柔性支撑的一阶固有频率高达263 Hz;钛合金和K9配对时,60℃均匀温差下系统成像指标满足使用要求,10℃轴向、径向温度下成像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对装调完的殷钢和ULE配对光机系统进行了低温下分辨率测试,分辨率无明显变化,说明设计及分析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光路 光机一体化分析 柔性支撑 温度梯度
下载PDF
跟踪发射望远镜空间目标成像探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尧楷 白鑫 +2 位作者 龙超 胡先哲 谭碧涛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8年第6期39-44,共6页
跟踪发射望远镜空间目标成像探测性能与传统望远镜成像探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激光发射光路与目标探测光路属于共光路,因此系统的探测性能除了会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由发射激光引起的内通道热效应的影响,而使其探测能力下... 跟踪发射望远镜空间目标成像探测性能与传统望远镜成像探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激光发射光路与目标探测光路属于共光路,因此系统的探测性能除了会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由发射激光引起的内通道热效应的影响,而使其探测能力下降。对内通道热效应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明确了内通道热效应产生的像差主要由初级像差组成。根据所得结论,利用探测信噪比模型结合Strehl理论,得到了实际像差条件下的系统成像探测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跟踪发射望远镜共光路成像探测性能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跟踪发射望远镜进行了空间目标探测实验设计与数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探测能力与实验所得探测能力基本吻合,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评价共光路跟踪发射望远镜成像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光路 内通道热效应 斯特里尔比 探测性能 望远镜 像差
原文传递
主镜组件热光学特性分析与热控技术研究
13
作者 左晓舟 王惠林 +4 位作者 周云 惠刚阳 张云龙 赵红军 余炳伟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0-506,共7页
针对共光路系统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问题,以温度-光学变形特性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传热的主镜组件分区域热控方法。建立了主镜组件的传热模型并分析了典型热控工况下的温度分布特性;对不同材质的主镜进行了热仿真,以热光学试... 针对共光路系统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问题,以温度-光学变形特性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传热的主镜组件分区域热控方法。建立了主镜组件的传热模型并分析了典型热控工况下的温度分布特性;对不同材质的主镜进行了热仿真,以热光学试验结果修正模型,使主镜温度场的仿真与实测结果绝对偏差小于1.4℃,同时确定了主镜组件的温度梯度控制阈值;采用分区传热策略,使主镜组件达到高温升水平、低温度梯度的热控目标。以某主镜组件为对象进行了仿真与试验:当主镜平均温升达到16℃以上时,镜体轴向温度梯度≤2.5℃,径向与周向温度梯度≤2.4℃,主镜面形变化量小于0.005λ,该结果可为共光路系统的整体热控方案设计提供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光路系统 主反射镜 温度梯度 热控
下载PDF
基于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干涉投影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燕 文永富 +2 位作者 程灏波 吴恒宇 王华英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7-225,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干涉投影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基于杨氏双缝干涉原理,对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干涉投影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通过调节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安装角度可实现干涉投影条纹周期的任意调节,结果证实了该干涉投影... 提出了一种基于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干涉投影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基于杨氏双缝干涉原理,对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干涉投影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通过调节立方体分光棱镜的安装角度可实现干涉投影条纹周期的任意调节,结果证实了该干涉投影系统的可行性以及灵活性。对小脚丫模型进行了三维面形重构,结果表明:干涉条纹相位稳定且强度分布均匀,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很好地恢复物体的三维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条纹投影 共光路干涉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系统标定 三维测量
原文传递
偏正无关光纤干涉仪及其微位移测量应用
15
作者 叶有祥 周盛华 梅海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0-334,共5页
提出了一种与偏振无关的新型光纤干涉仪,采用端面镀膜的光纤自聚焦准直器,结合球凸透镜构成共光路光纤干涉仪,其探测光与参考光在同一根普通单模光纤中共光路传输,有效消除了偏振衰落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并采用高精度的压电陶瓷作... 提出了一种与偏振无关的新型光纤干涉仪,采用端面镀膜的光纤自聚焦准直器,结合球凸透镜构成共光路光纤干涉仪,其探测光与参考光在同一根普通单模光纤中共光路传输,有效消除了偏振衰落影响。通过理论建模分析,并采用高精度的压电陶瓷作为稳定信号源,搭建了微位移测量平台,实测了三角波驱动电压信号与对应的干涉信号。研究了不同扫描电压下,压电陶瓷位移和驱动电压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光纤干涉仪可实现微小位移的精密测量,在超精密机床振动、微型机械、传感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位移测量 光纤干涉仪 共光路干涉
下载PDF
云台1.2m望远镜共光路千赫兹卫星激光测距系统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郑向明 李祝莲 +5 位作者 伏红林 何少辉 李荣旺 李语强 翟东升 熊耀恒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千赫兹(kHz)激光测距是增加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和提高标准点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分析研究了基于共光路的kHz激光测距系统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包括光路、电路和计算机控制等。给出了使用旋转快门实现共光路kHz激光测距的新思路,开发1.2 ... 千赫兹(kHz)激光测距是增加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数据和提高标准点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分析研究了基于共光路的kHz激光测距系统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包括光路、电路和计算机控制等。给出了使用旋转快门实现共光路kHz激光测距的新思路,开发1.2 m望远镜共光路kHz激光测距系统。该系统已用于常规观测,实际观测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较好且工作稳定,地靶测距精度约为5 mm,卫星测距精度优于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千赫兹激光测距 收/发共光路 卫星激光测距 天文仪器 事件计时器
原文传递
共光路红外双波段小型化光学镜头分析与设计
17
作者 亓晨 靳阳明 +2 位作者 谢晓喻 侯辉辉 李永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
针对中长波共光路小型化光学系统设计需求,建立了基于高斯光学与初级像差理论且尺寸受限下的二次成像结构光学指标分配模型。主镜因其边缘光线高度高和承担的光焦度小,其球差、色差和二级光谱是该系统像差的主要来源,为矫正二级光谱,可... 针对中长波共光路小型化光学系统设计需求,建立了基于高斯光学与初级像差理论且尺寸受限下的二次成像结构光学指标分配模型。主镜因其边缘光线高度高和承担的光焦度小,其球差、色差和二级光谱是该系统像差的主要来源,为矫正二级光谱,可使用“-、+、-”结构形式的高、中、低相对色散材料的透镜组合作为主镜结构,此时主镜的残余像差较小,采用场镜降低中继镜组光线高度以及非球面矫正球差等方法平衡主镜残余像差。最后开展实例设计,对提出的小型化设计思想进行验证,设计了中波波长3.7~4.8μm、长波波长7.7~9.5μm的共光路双波红外小型光学系统,总长不大于135 mm,结构小巧紧凑,光学传函接近衍射极限,工作温度范围-40~60℃,且对温度不敏感。实现了基于二次成像结构光学指标分配模型的中长波共光路小型化光学系统分析及设计,满足中长波共光路小型化光学系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双波段共光路 像差矫正 杂散光分析
下载PDF
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共光路复眼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晨 刘钧 +1 位作者 高明 吕宏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73,共16页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子眼孔径较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大孔径复眼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填充因子理论,以传统曲面圆周式排布为对照组,论证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模型可有效提高大孔径复眼系统的...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子眼孔径较小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六边形环带排布的大孔径复眼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填充因子理论,以传统曲面圆周式排布为对照组,论证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模型可有效提高大孔径复眼系统的空间利用率。针对单波段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量有限的问题,设计采用红外双波段共光路的成像结构形式,辅以红外双色探测器接收,增强了复眼系统获取目标信息的多维度能力,同时建立了六边形环带排布方式的子孔径定位数学模型。仿生复眼系统共由91个子孔径组成,子孔径入瞳为16 mm,焦距为48 mm,视场角为9°,子孔径合成总视场为96°×85°,中继转像系统焦距为6.14 mm,子眼系统和中继转像系统在-40℃~+60℃温度变化范围内无热差影响,探测器冷反射效应可忽略。对复眼系统进行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各个光学子通道均方根(RMS)半径均小于艾里斑,光学畸变值均小于0.1%,边缘子通道红外中波/长波波段调制传递函数(MTF)在17 lp/mm处均达到0.5以上。该系统结构紧凑、探测能力强,可用于复杂环境中多目标的探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系统 填充因子 六边形环带排布 红外双波段共光路 子孔径定位模型
下载PDF
一种共光路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19
作者 亓晨 靳阳明 《电光系统》 2023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同时实现目标反射率、温度信息以及复杂背景辐射环境下目标信息的获取,设计了一种共光路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结构,选用锗、硒化锌和硫系玻璃结合无热化设计,引入非球面,矫正了光学系统测查与轴外像差,简化了... 为同时实现目标反射率、温度信息以及复杂背景辐射环境下目标信息的获取,设计了一种共光路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结构,选用锗、硒化锌和硫系玻璃结合无热化设计,引入非球面,矫正了光学系统测查与轴外像差,简化了系统结构。光学系统全长不超过145mm,工作波段为中波红外3.7~4.8μm、长波红外7.7~9.5μm,F数为2,视场不小于6°×7°,满足100%冷光阑效率。最终得到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优良:光学系统在-40~60℃范围内成像质量良好,中波边缘视场MTF大于0.5,长波边缘视场MTF大于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共光路光学系统 消热差 二次成像光学结构
下载PDF
焦斑投影法检测发射轴和瞄准轴一致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雅鑫 王劲松 +2 位作者 马泽同 张丽芳 江宝林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8-34,共7页
针对多管武器系统发射轴间一致性、复合光电瞄具系统发射轴和瞄准轴间一致性以及双目望远镜瞄准轴间一致性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焦斑投影法原理,采用一种平行光路共光路耦合结构,结合CCD机器视觉传感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大间距轴... 针对多管武器系统发射轴间一致性、复合光电瞄具系统发射轴和瞄准轴间一致性以及双目望远镜瞄准轴间一致性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焦斑投影法原理,采用一种平行光路共光路耦合结构,结合CCD机器视觉传感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大间距轴间一致性的高精度、高效率测量。推导了焦斑投影法的测量模型,构建了轴间一致性检测总体方案,在原理模型基础上对误差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最后经实验数据验证,其测量精度可达到10″。该方法测量装置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易实现现场测量,且测量过程简单,可大大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间一致性 焦斑投影法 共光路耦合结构 CC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