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性后现代视阈下的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美的特征研究之二 被引量:5
1
作者 祁志祥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美作为客观对象中契合审美主体物种属性的,令审美主体普遍愉快的性质,是客观对象本来存在的,具有自身规律的,不是审美个体的主观好恶能够任意改变的,这是美的客观性。美作为一种快感对象,是相对于有感觉功能的生命主体而存在的。没有主... 美作为客观对象中契合审美主体物种属性的,令审美主体普遍愉快的性质,是客观对象本来存在的,具有自身规律的,不是审美个体的主观好恶能够任意改变的,这是美的客观性。美作为一种快感对象,是相对于有感觉功能的生命主体而存在的。没有主体,就没有愉快的美。判断事物是否美的主观原因有很多,它们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美的客观性决定了共同美和审美标准的存在,是制约美的主观性的基础,同时包容着美的主观性;美的主观性导致了差异美的存在,不断丰富着美的客观性,决定了美的客观标准的流动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特征 客观性 主观性 共同美 差异美
下载PDF
绘画艺术实践中的画面构成原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汉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21-132,共12页
绘画是视觉艺术中的平面艺术,绘画作品欣赏和创作的关键是画面自身存在的规律问题。画面在画源和画感之间起桥梁作用,人的共同审美特性使画面具有不受个体差异和主观意愿支配的客观共性美。绘画在视觉艺术中具有科学空间真实再现、传递... 绘画是视觉艺术中的平面艺术,绘画作品欣赏和创作的关键是画面自身存在的规律问题。画面在画源和画感之间起桥梁作用,人的共同审美特性使画面具有不受个体差异和主观意愿支配的客观共性美。绘画在视觉艺术中具有科学空间真实再现、传递文明和放飞心灵的优势。整体上看,绘画艺术已从以写实为主流的时代过渡到了依靠绘画自身的特殊呈现方式就可以良性发展的阶段。现代绘画主要有以主观传达为主的心像绘画、纯粹视觉元素构成的抽象绘画、结构重组与生命意象表现的绘画、理性与感性共存的知性绘画四种基本方式。画面构成实践中通过视觉元素对比和空间塑造使画面具有丰富性,通过遵循平衡原则、黄金比原则、重心法则、几何构图原则等六大原则使画面具有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视觉艺术 画面 共性美
下载PDF
试论抽象派艺术的审美意味
3
作者 张春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抽象派艺术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模仿和再现 ,强调对内在精神的直接把握和抽象表现 ,给艺术家带来了更为自由的心灵空间 ,但同时也造成了内容含混不定的负面效果。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开拓了新的审美视界。
关键词 抽象派艺术 精神美 音乐美 普通美
下载PDF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试说汪曾祺小说意境的平淡美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 《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78-80,共3页
汪曾祺小说意境的平淡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由于是写回忆 ,所以表现的内容超而不脱 .二长于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外在形式极其自由 。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 意境 平淡 风格 结构
下载PDF
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
5
作者 李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21,共10页
青年毛泽东崇尚运动、赞赏"抵抗",强调"善恶相竞";以人生、世界、宇宙为审美对象,追求伟美、崇高、豪放、壮观的审美感受。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却能领略到一种最有价值的美--崇高,并逐渐形成和... 青年毛泽东崇尚运动、赞赏"抵抗",强调"善恶相竞";以人生、世界、宇宙为审美对象,追求伟美、崇高、豪放、壮观的审美感受。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却能领略到一种最有价值的美--崇高,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主导的革命功利主义美学观。和平建设时期,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文艺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后期,承认"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他还肯定了形象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革命功利主义美学观 崇高 阶级斗争 共同美
原文传递
俗情钟女性,散曲新天地——元西域色目人兰楚芳的散曲创作
6
作者 温斌 《阴山学刊》 2013年第6期23-26,92,共5页
兰楚芳不是雄壮超迈的"江西元帅",而是元末明初一位流连于歌楼酒肆、钟情于多样女性的中下层文士;他以俗情、俗美描绘女性生活,把古代诗歌园地女性题材展示世俗风韵、追逐世俗情趣推展到极致。
关键词 兰楚芳 女性 俗美
下载PDF
论《廊桥遗梦》的共同美感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婉芳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2-64,共3页
《廊桥遗梦》以其独特的魅力 ,引起了人类的情感共鸣。它给人们的强烈美感体现在人的表象、格调与细节、理性。
关键词 共同美感 含蓄 理性 距离与缺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