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眼”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玉华
-
机构
成都大学
-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96,15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项目编号:19ZDA289)子课题“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文如其人"之论,认为诗像人一样,是一个血气灌注的生命有机体,是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物化形式,因此常常以人喻诗、以人论诗、以人评诗。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鼎盛时期,"诗眼"说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晚唐五代出现了大量研究诗法诗格的著作,对于字句锤炼及"诗眼"问题颇多论述。"诗眼"说发展到宋代,不但正式提出了"诗眼"这一规范化的范畴,而且对"诗眼"的内涵、结构、功能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且扩大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以研究诗法句法为着眼点,以提炼"警策"之句、之字(眼)为关键,以"以少胜多"为表达效果的"诗眼"说不但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形成共识、论之者众,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所及,传到了海外,特别是在日本和朝鲜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诗眼
警策
以禅论诗
文学传播
-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poetic eye"
epigrams
commenting on poetry with zen
literary disseminat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