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孟“用《诗》”和“说《诗》”比较分析
1
作者 许小玲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2期93-96,180,共5页
孔子和孟子在其重要思想著作中经常引用《诗经》和论说《诗经》。但是他们在用《诗》和说《诗》中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些区别。通过考察孔子和孟子的代表作,即《论语》、《孔子诗论》和《孟子》中的用《诗》和说《诗》情况,分析其用《... 孔子和孟子在其重要思想著作中经常引用《诗经》和论说《诗经》。但是他们在用《诗》和说《诗》中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些区别。通过考察孔子和孟子的代表作,即《论语》、《孔子诗论》和《孟子》中的用《诗》和说《诗》情况,分析其用《诗》形式、用《诗》目的以及在说《诗》中所体现的《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用《诗》 说《诗》 比较
原文传递
“兴、观、群、怨”说与《孔子诗论》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东栓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学的纲领,它建立在周代传统诗教基础上,并植根于孔子思想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而《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继承或内在地把握着"兴、观、群、怨"的诗...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学的纲领,它建立在周代传统诗教基础上,并植根于孔子思想体系之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道德功能。而《战国楚竹书》中的《孔子诗论》继承或内在地把握着"兴、观、群、怨"的诗学思想。解读二者的关系及其内涵有利于理解孔子及其后学的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观、群、怨 《孔子诗论》 诗学
下载PDF
由《说苑》引《诗》和上博简《孔子诗论》再看孔子诗学
3
作者 罗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了重新认识孔子诗学理论,将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说苑》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说苑》引《诗》内容与传统理解中的孔子诗学理论相和,而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解读虽然有其实用性、功利性的一面... 为了重新认识孔子诗学理论,将出土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与传世文献《说苑》对比分析。分析认为,《说苑》引《诗》内容与传统理解中的孔子诗学理论相和,而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的解读虽然有其实用性、功利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从诗本身的意旨出发,揭示诗的文学艺术特质和诗人自身的情感抒发。从《孔子诗论》到《说苑》引《诗》,诗的教育功能与诗的艺术功能并重发展为偏重于对诗的教育功能阐发,对《诗》解释路径的发展趋势是清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说苑》 《诗》 《孔子诗论》
下载PDF
明代《诗经》评点版本叙录
4
作者 张洪海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0,共5页
明代出现的《诗经》文学评点,是《诗经》学史上的新的文学批评方式。《诗经》评点从来源上可分为原创评点、转录评点和嫁接评点三种。三种评点又交叉存在,错综复杂。本文在理清现存明代《诗经》评点版本的基础上,叙录目前仅见的十一种... 明代出现的《诗经》文学评点,是《诗经》学史上的新的文学批评方式。《诗经》评点从来源上可分为原创评点、转录评点和嫁接评点三种。三种评点又交叉存在,错综复杂。本文在理清现存明代《诗经》评点版本的基础上,叙录目前仅见的十一种《诗经》评点著作,以期呈现较清晰的明代《诗经》评点眉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诗经》评点 版本
下载PDF
现状和困境:近年来《诗经》研究平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常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3-73,共11页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李山《<诗·大雅>若千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是近年来《诗经》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上坚持《诗》与礼乐文化的...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李山《<诗·大雅>若千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是近年来《诗经》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上坚持《诗》与礼乐文化的一致性,又力图探求《诗三百》的实际,因此也都是带着沉重传统负荷的“诗经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物 “原生态把握”述赞说 以礼说《诗》
下载PDF
孔子以“德”说诗
6
作者 刘春雪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德说诗,如"诚"德,"反己"之德,"孝"德,"中庸"之德,"专一"之德等。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道德、仁义的立场和观点,显示了儒家"德治诗... 在上博简《孔子诗论》中,孔子大量地以德说诗,如"诚"德,"反己"之德,"孝"德,"中庸"之德,"专一"之德等。对《诗》的理解和解释,贯穿了道德、仁义的立场和观点,显示了儒家"德治诗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孔子诗论》 以“德”说诗 德治诗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