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箱式垂直发射装置燃气流排导 被引量:5
1
作者 谷荣亮 朱志华 庄彦 《战术导弹技术》 2001年第6期46-49,共4页
阐述了燃气流合理排导的必要性 .分析和比较了燃气流内导流和外导流 .论述了燃气流内导流的优越性和外导流的局限性 .表述了箱式垂直发射装置燃气流排导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燃气流 内导流 外导流 箱式垂直发射装置
下载PDF
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的排导 被引量:5
2
作者 谷荣亮 姚德忠 朱志华 《上海航天》 2001年第6期62-64,共3页
阐述了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合理排导的必要性。在对内导流和外导流两种燃气流排导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指出了燃气流外排导的局限性。认为燃气流内排导由于具备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 ,适合于垂直... 阐述了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合理排导的必要性。在对内导流和外导流两种燃气流排导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指出了燃气流外排导的局限性。认为燃气流内排导由于具备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 ,适合于垂直发射燃气流的合理排导 ;尤其是同心筒式发射装置燃气流的排导将成为箱式垂直发射系统燃气流排导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发射 垂直发射 燃气流 内导流 外导流
下载PDF
某型发射筒前盖烧损的故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谷荣亮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发射状态下导弹贮运发射筒前开盖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该模型仿真出故障现象——模型的结构失效方式,与飞行试验相符,通过分析燃气流对发射筒前盖的烧蚀和燃气流对发射筒前盖机构的冲击,提出发射筒前开盖机构烧损...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发射状态下导弹贮运发射筒前开盖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该模型仿真出故障现象——模型的结构失效方式,与飞行试验相符,通过分析燃气流对发射筒前盖的烧蚀和燃气流对发射筒前盖机构的冲击,提出发射筒前开盖机构烧损的原因和结构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筒 燃气流 烧蚀
下载PDF
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应伟 +2 位作者 杨驰 景昭 李旭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为研究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特性,通过燃气流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热化学烧蚀以及热响应模型分析,建立相应的烧蚀传热计算模型,对比燃气流平板及驻点烧蚀试验的烧蚀量试验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在... 为研究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特性,通过燃气流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热化学烧蚀以及热响应模型分析,建立相应的烧蚀传热计算模型,对比燃气流平板及驻点烧蚀试验的烧蚀量试验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燃气流与空气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征的差异,以及燃气组分、压力等参数变化对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样的热环境条件下,燃气流环境下的材料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烧蚀后退量高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表面温度和烧蚀后退量分别随着H_2O和CO_2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H_2O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介质 碳基复合材料 烧蚀传热 燃气组分
下载PDF
发射设施热防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小伟 陈劲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热防护是热发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在发射燃气动力学全三维仿真和相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喷流缩比试验工作,通过喷流缩比试验对理论仿真结果和热防护方案进行验证,近似获得结构烧蚀范围和烧蚀程度,以指导热防护设计的工作思... 热防护是热发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在发射燃气动力学全三维仿真和相似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喷流缩比试验工作,通过喷流缩比试验对理论仿真结果和热防护方案进行验证,近似获得结构烧蚀范围和烧蚀程度,以指导热防护设计的工作思路,从而确定了"疏、堵、避、防,快速更换"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试验 热发射 发射燃气 动力学仿真 喷流缩比试验
下载PDF
采空区自燃火灾气体钻孔导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宗翔 刘剑 马云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针对采空区局部自燃火源点的火灾情况 ,提出用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自燃火灾气体 ,使其避免流向工作面的方法。基于渗流方程和气体扩散方程建立了简化的采空区火灾气体移动———弥散数值模型 ,用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图形显示技术求解。模... 针对采空区局部自燃火源点的火灾情况 ,提出用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自燃火灾气体 ,使其避免流向工作面的方法。基于渗流方程和气体扩散方程建立了简化的采空区火灾气体移动———弥散数值模型 ,用迎风有限元方法结合图形显示技术求解。模拟了在抽放前后采空区火灾气体移动和CO浓度分布特征 ,该方法对火源位置的判定精度要求不高 ,但钻孔必须设在火源的后方。通过模拟试验 ,抽放后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增加量约为抽放流量的一半 ;抽放流量与采空区CO绝对涌出量近似呈负指数关系 ,给出了最低抽放流量的表达式。这项研究 ,能为分析在短期内消除采空区自燃火灾气体对工作面影响和确定抽放参数提供一种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事故 火源 CO 钻孔导流系统 数值模拟系统 迎风有限元方法 图形显示技术 矿山 采空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