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7
1
作者 岳红丽 韩如泉 +1 位作者 李彦平 李树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7-660,共4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CEA)和腰-硬联合阻滞(CSEA)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宫口扩张3~5cm时随机分为CEA组和CSEA组;无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C组)。CEA组以0...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CEA)和腰-硬联合阻滞(CSEA)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例,宫口扩张3~5cm时随机分为CEA组和CSEA组;无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C组)。CEA组以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5ml为试验剂量,随后注入上述药物10ml。CSEA组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2mg+芬太尼10μg。两组采用0.1%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硬膜外PCA。记录镇痛评分、下肢肌力、产程、分娩方式、药物用量、产妇满意度和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结果镇痛后5~30min,CSEA组VAS显著低于CEA组(P<0.05);CSEA组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用量较CEA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EA组和CEA组第一产程短于C组(P<0.05)。与C组比较,CSEA组和CEA组自然分娩率较高,催产素使用率较高(P<0.05)。与CEA组比较,CSEA组镇痛起效时间较短、催产素使用率较低,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CSEA和CEA均能提供满意且安全的分娩镇痛。CSEA因起效快、药物用量少、产妇满意度高而更适合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下载PDF
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琳 田鸣 徐铭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评估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无病理产科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潜伏期组(L组)于宫口开大0.5~2.... 目的评估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无病理产科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潜伏期组(L组)于宫口开大0.5~2.5cm时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宫口开大3.0~5.0cm时行分娩镇痛。两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孕妇取左侧卧位,采用联合腰麻及硬膜外穿刺包于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取25G腰麻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内,刺入蛛网膜下腔,于子宫收缩间期注入0.1%罗哌卡因3ml(3mg),置入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电子镇痛泵。待腰麻作用减弱时,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给药模式产妇自控镇痛,APⅡ电子泵内配置为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总量100ml;设置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10min。宫口开全时停止PCA泵。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直至宫口开全时8个点的疼痛评分;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结局、产时出血量;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镇痛不良反应;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的VAS评分活跃期组M=100分(80分,100分)与潜伏期组M=90分(80分,100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产程各阶段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用量潜伏期组[(23.9±8.9)ml]较活跃期组[(17.6±9.6)ml]明显增多(P<0.05),缩宫素使用时间潜伏期组为(228±139)min,较活跃期组(152±103)min长(P<0.05),潜伏期组产妇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鞘内注入0.1%罗哌卡因,而后连接自控电子泵(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可行性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徐淑兰 尹军 +1 位作者 于永生 孔慧娟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给药,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分娩结局、产间发热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0.1%罗哌卡因规律间断给药,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规律间断给药。比较两组孕妇镇痛即刻(T 0)、镇痛后1 h(T 1)、镇痛后2 h(T 2)、镇痛后4 h(T 3)及分娩后1 h(T 4)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鼓膜体温,以及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镇痛后30 min Bromage评分、新生儿体温、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及镇痛后30 min至产程结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 1、T 2、T 3、T 4时的VAS评分及鼓膜体温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产间发热发生率、产程时间、破膜至分娩时间及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温、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胎儿窘迫发生率及镇痛后30 min至产程结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律间断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可提高腰硬联合阻滞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和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并降低产间发热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产间发热 分娩方式 鼓膜体温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4
作者 胡振伐 费宏亮 黎荣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99-601,617,共4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顿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顿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anesthesia,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及处理的自然分娩方式,镇痛组在对照组护理、处理的基础上,采用CSEA分娩镇痛的方式。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观察,观察镇痛组的副作用。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前宫缩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镇痛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宫缩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194±40)min短于对照组(350±74)min(P〈0.05);镇痛组产妇剖宫产率(3.3%)低于对照组(15.0%)(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时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组有6例产妇出现恶心,余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SEA用于分娩镇痛能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新生儿无损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麻醉结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早香 王振峰 刘鲲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结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髂筋膜阻滞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结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髂筋膜阻滞进行干预,并使用冷感消失法判定患者髂筋膜腔隙阻滞效果。记录患者使用芬太尼总量;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各时间段疼痛情况;采用MMSE评分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中IL-6、Sββ100、Aβ1~40水平。结果观察组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侧卧位及术后6h、1d、2d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后20 min及侧卧位时患者神经阻滞效果与阻滞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d时MMSE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IL-6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h、1d时两组患者Sββ100、Aβ1~40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且观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结合髂筋膜阻滞可提高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及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髂筋膜阻滞 髋关节手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母婴结局影响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野 徐铭军 +2 位作者 赵国胜 王一男 李秋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TOL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36例TOLA...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TOL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36例TOLAC产妇的临床资料。70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的产妇作为观察组,66例未采用镇痛干预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器械助产例数、剖宫产例数、子宫破裂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401±39)min比(455±30)min,P<0.05],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45±16)min比(30±11)min,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8.6%比18.2%,P<0.05);两组产妇镇痛前Bishop评分,使用缩宫素、器械助产、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0.0%比0,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pH值、PaO2、PaCO2、碱剩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可以明显解除TOLAC产妇在分娩中的剧烈产痛,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结局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 子宫破裂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慧英 杨秀琴 +2 位作者 付玉芳 汪聪 敖晓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7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组采用分...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组采用分娩镇痛仪镇痛,比较三组镇痛效果(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三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B组VAS评分均低于A、C组,A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A、B组,B组产后2 h出血量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仪均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分娩镇痛仪镇痛效果虽逊于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但其副作用小、无创伤性、对新生儿影响小、且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易于产妇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分娩镇痛仪 腰硬联合阻滞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及产后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煜 赖国忠 +5 位作者 王文莉 赵晖 刘文兴 毕小宝 陈丽芳 黎燕卿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当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观察组开始施行腰3~4的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3μg,然后经硬膜...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应激反应及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当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观察组开始施行腰3~4的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3μg,然后经硬膜外导管持续分娩镇痛,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两组产妇分别于潜伏期(镇痛实施前)及分娩后1h抽取静脉血5ml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胎儿心率、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恢复的情况,产后发放问卷评估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镇痛评分、第1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母乳喂养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分娩过程血浆NE、E水平变化不显著与潜伏期相近(P>0.05),对照组血浆NE、E水平高于潜伏期(P<0.05),并且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明显抑制产妇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有效缓解产时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产妇 应激反应 产后恢复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野 徐铭军 +2 位作者 李秋红 赵国胜 吕秋颖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患者麻醉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并接受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患者136例,将其中66例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 目的总结分析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患者麻醉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并接受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患者136例,将其中66例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的患者作为研究组,70例硬膜外麻醉效果优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镇痛持续时间、患者追加药物次数、麻醉相关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开始至剖宫产时间、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患者手动追加药物次数、镇痛期间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困难例数、插管相关损伤例数以及围术期恶心、呕吐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麻醉平面过高例数多于研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局部麻醉药物毒性反应、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5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期间中转剖宫产时,麻醉医生应严密观察镇痛效果,尽量避免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剖宫产手术 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陆蓉 马国平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2期2422-2424,共3页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接受妇科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20例。A、B、C三组分别以10、15、20s注射0.7...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接受妇科手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20例。A、B、C三组分别以10、15、20s注射0.75%罗哌卡因2mL。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检测麻醉后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镇痛最高平面和及其出现时间,监测循环和呼吸功能。结果A组L阻滞出现时间和最高平面出现时间显著早于B组和C组[(9.7±2.7)min比(11.5±2.1)min,(13.1±2.3)min;(11.4±2.4)min比(13.7±1.9)min,(16.7±2.8)min,P〈0.05]。B组和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5%(1/20)、10%(2/20)比20%(4/20),P〈0.05]。C组最低血压值显著低于A组[(68.7±9.3)mmHg(1mmHg=0.133kPa)比(73.7±8.1)mmHg,P〈0.05],最低血压出现时间显著晚于A组[(61.4±14.4)min比(31.5±10.5)min,P〈0.05]。结论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将注药速度控制在15~20s,患者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能够维持较久,循环较稳定,麻醉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注药速度 麻醉平面
下载PDF
不同硬膜外镇痛时机对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沐海玲 程庆余 马莹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559-156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镇痛时机对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160例,均于宫口开至2~3 cm行腰-硬联合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3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和90 min组,各40例。各组分别在腰-硬...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镇痛时机对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160例,均于宫口开至2~3 cm行腰-硬联合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3 min组、30 min组、60 min组和90 min组,各40例。各组分别在腰-硬联合阻滞后于3 min、30 min、60 min、90 min持续硬膜外给药。比较2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自控镇痛(PCA)例数及次数、催产素使用率、罗哌卡因补救剂量与总剂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均为0级。4组镇痛前和镇痛后30 min、2 h、4 h及宫口全开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催产素使用率、PCA使用次数及脐动脉酸碱度、剩余碱、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min组、90 min组需要PCA例数均高于3 min组及30 min组(P<0.05)。60 min组、90 min组罗哌卡因补救剂量、总剂量均高于3 min组及30 min组(P<0.05)。4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腰-硬联合阻滞后30 min内予以硬膜外镇痛可减少自控镇痛次数和罗哌卡因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镇痛时机
下载PDF
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及心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全伟斌 周朝明 +5 位作者 劳诚毅 彭丽 劳慧娟 韦洁 胡兰丹 曾艳玲 《西部医学》 2011年第5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孕妇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分娩孕妇160例,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未实施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孕妇的焦... 目的探讨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孕妇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分娩孕妇160例,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未实施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孕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和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孕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等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缓解孕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孕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程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下载PDF
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冠文 林红 +1 位作者 陈伟志 梁金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剖宫产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三组(n=42),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mL(Ⅰ组:1mL/5s,Ⅱ组:1mL/10s,Ⅲ组:1mL/15s)。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 目的观察剖宫产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26例随机分三组(n=42),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2mL(Ⅰ组:1mL/5s,Ⅱ组:1mL/10s,Ⅲ组:1mL/15s)。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肌松满意度、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注药后MAP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在阻滞平面达到T10及消退到T8的时间均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以1mL/10s速度注药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剖宫产,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及相对稳定的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阻滞 注药速度 剖腹产
下载PDF
DPE、CSE、EP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云龙 刘馨 +1 位作者 张望 梁吉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对比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硬膜外(EP)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行阴道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分别行DPE阻滞、CSE阻滞与EP阻滞,对比3... 目的:对比硬脊膜穿破硬膜外(DPE)、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硬膜外(EP)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行阴道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分别行DPE阻滞、CSE阻滞与EP阻滞,对比3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结果:DPE组肛门坠落感(1.6%)、不对称阻滞(1.6%)发生比例低于EP组,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至S2占比(98.4%)高于EP组,VAS<2分用时(9.6±2.2min)短于EP组,Bromage分级低于CSE组,DPE组、CSE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量均少于EP组(均P<0.05);3组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差异(均P>0.05);DPE组瘙痒(1.6%)、低血压(3.2%)发生率低于CSE组(P<0.05),而DPE组与EP组无差异(P>0.05)。结论:DPE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可获得更完善的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药用量少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硬膜外阻滞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涂远光 李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3 mg,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当产妇VAS...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3 mg,B组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当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并在不同时间点对两组进行VAS评分,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或0.01),并且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及单纯硬膜外阻滞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吕小静 朱立杰 +3 位作者 闫战秋 孟楠 张秋月 刘彦涛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阻滞(CSE)、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及单纯硬膜外阻滞(EP)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P组(n=42)、CSE组(n=46)和DPE组(n=48)。比较三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相关指标、新生儿健康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EP组、CSE组T1、T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但T3 VAS有所回升;DPE组T1、T2、T3 VAS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点VAS均低于EP组、CSE组(P<0.05)。CSE组、DPE组使用催产素情况、镇痛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罗哌卡因总量少于EP组(P<0.05),首次PCA时间晚于EP组(P<0.05);DPE组使用缩宫素情况、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少于CSE组(P<0.05)。DPE组、CSE组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均低于EP组(P<0.05)。DPE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EP组(P<0.05)。结论 相对于EP,CSE、DPE镇痛效果更好,可减少药物总量和PCA次数,并延长首次PCA时间,但DPE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 硬膜外阻滞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对分娩结局及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婧 范红芳 范旭菲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结局及产时发热受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石家庄市第六医院产科产妇100例,依据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情况分为接受组(n=50)、未接受组(n=50)2组,统计分析2组... 目的探讨分娩结局及产时发热受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石家庄市第六医院产科产妇100例,依据接受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情况分为接受组(n=50)、未接受组(n=50)2组,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时发热情况、产程、宫口扩张速率、宫缩情况、胎心率、分娩镇痛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组产妇的器械助产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组(P<0.05),剖宫产分娩指征中相对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接受组(P<0.05),但2组宫内感染、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胎儿窘迫比例、器械助产分娩指征中宫内感染、预防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组产妇的产时发热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组(P<0.05),但2组产妇进入产房时、娩出胎儿前的体温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未接受组(P<0.05),但2组产妇的潜伏期、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组产妇分娩镇痛后较分娩镇痛前的宫口扩张速率、宫腔压力、宫缩频度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未接受组(P<0.05),但2组产妇分娩镇痛前后的宫缩持续时间、胎心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组和未接受组产妇的分娩镇痛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结局及产时发热受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结局 产时发热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迪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及对产程、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A组,n=60),硬膜外组(B组,n=60)。比较两组在用药剂量、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剖宫产率等...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及对产程、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A组,n=60),硬膜外组(B组,n=60)。比较两组在用药剂量、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剖宫产率等几方面有无差别。结果 A、B两组在镇痛效果、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在产程进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满意率上明显优于B组;A组使用的药物剂量较低,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B组。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用药剂量较少,缩短产程且剖宫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硬膜外阻滞
原文传递
外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益群 刘怿敏 +3 位作者 谢皇 王白云 梁娜 钟焕晖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 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内皮素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 h及术后拔管时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研究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的出现,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下肢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外周神经阻滞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保华 熊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2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2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观察两组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时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术前、术毕、术后24 h、术后48 h时皮质醇、血糖、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统计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术毕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毕时皮质醇、血糖、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4 h皮质醇、血糖、IL-6水平较术毕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时SAS和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应激反应程度,消除产妇负性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超声引导穿刺 腹横平面阻滞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