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85
1
作者 张云惠 陈春艳 +2 位作者 杨莲梅 贾丽红 杨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T639初始场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FY-2静止卫星和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9月16-20日南疆西部一次罕见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高压中心分别位于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T639初始场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FY-2静止卫星和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9月16-20日南疆西部一次罕见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高压中心分别位于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及中亚低槽向南的切涡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中及低空三支急流的有利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中小尺度辐合与对流是暴雨发生的直接始作俑者。这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有3部分:较深厚的中亚低涡西南气流所携带的水汽,中低层哈密南部至南疆盆地偏东气流的水汽集聚与辐合和中高层中亚南部偏南风所携带的暖湿气流接力输送。其中,85%的水汽输送来自偏东和偏南气流。强对流发生在暖区一侧,暴雨落区位于TBB最大梯度区并与云迹风的高层辐散相对应。3个时段的强降水均由混合性降水回波造成。其中,有中小尺度回波发展,但移动路径和强回波中心的位置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低涡 急流 水汽输送 中尺度云团 组合反射率
下载PDF
铜仁市2020年6月29日特大暴雨雷达资料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雪亚 张李娟 +1 位作者 吴明 皮小雯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4期44-49,共6页
利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资料、探空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铜仁市2020年6月29—30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为长江流域切变线西段暴雨,主要受500 hPa低槽、700 hPa和850 hPa低涡切变、地面辐合线共同... 利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资料、探空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铜仁市2020年6月29—30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为长江流域切变线西段暴雨,主要受500 hPa低槽、700 hPa和850 hPa低涡切变、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以及梵净山地形抬升作用激发此次强降水。暴雨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突增,大气中可转换对流有效位能迅速上升,为暴雨提供不稳定能量。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此次降雨以局地生成回波产生降水为主,层积云混合型降水回波在碧江、江口等上空聚集且稳定少动,呈“准静止状态”,回波后向传播,存在多个回波单体相互合并现象;强降雨时段,≥35 dBz的回波普遍伸展到8 km以上,中低层存在多个强回波中心核;有逆风区存在且长时间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雷达 组合反射率 径向速度 风廓线
下载PDF
组合激光辐照Q235钢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焦路光 赵国民 陈敏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852,共5页
基于组合激光的新概念,采用1053nm脉冲激光、1064nm重频激光,实验上研究了组合激光对Q235钢靶的辐照效应。表面能谱分析和表面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随着1053nm激光对钢靶辐照脉冲数目的增多,表面逐渐氧化,导致表面反射率降低;辐照脉冲数... 基于组合激光的新概念,采用1053nm脉冲激光、1064nm重频激光,实验上研究了组合激光对Q235钢靶的辐照效应。表面能谱分析和表面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随着1053nm激光对钢靶辐照脉冲数目的增多,表面逐渐氧化,导致表面反射率降低;辐照脉冲数目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氧化反应完全,反射率不再发生明显变化。1064nm激光辐照钢靶的温度场测量结果表明:采用高功率脉冲激光对钢靶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辐照,能够大幅提高目标靶对后续激光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组合激光 脉冲激光 反射率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雷达组网拼图和XGBoost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华生 李晓静 《气象科技》 2023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天气雷达进行强降水的定量估测存在较大偏差问题,论文以1 h累计雨量为估测对象,基于雷达组网拼图资料,采用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建立新的雷达估测降水模型。该模型设计以前1 h的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 针对传统方法采用天气雷达进行强降水的定量估测存在较大偏差问题,论文以1 h累计雨量为估测对象,基于雷达组网拼图资料,采用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算法,建立新的雷达估测降水模型。该模型设计以前1 h的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作为输入,进一步采用若干个剔除异常样本的策略有效清除建模样本中的部分噪声,更好地构建了雷达组合反射率与估测对象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在32万个独立检验样本的估测结果中,其均方根误差(RMSE)为6.04 m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50 mm、预报偏差(BIAS)为1.05;与目前业务系统上使用的ZR(300,1.4)关系方法相比,前者的RMSE和MAE分别下降了20.6%和10.3%,而BIAS指标则显示后者对降水量级的估测明显低估。进一步对小时雨强大于10 mm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新方案的RMSE、MAE以及TS评分均大幅优于ZR(300,1.4)关系方法,可进行实际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降水估测 XGBoost 组合反射率 雷达拼图
下载PDF
河南汝阳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5
作者 常红丽 王焕然 +1 位作者 陈昶阳 王文昊 《河南科技》 2018年第29期155-157,共3页
本文利用汝阳县2013—2017年6—8月小时雨量资料,分析汝阳县夏季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形式特征及雷达特征。结果表明:汝阳县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间集中在"七下八上",在一天当中,下午和傍晚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期;靠... 本文利用汝阳县2013—2017年6—8月小时雨量资料,分析汝阳县夏季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形式特征及雷达特征。结果表明:汝阳县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间集中在"七下八上",在一天当中,下午和傍晚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期;靠近水源、有山地和丘陵抬升作用的地形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回波的发生发展;南部山区易局地生成回波并加强发展,移入型回波以西向居多,且从生成到本责任区移动迅速、影响时间短、降水范围大、雨强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组合反射率 回波顶高度
下载PDF
寻甸一次降雹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6
作者 胡卫芬 黄初龙 +3 位作者 邓祥 耿琼 董思平 曾丽莎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49-51,共3页
应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了2020年8月21日寻甸县七星镇必寨村委会降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强对流单体的跃增是局地强对流天气降雹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强对流 组合反射率 垂直结构 回波跃增
下载PDF
乌恰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个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秀 支俊 +2 位作者 庄晓翠 唐志坚 齐贵英 《干旱气象》 2011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应用常规雹暴天气资料和喀什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23日出现在克州境内乌恰县的一次雹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能反应冰雹、降水的强度、落区,特别是反射率因子能很好地反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移... 应用常规雹暴天气资料和喀什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23日出现在克州境内乌恰县的一次雹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能反应冰雹、降水的强度、落区,特别是反射率因子能很好地反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移动路径和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径向速度和垂直风廓线能较好地分析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雹 组合反射率因子 冰雹分析 垂直风廓线
下载PDF
地面-雷达-卫星资料的广西降水临近预报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小燕 韦春霞 +2 位作者 赵华生 何立 吴玉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4期50-58,共9页
基于地面实况观测数据、雷达组合反射率、风云四号A星波段数据3种实况观测资料,以2018—2021年广西2850个站点的小时累计雨量为预报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未来1—3h的降水临近预报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单类型观测资料预报因子、3种类... 基于地面实况观测数据、雷达组合反射率、风云四号A星波段数据3种实况观测资料,以2018—2021年广西2850个站点的小时累计雨量为预报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未来1—3h的降水临近预报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单类型观测资料预报因子、3种类型观测资料多种组合预报因子输入的预报试验。对各预报试验结果综合采用TS评分、命中率、虚警率和漏报率进行点对点的评估表明,地面资料在1—3h的小雨和中雨量级、1—2h大雨量级的预报能力较好;雷达资料对未来1h暴雨量级的预报较其他两种观测资料优势明显;卫星资料在小雨量级上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其他量级各时效的预报均不理想。3种观测资料在第2—3h的暴雨预报能力都偏低。3类预报资料因子组合预报结果的评估表明,各量级的多数预报时效均能比单类型资料预报取得更高的预报精度,其中大雨量级的预报提高了10%以上,暴雨则提高了25%以上。大雨和暴雨1h TS评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表明,组合因子高评分区域分布均最广,地面和雷达大雨量级的空间分布相当,雷达的暴雨TS评分在0.2以上空间分布范围较地面和卫星资料广,卫星的TS评分的空间分布显示其预报能力均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实况观测数据 雷达组合反射率 风云四号A星波段数据 降水临近预报 评估
下载PDF
华安县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9
作者 杨富曾 邓双双 陈蔚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9期136-137,共2页
该冰雹过程受高空槽东移、低层切变南侧西南气流、地面倒槽共同影响,探空图上8时处在不稳定状态,午后最高温度达到28℃以上时,注意对流天气。春季比湿达到10 g/kg以上需引起关注,3月K指数达到37℃,SI为负值,0℃层在4 km左右时,或组合反... 该冰雹过程受高空槽东移、低层切变南侧西南气流、地面倒槽共同影响,探空图上8时处在不稳定状态,午后最高温度达到28℃以上时,注意对流天气。春季比湿达到10 g/kg以上需引起关注,3月K指数达到37℃,SI为负值,0℃层在4 km左右时,或组合反射率因子强度达到65 dBZ以上,并持续4个体扫,预报服务应考虑冰雹天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组合反射率因子 预报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