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法制备高结合磷淀粉磷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丹梅 潘远凤 +1 位作者 廖丹葵 童张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材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半干法制备了高结合磷淀粉磷酸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尿素用量、pH值和磷酸盐用量对结合磷含量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当淀粉用量为100g(绝干),蒸馏水... 以木薯淀粉为原材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半干法制备了高结合磷淀粉磷酸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尿素用量、pH值和磷酸盐用量对结合磷含量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当淀粉用量为100g(绝干),蒸馏水用量为100mL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h,尿素用量2g,pH5.0,三聚磷酸钠用量5g,产品的结合磷含量1.19%,反应效率5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酸酯磷 三聚磷酸钠 结合磷 半干法
下载PDF
磷酸酯中结合磷与无机磷的分析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小希 胡天戈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将试样在硝酸、硫酸、高氯酸中分解 ,用钒钼酸铵法以 72 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酸酯中的无机磷、结合磷的质量。
关键词 磷酸酯 钒钼酸铵法 无机磷 结合磷 测定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硅、磷配施对玉米苗期生长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嘉莉 朱从桦 +4 位作者 豆攀 马晓君 王兴龙 孔凡磊 袁继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7-688,共12页
以‘正红2号’和‘正红115’玉米为材料,采用砂培方式,设置3个纯磷水平[1.0 mmol·L^(-1)(正常磷水平,P_(1.0))、0.1 mmol·L^(-1)(中度缺磷,P_(0.1))和0.01 mmol·L^(-1)(重度缺磷,P_(0.01))]和3个纯硅水平[1.5 mmol·... 以‘正红2号’和‘正红115’玉米为材料,采用砂培方式,设置3个纯磷水平[1.0 mmol·L^(-1)(正常磷水平,P_(1.0))、0.1 mmol·L^(-1)(中度缺磷,P_(0.1))和0.01 mmol·L^(-1)(重度缺磷,P_(0.01))]和3个纯硅水平[1.5 mmol·L^(-1)(Si_(1.5))、0.75mmol·L^(-1)(Si_(0.75))和0 mmol·L^(-1)(Si_0)],通过对玉米苗期干物质、叶面积、根系形态和氮磷钾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硅、磷配施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磷和钾养分积累与利用的影响,为磷、硅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缺磷抑制玉米苗期生长,降低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和叶面积,减少磷和氮、钾的吸收以及干物质积累量,这种效应随磷浓度的降低而增强;玉米通过提高根冠比,增加磷、氮在根系中的分配率,提高氮、磷、钾的干物质生产效率来适应低磷环境;低磷胁迫对‘正红115’根系生长和磷吸收积累量的影响大于‘正红2号’,但‘正红115’在低磷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磷在根系中的分配率。在正常磷(P_(1.0))条件下加硅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加磷和氮、钾积累量,提高其在地上部分配率,增加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在中度缺磷(P_(0.1))条件下加硅也可增加玉米的磷和氮、钾积累量,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缓解低磷胁迫;在重度缺磷(P_(0.01))条件下,增施硅对玉米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无显著的改善作用,但会增加根系中磷、钾素积累量。由此表明,硅和磷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和配合效应,生产上硅和磷应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硅磷配施 养分积累 养分利用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毛家伟 李亮 王亚宁 余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2,共7页
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 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施锌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生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同锌用量下,随磷用量的增加,花生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生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不显著。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来讲,与不施肥相比,磷锌单独或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生产量、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且磷锌配施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施用,其中90 kg/hm^2磷肥与60 kg/hm^2锌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24.1%,增产原因可能是提高了花生的抗氧化能力,增加了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磷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产量影响显著;锌仅对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及产量影响显著;磷-锌交互作用对花生株高影响显著,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不显著。综上,磷锌配施可以改善花生的生理特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但高量磷与锌肥配施却不利于花生抗氧化能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豫南花生主产区,建议多补充锌肥,少用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锌配施 花生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改性生物质炭与聚磷菌联合去除废水中的磷 被引量:2
5
作者 朱雯 王鑫 杨柳燕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41-6248,共8页
为了探索改性生物质炭与聚磷菌联合去除废水中磷的效果,将铁改性生物质炭以及聚磷菌投加入序批式废水处理装置中,间隙进水,间隔一定时间测定水中磷浓度随时间变化,并探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浓度以及初始磷浓度对联合除磷的影响... 为了探索改性生物质炭与聚磷菌联合去除废水中磷的效果,将铁改性生物质炭以及聚磷菌投加入序批式废水处理装置中,间隙进水,间隔一定时间测定水中磷浓度随时间变化,并探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浓度以及初始磷浓度对联合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改性生物质炭和聚磷菌联用能高效去除废水中磷,在30℃、水力停留时间6h、COD浓度280 mg·L^(-1)、初始磷浓度5 mg·L^(-1)并且持续曝气条件下,联合除磷效果最优,其磷去除率可达97.94%。铁改性生物质炭和聚磷菌联合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磷,为废水除磷提供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质炭 聚磷菌 联合除磷
原文传递
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燕 刘兆丽 李沅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9-412,共4页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的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同时以三偏磷酸钠作为交联剂,Span80作为乳化剂,聚乙二醇6000作为致孔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研究了pH、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致孔剂用量等对淀粉微球制备的影...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的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同时以三偏磷酸钠作为交联剂,Span80作为乳化剂,聚乙二醇6000作为致孔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食用级吸附淀粉微球,研究了pH、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和致孔剂用量等对淀粉微球制备的影响。在pH为10、反应温度50℃、交联剂用量0.8%、反应时间5h、致孔剂用量0.08g/g淀粉条件下,得到的多孔性淀粉颗粒的吸附性能最好,对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761mg/g淀粉颗粒。通过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淀粉微球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 699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 结合磷 吸附性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旱地小麦产量和吸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旭刚 郝明德 +1 位作者 李建民 张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以已进行18年的小麦连作肥料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用氮肥和磷肥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及对小麦吸收氮磷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施氮肥90 kg/hm2和180 kg/hm2时,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和122.14%,小麦籽粒的氮含量分别比不施肥... 以已进行18年的小麦连作肥料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用氮肥和磷肥对小麦的增产效应及对小麦吸收氮磷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施氮肥90 kg/hm2和180 kg/hm2时,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198.42%和122.14%,小麦籽粒的氮含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33.3%和35.9%;单施磷肥无明显的增产作用;氮磷配施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不同氮磷配施处理的增产率为267.84%-472.88%。(2)秸秆氮含量与氮肥施用量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与磷肥施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秸秆磷含量与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关性均不显著;籽粒氮含量、磷含量与氮肥、磷肥施肥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3)当氮肥施用量小于125.25 kg/hm2时,氮收获指数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量施磷氮收获指数增加,当磷肥施用量为26.30 kg/hm2时,氮收获指数达61.22%,之后随磷肥施用量增加,氮收获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31.76和63.59 kg/hm2时,最大磷收获指数为6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氮磷配施 小麦产量 吸肥特性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兵 高玉红 +4 位作者 谢亚萍 张中凯 崔政军 剡斌 牛俊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6-1004,共9页
为了解决旱地胡麻施肥增产不明显的问题,设2个施氮(纯N)水平:75 kg·hm^(-2)(N_1)、150kg·hm^(-2)(N_2);2个施磷(纯P_2O5)水平:75 kg·hm^(-2)(P_1)、150 kg·hm^(-2)(P_2),共4个施肥处理(N_1P_1、N_1P_2、N_2P_1和N_2... 为了解决旱地胡麻施肥增产不明显的问题,设2个施氮(纯N)水平:75 kg·hm^(-2)(N_1)、150kg·hm^(-2)(N_2);2个施磷(纯P_2O5)水平:75 kg·hm^(-2)(P_1)、150 kg·hm^(-2)(P_2),共4个施肥处理(N_1P_1、N_1P_2、N_2P_1和N_2P_2),以不施肥为对照(N0P0),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胡麻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促进了胡麻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比N0P0明显增加11.90%~59.29%,且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以N_2P_1最大,比其他处理显著增加7.76%~34.73%和8.07%~9.14%(P<0.05)。与N0P0相比,各施肥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显著增加3.26%~39.06%和5.72%~61.50%。不同氮磷配施水平对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与N0P0相比,N_1P_1、N_1P_2、N_2P_1和N_2P_2的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6.21%~21.69%、28.47%~36.05%、44.27%~56.55%、36.34%~47.10%。胡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籽粒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N_2P_1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N_2P_2次之,分别比N0P0显著增加30.23%~38.54%、20.50%~36.81%。可见,适宜的氮磷配比(N_2P_1:150 kg N·hm^(-2)、75 kg P_2O5·hm^(-2))在增加旱地胡麻干物质累积量、促进土壤水分吸收的基础上,保证了胡麻的高产高效,这为旱区胡麻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氮磷配施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分配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云南松实生苗生长对N、P配施的响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跃敏 李根前 +2 位作者 李莲芳 赵敏冲 刘代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共4页
为了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的特点,对实生苗进行N、P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N、P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方程,反应曲面为钟形曲面模式,即各生长指标均存在一... 为了有效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的特点,对实生苗进行N、P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N、P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元二次方程,反应曲面为钟形曲面模式,即各生长指标均存在一个产量峰值。峰值以前,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峰值以后,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N、P用量的增大反而下降。根据肥料效应模型求得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根、干和叶片生物量最大时的N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12、0.17、0.16、0.17、0.21g/kg,以及P用量(以土计)分别为0.85、1.13、1.08、1.24、0.94g/kg,最佳ω(N):ω(P)分别为1.00:7.08、1.00:6.65、1.00:6.75、1.00:7.29和1.00:4.48,对应的最高理论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92、0.19cm,最高理论根、干和叶片生物量分别为0.091、0.042、0.269g,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2%、28.4%以及279%、425%和97.8%。其中,施肥对树干发育的作用最明显,但各个构件对肥料用量和比例的响应规律不同,较高的P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高生长和根系发育,较高的N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氮磷配施 肥料效应方程 最佳施肥用量 最佳施肥配方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云南松实生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跃敏 李根前 +2 位作者 李莲芳 赵敏冲 刘代亿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为有效促进云南松实生苗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对云南松实生苗进行氮、磷配合施用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氮、磷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抛物线方程,各生长指标均存在1个产量峰值。峰值以前... 为有效促进云南松实生苗生长,采用3×3回归设计,田间排列结合拉丁方和随机排列,对云南松实生苗进行氮、磷配合施用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与氮、磷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抛物线方程,各生长指标均存在1个产量峰值。峰值以前,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氮、磷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峰值以后,各生长量及生物量随氮、磷用量的增大反而下降。根据肥料效应方程求得,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根、干和叶片生物量最大时的氮用量分别为0.17,0.16,0.20,0.15,0.19g/kg土;以及磷用量分别为0.97,1.04,0.99,0.88,0.99 g/kg土;最佳氮∶磷分别为1∶5.70,1∶6.43,1∶5.03,1∶5.88和1∶5.20。对应的最高理论产量分别为8.20,0.55cm;1.374,0.177,2.295g。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5.3%,29.1%以及151.6%,21.2%,175.2%。其中,施肥明显促进叶片生物量的积累,但各个生长指标对肥料用量和比例的响应规律不同,较高的氮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片生物量的积累,较高的磷肥比例有利于促进树干的粗生长和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氮磷配施 施肥效应 最佳施肥量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圣杰 邢国芳 +2 位作者 贾亚涛 苑乂川 陈小雨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387-391,共5页
为研究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大丰30为材料,施氮量设4个水平,施磷量设3个水平,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每个处理的叶片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对氮磷配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00 kg/hm... 为研究氮磷配施对玉米叶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大丰30为材料,施氮量设4个水平,施磷量设3个水平,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共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测定每个处理的叶片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对氮磷配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00 kg/hm^2,施磷量为120 kg/hm^2时,植株叶片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所以,在施肥时采用T8处理(施氮量为300 kg/hm^2,施磷量为120 kg/hm^2),才能使玉米的光合速率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在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使玉米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配施 叶面积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录久 张琳 +3 位作者 郭熙盛 陈防 张青松 夏红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172-174,181,共4页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 300kg/hm2,P2O5 90kg/hm2,K2O 300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氮肥 磷肥 钾肥 配合施用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磷锌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露 杨新鑫 +4 位作者 张丽梅 严玉鹏 叶祥盛 徐芳森 蔡红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为指导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磷肥和锌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籼型杂交稻广两优35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磷和锌水平交互处理的大田小区试验,分析各生育期水稻的生物量、成熟期产量及构成因素及各部位磷、锌、氮和钾的含量、... 为指导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磷肥和锌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籼型杂交稻广两优35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磷和锌水平交互处理的大田小区试验,分析各生育期水稻的生物量、成熟期产量及构成因素及各部位磷、锌、氮和钾的含量、累积量和分配比例,阐述了水稻磷锌互作的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磷与锌配施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以及养分的吸收分配具有协同效应或是拮抗效应,不同水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磷锌互作效应。在中磷(80 kg/hm^(2))、低磷(40 kg/hm^(2))水平下,增施锌肥对水稻的生物量和产量具有促进效应,但在高磷(120 kg/hm^(2))水平下,增施锌肥反而降低水稻生物量。磷锌配施下,千粒重和结实率的提高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适宜水平的磷锌配施不仅提高了植株中磷和锌的含量和累积量,促进磷和锌向生长中心分配,同时还提高了氮和钾的含量和累积量,促进氮向生长中心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锌配施 磷锌互作 养分吸收 分配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协同增效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下磷钾配施对晚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成臣 吕伟生 +7 位作者 朱博 卢占军 王盛亮 程慧煌 胡启星 黎星 石庆华 曾勇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元素,但秸秆还田下晚粳稻最佳磷钾配施目前尚不明确。采用磷钾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磷(P2O5)0,63.75,127.50,191.25 kg/hm^2(记P0、P1、P2、P3)和钾(K2O)0,102,204,306 kg/hm^2(记K0、K1、K2、K3)各...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元素,但秸秆还田下晚粳稻最佳磷钾配施目前尚不明确。采用磷钾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磷(P2O5)0,63.75,127.50,191.25 kg/hm^2(记P0、P1、P2、P3)和钾(K2O)0,102,204,306 kg/hm^2(记K0、K1、K2、K3)各4个水平。在水稻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品质及精米氮素累积量。结果表明:磷肥和钾肥均显著提高了晚粳稻产量、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且二者具有显著互作效应;磷钾合理配施可协同促进晚粳稻产量,当磷、钾肥用量分别62.45 kg/hm^2和206.08 kg/hm^2时实现较高产。同时,适宜磷钾配施也显著协同提高精米氮素累积量。磷钾合理配施能够提高稻米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胶稠度,但增加了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及粗蛋白含量。除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及冷胶黏度在钾肥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各RVA谱特征值在钾肥、磷肥及二者互作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增施钾肥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及冷胶黏度均先增后降。南方晚粳稻实际生产中应重视优化磷钾配施比例,在土壤地力中上等及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采用P1K2的施肥方案可充分发挥磷钾的协同促进效应,同步实现晚粳稻高产、高效并兼顾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钾配施 秸秆还田 晚粳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晶 赵超 +3 位作者 裴雪霞 张慧芋 党建友 张定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2.5 mmol·L^(-1)、N 4 mmol·L^(-1)+P 0.1 mmol·L^(-1)、N 4 mmol·L^(-1)+P 2.5 mmol·L^(-1)),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进行初步考察筛选;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化肥减施(FR)和不施肥(CK)3个处理,研究不同年型下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不同氮磷水平品育8161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及根冠比均最低;良星67在低磷时正常氮较低氮植株干重增幅仅为17.07%,根干重反而降低,且在正常氮磷时根冠比较低。大田生产条件下,2019—2020年度(丰水年)化肥减施处理下以品育8012、济麦22产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邯农1412产量最低,仅为7520.18 kg·hm^(-2)。其中,山农20、中麦4072和邯农1412产量均表现为化肥减施显著低于常规施肥。2020—2021年度(干旱年)化肥减施处理下济麦22产量为6191.53 kg·hm^(-2),显著高于品育8012和石农086,其籽粒氮素积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0.35 kg·hm^(-2)和0.79 kg·kg^(-1)。干旱年减施化肥导致小麦生育后期叶片早衰,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但对茎秆形态特征影响较小。综上,晋南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生育期基施纯N 180.0 kg·hm^(-2)、P_(2)O_(5)105.0 kg·hm^(-2)、K_(2)O34.5 kg·hm^(-2),拔节期追施纯N 60.0 kg·hm^(-2)时,丰水年品育8012和济麦22产量较高,干旱年济麦22产量最高,且化肥减施有利于提高济麦22开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第3节间厚度。单纯的连年化肥减施在干旱年份会导致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晋南麦区小麦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磷配施 化肥减施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磷锌配施对花生不同生育期磷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毛家伟 余琼 李亮 李国平 余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对植物体内磷–锌复杂的交互关系,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锌配施对花生不同生育期磷锌吸收、积累、分配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和施锌均显著提高了花生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相同锌用量下,施磷提高了花生地上部、花生壳和花生仁的... 对植物体内磷–锌复杂的交互关系,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锌配施对花生不同生育期磷锌吸收、积累、分配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和施锌均显著提高了花生地上部干重和产量。相同锌用量下,施磷提高了花生地上部、花生壳和花生仁的磷含量和积累量,但降低了其锌含量、磷锌收获指数和荚果磷利用率。其中,施磷对地上部锌含量的降低程度取决于生育期和锌施用水平。随施磷量的增加,在花生苗期、花针前期及不施锌肥时,花生地上部锌含量显著降低;而在花针后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及施锌肥时,花生地上部锌含量的降低程度逐渐减弱,表明磷-锌拮抗作用在花生生育前期强于生育后期,不施锌肥强于施锌肥。施磷对花生锌积累量的影响取决于锌供应水平和花生生长部位。不施锌肥时,仅适量供磷促进了地上部锌积累,而施锌肥时,适量供磷和高量供磷均促进了地上部锌积累;不同于地上部,高量供磷显著降低了花生壳和花生仁锌积累量。相同磷用量下,增施锌肥对整个生育期花生各部位磷含量和花生生育后期磷积累量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花生苗期和花针前期地上部及成熟期花生壳和花生仁的磷积累量、磷收获指数和荚果磷利用率。总之,花生体内磷–锌相互作用大小受其生育期、生长部位和锌供应水平的影响,且施磷对锌的影响较施锌对磷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锌配施 花生 生育期 磷–锌关系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旱地油用亚麻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政军 吴兵 +5 位作者 令鹏 张中凯 剡斌 李亚娇 陈永军 牛俊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4,共7页
以油用亚麻‘陇亚杂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施肥、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和氮磷配施对油用亚麻植株中氮素积累、分配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亚麻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总体呈"S"形变化趋势,盛花期前油用亚麻氮素主要... 以油用亚麻‘陇亚杂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施肥、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和氮磷配施对油用亚麻植株中氮素积累、分配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亚麻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总体呈"S"形变化趋势,盛花期前油用亚麻氮素主要集中在叶和茎中,而盛花期后主要集中在茎和籽粒中.单施氮(N)、磷(P2O5)肥各75kg/hm2时,氮、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0.49%、23.80%和8.97%、8.77%,氮磷配施时其肥料利用率因处理而异.施高氮(N2150kg/hm2)和低磷(P175kg/hm2)亚麻的产量最高,达1 562.50kg/hm2,较不施肥增产94.50%,可见,N 150kg/hm2、P 75kg/hm2的高氮低磷配施是定西旱地油用亚麻高产节肥最佳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亚麻 氮磷配施 氮素积累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磷、铜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秋云 李红英 +2 位作者 王文亮 杨建堂 侯彦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8-941,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潮土区磷、铜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体内磷、铜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铜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铜肥以及磷铜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达到1%显著水平,P1Cu1处理(即施磷肥90 kg hm-...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潮土区磷、铜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体内磷、铜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铜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铜肥以及磷铜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达到1%显著水平,P1Cu1处理(即施磷肥90 kg hm-2、铜肥22.5 kg hm-2)为获得冬小麦最高产量的适宜配施组合。不同磷水平下,磷铜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一致,冬小麦植株体内磷、铜养分含量的变化也表现各异。低磷条件下,磷铜之间表现为相互促进作用,高磷条件下,则表现为相互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磷、铜配施 增产效应 养分含量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氮磷配施对冬小麦鲁原502磷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正勇 李鹏 +4 位作者 裴艳婷 高国强 孙明柱 张凤云 李新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试验以高产小麦品种鲁原502为材料,研究氮磷配施条件下冬小麦磷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和施磷量均促进小麦各时期磷素积累量的提高。随着磷肥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磷素在茎秆、叶片和穗(籽粒、穗... 本试验以高产小麦品种鲁原502为材料,研究氮磷配施条件下冬小麦磷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和施磷量均促进小麦各时期磷素积累量的提高。随着磷肥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磷素在茎秆、叶片和穗(籽粒、穗轴和颖壳)的分配量增加。增加施磷量促进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磷量提高,而施氮量对籽粒需磷量影响不大;增加施磷量造成磷素利用效率降低,而施氮量对磷素利用效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表明,冬小麦施用N 240 kg/hm^2,P_2O_5100 kg/hm^2可作为黄淮麦区获得高产的施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配施 小麦 磷素积累 鲁原502
下载PDF
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生物量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朱定英 陈功喜 +2 位作者 周新 赵香龙 王建林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4期9-13,17,共6页
为了明确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生物量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以隆子黑青稞为实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实验,比较分析了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 为了明确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生物量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以隆子黑青稞为实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实验,比较分析了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P、Mo处理可提高黑青稞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P+Mo配施处理后可进一步提高黑青稞生物量与光合性能;磷肥配施钼酸铵处理后,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上升显著,根系生物量增加,根冠比下降。磷肥配施钼酸铵对黑青稞的生长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促进黑青稞光合产物的生产和积累,进而提高黑青稞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青稞 磷钼配施 生物量 光合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