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加重犯未遂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洪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5,共15页
主张区分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进而认为前者存在未遂而后者不存在未遂的观点,因与客观未遂论相冲突而不具有合理性。应该说,只要行为人主观上以侵害加重犯的保护法益为目标,客观上也对加重犯的保护法益形成了具体、现实、紧迫的危险,就... 主张区分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进而认为前者存在未遂而后者不存在未遂的观点,因与客观未遂论相冲突而不具有合理性。应该说,只要行为人主观上以侵害加重犯的保护法益为目标,客观上也对加重犯的保护法益形成了具体、现实、紧迫的危险,就应肯定加重犯未遂的成立。只要承认故意的结果加重犯概念,就难以否认结果加重犯未遂的成立;发生了加重结果而基本犯未遂的,成立结果加重犯未遂;"杀害被绑架人"以及"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等结合犯,有成立加重犯未遂的余地;行为人主观上以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为盗窃、诈骗目标,客观上也已经对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造成具体、现实、紧迫的危险的,成立数额加重犯未遂,适用加重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规定;数人企图轮奸而未得逞的,不成立"二人以上轮奸"未遂;应区分情节"严重"与"情节"严重,不能完全排除情节加重犯成立未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重犯 未遂 结果加重犯 结合犯 数额加重犯
原文传递
受贿后滥用职权的罪数 被引量:8
2
作者 于志刚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从受贿罪本身的构成、禁止重合评价原则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进行分析,受贿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不包括犯罪行为;通过反思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受贿罪的法条关系,以及和类案的横向平衡角度,受贿罪中后续性的滥用职权"为... 从受贿罪本身的构成、禁止重合评价原则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进行分析,受贿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不包括犯罪行为;通过反思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受贿罪的法条关系,以及和类案的横向平衡角度,受贿罪中后续性的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滥用职权 数罪并罚 牵连犯 重合评价 重复评价
原文传递
中止犯处罚的司法困境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之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我国刑法以是否造成损害为标准,将中止犯的处罚区分为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赋予了"损害"对于中止犯处罚的决定性意义。但以"损害"为单一根据不足以对中止犯的可罚性程度做恰当评价,这使得司法对于损害标准的把握将... 我国刑法以是否造成损害为标准,将中止犯的处罚区分为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赋予了"损害"对于中止犯处罚的决定性意义。但以"损害"为单一根据不足以对中止犯的可罚性程度做恰当评价,这使得司法对于损害标准的把握将注定陷入困境,也难免导致罪刑评价的失衡。更突出的问题是,中止犯处罚原则没有兼顾那些具备刑罚加重因素的中止犯在量刑上的合理需求,使得加重犯的中止是否适用该处罚原则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因此,刑法应当在限缩中止犯处罚范围的基础上,将中止犯处罚标准相对化,给予司法机关合理量刑的制度空间,并针对具备特定加重情节的中止犯、发生加重结果的中止犯以及犯罪中又实施另一加重罪行的中止犯,确立各不相同的处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处罚原则 情节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 结合加重犯
原文传递
数罪并罚制度的实践难题及完善对策——来自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情况报告
4
作者 李克勤 魏迪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适用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数罪并罚制度在实践运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法院判决处理数罪时不并罚、少并罚的现象相当普遍;对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 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适用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当代世界各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前数罪并罚制度在实践运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法院判决处理数罪时不并罚、少并罚的现象相当普遍;对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同种数罪的是否实行并罚,存在分歧;普通犯罪与同类别特殊犯罪并存时,数罪并罚难以切实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数罪并罚情形下对于犯罪人能否适用缓刑,看法不一;对数罪并罚案件中自首、立功等情节评价不一,做法参差不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数罪并罚的要件,适当运用并罚的原则与方法,具体领会数罪并罚制度的本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罪并罚 罪责刑相适应 刑罚适用
下载PDF
交通肇事罪也可以是故意犯罪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凤春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117-123,共7页
"逃逸"的本质是遗弃,交通肇事后逃逸所构成的交通肇事罪属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的司法解释并无不当。交通肇事罪既可由过失构成,也可由故意构成。没有必要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逃逸共犯结合犯
下载PDF
论结合犯
6
作者 马凤春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7-75,共9页
我国刑法存在大量的结合犯条款,且其类型并不限于以往学界所界定的类型。承认结合犯存在的客观现实有助于理解不同的罪数形态以及法条竞合。对于结合犯立法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解释加以完善。
关键词 结合犯 罪数形态 法条竞合 完善
下载PDF
非数罪若干形态辨析
7
作者 莫江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7-99,共3页
结合犯、牵连犯、想象竞合犯以及结果加重犯不属于数罪形态 ,它们的构成和彼此之间的区别容易引起争议和造成一些模糊认识 。
关键词 结合犯 牵连犯 想象竞合犯 结果加重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