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TCP/α-CSH复合植骨材料固化性能与力学强度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克亚 李江涛 +7 位作者 杨云 侯喜军 梁茂华 王继芳 杜明奎 王征 温宁 王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56-459,478,共5页
目的检测β-磷酸三钙(β-TCP)/α-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人工骨的固化性能与力学强度。方法将β-TCP/α-CSH复合人工骨与蒸馏水按1g:0.1 mL、1g:0.2 mL、1g:0.3 mL、1g:0.4 mL、1g:0.5 mL的比例混合,测试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压缩强... 目的检测β-磷酸三钙(β-TCP)/α-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人工骨的固化性能与力学强度。方法将β-TCP/α-CSH复合人工骨与蒸馏水按1g:0.1 mL、1g:0.2 mL、1g:0.3 mL、1g:0.4 mL、1g:0.5 mL的比例混合,测试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压缩强度,并进行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人工骨的固化时间均随着固化液比例的增加,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逐渐延长,固液比为1g:0.2 mL时初凝时间为(4.6±1.3)min,终凝时间为(13.1±2.9)min。复合人工骨的平均抗压强度固化1 d时达到7.86 MPa,较近单相β-TCP组升高约1倍,XRD检测固化后没有其他物质产生,只是α-CSH在固化过程中转化为二水硫酸钙(CSD),扫描电镜可见固化后粗大CSD颗粒形成短柱状结构覆盖在多孔状β-TCP表面。结论通过调整β-TCP/α-CSH的固液比可以调整其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α-半水硫酸钙 复合植骨材料 固化 力学强度
下载PDF
nHA/α-CSH复合植骨材料的研制及其固化时间和抗压强度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毛克政 毛克亚 +6 位作者 程自申 李鹏 王义国 肖波 徐教 王秀梅 崔福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α型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固化性能和机械强度进行观测。方法测试不同液/固比、不同二水硫酸钙(CSD)促凝剂含量条件下复合植骨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并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ESM... 目的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α型半水硫酸钙(α-CSH)复合植骨材料并对其固化性能和机械强度进行观测。方法测试不同液/固比、不同二水硫酸钙(CSD)促凝剂含量条件下复合植骨材料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并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ESM)观察。结果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时间随着nHA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SD的增加而降低。含20%nHA、80%α-CSH的骨修复材料固化时间为(169±36)min;而含5%nHA、20%CSD、75%α-CSH的骨修复材料固化时间为(6±1.1)min。抗压强度随着nHA的增加而降低。纯α-CSH的平均压缩强度为(12.3±2.4)MPa,而含20%nHA、80%α-CSH的骨修复材料为(4.8±0.6)MPa。XRD检测显示固化后α-CSH转化为CSD,没有其他物质生成。ESM显示固化后nHA镶嵌在了CSD的晶体结构上,呈两相结构。结论通过调节nHA、α-CSH和促凝剂CSD的含量可以控制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时间和机械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硫酸钙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复合植骨材料 固化 压缩强度
下载PDF
Micro-CT评价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在脊柱多节段椎板间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茂华 毛克亚 +3 位作者 夏波 刘强 唐佩福 王继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00-2805,共6页
背景:因受到理化性质的局限,单一使用一种人工材料难以满足临床植骨融合手术的要求,因此使用2种以上材料制备的复合人工骨更符合临床应用要求,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目的:应用Micro-CT评价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在兔胸椎... 背景:因受到理化性质的局限,单一使用一种人工材料难以满足临床植骨融合手术的要求,因此使用2种以上材料制备的复合人工骨更符合临床应用要求,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目的:应用Micro-CT评价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在兔胸椎多节段后外侧植骨融合模型中新骨的形成及材料降解。方法: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去除T4-8椎体上、下关节突关节、双侧椎板和横突,将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植于T4-8椎体左侧椎板后外侧(实验组),自体骨植于T4-8椎体右侧椎板后外侧(对照组)。术后4,8,12周末取出整段胸椎,进行Micro-CT扫描,观察两侧融合块的形态学变化,分析实验组总骨矿物质含量、组织矿物质含量及材料体积分数。实验方案经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511007)。结果与结论:①术后4周末,双侧植骨区可见少量骨赘附着于椎板、模突及关节突关节,实验组人工骨结构形态清晰可见,仅在人工骨周围形成少量新生骨;术后8周末,双侧植骨区已形成大量骨赘,融合块成为贯通整个运动节段的整体,实验组新生骨已对植骨材料形成包绕;术后12周末,双侧植骨区所形成的融合块明显增粗增大,较8周末时强壮许多,融合块外形已呈柱状,上、下关节突关节已融入融合块,实验组可见大量新骨包绕人工植骨材料,人工骨支架的结构已见崩解,实验组所形成的融合块明显要比自体骨侧大;②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的骨矿物质含量、组织矿物质含量及骨体积分数均逐渐减少;③结果表明,在兔胸椎多节段后外侧植骨融合模型中,人工骨能够获得稳定融合,人工骨材料在植入体内后逐渐降解,降解速度与新骨长入速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α-半水硫酸钙 自体骨 植骨材料 复合人工骨 复合材料 脊柱融合 多节段 胸椎 MICRO-CT
下载PDF
引导性组织再生联合植骨术对Ⅰ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敏 周艳 +3 位作者 宦泓 孙敬伟 李乔 梅幼敏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分析引导性组织再生(GTR)联合植骨术治疗Ⅰ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因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引起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28例,共38个患牙。所有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后,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 目的:分析引导性组织再生(GTR)联合植骨术治疗Ⅰ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因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引起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28例,共38个患牙。所有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后,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n=20),翻瓣置Bio-gene骨材料并覆盖Bioguide生物膜;对照组(n=18),仅行单纯牙周翻瓣术。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退缩(GR)、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齿松动度(TM)以及牙槽骨高度(AH),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PD、CAL、TM、GR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D和CAL明显降低(P<0.05),TM和GR两组间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 0.05);X线片示,实验组有15个(75.00%)患牙有新骨形成,AH增加;而对照组有1个患牙(5.56%)AH略有增加。结论:GTR联合植骨术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引起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牙周翻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 植骨术 牙周翻瓣术
下载PDF
中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永旭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4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46例中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随访研究,探讨后路半环式或全环式椎管减压、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这一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中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根据伤椎三柱损伤和破坏的不同程度,分别选择后路半环式或全环式椎... 目的通过46例中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长期随访研究,探讨后路半环式或全环式椎管减压、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这一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中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根据伤椎三柱损伤和破坏的不同程度,分别选择后路半环式或全环式椎管减压、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2例陈旧性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或神经根不完全损伤,同时伴有后凸畸形>30°,采用楔形截骨+环状减压。通过长期随访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和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及长期随访CT和X线观察分析伤椎植骨愈合情况,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变化情况。结果半环式或全环式椎管直接减压,椎管容积恢复接近或大于正常椎管。平均两年半左右,椎体内植骨与周围骨组织融合,椎管基本完成重塑形。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角明显改善。两侧同时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组,术后即刻与长期随访脊柱后凸角比较无明显差异;经一侧椎弓根伤椎植骨组,术后即刻与取出内固定后长期随访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脊柱后凸角矫正平均分别丢失1.00°、1.03%和6.07°。除4例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患者术后功能未恢复,其余A、B、C、D级患者均有1~3级恢复。本组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及继发神经功能损伤。结论后路半环式或全环式椎管减压可以达到直接减压,减压后的椎管有重新塑形功能,大约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完成重塑形。伤椎椎体内植骨最终和周围骨组织融合,对维持前柱高度,恢复伤椎形态、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避免继发椎管狭窄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爆裂骨折 环式减压 伤椎植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简况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长春 李可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是股骨头血运受阻,导致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与肝肾亏虚、正虚邪侵、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治疗仍是一大难题。影像学检查分4期,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有较高价值。随着中医药、生物材料、人工关节替代、生物力学及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是股骨头血运受阻,导致髋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与肝肾亏虚、正虚邪侵、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治疗仍是一大难题。影像学检查分4期,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有较高价值。随着中医药、生物材料、人工关节替代、生物力学及显微外科技术发展,诊断治疗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苓桂术甘汤、宣痹汤、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针刀,手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股骨头髓心减压加自体髂骨打压植骨术、钽棒植入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钻孔减压术联合中药、He-Ne激光针刀联合药与带血管大转子骨瓣植入联合中药内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得到广泛认可,未来骨替代材料及辅助生长因子将逐渐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医药治疗 针刀 生物材料 人工关节替代 生物力学 显微外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 影像学分期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 股骨头髓心减压加自体髂骨打压植骨术 钽棒植入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钻孔减压术 综述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10
7
作者 蓝旭 许建中 +1 位作者 刘雪梅 葛宝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5月,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植骨,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腰骶椎结核16例。...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5月,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植骨,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腰骶椎结核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8~65岁,平均48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下腰痛。病变节段:L4、5 3例,L5、S1 8例,L4~S1 5例。腰骶角18~32°,平均22°。术前红细胞沉降率为15~55 mm/1 h,平均25 mm/1 h。术后抗结核治疗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80 min;出血量300~600 mL,平均42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结核病灶无复发,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术前下腰痛或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消失。X线片检查示,患者均于术后8~12个月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腰骶角为16~31°,平均21°。结论经腹膜外前方入路暴露腰骶椎结核病灶安全可靠,病灶清除后行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可有效重建腰骶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前后联合入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琼 孙江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Bio-Oss骨胶原与Bio-Gide胶原膜联合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后3年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20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先行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4周,联合使用Bio-Oss骨胶原与Bio-Gide胶原膜进行引导组织... 目的观察应用Bio-Oss骨胶原与Bio-Gide胶原膜联合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后3年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20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先行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4周,联合使用Bio-Oss骨胶原与Bio-Gide胶原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术后定期维护。术前和术后6、12、18、24、30、36个月,观测记录临床牙周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龈退缩(gingivalrecession,GR),拍X线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牙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术前PD、AL、GR分别为(4.81±1.37)mm、(5.48±1.76)mm、(0.64±0.62)mm,术后36个月PD、AL、GR分别为(2.09±0.66)mm、(3.90±1.11)mm、(1.86±0.83)mm。术后6、12、18、24、30、36个月PD、AL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24、30、36个月GR较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治疗后随时间的延长,患牙周围骨密度不断增高,骨形成量不断增加。结论 Bio-Oss骨胶原与Bio-Gide胶原膜联合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获得良好稳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植骨术 引导组织再生术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亚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ASIA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FIM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内固定与后前路联合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刘树仁 付琳 +3 位作者 景艳色 贾晨光 赵桂松 李卓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接受腰椎结核后路及后前路手术的患者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后路组24例和后前路组1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胸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接受腰椎结核后路及后前路手术的患者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后路组24例和后前路组1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检测ESR、CRP等炎性指标的变化;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测量术后Cobb角矫正度数与随访1年丢失度数,记录术后融合时间;应用Bridwell植骨融合标准及CT骨融合标准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后前路组比较,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缩短(t/P=5.995/<0.001),术中出血量减少(t/P=2.134/0.039),术后卧床时间缩短(t/P=5.835/<0.001)。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ESR、CR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VAS、O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obb角纠正度数、术后1年丢失度数及术后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dwell融合标准和CT骨融合标准,2组随访1年的植骨融合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单纯后路 后前路联合颗粒植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晓峥 刘丹平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组(A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组(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组(A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组(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评价术后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少于B组[(79.4±14.5)min vs.(95.6±20.7)min、(213±83)ml vs.(262±102)ml和(11.4±1.8)周vs.(14.3±2.1)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B组(93.75%vs.75.00%)(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sICAM-1、TGF-β1、sVCAM-1水平升高,IGF-1、PDGF水平以及HIF-1α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其可能通过调节sICAM-1、TGF-β1、sVCAM-1、IGF-1、PDGF及HIF-1α水平,从而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钢板固定植骨术
原文传递
髌骨肿瘤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覃康 朱斌 +2 位作者 李世杰 程冬冬 杨庆诚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评估髌骨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髌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原发性髌骨肿瘤,1例转移性腺癌。原发性髌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GCT)3例(其中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软骨母细胞瘤9例(... 目的评估髌骨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髌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原发性髌骨肿瘤,1例转移性腺癌。原发性髌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GCT)3例(其中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软骨母细胞瘤9例(其中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7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血管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在所有原发性髌骨肿瘤中Enneking 2期12例,Enneking 3期2例。所有患者中,男7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1.7岁;左侧7例,右侧8例;因髌骨骨折就诊3例,其余均以前膝疼痛就诊,行髌骨全切除术3例,单纯病灶刮除植骨术10例,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2例。结果 1例(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失访,14例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3.9个月。1例(转移性腺癌)8个月内死亡,其余局部均无复发、转移,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13~20分,平均15.6分,随访X线检查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愈合。结论对于前膝疼痛的患者应早期行X线检查排除髌骨肿瘤,对Enneking 1~2期髌骨良性肿瘤以病灶刮除植骨术为主,对Enneking 3期髌骨良性肿瘤、原发性恶性肿瘤或转移癌则应行髌骨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刮除植骨 髌骨全切除
下载PDF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32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建军 李建伟 +1 位作者 张景春 魏兵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1-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四联...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四联抗结核治疗2~6周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结果拟定手术方案,统计分析术前、术后后凸角、侧凸角、血沉、VAS、ASIA,术后观察其手术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采取个体化的联合抗结核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前后后凸角、侧凸角、血沉、VAS、AS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全部病例无结核复发,内固定无失效,骨性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5个月。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复杂性胸腰椎脊柱结核是一种病灶清除彻底、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安全可靠、临床疗效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前后路 内固定 病灶清除 植骨
原文传递
用续筋接骨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伟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用续筋接骨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新津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 目的:探讨用续筋接骨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新津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续筋接骨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膝关节HSS评分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住院的时间及术毕至骨折线消失的时间、骨折部位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续筋接骨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使其骨折部位的愈合,改善其患肢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筋接骨汤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 胫骨骨折不愈合
下载PDF
循证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雅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19-42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在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诊治的10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联合...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治疗在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诊治的10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5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3例基本满意,满意率为96%,高于对照组(72%)(P<0.05)。实验组患者的主观症状评分为(6.8±1.3),以对照组(1.5±1.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12<0.05);临床体征对照组评分为(2.3±1.9),实验组评分为(5.1±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23<0.05)。结论循证护理配合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联合植骨融合 退行性腰椎滑脱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传江 范海涛 王乾坤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采取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对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 临床手术 横突间植骨术
下载PDF
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植骨重建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伟剑 项良碧 +3 位作者 于海龙 杨会峰 孟令志 刘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L3节段22例,L4节... 目的:探讨采用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L3节段22例,L4节段21例,L5节段15例。以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估神经功能;通过腰椎X线、腰椎CT评价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率、植骨融合率等;以Charles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持续2.4~3.7小时,术中出血量为550~1250 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所有患者均获18~68个月随访,平均26.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随访时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率较术后无明显变化;随访时植骨融合率满意;术后末次随访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按Charles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9%。结论经后路前后联合减压植骨重建术达到了前后路手术减压效果,具有减压彻底、脊柱三柱即刻稳定、远期矫正率丢失少等优点,是治疗下腰椎A3.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前后联合减压 植骨 钛网 下腰椎骨折
下载PDF
椎弓根固定联合可诱导冻干脱钙骨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对TLBF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凯 娄文杰 唐家国 《临床研究》 2020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TLBF)应用椎弓根固定与可诱导冻干脱钙骨颗粒(DBM)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ABGF)联合治疗的远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且至少随访1年以上的TLBF 76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TLBF)应用椎弓根固定与可诱导冻干脱钙骨颗粒(DBM)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ABGF)联合治疗的远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且至少随访1年以上的TLBF 7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接受椎弓根固定治疗36例为对照组,而加用可诱导冻干DBM复合ABGF联合治疗的40例为观察组。评价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调查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记录并发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Cobb角更低,而伤椎前缘与中部高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LBF应用椎弓根固定与DBM复合ABGF联合治疗,相比单纯椎弓根固定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更好地改善JOA评分,以及Cobb角、伤椎高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固定 可诱导冻干脱钙骨颗粒复合自体骨植骨融合 远期 近期
下载PDF
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春 林勇彬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6期41-43,62,共4页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结合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固定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 联合治疗 后路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应用于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瑞宝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均于2017年7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实验组、常规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常规组接受单纯椎板减压治...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均于2017年7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实验组、常规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常规组接受单纯椎板减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χ~2=7.560,P=0.000)。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45.4±31.3)mL、手术时间(122.5±21.0)min、住院时间(11.4±3.3)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93.3±37.2)mL、(147.1±26.4)min、(17.3±4.7)d(t=6.340、6.670、8.670,P=0.000)。实验组社会功能(82.4±5.3)分、角色功能(81.5±3.7)分、躯体功能(82.8±4.4)分、认知功能(83.8±4.5)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3±4.2)分、(71.1±3.4)分、(72.1±3.6)分、(73.2±3.3)分(t=6.230、7.320、7.170、6.980,P=0.000)。结论用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后路减压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 单纯椎板减压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